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溪河畔
裕溪河, 裕溪河干流概况, 裕溪河流域水系, 裕溪河水文特征, 裕溪河河道变迁, 裕溪河航道航运, 裕溪河流域文化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 巢湖 最早的通江河道,属 长江支流 。上起巢湖闸,下至裕溪口入江。东西流向,流径巢湖、 含山县 、 无为市 、 和县 四市县,全长60.4公里。总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清溪河、西河、牛屯河等。 是含山县与巢湖,无为市的天然界河。是 巢湖市 乃至 合肥市 水上运输的主要航道,水资源极为丰富。干流概况
详情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 巢湖 最早的通江河道,属 长江支流 。上起巢湖闸,下至裕溪口入江。东西流向,流径巢湖、 含山县 、 无为市 、 和县 四市县,全长60.4公里。总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清溪河、西河、牛屯河等。 是含山县与巢湖,无为市的天然界河。是 巢湖市 乃至 合肥市 水上运输的主要航道,水资源极为丰富。
干流概况
流域水系
裕溪河流域,跨巢县、合肥、肥东、肥西、六安、岳西、舒城、庐江、无为、含山、和县等11个市、县。流域范围:西、北以江淮分水岭与淮河流域分界,南与菜子湖、 白荡湖 、陈瑶湖水系为邻,东北与 滁河 、 得胜河 、牛屯河水系接壤,东南滨长江。裕溪口以上总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3386平方公里,丘陵6070平方公里,平原圩区2479平方公里,湖泊水面1003平方公里(其中巢湖783平方公里)。 清溪河,裕溪河左岸的支流,源于 巢湖市 北与含山县交界的青龙尖(海拔403米),东流,至巨兴折东南,至清溪折西南流,经半湖、亚父,穿过淮南铁路桥,于庙后村注入裕溪河。流域面积仅235平方公里,大部为山丘区,计188平方公里,圩区47平方公里,河道长度25公里,平均比降约1/1500。水文特征
裕溪河,安全泄量10~20年一遇为600~800立方米每秒,100年一遇为1170立方米每秒。巢湖闸下1969年悬移质泥沙量为历史最大,年平均含沙量0.170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输沙率42.1公斤每秒,年输沙量为133万吨;1968年泥沙量为历史最小,年平均含沙量0.083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输沙率-0.661公斤每秒,年输沙量为-2.09万吨。河道变迁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古 濡须水 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即已形成,从东关濡须口开始。濡须口位于濡须山、七宝山之间,濡须山在今含山县东关乡境,谓东关;七宝山在无为市黄花乡境,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古巢湖的出口,曾为吴魏相争的古战场。濡须水至黄雒河口折南流,经仓头镇至马口闸进入上、下九连圩之间的马口河,于神塘河口入长江。而最早的入江口是神塘河口下游的栅港口,早已崩入江中,随之神塘河口至栅港口间的河段也崩入江中,濡须水的通江口才退至神塘河口。 及至南宋(1127年~1279年),巢湖至裕溪口的通江河道逐渐形成,自巢湖经东关沿杨柳圩北堤至三汊河镇的河段,称后河,东下入江;又自蟹子口开直道经黄雒河,至三汊河纳后河,抵雍镇,称前河,一并东北向入江。至此,巢湖的通江河道变为两条,即南流的濡须水和东流的裕溪河。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神塘河口被堵塞,裕溪河乃成为巢湖水系入江的唯一通道,西河成为裕溪河的主要支流。古濡须水的上段东关至黄雒河口,已成为裕溪河的组成部分,它的中游黄雒河口至马口闸,已成为西河的中、下游河道。自宋代至明、清,裕溪河的巢湖口至东关河段,称天河,又名漕河,俗称马尾沟;东关至黄雒河镇河段,称铁毛河;黄雒镇至运槽镇河段称运槽河;运槽镇以下始称裕溪河,经雍镇(即濡须镇)折东北注入长江。航道航运
航道
裕溪河,属 合裕航道 的下段。水源丰富,汛期暴雨集由,一年有半年受长江水倒灌。中洪水位时,航道水流平稳,河宽水深,通航状况较好。枯水期,沿河有钓鱼台、万石仓、黄雒河、落蓬湾至三汉河、运漕河上下、雍家镇、裕溪铁路桥、裕溪口等10多处浅滩碍航。这些浅滩主要是河岸坍塌和枯水期农民打坝拦水抗旱,泥沙回淤形成。浅滩连年增高扩大,河道弯曲日趋严重。从抗日战争前后到建国初期,裕溪河只能常年通航50吨以下木船,季节通航50—80吨级木船,但需从后河航行(1974年在万石仓筑坝将后河拦断,干线航道已改走前河)。枯水期长江水位跌落迅速,裕溪河口门水流湍急,入河航船必须聚众背纤拉溜进口。当时,裕溪口街道和附近农村的一些闲散劳动力,专为口门两岸进口船只拉溜,以取得些微报酬。故民间有“裕溪口的纤,搭到就背”的歇后语,这也说明当时裕溪河航行困难。从1957年以后,裕溪河先是设置简易标,后是发展为重点标。到20世纪末全河段设有接岸标、过河标37座,浮鼓9只,共46座,其中有5座发光,巢湖及裕溪河航段,配有航标艇两艘,负责航标维护工作。裕溪河航道共有跨河桥梁2座。河道整治
流域文化
濡须口
浮丘钓台
在裕溪河上游河段的右岸,有个被称作古巢十景之一的旧时著名景点——浮丘钓台。此处地属巢湖市的钓鱼台村,在巢城东南三十里。 钓台,即裕溪河畔的钓鱼台,是一块巨大的临河石崖。这石崖自河边陡峭的山体延伸至水面,形如棋坪,方广平整。崖上曾有宋人镌刻的“浮丘钓台”四个字。相传,这里是浮丘公垂钓的地方。石崖上还留有此人“深可寸许”的足迹及踞坐、放置钓竿的印迹。崖下还有一个石洞,常年没于水下,只有在裕溪河低水位时,洞口才露出水面。 在巢县的史志记载中,浮丘是位云游四方的神话人物。这浮丘钓台则是一个山水宜人的去处。据康熙《巢县志·疆域志》:此处“背山临水,石岸峻峋,贾帆渔舸往来不绝。” 20世纪七十年代,巢湖专区成立钓鱼台石场,大量开采石料,用作无为大堤惠生堤江岸的抛石护岸施工。长年的放炮炸石,破坏了钓鱼台山体的自然环境。临河石崖上的字迹已遭损毁,仅剩浮丘足迹及踞坐印迹依稀可辨。周边住宅区 小区 房地产
裕溪河畔-南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裕溪河畔南区(河畔路南100米)
周边门
裕溪河畔南区-东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裕溪河畔南区东门(安成路西)
裕溪河畔南区-西门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裕溪河畔南区西门(岗岭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