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城村
孙家城遗址, 孙家城遗址历史沿革, 孙家城遗址遗址特点, 孙家城遗址文物遗存, 孙家城遗址研究价值, 孙家城遗址科研成果, 孙家城遗址保护措施, 孙家城遗址旅游信息
孙家城遗址位于安徽省 安庆市 怀宁县马庙镇粟岗村,北临大沙河,地处大冲河冲积平原的南侧,海拔约28米。 孙家城遗址周边有城址,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西面大体保存完好。孙家城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主,包括早于薛家岗文化的遗存、薛家岗文化早期和晚期遗存、晚于薛家岗文化的张四墩类型遗存。孙家城遗址出土了有石斧、石铲、环形石器、鼎足、陶片等文物,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有重要作用, 孙家城遗址还有很高的建筑史价值。 2000年1月,孙家城遗址被怀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0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详情
孙家城遗址位于安徽省 安庆市 怀宁县马庙镇粟岗村,北临大沙河,地处大冲河冲积平原的南侧,海拔约28米。 孙家城遗址周边有城址,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西面大体保存完好。孙家城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主,包括早于薛家岗文化的遗存、薛家岗文化早期和晚期遗存、晚于薛家岗文化的张四墩类型遗存。孙家城遗址出土了有石斧、石铲、环形石器、鼎足、陶片等文物,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有重要作用, 孙家城遗址还有很高的建筑史价值。 2000年1月,孙家城遗址被怀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10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孙家城遗址周边有城址,城垣为土堆筑,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西面大体保存完好,东北角、西北角及北面被毁,北部被大沙河冲毁。其外围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300米,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土垣与城内地表相比残高1—3米,与外侧相比残高2—5米,底宽12—20米,顶宽5—10米。在南、西两侧外围大部分地段有自然洼地,宽度一般为70—100米,深数十厘米至两米不等,土垣最高处与洼地最低处的高差为4—5米。 遗址地形地貌属于小丘陵边缘的大沙河南岸平畈地带,海拔约28米,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大沙河自西向东流经遗址北侧,并冲毁了遗址的北部,城内外均有农田,沿河部位地表多为杂草树木。整个孙家城遗址地形稍高于外围。遗址中间部位有两座一大一小水塘南北向分布,将遗址分为两个大区域。遗址内现有孙城、费屋两个村民组。 孙家城早期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二者之间有既有差别又有联系。这类文化遗存相当于该地的黄鳝嘴类型或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到崧泽文化早中期,像盆钵类口沿和陶球表面饰有戳印的蓖点纹特征也常见于汉东地区的油子岭文化。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从孙家城遗址地层出土的早于薛家岗文化的遗存釜鼎类陶器的相对完整性和摆放特点看,这是属于人的有意识行为,或许反映了某种习俗。 从孙家城遗址出土的薛家岗文化的遗存石器中风字形石钺和各种锛、凿等较多,体现了其发达的石器工业。 孙家城遗址面积大、延续时间长、包含历史信息多、文化内涵丰富,发现的距今6000—4000年间早于薛家岗文化的新文化、薛家岗文化、晚于薛家岗文化的张四墩类型等三个较完整的年代序列,为确立皖西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和年代框架,解决薛家岗文化的来源和去向,探讨皖西南史前文化与周边地区诸原始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史前城址的发现,对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变迁和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科研成果
2009年3月,《安徽怀宁孙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城垣》刊登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上。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孙家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粟岗村。 马庙镇交通信息
从怀宁县出发经X021到达孙家城遗址。周边便利店
四九便利店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孙家城村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07:30-21:30
周边景区,
芦峰寺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孙家城村
周边村庄
孙家城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孙家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孙家塝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龙江农场四队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孙家楼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孙家老屋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
孙家老屋
地址:安庆市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