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岭镇

文岭镇 文岭镇基本概况 文岭镇人文历史 文岭镇乡镇文化 文岭镇农业建设 文岭镇工业建设 文岭镇特色小吃 文岭镇历史谜题


文岭镇是福建省 福州市 长乐区下辖镇,位于长乐区东北部,是长乐唯一的滨江滨海乡镇。这里山川隽美、景色宜人;这里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这里拥有天塌湖、东湖、棋山公园、明教堂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滨海基干林带生态型绿色通道、滨江湿地与珍稀候鸟、海鸟特色生态资源,将发展为“临空产业强镇、宜居生态新镇、和谐文明之镇。”2017年,文岭镇行政区域面积3300公顷,常住人口31944人 。文岭镇位于 长乐区北部,地处闽江口南岸,东面临海,西接金峰、潭头,南界湖南,北与梅花毗邻,发展各类水产品养殖业和名优农产品种植业。镇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28家,其中规上企业25家,初步形成以纺织、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13年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9.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9057万元,全面完成“双过半”任务。<...

详情

文岭镇地名网_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资料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介绍

文岭镇是福建省 福州市 长乐区下辖镇,位于长乐区东北部,是长乐唯一的滨江滨海乡镇。这里山川隽美、景色宜人;这里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这里拥有天塌湖、东湖、棋山公园、明教堂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滨海基干林带生态型绿色通道、滨江湿地与珍稀候鸟、海鸟特色生态资源,将发展为“临空产业强镇、宜居生态新镇、和谐文明之镇。”

2017年,文岭镇行政区域面积3300公顷,常住人口31944人 。

文岭镇位于 长乐区北部,地处闽江口南岸,东面临海,西接金峰、潭头,南界湖南,北与梅花毗邻,发展各类水产品养殖业和名优农产品种植业。镇辖12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28家,其中规上企业25家,初步形成以纺织、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13年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9.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9057万元,全面完成“双过半”任务。

文岭镇是福州临空经济区和 马尾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空经济区涉及文岭镇土地约10000亩,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镇党委、政府致力构建201省道、金梅路、滨江滨海路、梅文路“一横三纵”便捷交通路网,完善临空经济区文岭片区排污、电力、通信等生活配套设施;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明一食品、鑫东华实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福建南方恒兴水产、网龙动漫AI等省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其它园区项目正抓紧动建,产业集聚效应初显;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利用金梅线改扩建开展“三旧改造”,打造集专业市场、商场超市、地产酒店、饮食等服务行业于一体的商业长街。以天塌湖、棋山为依托,结合航空港三期、四期文岭配套生活区规划,启动文岭千亩新镇区建设工作。完善新村规划,加强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生态镇村,培育阜山村、郑朱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村”,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作为长乐区唯一滨江滨海乡镇,文岭镇拥有上下天塌湖、东湖、棋山公园、明教堂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与滨海基干林带生态型绿色通道、滨江湿地与珍稀候鸟、海鸟特色生态资源,具备较强的旅游开发潜力。

文岭镇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文岭镇将发展成为“临空产业强镇、宜居生态新镇、和谐文明之镇”。

1958年属金峰公社,1961年改属梅花公社,1979年析置文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10月撤乡设镇。。1997年,辖文岭、阜山、龙塘、凤庄、东吴、郑朱、沙头顶、山边刘、东庄、后董、前董、石壁12个村委会。

文岭姚坑明教堂乃宋元佑二年(1087年)里人方子安所建,绍兴三年(1133年)又经姚能举重修,县尊吴仲举匾其堂曰:“明教堂”。庆元三年(1197年),兵部尚书刑部侍郎兼玉牒检讨官兼侍讲里人林采作《明教堂序》,堂内额其上的“读书处”三字,乃陈文龙中状元后所书,并作《明教堂赞》。

由于明教堂师儒云集、教学有方,故而学生一心向学、有意上进,“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在不长的时间内,姚颖、姚勉、陈文龙先后都中了状元。全长乐境内,有科举以来,一共只有七名状元,明教堂独中三元,可谓一盛,而姚氏花开两枝,更是一绝。之后,兵部尚书林采之子林得中、侄林亚文,姚状元之裔姚同、姚封午,沙堤陈如晦之子陈觉伯五士同袍肄业、先后中了进士。明教堂在偏僻的山村中,培养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我国我省封建科举制度史上的美谈。这正如对联所言:万古纲常扶不坠,千秋教化妙无穷。

陈文龙在明教堂读书中状元后,立“元台碑”于明教堂对面飞来石旁。碑上大字:三个圆点。碑左下小字落款刻:宋咸淳八年壬申岁桃月谷里人状元陈元龙书。这是陈文龙留下的仅有的碑刻。陈文龙写的《元台碑铭》、《明教堂赞》、《明教堂元台碑文》至今尚存。

“荣国公”这块牌匾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追封给曾帮助他夺取帝位的太子少师、妙智僧姚广孝的。姚广孝,祖籍长乐文岭姚坑,姚能举九世孙。姚孟屿次子。姚孟屿因夷乱华,寓居南京苏州之长洲。姚孟屿妻陈氏,长乐岭南人。生二子,长广仁、次广孝。这些在长乐姚坑的祖谱上有详细的记载。

姚广孝与解缙等重修《永乐大典》,与郑和下过西洋。姚坑村西10里的地方有一处名胜“晦翁岩”,又称“二刘岩”。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和姚广孝同去游玩,所以又称“三保岩”。山上有石像一座,日久风化,难见原貌,有人说那雕刻的是朱熹,也有人说那是郑和,还有人说那就是姚广孝。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文岭镇

也在明朝,姚坑出了两个丞相:姚珏、姚玒。他们的墓葬在长乐潭头岱西村太常山下大畲路上口,当地村民历来称此大墓为姚丞相墓。

祠堂内的这块石头是练武石,原在福州帮洲姚承恩祖屋大厅里。是科举史上姚坑最后一个进士——清朝武进士姚承恩的日常练武之物。石头重达200斤,据说武进士当年举重若轻,演练一番,神色如常。当今已无人能将它举起,甚至连提也提不起,更别说是演练了。

祠堂前的这四块石头是旗杠碣,是用来插旗帜的。原来在科举时代,一个人如果中了进士,就要在祠堂门口竖起旗帜,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宣扬,更体现了中了进士的人的喜悦和乡亲人的自豪。望着这么牌匾,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姚坑锣鼓喧天、旌旗漫天的辉煌景象!

祠堂后的这座山叫做潮山,宋庆元三年春,里人时任兵部尚书的林采,曾撰文赞这里的风景:“……东有玉狗之石插入云霄,西有飞来之石凌于汉表,南则有花林五里胜似上林之境,北则有梅树十里时占百花之魁。春有玉罁之石可以酿酒,夏有莲花之石可以吐锦,秋则有金钟之声逐潮而响,冬则有渤海之水当面而潮……”这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

祠堂里的这两副对联“宋室状元府、明朝宰相家”和“七世二元十进士、三朝两侯八大夫”形象地说明了这900多年来的辉煌。

文岭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彬彬向学,兴仁兴让”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正成为富裕起来的村民的新追求。若干古迹、遗迹被逐步地修复和保护,许多重要人物的史迹不断被挖掘和展示出来,新建的荣国公府、郑忠华公园成为文岭人文的新靓点。

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活动,重塑尊老爱幼、知书识理、热爱自然等传统道德文化,使村民正确应对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是2013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扇舞、钱舞、太极柔力球、腰鼓等健身队伍日具规模。民间演出、主题汇演不断创新开展,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文岭镇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馆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建农民文化队伍。2009年村级的“三栏两室”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健身路径普及率达60%。引导先进文化进祠堂,将祠堂建成村史馆,以激励后人。如今,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渐褪去,越来越成为单纯的民间文化活动场所。不少祠堂还设有阅览室、展览室、棋牌室、音像室等,成为老人和孩子们的乐园。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在农村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长远谋划。为此,我们将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现实和长远相结合,从以人为本,量力而行,从农村群众最迫切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积极推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长乐文岭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冬季农业生产步伐。一是抓特色,建基地,促增收。文岭镇蔬菜种植面积1.05晚亩,分为两个区。一个是沿海旱作区,主要种植 马铃薯、 白萝卜等优质菜,其中石壁等村连片种植马铃薯达3000多亩,年产量6000多吨,是长乐市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另一个是内陆水稻区,主要种植西洋芹、西红柿、葱蒜等叶质菜,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二是抓服务,建协会,优发展。先后成立“长乐市石壁蔬菜协会”、“山边刘蔬菜基地服务中心”,会员达300多人,为菜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同时,多次聘请技术专家授课,提高种养技术水平。三是抓水利,建设施,夯 基础。一方面做好长乐莲柄港文岭段清淤整治工作,大力推进村支港道清淤整治工程,对年久失修的电灌站进行修复,总投资达200多万元。另一方面,先后投入180多万元实施节水工程,现全镇节水喷灌面积达2000多亩。

文岭镇共有 企业202家,其中规模以上3家: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长乐新世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长乐航行面制品有限公司。文岭镇认真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的战略,凝心聚力,以项目为抓手,立足改善民生,切实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2012年1—6月份工业总产值完成10.34亿元,同比增长57.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0万元,同比增长52.6.%;财政总收1150.14万元,同比增长16.21%。

文岭镇全力以赴解决项目建设困难,促进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增效。东吴、 凤庄、文岭等工业集中区是文岭镇工业经济重点增长源,文岭将充分发挥项目落地推动领导小组作用,实行领导挂点服务制度,进行点对点跟踪服务,定期走访调研,认真解决好东南针纺、庆诚食品等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固投增长,产值增量”的目标。

文岭镇还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增资技改扩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岭现有企业140家,规模以上企业仅24家。该镇引导纺织和食品两大支柱产业在技改中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还本着“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理念,主动、积极、有效地上门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信息,引领“品牌带动”的社会意识,营造“品牌带动”的创业环境,培养业主敏锐的战略目光,推动食品、纺织产业延伸发展,加快品牌创新,树立发展的雄心和斗志。文岭镇沿海沿江,沙地面积大,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蔬菜等产业。水产冷冻加工业居全市首位,现有企业34家,年创产值2.8亿元;淡水养殖居全市首位,年出口鲜鳗1500多吨,年创产值近亿元;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复种)保持在1.4万亩左右,年产量2.8万吨,注重农业 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食品饮料年创产值近亿元。

蛎饼

做法是选用大米、 黄豆浸泡后磨桨作皮,以海蛎肉、猪瘦肉、芹菜等调成馅马蹄表感特制的长柄瓢勺将浆饼放入滚开的油锅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壳酥香,馅味荤鲜美,可单独食用,也可作下粥小菜。若与鼎边糊同吃,一干一稀,一个味浓一个清淡,别有风味。

鼎边糊

福州市民常用的早点。在铁锅里盛着蛤、 香菇、虾米、葱、黄花菜及配料熬成的清汤,用火烧着,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后抹上花生油,再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泼在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食之软嫩清香。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早晚街头巷尾到处都是鼎边糊小吃摊。1961年朱德在福州品尝 鼎边糊说,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单的制作,这么简化的食法,却有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尝后难以忘怀。

光饼

用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的饼类食物,直径约6厘米,中间带有穿孔,食之清香可口。相传明 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奉旨率戚家军入闽抗倭,战事不断。为适应行军作战需要,老百姓发明以面粉为原料制成制成一种中间带孔的饼,用卤咸草串起来,挂在戚家军将士的脖子上,随时食用,既节省埋锅做饭时间,又避免炊烟外冒泄露军情。福州人吃光饼有诸多花样,有将炒干的海苔菜夹在饼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饼,有夹青菜“雪里红”的辣菜饼,有夹红糟三层猪肉或米粉肉的夹肉饼等等。如今福州人宴桌上也摆上了光饼。

线面

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 精盐、茹粉、 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线面粗细0.7毫米以内,有的能用1斤面粉制成6米长的线面近1000根。福州线面具有煮时不糊,柔韧滑润,咀不粘齿,牵丝缕缕等特点。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倒入炖好的羊肉、 鸡肉、或猪上排汤中,调些福建老酒、葱花等,芬香味美。福州风俗,过生日要吃线面加上2个鸭蛋,称“太平面”,寓意平安长寿。

葱肉饼

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以面粉为主料,以猪肥膘肉、葱花、生芝麻为辅料制成的一种烤炉酥饼。做法是:把面粉揉成饼皮,肥膘肉丁用白酱油、味精、精盐、五香粉或椒盐、胡椒粉等佐料腌醉做成馅料,包馅时塞进大把 葱花,饼面上撒入生芝麻,贴炉烘熟。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中还有一种叫虾干肉饼,制法与 葱肉饼相似,形状大小与光饼相同,加虾干碎、肉丁、椒盐等为馅,贴炉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历史。

长乐的文岭镇,本就是一个美丽的滨海之地。这里有山海相依的自然风光,古来传说此地“钱堆山、银堆岭,玉带环腰,黄牛躺地,吃用不愁”。位于文岭镇西部的阜山村,正如传说自古富足,如今犹胜,以鱼产品冷冻加工为主的阜山村已是长乐首批的亿元村。记者组这一期要探寻的福州滨海文化景观,正是阜山的一个自然村——姚坑。

几年前,在姚坑发现了一本民国二十九年《姚氏族谱》手本。这部手抄族谱的面世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记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佐证了明朝第一奇人、“黑衣宰相”姚广孝的祖籍归属。它同时也曲折地解释了郑和下西洋选址长乐伺风开洋的原因。日前记者来到姚坑的姚广孝纪念馆,这里详尽地记录了姚广孝的一生。

他是穿袈裟的政治家

力助朱棣称帝的第一功臣

先说姚广孝其人,他是明朝政治家、佛学家。这样一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不得不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的一生相当传奇。少年时期姚广孝就出家当了和尚,但他并非从此不问世事,正相反,他热衷于政治,并笃志施展自己的抱负。他读经事佛,也擅长诗书文画,精通儒、道、佛、兵诸家之学,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他的一生,智谋、博学、低调、清廉,为正史和野史一并称道。

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还有一段不可不说的往事。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选拔有道高僧侍奉诸子,便安排诸僧与藩王们会面。时年已47岁的姚广孝(法名道衍)并不引人瞩目,但他一眼看出燕王朱棣最具帝王潜质,便悄悄向其自荐道: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

“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朱棣心领神会,从此就将姚广孝纳入自己的智囊团。而姚广孝也果真成为助力朱棣从领着八百家兵的藩王到成为权倾天下的永乐大帝的最重要人物。他为朱棣策划了以“清君侧”为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让朱棣成功地坐上皇位。

不过姚广孝之奇,奇在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世俗的目的。朱棣登基后,论功行赏,姚广孝排在了第一位,当朱棣赐给他高官显职时,却被他拒绝了,只接受了一个僧录司左善世(掌管出家人的官职)的从六品的小官。朱棣感觉很是对不住这位心腹重臣,后又授予他资善大夫、太子少师的正二品显职(当时文臣最高的官秩便是正二品)。但他白天穿朝服上朝,晚上着僧袍回寺,身在朝堂却游离于功名之外。

姚广孝这种超然的立场和态度也使得雄武猜忌的朱棣对他一如既往的信任,也让他们这种亦师亦友的交情得以有始有终。朱棣每当遇事犹豫不决时,依然习惯性地征求姚广孝的意见,因此朝廷许多政策的制定,背后都离不开姚广孝的筹划,因此他也被称之为“无冕宰相”“黑衣宰相”(黑衣指黑色僧服)。

他是郑和的师傅

开辟海上丝路的神秘推手

在力助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还低调地在幕后做了几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是和解缙一起主持修纂《永乐大典》,二是促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亲自规划建设了北京城。另一件他也参与,却不太为世人所知的事就是“下西洋”。

“研究郑和下西洋历史,没来过长乐,将是个很大的遗憾。”明史专家毛佩琦2014年曾来榕开讲时曾这样说道。

之前多数的研究只说,这是因为长乐有天然良港,可容纳数百艘船舶,且长乐航海传统深厚,易于招收水手和技师,交通方便。但参观姚广孝纪念馆之后,毛佩琦多了一个感悟:中国沿海一带不乏像长乐这样的良港,选址长乐开洋西下,这很可能与明成祖重要谋士姚广孝祖籍长乐有关。

此前,几乎所有的史书都记载姚广孝是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但《姚氏族谱》上姚广孝和他的父亲、祖父的大名赫然在目,族谱中还道出了一段曲折:当蒙古元军入侵中原之时,百姓流离失所。姚广孝祖父义翁选择“游学江湖”,寓居长洲。这是姚氏族人反抗外族入侵的无奈之举。这段记录也印证了姚广孝祖籍地不在苏州,而在长乐。

由于祖籍长乐,可以想见,姚广孝了解长乐的地理人情,并对祖籍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个因素很难说没有影响了下西洋的线路规划,毕竟姚广孝的意见在永乐王朝中影响力巨大。

而且,姚广孝与郑和还是师徒。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出身回回教门、笃信伊斯兰教的郑和被姚广孝收为佛门弟子,起法名为“福吉祥”。此后,郑和经常以“福吉祥”之名出资刊刻佛教经典分发至各寺院。据说,郑和能成为下西洋的领军人物离不开师傅姚广孝的力荐,并且第三次下西洋时师徒二人还曾同行。

这一点在《姚氏族谱》的记载中得到了印证。谱中载“事竣,诣阙复命”,专家解读为:姚广孝奉永乐皇帝圣旨秘密参加下西洋(第三次),事情办妥后他回宫向皇帝复命。“同中贵新龙峰书院”,专家认为“中贵(即中官、宦官)”指郑和,“新”就是重修,龙峰书院位于长乐二刘岩,当地老百姓因姚广孝、郑和下西洋时曾经重修,也将二刘岩呼为“三宝岩”。

就这样,依山傍海的文岭镇阜山村因缘际会地成为了“下西洋”在史书外的一个注解。如今,人们到阜山的姚坑自然村,可以见到后人修建的、悬挂“荣国公府”牌匾的姚广孝纪念馆。纪念馆内详尽地记录了姚广孝的一生,还陈列有明成祖朱棣在这位亦友亦师的重要谋臣去世后,亲撰的《御制姚少师神道碑》的碑文,全文对姚广孝评价极高,史所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姚广孝纪念馆旁边,鹳石山山崖上,有一间古老的书院——明教堂。这间书院始建于宋,书院中人才辈出,文风丕盛,冠于吴航。民族英雄陈文龙就是此间书院走出的“著名校友”之一。他中状元后曾立“三元台”碑于书院附近的“三印石”的正前方,并著文称赞“明教堂”,书院内的“读书处”也由他所题。而三印石,俗称“三粒桃”,远望似三方巨型的玺印,后人说这兆示着“明教堂”的学子中必出三名状元。历史果然如此,除了陈文龙,明教堂还走出了姚颖、姚勉两位状元。

姚广孝纪念馆、明教堂,毗邻而立,倚傍钟灵毓秀的青山,景色静谧优美。悠悠岁月欲说当年风流,姚广孝们留下的文化景观数百年后依旧吸引着人们追寻和瞻仰。

周边中学

长乐文岭中学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东吴吴岩90号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东吴吴岩90号

周边政府机关

长乐区文岭镇政府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河里1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00-12:00,14:30-17:30

长乐区文岭镇委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河里1号

周边乡镇

文岭镇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周边村庄

文岭村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鹤梅线

石壁村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