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新村

池园镇, 池园镇历史沿革, 池园镇行政区划, 池园镇地理环境, 池园镇人口, 池园镇经济, 池园镇社会事业, 池园镇交通运输, 池园镇历史文化


池园镇,隶属于福建省 福州 市闽清县, 池园镇地处闽清县西南部,东与坂东镇、塔庄镇接壤,东南与省璜镇相连,南连上莲乡,西邻尤溪县汤川镇,北接金沙镇,东北接白中镇。 行政区域面积106.68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成立双芝乡。1958年9月,与上莲乡合并设立池园公社。1984年7月。撤社改为池园镇。 截至2021年10月 ,池园镇下辖1社区和1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池园村芝南街1号。 2011年,池园镇财政总收入83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9万元。 2019年末,池园镇有工业企业127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历史沿革宋代,宙企拒属永宁乡的仁寿里、居护仁里、盖平翻禁乘。 元代,属五、十一、十四都。 明代,属寿宁乡仁寿里、孝顺里。 清代,十一都...

详情

宝新村地名网_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宝新村资料简介
  宝新村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12410521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124。宝新村与池园、池园村、潘亭村、东洋村、叶洋村、丽山村、丽星村、九斗村、顶坑村、福斗村、井后村、隔兜村、宝山村、店前村、东前村、陈厝垅村、岭头村、仁周村、田地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宝新村同名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池园镇宝新村介绍

池园镇,隶属于福建省 福州 市闽清县, 池园镇地处闽清县西南部,东与坂东镇、塔庄镇接壤,东南与省璜镇相连,南连上莲乡,西邻尤溪县汤川镇,北接金沙镇,东北接白中镇。 行政区域面积106.68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成立双芝乡。1958年9月,与上莲乡合并设立池园公社。1984年7月。撤社改为池园镇。 截至2021年10月 ,池园镇下辖1社区和1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池园村芝南街1号。 2011年,池园镇财政总收入83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9万元。 2019年末,池园镇有工业企业127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历史沿革

宋代,宙企拒属永宁乡的仁寿里、居护仁里、盖平翻禁乘。 元代,属五、十一、十四都。 明代,属寿宁乡仁寿里、孝顺里。 清代,十一都属淳化乡,十五都属绥来乡,柯洋属旌良乡。 民国初期档束兰妹桨枣,妹兰陵属四区第五保卫团、三区第四签白船保卫团、二区第三保卫团。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成立双芝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成立双芝乡。 1950年,设立颈促池园、井后、保亭等13个乡属第四区。 1955年6月,四区改为池园区。 1958润微年9月,与上莲乡合并设立池园公社。 1980年,池园公社拆分上莲公社。 1984年7月。撤社改为池园镇。 池园镇 池园镇 池园镇 池园镇 池园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池园镇辖池园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池园、潘亭、丽星、丽山、顶坑、福斗、隔兜、井后、宝新宝山、东前、店前、柯洋、仁周、东洋、叶洋、田地、岭头、九斗19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 ,池园镇下辖1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池园社区、池园村、潘亭村、东洋村、三洋村、丽山村、丽星村、九斗村、顶坑村、福斗村、井后村、隔兜村、宝山村、店前村、宝新村、东前村、陈厝垅岭头村、仁周村、田地村。 镇人民政府驻池园村芝南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池园镇地处闽清县西南部,东与坂东镇、塔庄镇接壤,东南与省璜镇相连,南连上莲乡,西邻尤溪县汤川镇,北接金沙镇,东北接白中镇。 行政区域面积106.68平方千米。 池园镇

地形地貌

池园镇四周群山环绕,地势呈西南高于东北,山丘广布,平原狭小,层状地貌明显。最高峰五谷仙,海拔1047米;最低点福斗村,海拔104.2米。

水文

池园镇境内属闽江水系,芝溪为梅溪支流,总长40千米,穿境12千米,流经境内12个行政村。湄溪、珠涧、店前涧、猎洋涧、鬼岩涧、里板涧、横路洋涧、九斗涧、圳口涧等水系注入,最后出福斗岩,进入白中镇。

自然灾害

池园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旱涝主要出现在春夏之季,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2003年9月20日,降雨量达200毫米,山洪暴发,农田和民房受损严重。

自然资源

池园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高岭土、铜矿,高岭土储量592.25万吨。野生动物有:九节狸、麂、野猪、豪猪、野山羊、穿山甲等。

人口

2011年末,池园镇辖区总人口23651人,其中城镇人口0.54万人,城镇化率22.9%,另有流动人员1886人。总人口中,男性12587人,占53.2%,女性11064人,占46.8%;18岁以下4790人,占20.4%;18—60岁15720人,占66.9%;60岁以上3141人,占12.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600人,占99.8%,有少数民族畲族51人,占总人口0.2%,2011年,池园镇人口出生率10.58‰,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7‰。 截至2019年末,池园镇户籍人口4801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池园镇财政总收入83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9万元。 2019年末,池园镇有工业企业127个,其中规模以上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池园镇农业总产值1.72亿元。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0.73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0.51万吨,蔬菜产量1.78万吨。 池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猪饲养量0.69万头,存栏0.45万头;羊饲养5677只,存栏300只;牛饲养450头,年末存栏300头;家禽饲养量7.2万羽。其中鑫峰梅花鹿养殖场、仁周毛脚鸡基地、东洋养牛场初具规模,林地面积0.8万公顷,其中林地0.7万公顷。以马尾松、杉树为主,还有杂木林、阔叶树和毛竹,森林覆盖率达68.2%。水果种植面积370.7公顷,产量5306吨。主要以柑橘、桃、李为主。

工业

2011年,池园镇工业以生产低压电瓷为主,兼有建陶、水电、建筑等行业。电瓷企业232家,从业人员9551人,生产灯头、瓷接头、熔断器、绝缘子等高低压电瓷五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瓷件约占国际市场的30%,国内市场70%。2011年,工产总产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1.4亿元。

商贸

2011年末,池园镇有商业网点507个,从业人员738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6%。电瓷出口贸易8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008年被列人省级商业重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池园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205人,专任教师16人。完中、小学7所,在校生2248人,专任教师2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体事业

20世纪80年代,池园镇成立池园广播站,1997年改称为池园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用户7181户,入户率100%。 2011年末,池园镇有文化站1个,19个村级文化书屋,1个老年活动中心。 2011年末,池园镇有学校体育场10个,7个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其中池园村农民健身活动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示范点。池园镇80%以上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池园镇有医疗卫生机构27个(一级甲等医院1所),职工总数64人,专业卫生人员27人,职业医师19人,乡村医生63人。有床位18张。

社会保障

2011年,池园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户,人数33人,支出8654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8户,人数648人,年支出74.1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9488人,参合率98%。

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池园镇有自来水厂1座,日设计供水量2000立方米,供应镇区池园、潘亭、丽星、丽山、顶坑、隔兜、井后、宝新、宝山、东前10个村。 能源 2011年末,池园镇建有1座占地15亩的天然气贮藏站,铺设管道3.5千米,覆盖镇区宝新、井后、隔兜、丽星、丽山5个村。 2011年末,池园镇大小水电站有16座、装机容量5780千瓦,年发电量1900万度,投资1500万元。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池园镇芝山公园建于2010年,总体规划面积500亩,2011年,已建登山道路、进山公路及5个亭台。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池园镇邮政储蓄所有1家,邮政储蓄存款6500余万元。邮政代办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末,池园镇有电信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5600户,电话普及率7.9%。移动电话8361部,互联网用户1250户。移动、联通、铁通信号覆盖全镇。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池园镇镇区道路总长3.5千米,桥梁1座,总长38米。 2011年,池园镇形成两纵两横的路网。125县道和丽白线贯穿全境,客运站1个,白天每10分钟一趟至城关班车客运量23万人次,货运总量18.3万吨。镇区内还有池叶(池园至叶洋)、宝岭(宝新至岭头)等通往各村的公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池园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池园古村得名。

周边村庄

宝新村 地址:福州市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