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村
汶上村 汶上村自然资源 汶上村基础设施 汶上村农村经济 汶上村特色产业 汶上村人口卫生 汶上村文化教育 汶上村基层组织 汶上村村务公开 汶上村新农村建设 汶上村发展重点 汶上村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辖村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保山市 隆阳区瓦马乡,地处瓦马乡南边,截止2007年底,该村距瓦马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隆阳市区100公里。东邻秧草,南邻油房,西邻岩脚,北邻上拉堡。辖马六塘、新坪、桥头等11个 村民小组。海拔1860 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包谷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截止2007年底,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11 亩(其中:田144 亩,地1967 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801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4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1.99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897.5亩,其他面积597亩。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 汶上村 (4张)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75户通自...
详情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保山市 隆阳区瓦马乡,地处瓦马乡南边,截止2007年底,该村距瓦马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隆阳市区100公里。东邻秧草,南邻油房,西邻岩脚,北邻上拉堡。辖马六塘、新坪、桥头等11个 村民小组。海拔1860 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 毫米,适合种植包谷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截止2007年底,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11 亩(其中:田144 亩,地1967 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801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4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1.99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897.5亩,其他面积597亩。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 汶上村 (4张)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75户通自来水,有
15户饮用井水,有1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06%)。有49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7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和96.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9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5户(分别占总数的80.41%和64.2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07年底, 该村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4 亩,有效灌溉率为6.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7亩。 汶上村 (3张)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76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6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9.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0.95万元,占总收入的36.07%;畜牧业收入197.45 万元,占总收入的28.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42头,肉牛35头);林业收入52.87
汶上村 (3张) 万元,占总收入的7.6%;第二、三产业收入146.3万元,占总收入的21.03%;工资性收入48.22万元,占总收入的6.93%。农民人均纯收入1673.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6.1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1人(占劳动力的8.08%),在云南省内务工55人,到云南省外务工36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隆阳区内。2007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8.13万元。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
截止2007年底, 该村有农户490户,共有乡村人口2052人,其中男性1021人,女性1031人。其中农业人口2036人,劳动力1126 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1人,汉族1918人,其他民族69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11人,参合率93.86%;享受低保13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2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未建有公厕和垃圾集中堆放场,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410户,占农户总数的83.67%。
截止2007年底,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471平方米,拥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258人。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71人,其中小学生258 人,中学生113人。
截止2007年底,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2人,少数民族党员3人,其中男党员55人、女党员7人。该村党支部2005年被评为村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村级先进集体等等。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30人。
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9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67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255个(劳均0.22个)。年末有固定资产2.5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政务。
2007年后,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基础设施薄弱;二、汶上中心小学的学生住房几乎都是危房,需要投资修建;三、汶上街道的治理和建设亟待解决;四、人畜饮水困难。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一、以隆阳区委“3+2”发展战略为契机,巩固和加强三大产业的投入,发展劳务经济;二、牢抓冬季经济作物红花的种植、采集、出售等工作。
汶上村位于长乐市东北端,闽江口南岸,是 福建省 福州市 长乐市潭头镇下辖的一个 村庄。村域规划面积约1.29平方公里。村主要居民点规划面积约17.39公顷。2015年人口规模为2636人,2030年人口规模为3047人。2030年村主要居民点用地规模为24.97公顷。以居住和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主,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追溯历史,泽里村原有一座 宗祠,1961年,旅居海外部分乡亲捐款,把宗祠扩建为礼堂,面积仅有450平方米,虽然建造简单,但在当时的邻村中尚属少有。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亲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提高。2004年春,美国泽里华侨联谊会召开会议决定兴建村文化中心,时任会长的陈本通先生率先捐款26万元人民币,在场的骨干13人认捐了128万元,然后他们又分头奔跑通知侨胞,又认捐了260万元,为兴建文化中心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留守在家的乡亲,也纷纷慷慨解囊。值得一提的是,从小离开泽里到香港创业的陈文娜女士,率先捐资33万元,带动了泽里姑姐妹捐资热潮。计划建设文化中心 资金有了着落之后,筹建小组又在讨论文化中心的 造型设计问题。泽里部分乡亲利用旅欧假期,拍摄欧洲传统特色的优美建筑物照片,提供设计院参考,终于定了“庄严大方,面面生辉”的设计 方案。在建筑过程中,为了把好基础关,地质工程师陈天豪先生亲临现场指导。海外侨胞有的放下手上的业务,多次回国和乡亲共商大计;参加工程建设的乡亲,不辞辛苦,50多人轮流值班,三年如一日努力工作,为建设文化中心做出突出贡献。
一、规划范围。村域规划面积约1.29平方公里。村主要居民点规划面积约17.39公顷。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
三、发展规模。2015年人口规模为2636人,2030年人口规模为3047人。2030年村主要居民点用地规模为24.97公顷。
四、村庄性质。以居住和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主,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五、用地布局。规划形成“一线、三区”的村域空间结构。“一线”为滨江滨海大道的景观轴线。“三区”为国家湿地保护区、农业种植区和村庄建设区。
六、道路规划。村域交通体系规划有滨江滨海大道和201省道两条纵向对外交通穿越村庄。
七、主要居民点规划。住宅用地主要依托现有居住建设用地整治以满足住宅建设的增长需求。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村委会周边。以国家闽江口湿地保护区为大背景,以湿地公园为绿化长廊,与村庄内部的街头绿地相组合,形成绿地系统。
周边村民委员会
上旅榈汶村委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G228(丹东线)
周边公司
景天针纺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汶上村路口
周边厂矿
潭头潭梅调味食品厂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汶上村
周边村庄
汶上村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