青林村

青林村 青林村介绍 青林村村庄历史 青林村经济发展 青林村教育概况 青林村所授荣誉 青林村工农发展


丽水市莲都区 岩泉街道青林村地处丽水市区东大门,坐落在美丽的好溪畔西侧,城区防洪堤在此结束,好溪在这里汇入南明湖,成为"浙江绿谷、秀山丽水"新亮点。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9个村民小组,1个村党总支部,现有耕地面积411亩,园地27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2亩。现有村民663户,1653人,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特别的自2005年在新一届村双委的带领下,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去年在莲都区"十村示范。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努力,用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 (8张)青林闹元宵 (4张)废墟上重建的古老村庄青林村历史悠久。宋代,已有陈、叶等姓迁入居住。现有姓氏40个。1942年夏,日本侵...

详情

青林村地名网_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资料简介
  青林村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31102002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1102。青林村与朝阳社区、天宁社区、丽阳社区、正阳社区、北苑路社区、佳和社区、东港社区、灵山社区、天宁寺村、后甫村、九里村、岩泉村、长岗背村、关下村、社后村、凉塘村、秋塘村、冷水村、黄畈村、琯头村、余岭村、里佳源村、雨伞岗村、枫树湾村、下后弄村相邻。 还有44个地名与青林村同名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介绍

丽水市莲都区 岩泉街道青林村地处丽水市区东大门,坐落在美丽的好溪畔西侧,城区防洪堤在此结束,好溪在这里汇入南明湖,成为"浙江绿谷、秀山丽水"新亮点。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人口集中,9个村民小组,1个村党总支部,现有耕地面积411亩,园地27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42亩。现有村民663户,1653人,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特别的自2005年在新一届村双委的带领下,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去年在莲都区"十村示范。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努力,用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青林村 (8张)

青林闹元宵 (4张)

废墟上重建的古老村庄

青林村历史悠久。宋代,已有陈、叶等姓迁入居住。现有姓氏40个。1942年夏,日本侵略军流窜丽水。原国民党军队在村中设有炸弹仓库,撤退时部分炸弹抛在村外河沟里,被日本侵略军发现后,即以为青林是军事据点,大肆搜查、残杀。村民吴松寿、王连兴、吴麻等愤怒地打死两个日本侵略军。是年7月11日,日本侵略军在抢、杀之余,点火烧屋,全村300余户被焚为一片瓦砾,只剩下半座祠堂和一座矮屋。村民只得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自50年代农业合作化开始,大力兴修水利,兴办集体事业,积极发展生产。自1957年至今,有邹辽儿、谢祥喜、刘会程、梅富元、沈于良、吴祖星、吴飞龙、潘景荣等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各任支部书记均为村建设出大力。刘会程、梅富元在任期内,除大力发展蚕桑、茉莉花、柑桔生产外,还进行大规模平田改土,共计改造750亩,先后建翻水站、仓库、机耕路,办加工厂、电和安装自来水,并投资13万元,建起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的影剧院。在吴飞龙、潘景荣任支部书记期间,加强文明村建设,村貌变化很大。1990年,大修穿村而过的好溪圳,石砌水圳,混凝土浇筑,并修建长800米,宽4米,计40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总投工万余,总投资8万元。路、圳修成,立碑刻石以资纪念。1992年,村工农业总产值356.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9.70万元,农业总产值146.90万元,粮食总产量67.04万公斤,人均收入1100元。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有60户。村民中有汽车3辆,拖拉机、三轮车40多辆,摩托车21辆,电视机300多台。住宅大多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近年新建房屋50多幢,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最高5层,村人均住房面积20多平方米。

1913年2月,村设区立青林初级小学,后增办教会小学1所。现有学生200多人,儿童入学率100%。1968年设青林中学,招双黄、枫树湾等地学生入学。自1949年以来,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有30多人。现村有医疗站2个、幼儿园3所,入园幼儿100多人。

自农业合作化以来,村在各个时期均为县(市)先进单位。梅富元多次被评为县、地区先进工作者。1987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林村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中共丽水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1989年,被评为丽水市治保先进集体。1950年元宵节,青林板龙以150多节,以高长而闻名省内外,被载入《丽水市志》、《浙江名村志》。1999年12月参加莲都区民间文艺大会获“金龙杯”一等奖。2005年11月,青林村花4万元制作的巨型板龙,参加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龙腾狮舞闹莲城”龙狮大会,荣获一等奖,为丽水传统的民间艺术锦上添花。2006年1月,青林板龙被评为丽水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种养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青林村素以种养业闻名,历来盛产?梨、桃、李、枇杷、柚、西瓜等水果,其中?梨、李常年产量均在20万斤以上。

五六十年代,以种粮食作物为主,每年吃返销粮3~5万斤。70年代后生产发展快。1978年粮食亩产1600斤。1979年,257户社员养兔1425只,户均4.5只。1980年,大队8个集体养猪场均以包产值、包成本、包工分形式落实8个专业户饲养。1991年粮食总产量达180万斤。

1971年,开始发展茉莉花生产,供应丽水地区茶厂窨制花茶所需。1972年4月向广东顺德县引进花苗,计栽茉梨花、白兰花1万多盆,产2000多斤。1980年,全大队栽花4万盆,产花4190.30斤,产值6.37万元。后减少。

1972年始发展蚕桑生产。是年有桑园100多亩,潘景荣、俞云献任蚕桑队长,先后请杭嘉湖地区蚕桑师傅传授技术,并将桑苗出售给县内各地栽种。1980年,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代表到村参观丰产桑园。最多年份有桑园260多亩。1992年养蚕45张,产茧40担,产值18万元。

1984年,村种西瓜100多亩,产西瓜40多万斤。1991年,村民始种大果型良种"丽红"、"宝交"草莓13亩,至1992年发展至80多亩,产量12万公斤。现村有甜椒大棚20多亩,年产甜椒等蔬菜2万多公斤。村有农作物研究会,研究农作物栽培新技术。

近年始推行立体农业,种养业又有所发展。村有养鸭专业户2户,养鸭300多只,年产蛋7500公斤,养鱼专业户1户,年产鲜鱼1万多斤。

异军突起的金笔专业村

民国以来,青林村素以制作粉干、土素面闻名。1958年村建有水碓8座,附近的枫树湾、岩泉、双黄等地农户均到青林碾米、磨面、打油。是年改造水碓,办加工厂,改用电动机器生产。1973年,大队建基建队,负责建筑村民新居,并承建城镇单位办公用房。1981年,村建水泥预制场,年产值13万元。

1985年,金配基与人合办金笔厂,为丽水市第一家农民办金笔厂,1989年起金配基单独经营,生产发展快,每年产值超100万元。现金配基任村委会主任,为丽水市金笔协会副会长。

1986年,谢冬华办玻璃纤维厂,次年改办金笔厂,现有工人50多人,年产值100多万元。

至1992年,全村有金笔厂13家,另有组装金笔7家,计20家,成为丽水市第一个金笔专业村,产品销至山东、河南、江西、广东等地。

1992年,村办集体铜管厂,年利润1.88万元。现全村从事工业的有200多人。村中还设有丽水国营味精厂、丽水市劳武企业造纸厂及外地人办的制碱、制笔厂等。

始于唐代的民俗名胜

青林村板龙年代久远,相传始于唐代,为丽水最有名的板龙之一,素以高长雄伟、娴于舞阵而闻名。

板龙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以竹篾扎缚,上糊棉纸,固定在木板上。龙头绘彩,长2~3米,由6~8人抬。龙身每节长1.8米,灯拱门型,背尖角型,扎五鳍,内燃红烛3支,面绘云彩、龙鳞。灯板两端凿圆洞带榫木棍,每节1人举,龙尾弯曲翘起,与龙头平,3人举。青林板龙一般70~80节,最多120多节。村每年组织板龙队,青壮年百余人参加。

板龙出游时,以大号、锣鼓、提灯、引珠为前导。元宵灯节期间,板龙入城,彻夜闹灯。近年,青林板龙阵势更加雄壮,并参加广告灯会,为经济建设、商品流通服务,深受城乡群众欢迎。

青林村北1公里处,有建于唐代的好溪堰,堰渠穿村而过,分北圳和南圳,便于洗涤和灌溉。

村北灵鹫山上有灵山寺,建于唐代,原名祝山寺,宋时改灵鹫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改灵山寺。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淳熙四年(1177)碑,前列四塔,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及十一年(1218)款识,196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年代中期,寺庙毁。1988年,由青林、岩泉、社后、干下等村村民集资25万元重建。

地图

周边村民委员会

青林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岩泉街道

周边村庄

青林村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

岩泉村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三三三省道

林村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

林村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三三零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