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川村

徽城镇, 徽城镇历史沿革, 徽城镇行政区划, 徽城镇地理环境, 徽城镇人口, 徽城镇经济, 徽城镇社会事业, 徽城镇交通运输, 徽城镇历史文化, 徽城镇荣誉称号


徽城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处 歙县 中西部,东与 北岸镇 、 深渡镇 接壤,南与 坑口乡 、 雄村乡 为邻,西与 郑村镇 、黄山市 徽州区 相连,北与桂林镇、富堨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77.2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徽城镇户籍人口为67883人。 徽城镇历来为徽州府和歙县治所;1965年5月,由徽州公社划出一个大队和城区八条街道恢复徽城镇,为区级镇;1984年底,徽城乡并入徽城镇;1986年3月,徽城镇升格为副县级镇;2004年12月,南源口乡并入徽城镇。 截至2020年6月,徽城镇辖10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徽城。 2019年,徽城镇有工业企业192个,其中规模以上4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 2019年11月21日,徽城镇入选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历史沿...

详情

鲍川村地名网_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鲍川村资料简介
  鲍川村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11002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021。鲍川村与新路街、中和社区、新安社区、斗山社区、渔梁社区、北关社区、新州社区、练江社区、丰乐社区、开发区社区、新路村、问政村、程家坞村、紫阳村、南源口村、大梅口村、南屏村、金山村、就田村、古关村、北关村、七川村、晹村村相邻。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鲍川村介绍

徽城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处 歙县 中西部,东与 北岸镇 、 深渡镇 接壤,南与 坑口乡 、 雄村乡 为邻,西与 郑村镇 、黄山市 徽州区 相连,北与桂林镇、富堨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77.2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徽城镇户籍人口为67883人。 徽城镇历来为徽州府和歙县治所;1965年5月,由徽州公社划出一个大队和城区八条街道恢复徽城镇,为区级镇;1984年底,徽城乡并入徽城镇;1986年3月,徽城镇升格为副县级镇;2004年12月,南源口乡并入徽城镇。 截至2020年6月,徽城镇辖10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徽城。 2019年,徽城镇有工业企业192个,其中规模以上4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 2019年11月21日,徽城镇入选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

历史沿革

徽达影兰阀霸霸少城镇历来为徽州档趋府和歙县治所。 元、明、清时腿连去,设四关即东关、西关、北关、古关和四隅即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隅。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立歙城镇,为厦签乎第一区驻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徽城镇,为县直辖。翌年同属一区的渔梁镇划属北岸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徽城糠去镇、渔梁镇划属岩寺区。 民国三十档店辣八年(1949年)5月,隶属城关区。 1955年3月,渔梁镇并人徽城镇;同年6月,徽城镇改区级镇,撤销城关区;同年12月,恢复城关区,潭渡乡并入徽城镇。 1956年12月,郑村乡民庄农业社划属徽城镇。 1958年10月,撤销徽城镇设立徽州公社;翌年4月,分设徽城、南源口管理区。 1965年5月,由徽州公社划出一个大队和城区八条街道恢复徽城镇,为区级镇。 1983年3月,撤销徽州公朽束社设立徽城乡。 1984年底,徽城乡并入徽城镇。 1986年3月,徽城镇升格为副县级镇。 2004年12月,南源口乡并入徽城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徽城镇辖9个社区。14个行政村:渔梁街、新路街、新北街、新南街、解放街、斗山街、新安、练江、新洲、南源口、大梅口、南屏、金山、就田、鲍川、问政、北关、紫阳、古关、程家坞、晹村、七川、新路,下设71个居民小组、14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徽城镇辖10个社区、13个行政村:新路街社区、中和社区、新安社区、斗山社区、渔梁社区、北关社区、新州社区、练江社区、丰乐社区、开发区社区、新路村、问政村、程家坞村、紫阳村、南源口村、大梅口村、南屏村、金山村、就田村、鲍川村、古关村、七川村、晹村, 镇人民政府驻徽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徽城镇地处 歙县 中西部,东与 北岸镇 、 深渡镇 接壤,南与 坑口乡 、 雄村乡 为邻,西与 郑村镇 、黄山市 徽州区 相连,北与桂林镇、富堨镇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77.29平方千米。 徽城镇

地形地貌

徽城镇地处县中西部,地势东高西低,东北及西南侧为沿江盆地,较为平坦。境内最高点位于城阳山,海拔437.4米;最低点位于新安江河谷,海拔120米。

气候

徽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气温多变,夏季梅雨显著、盛夏炎热少雨,秋高气爽,冬季少雨寒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6℃,生长期年平均235天,无霜期年平均22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7月,6月最多。

水文

徽城镇境内河道属新安江水系,主要河流练江由丰乐、富资、布射、扬之四水在县城汇入,向东南流向雄村乡注入新安江。

自然灾害

徽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地质灾害等。洪灾主要发生在6—7月,较为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69年7月5日,县城明太平桥原石栏杆全被冲走,河西一带一片汪洋,灾情十分严重。旱灾主要发生在8—9月,较为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78年。

自然资源

徽城镇境内主要矿藏有铂、萤石、瓷土等。萤石矿分布在程家坞。 2011年,徽城镇有耕地面积6179亩,其中水田4678亩,旱地1501亩。林地面积54765亩,其中防护林面积43979亩。

人口

2011年末,徽城镇总人口6212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282人,城镇化率66.4%。另有流动人口37891人。总人口中,男性31457人,占50.6%;女性30669人,占49.4%;14岁以下6964人,占11.2%;15—64岁40357人,占65%;65岁以上14805人,占23.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2057人,占99.89%;有壮、回、苗、土家等10个少数民族,共69人,占0.11%。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10人。 2017年末,徽城镇常住人口为157835人。 截至2019年末,徽城镇户籍人口为67883人。 徽城镇 徽城镇 徽城镇 徽城镇

经济

综述

2011年,徽城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4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872万元,增值税5093.2万元,企业所得税160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5元。 2019年,徽城镇有工业企业192个,其中规模以上4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2个。

农业

2011年,徽城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徽城镇粮食作物以谷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765吨,其中谷类产量226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料作物、蔬菜、茶叶。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3032亩,产量6189吨;茶叶产量156.5吨;蚕茧产量219吨。 徽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4920头,年末存栏14770头;家禽饲养量86200羽,上市家禽51800羽。 2011年,徽城镇水果产量4545吨。

工业

徽城镇形成以机电、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7.6亿元。工业企业324家,职工12960人。

金融业

2011年末,徽城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3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8634万元,比上年增长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徽城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26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8所,在校生258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人,专任教师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340万元,比上年增加5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徽城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中心1个,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4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4支,演职人员300人。 2011年末,徽城镇有体育场地1处。6个村和3个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3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徽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病床34张,固定资产总值42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0人,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4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徽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46户,人数2370人,支出8628696元,比上年增长25.8%,月人均303.4元,比上年增长17.3%;城市医疗救助25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33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7户,人数784人,支出758645元,比上年增长26.1%,月人均80.6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五保供养93人,其中集中供养1人,分散供养92人,共支出186650元,比上年增长20.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37176元,比上年增长14.2%。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468人,参保率达8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徽城镇有邮政网点3个,乡村通邮率达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7个。2011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67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比上年增加110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3%;互联网端口总数2.37万个,比上年增加1443户。

交通运输

2011年,徽城镇境内324省道长10千米,南(源口)桂(林)公路7千米,境内长10千米。 卫星图、地形图、电子地图 卫星图、地形图、电子地图 卫星图、地形图、电子地图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徽城镇因位于徽州府治和县治所在地而得名。 文物古迹 徽城镇境内主要古迹有许国石坊等12座牌坊,斗山街等古民居(群)10余处,渔梁古街,渔梁坝,新州石塔,长庆寺塔,太白楼,南谯楼,东谯楼,圣僧庵,徽园, 徽商大宅院 ,古城墙,月城,西干山,问政山等。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1日,徽城镇入选“ 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 2019年11月21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入选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 2021年1月15日,徽城镇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2020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5月8日,徽城镇被安徽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命名为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 2023年9月24日,入选“2023中国中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第68。

周边村庄

鲍川村 地址:黄山市歙县昌歙线

鲍坑村 地址:黄山市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