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

旌德县 旌德 旌德县建置沿革 旌德县行政区划 旌德县地理环境 旌德县自然资源 旌德县人口 旌德县政治 旌德县经济 旌德县交通运输 旌德县社会事业 旌德县历史文化 旌德县风景名胜 旌德县著名人物 旌德县城市荣誉


旌德县,隶属安徽省宣城市,古属猷州。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建置于 唐 宝应二年(763年),县名由“旌表方德”而来。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辖10镇,常住人口12.5万人,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旌德县生态优良,2018年,全县有林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66%, 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地区进入 黄山风景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旌德交通便捷,境内205国道、217省道、323省道等重要公路纵横交错。扬绩高速鸿门互通工程建成通车。芜黄高速自北向南贯穿旌德。旌德县境内 京福高铁全长22公里,县城设立 旌德站。旌德历史悠久,是 徽文化的发祥地,有农学家 王祯、词作家 吕碧城、数学家 江泽涵、文学家 周而复等。徽文化在旌德县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承, 徽派建筑随处可见,是皖南 徽州古村落的集中地。 详情


旌德县地名网_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资料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介绍

旌德县,隶属安徽省宣城市,古属猷州。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建置于 唐 宝应二年(763年),县名由“旌表方德”而来。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辖10镇,常住人口12.5万人,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

旌德县生态优良,2018年,全县有林面积75万亩,森林覆盖率66%, 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地区进入 黄山风景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旌德交通便捷,境内205国道、217省道、323省道等重要公路纵横交错。扬绩高速鸿门互通工程建成通车。芜黄高速自北向南贯穿旌德。旌德县境内 京福高铁全长22公里,县城设立 旌德站。旌德历史悠久,是 徽文化的发祥地,有农学家 王祯、词作家 吕碧城、数学家 江泽涵、文学家 周而复等。徽文化在旌德县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承, 徽派建筑随处可见,是皖南 徽州古村落的集中地。

2017年,旌德县全年生产总值(GDP)39.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7.5%。

旌德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秦属 鄣郡,汉隶 泾县。 三国时为 孙吴所辖,属 丹阳郡安吴县(县治在今泾县境内)。晋太康二年(281年)属 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年) 安吴县并入泾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设宣州 总管府,再建安吴县,旌德地属之,县治在今三溪 古城村。武德八年(625年),安吴县再归泾县。 天宝十一载(752年)析泾县西南14乡置 太平县,旌德地遂属太平县。宝应二年(763年)二月,析太平县东北境麻城等九乡之地置旌德县,仍属宣州所辖。县名“旌德”,由“旌表方德”而来。宋旌德县属 江南路、 江南东路宣州, 乾道二年(1166年)属江南东路 宁国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旌德县属 江浙行省江东建康道宁国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旌德县属南京 直隶宁国府,十三年(1380年)属京师直隶宁国府。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宁国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旌德县属江南布政使司宁国府,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宁国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布政使司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旌德县直属安徽省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 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行首席县长制,旌德县属宣城首席县长所辖。同年10月成立 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旌德县直属皖南区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4日,旌德县城解放。同年5月13日旌德县划属皖南行署 徽州专区。

1952年8月7日,皖南行署撤销,旌德县属安徽省徽州专区。

1956年1月12日,旌德县随徽州专区并入 芜湖专区。

1959年1月,旌德、绩溪二县合并办公,3月22日,国务院第86次会议决定将旌德并入 绩溪县。

1961年4月1日,旌、绩二县分开办公,12月15日,国务院第114次会议决定复置旌德县。同年4月13日,徽、芜两专区分开,旌德县仍属徽州专区。

1971年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

1988年1月1日,旌德县划属 宣城地区(2001年1月1日撤地区为 宣城市)。

2000年,旌德县辖5个镇、9个乡。

2003年,旌德县调整行政区划:将原旌桥乡、华坦乡整建制并入旌阳镇,以原旌阳镇和旌桥乡、华坦乡的行政区域为旌阳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旌阳;将原乔亭乡整建制并入蔡家桥镇,以原蔡家桥镇和乔亭乡的行政区域为蔡家桥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蔡家桥;将原仕川乡整建制并人俞村乡,以原俞村乡和仕川乡的行政区域为俞村乡的行政区域,乡政府驻俞村;保留三溪镇、兴隆乡、庙首镇、白地镇、孙村乡、云乐乡、版书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旌德县辖5个镇、5个乡:旌阳镇、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俞村乡、兴隆乡、孙村乡、云乐乡、版书乡。

2004年底,旌德县辖5个镇、5个乡: 旌阳镇、 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兴隆乡、孙村乡、云乐乡、版书乡、俞村乡。

2009年12月11日,安徽省民政厅行文下发了《关于同意撤销旌德县俞村乡设立俞村镇的批复》,旌德县辖6个镇、4个乡:旌阳镇、蔡家桥镇、 三溪镇、 庙首镇、 白地镇、俞村镇、 版书乡、 云乐乡、 兴隆乡、 孙村乡。

2015年01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市政府同意,撤销旌德县兴隆乡设立兴隆镇,面积、人口和隶属关系不变,镇政府驻大礼村(原兴隆乡政府驻地);撤销旌德县孙村乡设立孙村镇,面积、人口和隶属关系不变,镇政府驻玉溪村(原孙村乡政府驻地)12月3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旌德县版书乡设立版书镇,镇政府仍驻版书村。

2017年11月10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旌德县云乐乡设立云乐镇,镇政府仍驻刘村(原云乐乡政府驻地)。

根据2018年政府官网显示,旌德县辖10镇, 旌阳镇、 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兴隆镇、孙村镇、云乐镇、版书镇、俞村镇、共68个村(社区),县政府所在地为旌阳镇S323(江村大道)。

旌德行政区划(截至2018年)
名称 面积(千米) 人口(人) 行政村、社区 邮政邮编
旌阳镇 109.1 44862 11、5 242548
蔡家桥镇 106.2 15049 8 242602
三溪镇 56 5.1万 6 -
庙首镇 91.4 11825 6 242000
白地镇 95.8 1.5万 - -
俞村镇 105 1.46万 - 242606
兴隆镇 84.4 9687 4 242600
孙村镇 83.6 10403 - -
版书镇 84.6 11608 - -
云乐镇 80.7 6700 - -

旌德县地处黄山东北麓,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皖南山区,东邻宁国,南连绩溪,西毗黄山,北接泾县,地跨东经118°44′—118°15′,北纬30°29′—30°7′。全镇地形是南北长,东西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80—220米。总面积904.8平方公里。

旌德县

旌德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杨子准地台浙西皖南台褶带的太平复向斜南东端。在中国地层区划中属杨子地层区下杨子分区皖南小区。县内地层自上元古界震旦系列古生界泥盆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志留地层分布最广,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一。第四系地层仅在少数地方出露。县城区出露地层为志留系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志留系霞乡组分布于区内的南西部,出露范围较小,系旌德复式岩体的残留顶盖。主要岩性为细沙岩、粉砂岩、板岩、页岩及岩屑砂岩。第四系主要为砾石、砂、砂土、亚粘土登松散沉积物呈洪积、冲积及河漫滩相,沿河流两岸及凹地分布,厚度变化范围1—5米。另有一半以上面积分布着三迭纪印支时期的花岗闪长岩。以高甲、兰塘、孙村、乔亭、石凫山、芳岱一线为界,北西部是以志留系为主的古生界地层和小块展布的花岗岩岩株;南东部大面积花岗岩岩体呈长条状集中分布,其中也零星镶嵌着古生界地层,总的地层构造走向北东45°,与天星洞山至梅岭的北东向大断层基本平行。地层自老到新的分布状况是: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第四系。

旌德全县地貌特征为东西向呈长方形,呈畚箕状向北开口。地势中部平缓,四面环山,东北低于西南。海拔高度自中部向东北和西南呈阶梯状上升,四面环山,中北部较低,海拔仅150米左右,最低处是三溪坑口,海拔120米,东北至海拔1031.8米的塘山头,西南至境内最高峰大鸣尖,海拔1295.6米,相对高差1175.6米。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以北东至南西向殿市,向东和西北倾斜。属皖南北部山地丘陵、山间盆谷地貌,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四种类型。

旌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季风明显。春季冷暖变化大,光照不足阴雨多;夏季温高湿度大,梅雨集中汛洪多;秋季常遇夹秋旱,天高云淡早晚凉;冬季多晴湿度小,雨雪常在“三、四九”。

气温

旌德县年平均气温为15.5℃,一般年际变化值±0.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平均初霜期在11月10日前后,平均终霜期在3月23日左右。

降水

旌德县自然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的分布由东北向西南递增,油中低山区向平畈区递减;年平均降雨量为1476毫米,西部紧邻黄山地区多达1626毫米,北部的三溪一带雨量只有1328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秋、冬季,即当年9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较少,占全年降雨量的29%,春、夏季3—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1%;降雨量最多的月份为入梅季节的6月,月平均降水达208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35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324.7毫米。

季风

旌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亚洲内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春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风向随季节而易,较为明显。全年除静风之外,有10个月都是偏北风频率较大。春季风大,夏、秋季风小,年平均大风次数6次(7级—风速17米/秒以上大风)。历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

日照

旌德县年均日照时数1971.9小时,日照时数最大值为7—8月份。

太阳辐射

旌德县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气温>10℃期间的辐射总量可达82.87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3%。一年中4月至9月为70.5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62.3%,以7月份最多为14.3千卡/平方厘米,元月份和12月份最少为6.1千卡/平方厘米。

旌德县地势复杂,河流山溪较多,源短流急,落差较大,水系呈格子状典型山溪河流特征。境内以石凫山为分水岭,分属青弋江和水阳江两大水系,主峰以东归水阳江水系,以西归青弋江水系,统属长江流域。境内长江流域面积905.5平方千米,分有徽水、玉水、俞村河(又称环溪)、山坝河(又称姚溪)4个自然水系。白沙、徽水二河自东向西北穿城而过,汇于城北。

徽水,旧称淳溪,又因河水“浮光耀金,仿佛梅花片片”而雅称“梅溪”,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地处县境中部。源出绩溪县尚田乡上竹坦,经镇头、浩寨至版书分界山入境,干流自南而北,流经版书、旌阳镇、蔡家桥、三溪共4个乡镇,在三溪坑口出境,流经泾县,汇于青弋江。境内长度38.6平方千米,沿途汇集84条大小支流,涉及旌阳、蔡家桥、孙村、庙首、兴隆、三溪6乡,总长343.7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48.7平方千米。河道平均宽度38.9 米,河床平均坡降比为5.1‰。据下南水文站测定:1991年,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47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1—0.08立方米/秒,平均流量4.49立方米/秒。属常年性山溪河流,不能通航。徽水两岸自上游而下主要有支流8条,左、右岸各有4条。

旌德县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下水补给很少,河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又由于旌德县水系是源头河流,河床一般比降较大,地表透水性一般,具有良好的径流排泄条件,径流资源丰富,全区年平均径流总量7.8亿立方米,径流深860毫米,水土流失较严重,使河床淤高,沿河两岸极易产生洪涝灾害及诱发地质灾害。

旌德县全县土壤总面积100.1138万亩,包含红壤、黄壤、石灰岩土、潮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下分为9个亚类、29个土属、59个土种。

红壤

红壤是旌德县地带性土壤中一个最大的土类,面积65.8332万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5.76%。根据成土条件和发育阶段,可分为黄红壤和红壤性土2个亚类。

黄壤

黄壤是旌德县中山狭谷区垂直带的土壤类型,位于红壤土类之上,面积12.0340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2.02%。是旌德县林业生产的主要基地。此土类在该县划分为山地黄壤和黄壤性土2个亚类。分布于牛山、石凫山地带和县境西部、西南部、东北角边缘,海拔600~1000米左右的中、低山地带。

石灰岩土

石灰岩土在旌德县属隐域性土壤,与地带性的黄壤、红壤复区并存。主要分布在碧云、俞村、白地、南关、版书和庙首林场等地,面积5.1814万亩,占土壤总面积5.18%,该土在该县仅有棕色石灰土1个亚类。

潮土

潮土是丰水成土。主要分布于徽水河和玉水河的两岸河畔,面积仅1305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13%。它的特点:沉降速度快,质地较粗;地下水对土体影响小。该土该县仅有灰潮土1个亚类。

水稻土

水稻土在旌德县内有3个亚类,即为淹良型、潴育型和潜育型。水稻土是旌德县主要的耕地土壤,布局广泛:东自滑渡,西及南源;南起洪川、北至剥岭,从海拔130米的三溪溪潭到海拔790米以上的华坦八亩,都有分布,面积169347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16.91%。3个亚类中以潴育型为主,占80.38%。

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在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东段亚区、安徽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由于气候条件优越,林木立地条件好,且兼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植被过渡的特征,故树种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马尾松林、马尾松杂木混交林、灌丛及草丛。不同的高度气候有一定的差异,影响到不同高度的植被类型的差异。海拔1000米以上多为茅栗、化香、山楂等混生落叶阔叶林。由于长期人为的生产经营活动,低海拔地区形成了以杉木、毛竹、马尾松为主的人工植被。山区村庄周围坡度平缓处多为茶、桑、果园等经济林。其中以马尾松、杉木及毛竹等针叶林所占面积最大,分布全县各地用材林主要树种有:杉、松、檫木、枫香、毛白扬、苦槠、小叶栎、圆柏、侧柏、木荷、竹类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有:乌桕、栓皮栎、山核桃、香榧、棕榈、双人枣树、竹、油桐、油茶、漆树、板栗等。地被植物主要有白栎、白茅、芭茅、继木、乌饭、杜鹃、黄背草、算盘子、茴草、蕨类等。

旌德县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梅雨、伏旱、秋风寒、秋旱、暴雨、冰雹等灾害,尤以寒潮最为严重,寒潮平均每年出现3次左右,最多年份曾达6次(1965年秋—1966年春)。特别是春寒对午季作物和早稻育秧危害甚大,常造成烂秧、死苗。秋冬以后的寒潮常伴有大风雪、霜冻和持续低温,造成积雪深厚,房倒树折、邮电交通受阻等严重灾害。旌德县梅雨也是大灾害,1954年,梅雨期持续57天,其中6月份降雨量达543.8毫米,7月份降雨量为538.3毫米;1969年持续33天,降雨525.3毫米,均造成特大洪灾。秋分寒对双季晚稻生长影响最大。1980年的“秋分寒”是建国以来危害最重的一年,连续15天气温低于20℃,最低降到10℃以下,使全县晚稻减产1200万斤。冰雹旌德县平均4—5年一遇,降雹时间均在春夏季节的下午至傍晚时分。

旌德县紧邻黄山,具有良好的径流和排泄条件,全县自然水系总流域面积904.34 平方千米,径流资源比较丰富。全县年均降水总量为12.63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7.8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61.7%,年均径流深度860 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旌德县全县农业用地受自然水系流域灌溉的面积达90%以上,而水利工程只能提供3—4千万立方米水量。枯水年全县农业缺水4千万立方米左右;丰水年则产生局部洪涝灾害。县内地下水主要有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的裂隙溶洞水。由于地下水资源贫乏,一般无农灌意义,只限于人畜饮水。全县水库共有50座,总库容为1869.06万立方米,其中(1)小型水库6座993.19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44座875.8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32万亩,占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4。

2014年数据调查显示,旌德县总面积904.8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城镇村及工矿工地。现状土地利用特点: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率高;耕地数量少,耕地保护形式严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土地后备资源匮乏,开发补充耕地潜力小。

旌德县所属类型地类分别为耕地水田131.3114平方千米、旱地52.875平方千米、园地果园1.470平方千米、茶园4.890平方千米、其他园地3.590平方千米、林地有林地586.8564平方千米、灌木林地0.750平方千米、其他林地56.686平方千米、草地人工牧草地0.030平方千米、其他草地7.890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0.770平方千米、公路用地2.380平方千米、农村道路0.070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9.061平方千米、水库水面1.60平方千米、坑塘水面5.310平方千米、内陆滩涂0.390平方千米、沟渠2.50平方千米、水工建筑用地0.260平方千米、其他土地设施农用地0.10平方千米、田坎0.010平方千米、裸地0.040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建制镇10.581平方千米、村庄24.012平方千米、采矿用地1.180平方千米、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10平方千米。

森林资源

旌德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52%,林木绿化率68.87%。2015年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65181.1公顷,有林地面积58809.82公顷,其中乔木林地49851.58公顷,竹林7673.35公顷,经济林1284.89公顷;疏林地86.97公顷;灌木林地3029.18公顷(国家规定的灌木林地618.24公顷,其他灌木林地2410.9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880.46公顷;苗圃地20.91公顷;无立木林地265.47公顷;宜林地49.12公顷;林业辅助生产林地39.1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85.6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资源

旌德县有兽类19科51余种,鸟类40科143余种,爬行类20多种,两栖类16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黑麂、梅花鹿、白鹳、白颈长尾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黄山短尾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鹰、隼、大鲵(娃娃鱼)。

省级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猪、黄麂、狐、獐、青蛙、中华大蟾蜍、东方蝾螈、鹌鹑、环颈雉、白鹇、杜鹃(四种)、羚、刺猬、豪猪、燕、龟类(所有种)、蛇类(所有种)、鸭类(三种)、白鹭、红嘴蓝鹊、丝光椋鸟、八哥、夜鹰。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第一批)》中所列的树种和保护级别,旌德县有19个树种入录,其中一级保护5种,二级保护14种。

一级保护树种中,苏铁和水杉为引入的栽培种,银杏和南方红豆杉为原有的乡土树种,野生与栽培兼有,银缕梅为野生种群。

二级保护树种中,厚朴、红豆树、喜树等3种为引入的栽培种,金钱松、鹅掌楸、樟树等3种,为野生与栽培兼有,榧树、凹叶厚朴、天竺桂、花榈木、长序榆、大叶樟、香果树、永瓣藤等8种,为野生种。

中药材资源

旌德县植物类中药材是该县药材的主要资源,属木本和藤本的有防已、葛根、益母草、合欢皮、六月雪、贯众、南沙参、覆盆子、山楂、虎权、桑白皮、桔梗、丹参、苍术、猕猴桃、冬桑叶、苍耳子、络石藤、淡竹叶、何首乌、枇杷叶、银杏等。野生草本药材有:苍耳子、益母草、马鞭草、薄荷、土牛膝、白英、紫苏、希莶、青蒿、白前、谷精草、石菖蒲、香附、蕺菜等。全县植物类中药材计有149科508种。

旌德县地下矿藏种类多,已探明的砩石储量210万吨、石英1000万吨、瓷土1800万吨,钾长石7.4万吨,花岗岩11.4亿立方米。

金属矿

钼矿化点:钼矿在旌德县境内有3处,第一处怀玉山矿化点,在蔡家桥镇汤村北侧2.5公里,第二处汤村矿化点,离汤村北面1.5公里,第三处刘家塔矿化点,在县城南西7公里的南关清潭一带。

钨矿化点:版书镇东川党村北东700米有白钨矿化点,宽度不大,含白钨品位0.33%。

铅锌矿点:俞村镇芳川和三溪镇佛子岭分布有工业用途广泛的铅、锌矿点。

黄铁矿点:黄铁又称硫铁,主要分布在三溪坑口村西1.5公里处。

非金属矿

砩石矿:砩石矿在旌德县属主要矿产,分布于县城西北的南关凤形山、枣树岭,华坦乡华丰村,版书镇的尖角里,旌阳镇的新桥等。

瓷土矿:分布在庙首镇祥云金竹阡和枸树下一带,共有6条矿体。

钾长石矿:有光隆乡里塘村和白地乡白地村两个矿区。

石英岩:分布在旌德县牛山和三溪坑口。

花岗岩:花岗岩在旌德县内大面积出露,约占全境的54%,开采简便,主要分布在华坦乡的凫山、乔亭乡、孙村镇的新建、富阳,俞村镇的凫阳、合锦、尚村,南关乡的白沙等地,乔订、孙村已开采利用。

其它矿产

旌德县碧云矿泉水有19处,经取样化验,水无色无臭,质软透明,清凉可口,无细菌、病毒,水的总硬度为2.86~9.81德围度,符合饮料矿泉水标准,可供开发利用。

截至2017年末,旌德全县户籍人口149801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77739人,女性人口72062人,性别比为108:100。常住人口12.6万人。 2018年末,旌德县常住人口为12.5万人。

2016年,旌德县生产总值为36亿元,相较于2011年的26亿元,年均增长7.7%;完成财政收入7.2亿元,是2011年1.5倍,年均增长10.5%;三次产业调整到18.1:43.1:38.8。2011年-2016年,旌德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年均增长15%。

2017年,旌德县全年生产总值(GDP)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7.8:43.5:38.7调整为15.9:43.8:40.3,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30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02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27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6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896公顷。全县粮食产量稳定,粮食总产量为6.0899万吨,增长1.30%。油料产量5968吨,增长2.21%。棉花产量141吨,增长1.44%。烟叶产量1196吨,下降3.78%。茶叶产量431吨,增长2.31%。年末,全县生猪存栏4.8502万头,比上年下降0.22%;全年生猪出栏7.4219万头,下降1.05%。全年肉类总产量9578吨,比上年增长0.03%。全年水产品产量1999吨,增长0.2%。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建立了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入库“三变”项目133个;整合了2408万元的省财政综改项目资金和1000万元的县财政集体经济扶持基金,投放到62个集体经济项目中,到2017年底,全县所有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001.7万元,较改革前增长445%。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新增农民合作社29家,家庭农场102家,全县农民合作社总数达444家、家庭农场419家;1家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获评2017年度省级示范社或示范家庭农场。全面完成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年报工作,全县应年报农民合作社共421家,完成420家,年报率99.5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21万千瓦特,比上年增长2%;全年农村用电量3559万千瓦时,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4583吨,与上年持平。

2018年,旌德县三溪镇和规模化养殖场实行生态循环模式种养殖;新注册成立经营主体92家,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突破9万亩;新增“三品一标”企业10家;全县遴选117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工作,遴选落实702名科技示范户。

截至2016年末,旌德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161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0.2%。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16个大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增长138.1%、89.1%、39.8%、22.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实现利润2.3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如下:大米10.5209万吨,同比增长22.2%;中成药13.64吨,同比增长51.1%;商品混凝土128228立方米,同比增长19.8%,模具4830套,同比增长89%,天然花岗岩石建筑板材2.68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9%,玻璃纤维纱1.0588万吨,同比下降29.5%。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县资质内建筑企业5家,全年建筑企业利税总额2225.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08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2%;竣工面积23.16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9%,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6%。按行业分,实现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4.2%;实现零售业销售额增长9.5%;实现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4.7%;实现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4.1%。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共41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6.2亿元,增长14.1%,其中,汽车类类增长-21.6%,中西药品类增长55.9%,粮油、食品类增长8%,日用品类增长31.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1%,服装、鞋帽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5%。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77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7.4%。全县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7.7亿元,同比增长31.9%,实际利用外资1750万美元,增长8.0%。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完成对2017年新增39家旅游服务点的核查,全年新增住宿点27家、餐饮点34家、购物点9家。国际慢城建设上,完成慢城logo设计。高铁广场、徽水河河心洲、酒店、县城路灯灯杆已建成慢城标识,部分节点安装慢城标志雕塑。

旌德四周皆山,自古交通闭塞,溪涧纵横,礁多沙积,舟楫难通。客、货运输向以人挑畜运和手推独轮车陆运为主,水运为辅。县际主要交通干线有旌泾、旌绩、旌宁、旌太4条驿道,但“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辔”。水路仅三溪至泾县下坊间曾用竹筏运货。

清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人吕佩芬曾奏准朝廷,设立“安徽省铁路公司”,倡修皖赣铁路,计议该路北起芜湖,经湾沚、宣城、宁国、旌德、歙县、屯溪、婺源而达景德镇。后因朝政腐败未能如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县人又建议修建旌(德)宁(国)公路。次年,县政府即向省呈报该路的勘察设计书和工程概算表,安徽省善后救济分署根据上述报告拨给面粉150吨,作为筑路经费,但被官吏侵吞,旌宁公路寸土未动。

195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旌德县公路修建委员会,制定公路建设规划。1952年1月,旌绩公路首先破土动工。1954年,开始汽车客货运输。经过30多年努力,到1987年止,全县共修建公路72条,总长度349公里。其中营运公路17条193公里,林区专用公路10条47.5公里,厂矿公路2条7公里,乡村公路43条101.5公里,不仅直通邻县、沪、杭,而且乡乡通公路,全县平均每2.59平方公里面积有公路1公里,路面质量等级也不断提高:由原来的土路面发展到砾石路面、黑色渣油路面(油路65公里);由木桥木涵发展到永久性的石拱桥涵;由晴通雨阻发展到全天候通车;由简易公路逐步完善提高到三级干线公路、四级支线公路,为大规模物资交流、开发山区经济,创造了必备条件。此外,还有四通八达、网布城乡的拖拉机路、板车路,除乌岭等深山幽谷外,全县已基本结束肩挑畜驮的运输史。

2017年12月,芜黄高速公路建设启动会在旌德县举行。芜黄高速是安徽省规划的“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中“纵二”项目的一部分,路线覆盖芜湖市繁昌县、南陵县、宣城市泾县、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路线起自繁昌县峨山镇,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和南沿江高速公路,经繁昌县、南陵县、泾县、旌德县,至终点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接已建的G3京台高速公路。作为芜黄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旌德段建设里程30.01公里,路线覆盖三溪镇、蔡家桥镇、孙村镇、庙首镇、白地镇。路基宽度25.5米,桥梁27座,共长5374米;隧道4.5座,共长5071米;枢纽型互通1处(预留);服务型互通2处,分别为旌德西互通(蔡家桥镇)、江村互通(白地镇),服务区1处(庙首镇)。

2015年6月28日,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旌德站同日正式启用。 合福高铁是北京至福州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沪、合蚌高铁联通,形成纵贯安徽南北的快速客运大通道。线路全长848公里,按时速30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在安徽省境内途经 合肥、 芜湖、 马鞍山(含山)、 铜陵、 宣城、 黄山6市11县。

新建安徽省旌德县通用航空机场工程位于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洋川村,旌德县白地镇北侧约2公里,G205国道西侧约200米。新建机场规划为A2类通用机场,旌德县通用航空机场用地面积188.4亩,规划新建一条200x30米的跑道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经营范围为:飞行培训、旅游观光、航空器销售及代管、固定运营基地、出租飞行、救援、地质勘探、交通运输、喷洒农药、灾情防护、航空浏览、飞播造林、电视航拍、医疗救援等。

G205线旌德段起自 泾县浙溪桥南头与旌德交界处,由北向南,经三溪、蔡家桥、 孙村、庙首、白地至旌德与 黄山区交界处,长42.7千米。1954年12月始分段动工修建,1966年3月1日全线通车。

1969年至1976年,G205线南湾、大兴岭、雀岭等险要路段进行裁弯取直,加宽路基路面,砌筑挡土墙。1973年至1977年,浙溪桥至蔡家桥段铺筑渣油路面。1977年至1979年,蔡家桥至雀岭段铺筑渣油路面,路面宽7米,总投资91.5万元。1986年,炮台桥狭窄路段砌筑挡墙、加宽路基,并修筑外沿防护示警桩517根。1987年春,根据全省18条干线公路拓宽统一部署,沿线民工建勤拓宽路基,投劳2.8万个工日,完成土方8.4万立方米。拓宽后路基宽12米,局部路段达15米,加宽小桥8座,接长涵洞242道。1989年,从浙溪桥南头始,由北向南按二级路标准进行改造,重新铺筑渣油路面。1992年至1995年,计投资1262.3万元,改造渣油路面36千米。

2003年底,浙溪桥南头至洪川路基宽12米至15米,渣油路面宽9米,为二级路;洪川至雀岭顶路基宽7.5米,渣油路面宽7米,为四级路。全段最大纵坡9%,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路线跨越 徽水河、玉水河及多处支流,与S217线,县道三(溪)兴(隆)、蔡(家桥)云(乐)、水(北桥)版(书)路,乡道板(桥)祥(云)路连接,连通5个乡镇。设三溪、新建、白地、洪川4个道班养护与管理。

(一)S217线旌德段起自蔡家桥,由北向南经旌阳、版书至旌德与绩溪交界的分界山,长20.65千米,沿线山重岭复,北低南高。1952年1月6日始分段动工,1956年5月1日全线通车。

1986年,三溪、 双河、兴隆、版书、 南关、旌桥6乡镇1.5万名民工义务建勤,拓宽路基。共拆迁房屋1.7万平方米,征用土地8.5公顷,完成土方12.7万立方米、石方2000立方米,修筑挡土墙1600立方米,接长涵洞91道,投劳6.9万个工日,投资21.4万元(其中县直机关干部职工捐款1.3万元)。1990年至1991年,地区公路局投资163.8万元,对蔡家桥至旌阳段进行改造,新铺渣油路面12千米,路面由7米拓宽为9米。1993年,投资241万元(地区公路局191万元,县政府50万元)对旌阳城区段计1.25千米进行拓宽改造,浇筑混凝土路面,路基宽18米,路面宽12米,为二级路。1995年,地区公路局投资139.5万元,对旌阳至分界山段进行改造,年底完成渣油路面基础工程。同时,地区公路局投资73.5万元,对S217线旌德全段实施GBM工程,同年底基本完成。

S217线旌德段路基宽12米,渣油路面宽9米,最大纵坡4%,平曲线最小半径30米。路线跨越徽水河支流,与G205线、S323线,县道新(桥)西(阳)、乡道旌(阳)凤(形山)路连接,连通3个乡镇。2003年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187车次。设新桥、向阳2个道班养护与管理。

(二)S323线旌德段起自 宁国下滑渡与旌德交界处,由东向西南经俞村、旌桥至县城南门,长20.2千米。沿线重山叠岭,以七都岗为界,中间高两头低。1956年12月始分段施工修建,1967年6月全线通车。

1970年至1975年,S323线 尚村、七都岗急弯陡坡等路段先后进行裁弯、降坡。1983年,为改善县城穿城路段交通拥挤状况,新建旌阳桥,另辟 环城路0.5千米。1984年至1986年,地区公路局先后投资25万元,对后妃岭等陡坡进行降坡,滑渡至旌阳段重新铺筑 泥结碎石路面。1992年9月,按二级路进行测量设计。1993年,共投资191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31万,县计委补助60万)对县石油公司至胜利东路1.2千米进行拓宽,拆除房屋1万平方米,当年完成路基工程。1996年5月开始浇筑混凝土路面,1997年10月竣工。路基宽18米,混凝土路面宽12米。

1995年底,滑渡至俞村路基宽8.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5米至6.5米;俞村至旌阳路基宽8.5米至12米,泥结碎石路面宽6.5米;环城段按路基宽18米,路面宽12米实施拓宽改造。全段最大纵坡9%,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为四级路。路线跨越俞村河、 白沙河、徽水河,与S217线、县道瑞(市桥)红(卫)、桥(埠)仕(川)路连接,沟通3个乡镇,设俞村、篁家2个道班养护与管理。

2001年,县委、县政府申报S323线旌德段改建,2002年,省交通厅正式立项,由省港航设计院实地勘察设计,全长37千米,旌德段21千米。设计下俞村至旌阳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滑渡至下俞村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其中二处改线计4.5千米。总投资9000多万元,2003年8月,开工,2005年底竣工。

(一)三(溪)兴(隆)路  起自三溪,由东向西南经 姜元、霍家桥、同乐、双河至兴隆,长12千米。1965年初,省计委、交通厅批准修建计划,是年12月底开工,次年6月竣工通车。

1989年7月,毛坦桥遭水毁,改建钢筋混凝土板 梁桥。1994年8月,车辆建勤筹集资金80万元,三溪、兴隆两乡镇民工建勤采运砂砾石料1.8万立方米,10月铺筑渣油路面,次年11月16日全线竣工。2003年5月,三兴路作为重要县道,移交县公路分局建设养护管理。

2002年,省交通厅正式立项,将三兴路延伸至黄山区 仙源镇,列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三(溪)仙(源)线与S103线平交,北接G205线。建设里程全长36.4千米,旌德境内17.5千米,公路设计标准为山岭重丘 二级公路标准,三溪至兴隆段路面9米宽,路基12米宽。旌德段投资6000万元,2003年11月动工。

(二)蔡(家桥)云(乐)路  起自蔡家桥,由西南向东北经朱旺村、 汤村、乔亭、西阳、东阳、吕家至 云乐,全长24千米。由蔡(家桥)乔(亭)、乔(亭)大(岭脚)、大(岭脚)云(乐)三段组成。1970年10月,动工修建,1977年10月,全线贯通。1996年8月,蔡家桥至乔亭砂改油工程动工,同年11月完工。1997年9月 梅村至云乐砂改油工程动工,同年10月完工。1998年9月,大岭脚至梅村砂改油工程动工,同年11月完工。2001年2月,撤销汤村、大岭道班,归蔡云中心道班养护。

2002年9月,国家计委、交通部、总后勤战备处联合立项,对蔡(家桥)大( 溪口)公路进行拓宽改造,2003年1月动工,2004年竣工。

(三)水(北桥)版(书)路  起自孙村水北桥,由西向东南经孙村乡上村、版书乡模范、绩溪县 浩寨乡水川村至版书乡版书村,长23.2千米,由水(北桥)碧(云)、版(书)碧(云)段组成,其中旌德境长21.3千米,为乡村连接线。

1969年5月至1983年,兴建水北桥至碧云段,投资61.8万元,1995年,浇筑渣油路面。1986年,修建版碧路,由省计委以工代赈90万元,地区交通局投资20万元,采取发包式修建。完成土方34.1万立方米,石方9.8万立方米,1993年11月,竣工通车。水版路东连S217线,西与G205线连接,构成县境第三条循环公路,沟通沿线11个自然村。2001年2月,撤销水北桥道班,归蔡云中心道班养护,设水北桥养护作业组。

(四)新(桥)西(阳)路  起自旌阳镇新桥,由南向北,经华坦、汪家、凫山至西阳,长11.1千米,由新(桥)华(坦)、华(坦)西(阳)两段组成。新华段长2.2千米,1976年6月,沿线民工建勤修建,12月6日竣工通车。华西段长8.9千米,1981年4月,沿线民工建勤修建,新建桥梁2座,涵洞34道,征地5.6公顷,拆迁房屋3幢,完成土石方18.3万立方米,投劳9.7万个工日,投资20.7万元,1983年10月,竣工通车,是城乡连接线和县境第二条循环公路。

1996年7月,新桥至华坦砂改油工程动工,同年8月完工。2000年7月,华坦至凫山砂改油工程动工,同年10月完工。2001年2月撤销华西道班,由蔡云中心道班养护与管理。

(五)瑞(市桥)红(卫)路  起自旌阳镇瑞市桥,由西南向东北,经霞溪、 板桥至红卫,长9.7千米。由瑞(市桥)板(桥)、板(桥)红(卫)两段组成。瑞板段长7千米,1976年12月,修建,1978年10月,竣工通车。板红段长2.7千米,1980年1月,修建,1983年4月,竣工通车,是旌桥乡连接线和县境第一条循环公路。1998年,瑞市桥至板桥砂改油工程动工,年底完工。2002年,板桥至红卫砂改油工程完成。设旌桥道班养护与管理。

(六)桥(埠)仕(川)路  起自俞村乡桥埠村,由北向南经仕川三门前、绩溪县校头霞溪至仕川下门,长10千米。沿线地势险要,南高北低,为乡村连接线。1991年1月,修建,1992年底竣工通车。利用老桥1座,新建桥梁2座、涵洞36道,征用水田0.7公顷,旱地1公顷,山场9.3公顷,拆迁房屋280平方米,完成土方1.4万立方米、石方8万立方米,铺筑泥结碎石3.9万立方米,砌筑挡墙2289立方米。2003年浇筑渣油路面。由乡村养护与管理。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县共有乡道64条,计长206.2千米。其中,四级路47.4千米,等外路158.8千米。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中小学校、幼儿园43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中职学校1所、初中2所、中心小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含民办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24所(含民办园12所)。教职工1018人。在校生13246人,其中高中2208人、义务教育8.0661万人、在园幼儿2972人。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城区建有市民健身中心1所,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3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全民健身苑5个,全县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1个,省级乡镇全民健身广场9个(含国家级1个),城乡全民健身活动点166个。县体育总会及单项体育协会18个,拥有会员6000余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余人。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所。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15处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29处单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12处单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8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8项,县级146项。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综合人口覆盖率98%。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完成专利申请量170件,其中发明专利116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设计20项。获得专利授权94件,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外观设计11项。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共有卫生计生机构1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局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50人(含聘用人员),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80人。卫生机构共有床位791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1万人。

2017年,旌德县全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6927元,增长9.6%。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137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1711元,增长9.1%。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240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126万 人,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5.50万人。全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200人。全年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200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8400人。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286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全县社会福利收养机构12个,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床位770张。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其中:城镇居民993人,农村居民5307人。

环境监测与治理

2017年全年,旌德县开展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 10、臭氧、一氧化碳、PM 2.5六项空气污染指标的监测,利用空气自动监测站连续监测,采集6项指标2166项次的数据,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效监测361天,断电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效监测4天,达优天数为144天,良好天数为188天,轻度污染天数为23天,中度污染6天,其中优良率为92.0%,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年均值为61.6,其中PM 10浓度均值为0.047毫克每立方米, PM 2.5浓度均值为0.029毫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数据稳居宣城市前列。在9月21号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正式命名旌德县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7年,旌德县重点开展3个省级美丽乡镇、9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和2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

旌德历代重诗书,勤课诵,人文荟萃。晚唐诗人吕从庆,迁居旌德西乡后,著有诗集《丰溪存稿》传世。南唐状元舒雅,工文善画.曾参与纂校《文苑英华》《论语正义》《策府元龟》等书,重绘《山海经图》10卷,是宋初“西昆体”诗人。北宋汪澥著有《汪仲容文集》30卷。明代 梅鹗、 梅鷟兄弟,分别著有《凫山集》和《尚书考异》《春秋指要》等传世之作。明、清两代,主要画家有 饶震元、程宝显、饶大振、金士海、方应召、吕焕章等。清末至民国时期,书法高手有吕朝瑞、 吕凤岐、江志伊、江荀朴,王鸣、江辛、汪彭年、程幼芝、方伯西等10余人。

近代杰出女词人 吕碧城著述丰富,现代宗教学、民俗学家江绍原,著有《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发须爪》,译有《宗教的出生与长成》等。旌德籍现代著名作家周而复,数十年来发表了10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上海的早晨》被译成几国文字发行海外,近年新作《长城万里图》更是称誉文坛。

明清时期,目连戏在旌德盛行,该戏融合民间杂耍、翻桌、蹬坛、跳索、钻火圈等多种技艺。民国时期,旌阳、俞村、南关、版书、汤村等地常演此戏,剧目主要为《 目连救母》,宣扬因果报应思想。每逢农历闰年,旌阳镇常请南陵、浙江昌化等地戏班在学面前(现旌阳二小)、张家坦、北门观音阁(新桥)等处演唱,内容一般为驱邪赶鬼、祈祷丰年等。建国后,此剧未再上演。

斋堂戏是清末民初大族 开斋时的一种演唱仪式。旌阳镇太子殿(现酒厂)、丁家村、鸥川、南冲等地兴演此戏;有些地方请和尚或道士连唱七天七夜,一般逢农历闰年演出。

建国前,每逢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土地神生日),各地均请10余名民间艺人在土地庙前搭台唱堂戏,清唱《桃园三结义》、《郭子仪做寿》等喜庆性京剧剧目。有些富户遇红白喜事,亦邀请老艺人上门演唱堂戏。建国后,不再演唱。

竹马灯流行于中国广大的汉族地区。在民间花会中,舞蹈者模仿跑马的姿势,或扬鞭疾行,或执辔徐行,通过表演马儿慢行、上坡、下坡、过桥、跳跃、旋转等动作,展现马的各种姿态。既可以表演队形的丰富变化,也可以表演有情节的历史故事,载歌载舞,形式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艺术特色。旌德的竹马灯盛行至今,其表演手段以热烈奔放、古朴清新的舞蹈形式,博得人们喜爱。每年正月十五前,人们有舞灯贺岁拜年的习俗:舞龙赐福,祈求风调雨顺,舞春牛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舞马灯以示驱鬼神、保平安、庆丰收、迎新春。在众多的灯舞中,数竹马灯最为精彩、亮丽。

旌德山川毓秀,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因长期隶属 徽州,受 徽州文化影响很大, 徽派建筑和徽州文化到处可见。始建于北宋崇宁之年(1102年)的 旌德文庙以及 江村父子进士坊、 溥公祠均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皖南第二 大石桥旌德三溪乐成桥、乔亭文笔石峰、兴隆表灵塔等。

截至2017年末,旌德县境内主要的旅游资源点共有214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49家,景点165个,县城(旌阳镇)28个,版书镇13个,俞村镇12个,蔡家桥镇13个,云乐乡6个,三溪镇11个,兴隆镇13个,庙首镇11个,白地镇17个,孙村镇9个。

旌德旅游景点

江村景区

江村风景区位于 旌德县城西南15公里 白地镇江村。景区以徽文化研究、明清徽派建筑、江氏宗谱和民俗风情为主。全区占地面积9.2平方公里,江村自隋末唐初建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明清时期常驻人口曾达八万之多,当时有“小杭州”之称,村中古祠有八座之多,尚存完好无缺的古祠三座:江氏宗祠、溥公祠和明孝子文昌公祠,还有几处典型的民居,如黯然别墅等,村中众多的明清、民国时期建筑均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极具研究价值,村中古祠还珍藏有字画、宗谱等历史文物。2005年,江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6年,江村古建筑群被 国务院公布列为第六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旺景区

朱旺景区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村内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十三座麻石桥搭成的石桥和九口形状各异的水井,“井水不犯河水”的典故就是出自该村落中,该村保存明清古建筑47栋,是集徽文化和自然山水、峡谷飞瀑、高空溜索等特色为一体的古村落。

旌歙古道景区

旌歙古道,亦称隋唐古道,史称徽(州)宁(国)官道,位于在安徽省旌德县境内。旌歙古道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年,古时由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的重要官道,也是徽宁官道中最精致的一段。沿途有五里洞、如来柱、靠壁洞、天竺庵遗址、旺子洞、天星洞等人文景观。是保护最好、最长的一条徽州古道历史风貌。旌歙古道风景区是一处融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风景区,驴友评其为全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路西景区

路西景区位于旌德县三溪镇路西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徽水河,麟溪河穿村而过。村内拥有规模庞大的古树群落和连绵不绝的千年古竹,整个景区处于山、水、田、林、路之间,山秀水美,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独特。

旌德文庙

旌德文庙、 文昌塔是旌德县城现存的古代建筑群,是旌阳镇的标志性建筑,清一色的徽派外形储存了大量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文化信息,是展示旌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载体,在建筑形式、空间组合、法式技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旌德文庙内设有“周而复作品陈列馆”,陈列了旌德籍作家、书法家周而复先生捐献的4000多件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徽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徽水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79.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88.2公顷,实验区面积391.4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4月1日至10月31日。保护区涵盖旌德县徽水河、玉溪河两大自然河流及其所有支流。以平胸龟、乌龟、中华鳖、沙塘鳢、黄颡鱼等水生生物为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阶段性禁渔。

安徽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

安徽马家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旌德县庙首林场南片马家溪林区,2013年经安徽省林业厅批准设立,公园经营面积942.4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30.62公顷,森林覆盖率90.0%。区域内植被繁茂,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主要树种有杉木、枫香、檫木、毛竹等,以及南方红豆杉、华东楠、香果树、粗榧、黄檀、青枫、青冈栎、三尖杉、五谷树、紫楠等十余种珍稀树种。公园内有白颈长尾雉、黄麂、黄山猕猴、梅花鹿、野猪、穿山甲、蛇类等野生动物资源。

丁家山湿地公园

丁家山市级湿地公园位于旌德县东部俞村镇,东至尚村河,南至溪家边沿河直上丁家山水库,西至绩溪南门岭,北至桥埠村下南山。丁家山湿地公园是由河流水库组成的,湿地类型为河流和库塘湿地。湿地总面积为26.7公顷。公园区域内有着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共有4纲13目20科26种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梅花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水獭、红隼等。其中兽类主要有刺猬、蝙蝠、穿山甲、华南兔、水獭、野猪、梅花鹿等。鸟类主要有红隼、画眉、白鹭等。爬行类动物有乌龟、鳖、北草蜥、脆蛇蜥、赤链蛇、水赤链、乌梢蛇、蝮蛇、竹叶青等。两栖类动物主要有中华蟾蜍、棘胸蛙(石鸡)等。丁家山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内共记录到10科14属14种植物。其中主要湿地植物有河柳、水杉、枫杨、酸模叶蓼、空心莲子草、虉草、陌上菅、鸭跖草等。

周而复 现代作家,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旌德县人,生于南京。
吕从庆 字世膺,一字彦余,号“丰溪渔叟”,旌德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晚唐诗人。
舒雅 字子正,南唐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生卒年不详。舒雅好学,工文善画,与当时著名文人吴淑齐名。
舒雄 舒雅之弟,博涉书史。宋端拱二年(989年)榜眼,授职太常簿。
梅鷟 明代学者,字致斋,旌德七都(旌桥乡梅家村)人。
梅鹗 鷟之伯兄,字百一,号凫山。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伯弟梅鷟齐名。
刘光旸 字雨若,旌德乔亭人,明末清初篆刻家、鉴赏家。
鲍守业 (约1625~1705),字承勋,旌德合锦人,清初木刻家。擅长雕刻人物,刻有长洲(今江苏吴县)钱谷(磬室)绘图本《杂剧新编》。
刘茂吉 字其晖,旌德乔亭人,约清乾隆(1736~1795)年间在世,精研天文、地理的科学家。
谭子文 (1733—1813),名廷柱,常以字相称,世居下洋村,洋川毓文书院创始人。
姚配中 (1792—1844),字仲虞,旌德人,清道光时廪生。
吕贤基 (1803—1853),字羲音,号鹤田,旌德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二年迁任湖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
吕佩芬 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文渊阁校理、直隶永定河道员以及二品衔侍讲等职。
王廷甫 (1902—1927),又名献发,旌德十三都将军殿(今华坦乡凫山村)人。本县早期中共党员,中共领导的最早农民暴动总指挥,革命烈士。
梅大梁 (1909—1928),旌德三都梅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江志伊 (1859—1929),旌德江村人,又名莘农,人称莘农先生,晚年自号迂臾。本县新学创始人。
谭梓生 (1898—1930),原名德贵,学名谭栋,化名吴继先、王克萍等。旌德下洋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吕惠如 (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一作蕙如),又字云英,近代女词人、教育家,吕碧城长姐。
吕美荪 (1879—?),行名贤,后改眉孙、眉生,又易美荪,字清扬,号仲素,别署齐州女布衣。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二姐。
吕坤秀 (1888—1914),行名贤满,宇坤秀(一作昆秀),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之妹。
吕一鹤 (1908—1940)。又名志坚、吕本,旌德白地乡洪川村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本县抗日救亡运动领导人之一。
吕碧城 (1883—1943),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近代杰出女词人,通晓英、法、德三国文字,出身于旌德县仕宦之家。安徽旌德县人。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
刘素 (1877—1945),字守之,祖籍旌德大礼村,生于芜湖。
谭笑萍 (1901—1946),又名谭楷、啸平,旌德白地乡下洋村人。中共旌德县委首任书记。
汪彭年 (1879—1957),字寿臣,号瘦岑。原籍旌德县孙村,祖辈迁居宣城木直街。
梅大栋 (1901—1957),又名养天,字良楷,化名陈铁如等,旌德三都梅村人,早期中共党员。
汤太元 (1914—1968),又名汤太炎,中共党员。双河乡下怡汤村人。
戴戟 (1895—1973),祖籍旌德大礼村,生于苏州,名光祖,字孝悃,爱国将领。
梅树基 (1888—1974),原名桂生,旌德南关乡梅村人,中医,民主人士,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江绍原 (1898—1983),又名绍平,旌德江村人,宗教学和民俗学家。
朱剑农 (1910—1986),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共党员,旌德朱旺村人。
江泽坚 (1921—2005),当代著名数学家,原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函数论、泛函分析教学、研究。
江泽培 (1923—),当代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江泽涵 (1902—1994),当代著名数学家,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致力于拓扑学研究。
中国森林氧吧 中国灵芝之乡 中国宣砚之乡
国际慢城 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和省级生态县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全国绿色小康县
安徽省旅游强县 宣城市卫生县城 全国第一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中国森林康养基地 安徽省森林城市
中华诗词之乡 国际休闲杰出小城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19年全国绿化模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