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口村
西安村, 西安村建制沿革, 西安村自然资源, 西安村基础设施, 西安村经济, 西安村历史文化, 西安村乡俗民风, 西安村地方特产
西安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境内, 距镇中心7.5公里,全村总面积8088亩,分布有7个自然村。建制沿革秋垅卢姓开基始祖招公淋愚兰,明洪武年间以预监州事有功,荣授指挥使职。明永乐二年(140才签4年),由于宁靖社稷,卢招公奉诏战旬陵解甲归田谅晚悼,率领吴、何、邓等姓民众,由江西省建昌府南里白水她柜寨五社入闽分屯永泰秋垅。后各姓划地分居,界地分明,后来“秋垅”就成了西安、占柄两村的合称。1禁希煮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称秋芹乡(包括西安村、芹草村、红阳村、凳体嘱尾林村、占柄村);1955年土地改革后称胜辉复制组,1956年合并称胜辉初级社,1957年提升称胜辉高级社,1966年阀只鸦谜改革称红安大队,1980年改名为西安村并沿用至今(2022) 自然资源村平均海拔700米,气候春夏清爽,秋冬湿冷,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毗...
详情西安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境内, 距镇中心7.5公里,全村总面积8088亩,分布有7个自然村。
建制沿革
秋垅卢姓开基始祖招公淋愚兰,明洪武年间以预监州事有功,荣授指挥使职。明永乐二年(140才签4年),由于宁靖社稷,卢招公奉诏战旬陵解甲归田谅晚悼,率领吴、何、邓等姓民众,由江西省建昌府南里白水她柜寨五社入闽分屯永泰秋垅。后各姓划地分居,界地分明,后来“秋垅”就成了西安、占柄两村的合称。1禁希煮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称秋芹乡(包括西安村、芹草村、红阳村、凳体嘱尾林村、占柄村);1955年土地改革后称胜辉复制组,1956年合并称胜辉初级社,1957年提升称胜辉高级社,1966年阀只鸦谜改革称红安大队,1980年改名为西安村并沿用至今(2022)自然资源
村平均海拔700米,气候春夏清爽,秋冬湿冷,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毗邻丘洋水库,植被覆盖率高(78%),村内物产木材,域内成片平田较少,较多为垂直落差较大的梯田,适合种植高山农作物,适宜稻谷、红薯、芋头等农作物生长,同时也较为适合油茶、绿茶、无公害水果(芙蓉李、水蜜桃、柿、生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农户根据实际情况养殖无公害藏香猪、珍珠鸡、土特鸭等经济畜禽。此外,因其特定的生态气候条件,也适合某些喜湿喜冷、避阳避光的中药材生长。村内自然环境内循环良好,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 中华穿山甲 、 中华鬣羚 (苏门羚)、鹰类等,还有国家保护珍稀植物 南方红豆杉 和“百年”大桂枝等。基础设施
村内配套综合服务场所1栋,幸福苑1栋,小学1栋,卫生所1间,电力(电网100%覆盖)、水利(已于2018年实现全村通)、通信(三大运营商皆已完成布网)以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完整。 村内外交通便利,村道(同安村往尾林村方向)贯通村主要人流密集区域,闽运公司每日两班客车往返西安村至永泰县城。目前(2022年),尾林村至梧桐镇椿阳村道路正紧锣密鼓建设施工中。经济
村里有3个村财增收项目(60kw光伏发电项目、50亩油茶园基地以及20亩李果园),2019年有望实现村财增收5万元。其中60kw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并于2017年6月底前并网发电;50亩油茶园基地和20亩李果园已建成。实现了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以上增收项目。 村中还有 山苍子 的综合利用、稻鸭共生产业试点、油茶产业种植基地,畜禽无公害养殖等产业。历史文化
九座寺 (永泰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乡俗民风
宗教信仰 佛教:《永泰县志·风俗·佛教》1992年版记载: “佛传入永泰约在公元9世纪中叶,唐大中二年(848),在县城东门外的冲峰,建有重光寺,这是本县最早的一座佛寺。”三洋凤凰寺和秋垄九座寺,自古即为本地重要的佛寺。 基督教:基督教传入永泰,始于咸丰七年(1857)。光绪十五年(1889)在城关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礼拜堂——真道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美籍伊芳廷来永泰主持教务,光绪三十年(1904)在城关上马路购买地皮盖成教堂、宿舍、医院,在龙峰山麓(后垄)建教会学校,基督教开始在永泰境内传播。伊芳廷到过辅弼传教。辅粥文藻教堂,建于民国初年。 永泰县域还有天主教,同安本地没有相应教堂与信众。 道教: 道教传入永泰始于汉代。相传本县有徐登兄妹7人首先“弃尘”在高盖山入道,不久又有浙江东阳人赵炳来与徐登一道从事道教的传播与研究。赵、徐逝后,其子弟在高盖山塑像供奉。道书《福地志》称高盖山为“第七福地”。道教在本县的发展不大,各地所见道观甚少,辅弼亦然。本县只有高盖山名山室一处为道教正式活动场所,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辅弼(现同安镇)本地虽无道观,但民间却有许多道教法事活动,如“谢天地”“祈雨”、“过关”、“烧床奶”以及为亡人“开光”等,都要请道士主持法事。这类民俗,新中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一度遭禁,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府以“不提倡”、“不严禁”的方式处理,民间又开始盛行。 民间信仰人物 张圣君:名慈观,号圆觉,道教阆山派尊称“法主公” 祖籍嵩口月洲,生于天圣二年(1024),4岁丧父,随改嫁的母亲到盘谷连氏人家,并在当地“连厝林里”(在今盘谷福坪村)长大。传说在方查岩仙得道,每每有灵异举动,为民消灾祛病、惩恶扬善。张圣君是福建省民间最重要的道教信仰人物,在台湾道教中亦有很重要的影响与地位。 陈靖姑:据史料记载,陈靖姑(767-792)出生于福州下渡,嫁占田里临水。相传,陈靖姑曾赴闾山学法,后为民除害而殒身古田大桥临水,其时还带身孕,死后英灵成为民间传说的“妇幼保护女神”,俗称“陈夫人”“临水夫人”,尊崇“顺天圣母”。 卢公:俗名卢意诚(1624~1665),三十三都卢洋境(今嵩口镇芦洋村)人,清初高僧。卢公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从小替人放牛、砍柴来维持生计,成年以后出外打工。清顺治十二年(1655),32岁的卢意诚出家当和尚,法号“元意” 麻公:被同安文藻及霞拔乡南坪一带乡民奉为地方安境护民的神灵供奉,亦恭称为尊王,坐正中。座前排列“白眉帅公”、“判官”、“鸡头”、“鸭将”、“吉使”等神将。每年元宵节期间,这一带乡间都要分时段轮流把麻公迎回乡间供奉,祈保乡境平安。 民俗 过生日 小时父母为儿女过生日,老时儿辈为长过生日。作为辅弼民间代代相传的习俗,在生日的时候吃“太平面”已经流传很久了。“太平面”指煮一碗“线面”(取意“长寿”),配上两粒鸭蛋(鸭蛋俗称“太平”,取意“平安”),便成为一年长一岁的生日礼品。过生日,一年只有一次,可以拖延之后做,但不可提前做。“拖延”了时间拉长了,意味着长寿;而“提前”是不合适的,习惯上有忌讳“缩短”的意思。现在,追求时尚,过生日一般都买生日蛋糕,亲朋好友一起唱《生日快乐》,这些在小孩、年轻人中较为流行。不过,不少年迈的人还坚持吃“太平面”过生日。 乔迁 乡间乔迁新居,一般挑天破晓时辰,由家中长辈领头依次前行,带全代表性的生活用具(如秤、箩、锅、碗筷、账本、算盘、扫把,包括火种等),中间忌被人冲撞。出旧居门时,用扫把象征性地向外扫三下,又向里扫三下,以示平心;到新居后,用带去的火种起火煮汤圆吃。女儿家乔迁,娘家要送灯笼(丁)和彩幅。地方特产
糟鸡:同安农家,旧时逢年过节习惯腌制糟鸡。将全鸡煮熟后,擦上五香盐精和味精,裹以菜叶,存入盛有酒糟的瓮中,密封7~10日即成,色美味香,别具风味。 白片羊:将整头羊洗净剥掉骨头和内脏,先用开水烫,然后放在冷水烧沸后煮熟,捞起,用盐、味精、红酒等搅拌后,倒入羊肉上,晾干后切成条块,吃时蘸姜醋,味鲜美,肉嫩可口。为当地婚宴、请客办酒席必备的一道菜。 熏(烤)鸭:把正番(鸭)、麻鸭宰杀取出内脏后,洗净整只放到锅中加水煮滚,熟后即捞起沥干,再用盐酒(放点味精)从内到外抹上一遍,或再用茶油涂抹,用竹片架在锅上,锅底放些许大米,用慢火烤熏,等到鸭身被焦烟熏得微黄,即取出切块,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掌握火候,不能熏太久。另一种方法是把宰好的生鸭,放在大锅里,放些许茶油,再用文火慢烤,不断翻煎至熟,吃起来另有一种香味。 蟛蜞酱:将活蟛蜞养一天洗净,剔去内部肠胃,加盐春碎,再加酒糟磨细保存,有海鲜味和酒香。炒熟的花生、黄豆沾蟛蜞酱配白稀饭,香上加香;肥肉沾蟛蜞酱配饭,吃起来不油腻,味特鲜美。早米粿、白粿沾彭棋酱,以及取少许感蟆酱调番薯粉(弄湿)煎成薄皮,吃起来有特殊的风味。周边行政单位
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桥头里15
周边村民委员会
敢矜狺岚口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X181
周边村庄
岚口村
地址:福州市永泰县一八一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