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村
永济村
河溜镇永济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1126户,3946人,总耕地面积3839亩,3个党小组,56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以及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 加强组织为载体,以脱贫致富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被动局面,两委班子的核心作用增强,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综合工作评比中均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一、强班子建设,强化领导核心在 农村,支部班子素质高与低、能力能与弱、凝聚力大与小都决定着村集体的发展、群众的人心背向。签于此,该村党支部努力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 持集体领导决策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两委扩大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发挥班子整体作用。二、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阵地建设该支部针对党员队伍结构不合...
详情河溜镇永济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1126户,3946人,总耕地面积3839亩,3个党小组,56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名。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以及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以 加强组织为载体,以脱贫致富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被动局面,两委班子的核心作用增强,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综合工作评比中均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强班子建设,强化领导核心
在 农村,支部班子素质高与低、能力能与弱、凝聚力大与小都决定着村集体的发展、群众的人心背向。签于此,该村党支部努力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 持集体领导决策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对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召开两委扩大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发挥班子整体作用。
二、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阵地建设
该支部针对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同时制定和完善了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落实联名推荐制度,搞好“8531”工作,确定积极分子6名,发展党员1名。 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宗旨教育,使党员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认 真落实“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组成了党群致富链,与多名党员联系,一个富裕户和一个贫困户,以党员为纽带、互帮互学,共同致富,已经使30个贫困户脱贫。
三、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一直是村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 该村在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把钱用在“刀刃”上,对村境内三横二纵的排灌沟渠进行清理,保证了村农田旱涝保收;同时自积极与信用社协商,帮助 村民小额贷款实施庭院经济发展项目,此举深得村民称赞。致富的愿望、优良的环境、全方位的服务,使该村形成了干群同心奔小康、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2008年人均纯收入3700多元,村集体也有了较大的改观,增强了村集体为民办事的能力,实现了“双赢”。
四、加快小康村建设步伐,让群众过上殷实的幸福生活
1、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借贷10万元,加强养殖业,围网养鱼、养蟹50多亩,养殖业、养牛60多头,收入达25余万元,增加农民经济和集体收入。
五、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该 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计划生育 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较高的要求。“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村居”也一直是该村工作的主旋律,逢年过节,村里给十几户困难、贫困户送去救助食用油、米、面等生 活用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关爱。人常说,“闲生是非”,精神文明建设仿佛上紧了村级工作的发条,大家都忙着干正经事,人们发现,家庭关系和 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亲密了,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
如今的永济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村民们在喜悦面前没有停步不前,他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周边村庄
永济村
地址:蚌埠市怀远县零四六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