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镇
泥溪镇 泥溪乡 泥溪 泥溪镇历史沿革 泥溪镇区划人口 泥溪镇地理环境 泥溪镇区位优势 泥溪镇经济发展 泥溪镇社会事业 泥溪镇民俗文化
泥溪镇是 安徽省 东至县辖镇,东至城南40公里处,地处 龙泉河中上游,北靠 官港镇,西北依梅岭山脉,与江西省 彭泽县浩山乡分水为界。泥溪镇是由2007年原 泥溪乡、 西湾乡合并而成,辖13个行政村,属浅山丘陵区。2017年,泥溪镇行政区域面积18330公顷,常住人口23536人 。泥溪镇位于东至县城南40公里处,是一个粮、油、棉兼作的山区乡镇,S222省道贯穿全镇,国土面积183.3平方公里。该镇成立于2007年2月6日。系原泥溪乡、西湾乡合并而成。2017年,泥溪镇常住人口23536人 。辖13个村,即双龙、元潘、官村、朱村、宋阳、杨林、西湾、中洲、双溪、泥溪、隐东、水村、河庙村,镇政府驻地设在泥溪冲。泥溪镇地势南低北高,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境内山、河、田、林、路错纵,土壤以 沙土和 砂壤土为多,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201...
详情泥溪镇是 安徽省 东至县辖镇,东至城南40公里处,地处 龙泉河中上游,北靠 官港镇,西北依梅岭山脉,与江西省 彭泽县浩山乡分水为界。泥溪镇是由2007年原 泥溪乡、 西湾乡合并而成,辖13个行政村,属浅山丘陵区。
2017年,泥溪镇行政区域面积18330公顷,常住人口23536人 。
泥溪镇位于东至县城南40公里处,是一个粮、油、棉兼作的山区乡镇,S222省道贯穿全镇,国土面积183.3平方公里。该镇成立于2007年2月6日。系原泥溪乡、西湾乡合并而成。
2017年,泥溪镇常住人口23536人 。辖13个村,即双龙、元潘、官村、朱村、宋阳、杨林、西湾、中洲、双溪、泥溪、隐东、水村、河庙村,镇政府驻地设在泥溪冲。
泥溪镇地势南低北高,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境内山、河、田、林、路错纵,土壤以 沙土和 砂壤土为多,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2017年,泥溪镇行政区域面积18330公顷 。
境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林、牧、副、渔为辅,主产水稻,林茶兼作,山林资源十分丰富。泥溪镇拥有山场面积13.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6%,木材蓄积量11万立方米,盛产 竹、 木、 柴、 炭、 香菇、 木耳、茶叶,平均年产优质粮7000吨,油料500吨,茶叶400吨,享有东至优质 米、优质茶生产加工基地之声誉。畜牧业有 猪、 牛、 羊、 鸡、 鸭、 鹅等。
流经泥溪镇的龙泉河河水源源不断流入鄱阳湖。
泥溪镇全境地属山区,地势南高北低。龙泉河有5条支流叶状分布全境;杨林河作为全境中心轴与入境的黎痕河汇合流入龙泉河;架有虎溪、双山2个渡槽;小(一)型虎岭水库集雨面积为700公顷,总库容量为170.5万方;小(二)型上坑坞水库、百步坑水库、庙湾水库、老观冲水库、古塔水库、九家垅水库、王家内水库、马嘴头水库、黄泥冲水库、花家冲水库、张冲水库、黄冲水库、陈山水库、正冲水库、杨冲水库、施冲水库、西峰水库集雨面积依次为96、220、140、81、44、88、245、89、133、108、37、102、60、82、44、115、43公顷,总库容量依次为12.8、37、32.6、40.5、14.2、25.4、91、14.5、25、21、11、12.7、14.4、10、12.4、75、15万方。小(二)型元珠山水库、朱坞水库、沧田水库、上畈水库、汪山水库、张畈水库、老鼠坞水库集雨面积依次为85、181、109、42、51、128公顷,总库容量依次为32、31、11.2、19.9、14.4、15.9、28.8万方;枫林口小水电站装机容量3/165(台/KW)。
泥溪镇境内交通便利,222省道贯穿南北,泥苏公路、泥浩公路横穿东西,西干线公路连接西边5个行政村形成纽带,沟通全泥溪镇。
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遍及全泥溪镇,110变电设施于2002年底在泥溪镇规划区内建成,发达的交通、快捷的通讯成为泥溪镇与外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桥梁。
泥溪镇党委、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和带领泥溪镇人民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乡这一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过泥溪镇上下不懈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泥溪镇 (2张) 努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泥溪镇 食用菌已发展到1000万棒。
积极引导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每年输出劳动力3700余人,有效推动了 劳务经济的发展。泥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努力拓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改善投资软环境,吸引了一批像海达菌菜公司、兴安工贸公司这样能带动泥溪镇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泥溪投资兴业。
小商品经济活跃。区域经济以粮食、林业、棉花、茶叶为主,食用菌、毛竹、烟叶等特色产业发展良好,“节节红”板栗,隐东乌鸡养殖产品享有较高声誉。组建了茶叶、棉花等专业合业社和西湾养猪专业协会。
2006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6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8元。
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50万元,完成财政收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3元。
2008年财政收入1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0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1400万元,其中外资500万港元。
泥溪镇村村有小学,镇有 中学。镇有 卫生院,各村均建有医疗室。有文化、 广播电视站; 电影院; 电视差转台。 敬老院里可供养20位老人。
三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建敬老院,2008年建民政办公楼。民政工作不断改进,切实保障五保户供养,农村特困户救助。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镇小(Ⅱ)型水库25座,2007年完成元潘马嘴头水库除险加固,2008年完成元潘花家冲水库、宋阳石冲水库除险加固,村级道路建设提速。2006年元潘39公里“村村通”工程竣工,官村48公里县乡道竣工,2008年完成宋阳、隐东、河庙三个村“村村通”工程。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2006年建西湾中学教学楼,2007年完成泥溪中学宿舍大楼建设。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建泥溪卫生院住院部,2007年投入五万余元更新医疗设备。强力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户参保率2006年至2008年分别达92%、95%、983%,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逐步减少。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落实“三为主”,推进“三结合”。完善各类软件设施建设,2007年计生服务所达标并通过验收。强化计生手术落实力度,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依法征收社会抚育费,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工作,计生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1月6日,“菊韵流长 魅力泥溪”东至县泥溪元甲山民俗文化季在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村部成功举办。记者了解到, 此次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组织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参观皇菊种植基地观光拍摄、文化季文艺汇演、菊花宴和篝火晚会。
当日上午9点半,皇菊种植地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他们或赏花、或三五成群拍照、或取景拍摄,沉醉在一望无际的黄色花海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游客全家出动。76岁老人汪桂华告诉记者:“听说今天这里有活动,一大早便和老伴赶到现场,没想到这么热闹。”
在皇菊花田的田垄上,一位来自黄山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正蹲在地上找角度拍照,他说,菊花很漂亮,真是不虚此行。东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国强说:“我们协会今天共来了32人,在池州范围内,这里的皇菊品种算比较出众的,而且种植面积广。这里是我们日常取景拍摄的常用点,之前也经常来这。另外,我们也对元甲山民俗活动进行跟踪拍摄。”
皇菊种植者高卫宇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我们的皇菊叫做金丝皇菊,总种植面积有350亩。2014年开始种植,每年的五六月份开始栽苗,十月底十一月初进行采摘。皇菊茶有明目解毒、防辐射、助眠养神、抗疲劳等功效,长期饮用能够增加人体钙质、降低胆固醇。目前,我们公司建立了‘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日下午的文艺汇演更是精彩纷呈,为观众送上一场视听盛宴。黄梅歌《山野的风》表演者叶江红表示:“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元甲山文化季的文艺演出了,这里山美水美,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不断进步。元甲山民风淳朴,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美酒佳肴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每次举办活动比过年还要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晚上的菊花宴采取长桌宴的方式,50张方桌排成长长的一列,四面八方的游客齐坐在一起,享受难得的菊花佳肴。饭后,大家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谈天说地,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周边中学
东至县泥溪镇初级中学
地址:泥溪镇隐东村101号
周边医疗
东至县泥溪镇卫生院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泥溪镇泥溪村222省道
周边门
东至县泥溪镇卫生院-东门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018县道与222省道交叉口北200米附近
周边小学
泥溪镇中心学校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S222
周边乡镇
泥溪镇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周边村庄
泥溪村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
泥溪水村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
双溪村
地址:池州市东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