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村

山口村 山口村山口村地理位置 山口村山口村的历史 山口村山口村概况及发展 山口村丰富的文化底蕴 山口村山口村风光 山口村淳朴的民俗风情 山口村特产 山口村特色养殖


山口村(别名硖山口),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文化丰富,民风淳朴。安徽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位于淮河第一峡的西岸,西通颖凤公路,南接东风湖,北至西淝河;两面环水,水陆交通方便,禹王山屹立在全村中央地带,文化遗产慰农亭和千年古树——皂角树座落在村东方,是一个风景秀丽,山水相间美丽的村庄。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境内,在县城西南方向,临淮河座落。古称“长淮津要”,东西硖石高有十余丈,夹淮相峙。自古江水往东流,而此处,淮水绕群峰,腾激浪,骤然穿入险峻的硖山口,自此河水西流数十里。硖山口,地处淮河中游,八公山南缘,州来古城西南三公里。史料记载,4200多年前,大禹时期,千里淮河冲入我省寿凤两县境内,受阻于八公山脉,又折回向西北流4公里,冲破硖石山,形成硖石口(今称硖山口)。又有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因山阻流,遂以神斧劈开,亦有楚霸王鞭打硖石山等传说,因而使硖石山分立淮...

详情

山口村地名网_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镇山口村资料简介
  山口村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0421113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421。山口村与八里塘社区、高潮社区、东风湖社区、刘集村、杨刘村、孤山村、王咀村、淝北村、前进村、肖庙村、樊庙村、朱大圩村、彭圩村、彭岗村、八里塘矿相邻。 还有79个地名与山口村同名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刘集镇山口村介绍

山口村(别名硖山口),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文化丰富,民风淳朴。

安徽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位于淮河第一峡的西岸,西通颖凤公路,南接东风湖,北至西淝河;两面环水,水陆交通方便,禹王山屹立在全村中央地带,文化遗产慰农亭和千年古树——皂角树座落在村东方,是一个风景秀丽,山水相间美丽的村庄。

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境内,在县城西南方向,临淮河座落。古称“长淮津要”,东西硖石高有十余丈,夹淮相峙。自古江水往东流,而此处,淮水绕群峰,腾激浪,骤然穿入险峻的硖山口,自此河水西流数十里。

硖山口,地处淮河中游,八公山南缘,州来古城西南三公里。史料记载,4200多年前,大禹时期,千里淮河冲入我省寿凤两县境内,受阻于八公山脉,又折回向西北流4公里,冲破硖石山,形成硖石口(今称硖山口)。又有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因山阻流,遂以神斧劈开,亦有楚霸王鞭打硖石山等传说,因而使硖石山分立淮水两岸,成东西硖石。

被称作长淮津要的东、西两硖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对峙,相距500多米,扼制着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 硖山口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蜀在此争战。南北朝时,东晋与秦军大战,这里是重要的军事津要。硖石山古有四城,一在东硖石,一在西硖石西微平处,俗名城子,山西北隅尚有遗址。一在禹王山腰,一在长山北麓,连同四城,相距不及5里。4座古城堡久废,今西硖石顶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四角凉亭,名为“慰农亭”。古朴典雅,亭额上有“慰农亭”三字,亭两旁的石柱上刻着一幅清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飏手书对联:“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前行数步即为硖石陡壁,陡壁西侧悬崖上有摩崖石刻《筑城记》。硖山口位于安徽省凤台县城西南约5公里处。为长淮第一硖。

全村共有党员105名,一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共有人口4863人,设有17个村民小组,全村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68亩,全村村民主要居住在南北两庄台,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住上了两层或两层以上楼房。全村修筑了十五条水泥路,全长4.5公里,是一个生产、生活、交通便利的村。

村内有农副产品销售集市1个,特种鱼养殖基地1所,货运码头3个,黄沙销售场13个,化工厂2个,大小型挖掘机百余台,各种运输车辆百余辆,在外承包施工公司3所;为建设成和谐的小康村奠定了基础。

全村家家住楼房,户户饮用自来水。太阳能、有线电视、电话无一没有;电子眼随时观察到全村情况。

全村小学一所,幼儿园两所,农村书屋一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室一个;文明、文化活动场所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全村干部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的小康村而大踏步前进。

从古代到如今,硖山口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秀美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古今文人墨客观光游览,并留下大量的诗词字画,楹联碑刻。现已收集到的诗词字画墨宝达一百多首(幅)。

清人李玉书《淮上泛舟经硖石》诗云:

禹凿当年迹尚留,中间一线泄淮流。

石豹虎蹲山街寺,硖石风雷浪簸舟。

峭壁如门惊水立,平湖似镜任天浮。

推蓬指点峰高处,西岸藤花挂晚秋。

清光绪丁丑年(1877年)重阳,凤台知县颜海飏在慰农亭横额上刻有“慰农亭”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上刻对联云:

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

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球稼丰登。

禹王庙毁迹后,当代大书法家刘锡九手书“明德远矣”四块石碑,流失人间,山口农民收回“德、矣”两块,另两块正在寻觅中。

“詹”姓是山口村第一大姓,也是淮南市乃至安徽省“詹”姓聚集最多的行政村!

据全国“詹氏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考证,周宣王支子文为詹候,子孙便以候爵为姓,距今已有2800多年,110余世。对于生活在6000年以前的硖山口先民是否姓“詹”?如果姓“詹”,是以物为姓,还是大禹(锡)指姓?詹姓来源还有待考证,后来是否有外来部族迁入或先民迁徙?也有待进一步考证。假若先民们祖居至如今,山口詹姓应早于詹候的詹姓达3300多年。如果这一假设被考证确凿,这会在海内外詹姓宗亲中引爆一个原子弹,硖山口便也就成为了海内外詹姓子女寻宗认祖的发源地,成为海内外詹氏经济文化交流的核心。等等这些都还有待研究与追索。

淮河第一峡西硖石顶有一数丈见方的平台,上有凉亭,即慰农亭,亭重建于清光绪丁丑年间,方形瓦顶,石柱飞檐,亭柱上刻有西蜀籍知县颜海飏手书对联“选胜值公馀,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 慰农亭 (3张) 足,秋稼丰登”。亭西有一颗大皂荚树,虬枝横空,皮干浑如黑铁,奇巧苍劲,与慰农亭成为此地标志性景点。现已辟成孤岛,闲亭古树,映缀水间,岛影如鼋,更添了诗情画意。

慰农亭西侧的古皂角树是淮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省考古专家考证,这棵皂角树距今已有1000余年树龄,树干三人合围,老干虬枝,群众称之为“神树”,与慰农亭合并成为“州来八景”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及旅游价值。

位于西峡石南端峭壁上,高6.2尺,宽4.4尺,字若碗口,模糊不清。南宋度宗淳熙十年(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南下,南宋“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寿阳都统存松奉命筑硖石城,城成,夏松《筑城记》刻于崖上。《筑城记》全文“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去腊已城筑东岸,西岸犹榛芜荆棘。今负,松弛檄总统舟师,攻剿正阳虎巢,给假秋,奉阃命创筑,同都统孙位,都统彭宗位,都统孙应武,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以复版图之旧。咸淳甲戌仲秋朔日,寿阳夏松题石。

长江有三硖,淮河亦有三硖,即凤台硖山口、怀远荆山口、明光浮山口,其中,硖山口居淮河三硖之首。加其顶上清代慰农亭,并属州来(今凤台)八景之二。

峡山口,舒卧于淮河中游,背靠郁郁葱葱的八公山脉,濒临千里奔腾的淮河水,淮河与西淝河在这里交汇。站在硖石山顶四面而望,寿州古城,州来八景尽收眼底。东北是淮上明珠凤台县城;东南是道家圣地茅仙洞;西南是波平如镜东风湖、焦岗湖、寿西湖;西北是新兴煤炭基地张集和谢桥煤矿。可谓是:“登临硖石山,观遍寿凤城”。

峡山口两侧并称东西硖石,各高60米,壁如斧削,地势险峻,下有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阔约100米,海拔2.64米的深潭,即硖石深潭,乃州来六潭之一。西硖石,独立河心,登新河西岸望去,其形似一只昂首逆行的神龟,游行于千里淮河。凳上西硖石,拾级而上,清代慰农亭便跃入眼帘,断壁残桓,巍然耸立硖山之顶,其旁千年皂角树,饱经风霜,树身扭曲,依然遗留着战火的印痕,堪称历史之见证者。矗立于硖山口西侧的禹王山、长山、筱山同系八公山余脉,远望去,犹如一条奔腾于千里淮河的一条巨龙:禹王山是龙头,长山为龙身,莜山系龙尾。再加之西硖石绝壁之下,宋水师将领夏松留下的摩崖石刻,110个字,字大若碗口,苍劲有力,更是让人远观而遐想之。 淮河、慰农亭 (3张)

1992年淮河拓宽后,为纪念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工程,在禹王山下立下的纪念碑和一座用汉白玉雕刻的高近3米的大禹治水像,业已成为硖山口一大新景观。

硖山口近年来出现的又一大奇景,既是淮河特有的珍惜鱼类——淮王鱼的养殖与延续。传说淮南王刘安食此鱼后随“八公”升仙,后人为此鱼冠以“淮王”二字,美曰“淮王鱼”。这种鱼仅产在硖山口硖石深潭之中,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上个世纪末,因淮河水质污染严重,加之捕捞过度,淮王鱼濒临灭绝。山口村民詹可和父子成立“淮王鱼研究所”,投资上百万元,进行野生淮王鱼的驯养、繁育,并取得成功,使得濒临灭绝的淮王鱼延息了下来。

如今,只要你来到硖山口,定能看到一个别致的农家乐园:园内石桌、石凳、石碾、石碑各类石物错落有至,枣树、杏树、石榴、葡萄各种果树分布其间,紫荆、桂花、吊槐、芭蕉、广玉兰各色花草清香沁人。詹氏父子的“淮王鱼研究所”就坐落在园内,几片不大的水塘,却成了稀有鱼种淮王鱼生存延息的地方。在淮王鱼研究所,你既可实地观赏淮王鱼的繁育、养殖和捕捞,还可以听取淮王鱼的历史来源和繁育养殖技术知识的介绍。

硖山口村民几千年来生活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方,历史上靠农更捕捞为生,而如今他们依然以农更捕捞为伍,千百年来,他们延续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养成了淳朴的性格和勤劳善良好客的个性。

每每逢年过节或劳作之余,硖山口的村民们积极组织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锣鼓队响遍半边天,狮子队激荡硖山口,。如今,山口村村民们自发组织了锣鼓队三个,狮子队两个,还有花鼓灯、旱船灯、小车灯、蛤蜊灯、火老虎等蕴涵着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灯队。他们不仅自娱自乐,有时还会走出去,给别人助点喜庆的气氛。

山口人还喜唱四句推子和花歌子等民间小调,淮河流域两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盖九江(詹乐亭)、石硌别(詹考举)就出生在此地。

山口村民更喜爱篮球和下象棋。每每空闲时间,几个人抱着篮球,跑上几圈;或是随便找个地方一坐,沉浸在车马象炮之中……悠然自得。

山口人对祖上传下来的捕鱼技术极为重视,他们对现已几乎失传的捕捞淡水深水鱼的技术和工具都进行记载和收藏,特别是捕捞淮王鱼的鱼雾子、拨网、捣鱼洞和拿冷等技术,在他们的手中依然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淮水悠悠,硖山幽幽。夕阳下,一叶小舟,飘荡其间,一位老者手抬网落,一道道亮晶晶的网影、水影、山影,闯入眼帘……这便是硖山口留给你,留给淮河的千百年的历史风景。

千百年过去了,淮河依然,硖山依在。几千年来的淮河文化,悠远深长,发人探究。而硖山口,这长淮第一硖,这历史文化的集成典藏之地,留给人们的将无疑是更多的遐想和深思,更多的探索与研究。愿以此文,抛砖引玉,以期引发更多的仁人志士继续研究探索,共同构筑淮河文化大厦。

淮王鱼 (2张) 淮王鱼 又称肥王鱼。(肥在当地发音hui 发第二音)故也称为回王鱼产地:淮河寿县正阳关至淮南市凤台县黑龙潭段。

“淮王鱼”学名 长吻鮠,长吻鮠分布于 中国东部的 辽河、 淮河、长江、 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 朝鲜西部,以 长江水系为主。由于长期的地域差异,生长于淮河中的长吻鮠与长江中的长吻鮠相比,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体色也有一定差异。淮王鱼主要产于淮河寿县正阳关至凤台黑龙潭段。

其生活地——硖山口位于凤台县境内,古称“长淮津要”,东西硖石高有十余丈,夹淮相峙。自古江水往东流,而此处,淮水绕群峰,腾激浪,骤然穿入险峻的硖山口,自此河水西流数十里。

淮王鱼喜好在岩石缝中繁衍生息,而恰好这一带水中岩缝纵横,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河底为岩石底质,正好为其繁衍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千里长淮,只有硖山口才是它唯一的家。

淮王鱼的传统捕捞工具是一种很奇特、很古老的渔具——窝(音“务”)子。渔民用费旧的船板钉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宽在1~1.5米,高0.5米左右,一面开口。每年在中秋节前后,在木箱内装上石块,系上浮漂,将箱口向上,选择淮河中水深流急处沉入其中,一般都在选择在峡山口黑龙潭。到冬至前后,再捞起窝子(木箱),往往每个窝子里都有几百公斤鱼,主要是淮王鱼、黄颡鱼、青楞子(江黄颡)等,其中淮王鱼最多。

淮王鱼油墨画 (2张) 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一日在游览硖山口的美景时,正巧碰上当地的一个姓佟的财主娶小妾。这个财主为了巴结拉拢,准备了一桌的鸡鱼肉蛋,宴请淮南王。而淮南王吃腻了这些东西,偏偏想尝那嫩滑清香的“八公山豆腐”。正当众人焦头烂额时,忽一白发苍苍的老人献上一盆香气扑鼻的浓汤。味似豆腐,但比其更鲜香嫩滑。尝后,更是拍案叫绝。一问周围侍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用产于此地的一种奇鱼所熬制的。淮南王并没有责怪老头有欺君之罪,反而待吩咐下人重赏那老头,可那老头不求钱财,却连声叫冤。原来那佟财主娶的小妾正是老头膝下唯一的幼女,正要和一个青梅竹马的渔夫结为连理,可佟财主色胆包天,强抢走了幼女,并恐吓其家人。听完这些,淮南王大怒,要求只要老头带他去看这种奇鱼,他就给老头主持公道。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佟财主被关在笼子里丢进硖山口喂那种奇鱼了,而那个女孩子终于和她爱慕已久的小渔夫幸福的生活着。从此,据《寿州志》记载,淮南王经常用这种鱼来宴请贵客,并屡屡赞不绝口。所以,民间为了表达对淮南王体恤民众的感激之情,故将这种鱼称为淮王鱼。

而如今,“淮王鱼研究所”的成立,也无不标志了淮王鱼这一淮河流域稀有鱼种的重要文史地位。如今,淮王鱼历史和饮食文化的研究及淮王鱼宴、淮王鱼菜肴的研制烹饪,无不引来不少人文化人前来观摩、推敲,引来了省内外诸多媒体的关注与聚焦。硖山口也由此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

村内建有淮王鱼特色养殖基地,为淮王鱼的养殖、繁育、研究及食用提供着可持续的发展基础;有机肉猪养殖场、绿色蔬菜种植大棚,为村民们和凤台市场上供应着绿色、安全、绿色的猪肉和蔬菜;

村内山上绿色果园,桃儿、梨、石榴、柿子、杏子、李子等果树种植。为村民和凤台市场提供了可口的水果。

另有,土鸡、菌类、鱼、大豆、小麦、花生等一大批特色经济作物的养殖与种植,为村里和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周边行政单位

刘集镇山口村军急啥人役祖退服务管理站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周边小学

凤台县刘集乡山口小学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山口

周边乡镇

刘集镇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周边村庄

山口村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

刘集村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

刘桥口村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

北刘集村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