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村
仙源镇, 仙源镇建置沿革, 仙源镇行政区划, 仙源镇地理环境, 仙源镇自然资源, 仙源镇人口民族, 仙源镇交通, 仙源镇经济发展, 仙源镇社会事业, 仙源镇名胜古迹, 仙源镇地方名人, 仙源镇所获荣誉
仙源镇隶属于 安徽 黄山市 黄山区 ,地处城区东郊,距黄山区城区6公里,介于北纬30°16’~30°21’,东经118°10’~118°15‘之间。西邻甘棠镇,南邻耿城镇、三口镇,东邻新明乡,北邻龙门、新明二乡。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面积43.58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仙源城。 仙源镇辖四个村和一个社区,共61个村民组,总人口8520人(2017)。 仙源镇境内有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麟凤桥、明代建筑永济桥、宋代的板潭石刻、清代古民居树德堂、方家大屋、周家大屋等文物古迹,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线上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建置沿革 详情
仙源镇隶属于 安徽 黄山市 黄山区 ,地处城区东郊,距黄山区城区6公里,介于北纬30°16’~30°21’,东经118°10’~118°15‘之间。西邻甘棠镇,南邻耿城镇、三口镇,东邻新明乡,北邻龙门、新明二乡。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面积43.58平方千米。镇人民政府驻仙源城。 仙源镇辖四个村和一个社区,共61个村民组,总人口8520人(2017)。 仙源镇境内有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麟凤桥、明代建筑永济桥、宋代的板潭石刻、清代古民居树德堂、方家大屋、周家大屋等文物古迹,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线上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九至三十五年(1940~1946),仙源镇辖复兴、民族、民权、民生、和平、履江、麟凤、水东、信义、四维、岘阳、麻川、五里、麟瑞14保。 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46~1949),仙源镇辖一保(横街)、二保(大成)、三保(水东)、四保(城南、麻川)、五保(安仁、城西、岘阳)、六保(五里、麟瑞)。 建国后,1950年2月,撤仙源镇改设行政村,镇境分为解放村、和平村、南关村、水东村,属三口区。 1956年3月,撤区并乡,城厢镇辖水关村、麻村村、水东村、城关村、岘阳村、五瑞村、越山村、麟凤村及居民社区。 1960年6月,成立龙山城镇人民公社,辖居民大队、仙源大队、麻村大队、水东大队、越山大队、叶家大队、弦瑞大队、岘村大队。 1961年12月,设城关人民公社,居民大队、仙源大队、麻村大队、水东大队。 1965年12月,复设仙源镇,辖仙源大队、水东大队、麻村大队、居民大队。1983年4月,恢复村建制,大队改村或居委会。 1992年11月,撤区并乡,三口乡及弦瑞乡的3个行政村并入,镇境辖仙源居委会、仙源村、麻村村、水东村、越山村、岘村村、叶家村、湘潭村、汪家桥村、刘联村、巷里村、三口村、竹园村、联中村。 1994年9月,复设三口乡,镇境辖仙源居委会、仙源村、麻村村、水东村、越山村、岘村村、叶家村。至此,镇境行政区划得以稳定。区划详情
2014年,仙源镇辖龙山、越山、水东、弦歌4个村和1个仙源社区,共61个村民小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仙源镇位于北纬30°16’~30°21’,东经118°10’~118°15‘之间。镇境西邻甘棠镇,南邻耿城镇、三口镇,东邻新明乡,北邻龙门、新明二乡。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7.3公里,镇域面积43.58平方千米。 仙源镇气候
仙源镇地处中纬度,属副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润温暖,日照适中,小气候特点显著;年平均降雨量1050㎜,无霜期270天,年平均气温在15ºC左右。地质地貌
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截至2007年,仙源镇境林业用地面积2189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498%。其中有林地面积1994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876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07公顷,分别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1%、4%、49%。全镇活立木蓄积5805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3%。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1466.6公顷,主要为阔叶林与马尾松林,占有林地面积的73.5%。植物资源
木材类有: 杉 、松、檀、枫、乌桕等。 竹类有:水竹、 苦竹 、乌竹、 毛竹 等。 牧草类主要有竹节草、蓬蒿草、黄背草、知风草、野荞麦、野芝麻、 马兰头 、荠菜、小青草、野黄豆、辣蓼、珍珠菜、蕨、葛、 芭茅 、白茅、丝毛草、兔耳菜等。 水生类主要有水葫芦、水浮萍、慈菇、莲藕、荸荠、 菱角 、芦苇、水草等。 食用菌类(含药用)主要有香菇、木耳、长裙竹荪、马勃、灵芝、茯苓、竹黄等。 中草药类有千余种,常见有 黄芪 、 白芍 、金银花、 百部 、 望春花 、 野菊花 等。动物资源
截止2007年,镇境有金钱豹、野猪、兔、 獐 、豺狗、 獾 、刺猬、 山鸡 、竹鸡、猫头鹰及鱼类、爬行类等200余种。矿产资源
截止2007年,仙源主要矿产有 无烟煤 、 铁矿 、 硫铁矿 等。人口民族
人口
1995年仙源全镇总人口11546人;2000年仙源全镇总人口11486人;2014年仙源全镇常住人口12000人。 总人口8520人(2017)。民族
仙源镇境内有 汉族 、回族、 壮族 、满族等民族居住。交通
镇境有铜陵至汤口高速公路在境内穿越。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殷屯公路建成贯穿境内,建国后境内除原殷屯公路不断加固拓宽成103省道外,还修建成322过境省道。经济发展
综述
2010年,仙源镇税收收入达到1070万元,比2005年增加650万元,年均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亿元,比2005年增加1.08亿元,年均增长25.9%;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8亿元,比2005年增加2.7亿元,年均增长5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0元,比2005年增加2800元,年均增长14.9%。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14年,仙源镇拥有耐磨材料、水泥加工、竹木加工、电子电器等工业企业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企业从业人员500多人。2010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销售收入1.67亿元,工业企业入库税金719.2万元,较2005年年均分别增长44.2%、43.6%和80.6%。第三产业
2015年,仙源镇打造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东园艺栈”旅游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下设文艺作品展示区、根雕创艺工厂、古民居、农家餐饮接待区、休闲垂钓区等功能区。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5年,仙源镇有区第三中学和仙源中心小学等学校。 2015年,仙源镇有仙源中心小学和中银仙源小学2所,小学专任教师53人,小学在校学生376人,托儿所、幼儿园3所,图书馆、文化站3所。文化事业
医疗事业
安徽省黄山区仙源镇卫生院位于仙源镇老街,收治住院病人155人次,同比2012年增长16%。12月15日,完成业务总收入70.8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5.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5 %;药品收入39万元。 2015年仙源镇卫生院等,共开展义诊活动5场次,义诊350人次,免费发放高血压、糖尿病药200余瓶。名胜古迹
综述
主要景点
众乐亭 麟凤桥北端原有一座”众乐亭“,宋嘉祐三年(1058年)县令孙觉建,为当时游人及文人骚客休息之所,至明代嘉靖年间,将此亭移至城北重兴寺前。久废,遗址尚存。 福泉井 福泉井座落在大北门老仓库西侧,井圈刻有福、禄、寿字样,年代最久。 七音石 麟凤桥北端河岸以巨大的青石砌成,以石敲击其中七块,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七种声音不相同,这就是著名的"七音石"。 古城墙 原太平县城墙始建于宋绍定间(1228年-1233年),周长共一里二百一十步,高八尺。城墙沿富溪河而筑。宋时初建城门有通津、宁远、承流、宣化四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县城,至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建成城门五座,分别为南宁国、西弦歌、上东门、下东门、北拱辰。此时,县城只有城门而无城墙。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加筑建墙,高一丈、厚七尺,周八百丈,建有城楼1座、城门5座、大小水关2处。。明万历四年(1576年),扩建城墙,基宽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上宽八尺,并加筑砖环九百多丈。城池坐北朝南,城池之内,青砖黛瓦、高堂大宅、鳞次栉比,富丽堂皇的庙宇宗祠达三十多座,尤以孔庙、县署建筑宏伟、精美,雕梁画栋、刻石镂砖誉冠"宁(国府)属六邑"。1958年,古城墙全部拆除,墙基建简易公路,仅城北尚留有一小段城墙,至今已颓废。 板石诗刻地方名人
孙楸 孙楸,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在世。字德操,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授安福县令,隆兴中改任绩溪县令,历池、真二州通判,郢州知府,太平州知府、温州知府等职,为官以兴学,崇文、均税、省讼著称。在郢州代民交纳荻料等赋税,受到宋高宗称赞,谓“天下有恤而办,不恤而办,卿所谓恤而办者也。”。并问公何以生回答说:“廉生公”。又问廉何以生,回答说:“俭生廉”。遂改知太平州。宋孝宗时,移温州知府,见学宫旧有秦桧祠,马上下令拆除。朱熹曾称赞他说:“爱立而教明,古良吏也。” 赵象 赵象,明弘治至嘉靖年间在世。字惟贤,正德十六年(1521年)贡生,授乐陵知县,后任庆云知县。上任仅携童仆不带家眷,任中廉明仁爱,多有善举。因接待章太后梓宫事受到称赞,上级派人考其政行,到他的住所察看,只见除图书外竟没有其它东西,感叹说:“天下清官有如是”。任满升桂阳知州,政声斐然。三年后任满将升迁,他以年老坚辞。致仕归里后,县令刘元凯崇尚他的清节,数次前往请教,他回答说:“秩俸外缁铢皆是赃私”。刘佩服之极。相传赵象归里时别无他物,桂阳民众只好抬了四个石狮子压船,后代子孙将石狮奉为珍宝。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被安徽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地方志研究院审核,拟认定第 九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周边路口
G3/越山村梅家路(路口)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越山村梅家路
合铜黄高速/越山村梅家路(路口)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京台高速
S103/越山村梅家路(路口)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S103
周边村庄
越山村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越山村梅家路
下越山
地址:黄山市黄山区越山村梅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