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下村
湄洲岛, 湄洲岛建制沿革, 湄洲岛行政区划, 湄洲岛地理环境, 湄洲岛历史文化, 湄洲岛风景名胜, 湄洲岛旅游开发, 湄洲岛特色小吃, 湄洲岛旅游指南, 湄洲岛所获荣誉
湄洲岛, 福建省 莆田市 秀屿区 湄洲镇 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年均气温21℃。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 全镇包括乌丘都使用 莆田话 ,其南为莆田 乌丘乡 。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 妈祖 的故乡, 妈祖文化 的发祥地,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 湄屿潮音 、 湄洲祖庙 、 九宝澜黄金沙滩 、“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近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 妈祖 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 麦加 ”。 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
详情湄洲岛, 福建省 莆田市 秀屿区 湄洲镇 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年均气温21℃。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 全镇包括乌丘都使用 莆田话 ,其南为莆田 乌丘乡 。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神” 妈祖 的故乡, 妈祖文化 的发祥地,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 湄屿潮音 、 湄洲祖庙 、 九宝澜黄金沙滩 、“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近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 妈祖 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 麦加 ”。 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2020年12月被列入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建制沿革
自莆田笑笑鸦酷签在南朝立县后,湄洲岛即属于莆耻茅拜田县,湄洲岛因形如眉宇,故称湄洲,亦名湄屿。行政区划
截止2011年,湄洲岛属于莆田市直接管辖,下辖 湄洲镇 ,共宫下、东蔡、高朱、莲池、寨下、汕尾、西亭、北埭、港楼、后巷、下山11个行政村,至2008年底,全镇总户数9817户,总人口数4万人。 正式行政区划为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邮编351154。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湄洲岛自古属于福建莆田,在 台湾海峡 西岸中部,交通部确定的中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的 湄洲湾港 的北部。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 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 其东南有莆田乌丘乡,包括大乌丘屿、小乌丘屿(下屿),原为莆田县湄洲乡乌丘,全镇使用莆田话,乌丘屿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 莆田话 。 在隔绝了半个世纪之后,乌丘屿在2002年与福建莆田湄洲岛首次实现恢复了直航,55名乌丘屿乡亲乘搭金门“太武号”客轮回湄洲探亲。 湄洲岛紧靠福建省的“黄金海岸” 湄洲湾 ,离大陆仅1.8海里,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南达 厦门港 100海里,北抵福州马尾港70海里。湄洲湾北岸拥有轮渡码头、3000吨对台客运码头一类口岸等对外交通设施,以及通达全岛各地的公路网。 有非正式行政区划的莆田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湄洲岛气候特点
湄洲岛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摄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气候温和。历史文化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 ”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上由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率先提出并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据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 ……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 妈祖信仰最初仅限于湄洲区域,后逐渐传播至外。妈祖文化包含了从妈祖信仰到从信仰而产生的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派生文明。王秀文认为:妈祖文化包含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信仰内涵和多学科文化内涵。 妈祖信仰内涵主要包括妈祖的各种信仰活动和信仰习俗;妈祖文化的多学科内涵是指妈祖文化所包含的涉及各学科的文化内容,如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等,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妈祖信仰历经千年不衰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信仰正是由于妈祖文化所蕴含的妈祖精神的存在。 妈祖传说 妈祖原名林默,也叫 林默娘 。相传,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终生未嫁。她生前兰心慧质,聪明好学,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懂医术,识气象,通航海,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升天。人们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 龙女 、神女等。 宋徽宗 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站在 湄洲祖庙 山巅,秀峰奇石、幽洞静林衬托下的湄洲祖庙巍峨壮观;那巍然屹立的妈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恒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征。妈祖精魂,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妈祖信仰 湄洲妈祖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明成祖圣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每逢妈祖诞辰,更有成百上千的港澳台同胞组成进香团来岛上是谒祖进香。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广至东亚及东南亚各地港口(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隆天宫、香港铜锣湾天后庙。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如今,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妈祖经文 关于天后娘娘的经文,有一种叫做“观音大士说天妃娘娘经”,因元朝佛教甚行而流传至明代后期出现的经文。又明永乐七至十年(1374—1377)的“三教搜神记”里的经文是“太上老君说天妃经文”。近代南洋马来西亚流行的一种经文是“三字经”形式的,是清乾隆年间在南洋另行创建的经文。从许从宫庙留下有关妈祖经文内容来看,经文多叙述妈祖生平事迹或神明法力,较少有严格的意义。只在祭礼中进行一种诵念的过程,但也有一定的生命力。 签支诗句 民间俗谓“跨进庙门两件事,烧香抽签问心事。”实际中国民间信仰乃“是融洽了佛道以及古老的许多传说信仰而成”。(李亦园《人类的视野》)抽签仍是民间信仰的一个古老的成分。莆田许多妈祖庙都有保存签诗(59支),从签支诗文可分为五类:(1)出门、行人、书信;(2)风水、择居、坟地、迁居;(3)婚姻、寿诞、生子、兴旺;(4)前途、禄位、求财、富贵、生意、诉讼;(5)探病、祸灾、病情、神明等等,均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碰到。 奇特祭品 妈祖祭品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备用面粉制作的“水族朝圣”36盘,其中有鱼虾、蟹、蚌等36种。涵江霞徐新宫祭祀妈祖时,要挂天文图,造船图,排海螺壳。忠门港里祖祠祀时,要安放帆船模型。这些奇怪的祭品,都与海有关,所以说祭拜妈祖,实际上也是祭海。 龙舟挂圣母旗 端午节,莆田经常举行龙舟竞渡,它不同全国划龙船以纪念屈原的节日。莆田制作的龙舟上,必须插着挂有“天上圣母”的旗子,船上必须安放妈祖像。这是因为,龙为水中之王,而妈祖为海神。载着妈祖旗号和神像划龙舟,既可驱邪,又可保护龙舟平安,以免发生意外。 装点烛山 妈祖元宵节晚上,不论是大宫小庙,都要装点“烛山”。所谓“烛山”,即在天后宫的庙广场前,用铁或木头制成高低不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装上竹夹,以便插烛之用。这晚,信徒各献一对龙凤花烛,点燃后插上,于是远看似一座烛山,象征妈祖在海上显神光。事后,信徒自己记住点燃的位置,待龙烛烧到剰下一、二寸时,将火熄灭后带回家中继续点燃烧完,以示瑞兆临门,全年平安。 尾晚元宵 莆田的元宵节惯例自农历正月初九起,到十五名“元宵心”。但妈祖元宵节却延到农历正二十九。据说元宵时民间多用九龙灯游戏,元宵过后,龙灯必须火化让它升天,以保平安;如不火化,变成“孽龙”,危害生灵。但龙乃海中之王,谁能主持这一仪式呢。民间认为妈祖是海神,统领四海龙王,所以妈祖的元宵节定为下正月最后一天,以便让全县的龙灯集中起来统一烧掉,以免留下作乱,这就是妈祖元宵在月底习俗的由来。 泛槎挂席 莆地渔船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以保顺风。据说此俗也是来自妈祖。《天后显圣录》有载:天后欲渡江海,适逢舟中不备篷桨,船夫因风涛汹涌,不敢出行。天后说:“没有关系,可用草席代替它”。于是叫人把草席挂在桅杆的末端,帆挂起后船驶出海,既快速又平稳,有如海鸥的浮影。后来因用草席,笨重不便,就改用布制,上插“天上圣母”三角旗以为代替,这是古代挂席改变而来的民俗。 九重米粿 在农历九月初九,莆田人多蒸制“九重米粿”,即用米浆和配料蒸制。先蒸第一层,然后再蒸第二层,连续9次,即蒸成“九重米粿”。民间传说,蒸“九重米粿”,一是因妈祖殁于九月初九。二是因为“九重”之名取自“九月初九”,两九重复,故名“九重米粿”,“九重米粿”既可敬奉妈祖,又可作为登高野游食品。 香袋辟邪 莆田民间,父母常为儿女到宫庙祈求香袋,供子女戴挂,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这种香袋为布制,2寸见方。正面红色,中绣太极八卦,四角落空隙处,绣有“湄洲祖庙”四字。四角边缘尖端,扎杂色绒线;背面为草绿色,正中绣红花一朵,并在三分之一处,加一块红色盖帷,上绣“天上圣母”4字,袋内能藏符咒升香灰,于正面边缘处扎一扣眼,以便穿线戴挂。 悬挂菖蒲 端午节时,旧时莆田人习惯在门上悬挂菖蒲,以为辟邪。这一民俗与各地虽有相同之处,但莆人悬挂菖蒲却与妈祖治病救人的传说有关联。据《天后显圣录》载:有一年瘟疫盛行,莆田县官全家病危,役吏告县官以湄屿妈祖法力广大,县官斋戒亲往请教,天后念其素称仁慈,代为仟悔,取菖蒲九节,令贴病者门首,煎蒲饮之,病者立愈。县官喜再生之赐,举家登门拜谢。自此妈祖名闻全国。此后,民间认为菖蒲乃妈祖所赐,可以辟邪消灾,相继仿效悬挂,渐成当地民俗。 圣杯问卜 莆田民间隔迷信,常用一对木制或竹根制的法器,呈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隆起,合成一对俗名“圣杯”,以此问卜。莆田民间传说,有一位铸鼎(即烧饭用的锅)工人来到湄洲铸鼎,连续三次难成,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女孩站在旁边观看,铸鼎工人以为不吉祥,要赶她离开女孩说:“走开是可以 ,但我要那烧红的铁砂”。铸鼎工答应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手捧起那烧红的铁砂回家,却安然无恙。据说,这位女孩便是小时候的妈祖,而且后来也就是用这对手所冷却铁砂所形成的“圣杯”,与天界通话。后人仿效,用木或竹制作法器,成为问卜的民俗。 梳篷形髻 梳篷形髻,也叫做帆船发髻。因为湄洲岛习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朝夕祈祝妈祖保佑出海人平安。湄洲岛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头顶发型都是船帆状的。即在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别高出10多厘米,成半孤型竖起的类似船帆的发髻,也叫“妈祖髻”。梳法是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3部分,再把中间部分头发梳成发髻,再梳左右鬓发。然后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有时还在摞髻上插上一根大的缝衣针或银针,针上坠着一条红线,使发型更好看。据湄洲岛渔民介绍,妈祖生前也是梳成这种船帆发式的,后人为了仿效妈祖,而形成习俗。梳成这种船帆发髻,除了表明自己是湄洲岛居民外,也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 半截红裤 湄洲岛的大数中、老年妇女,常穿一条特殊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据说这是仿效妈祖的服式。《天后显圣录》载:路允迪出使高丽,道经东海,……见一神女现桅竿,朱衣端坐。又载元顺元年春,粮船七百八十只,由太平江路太仓刘家港开出海洋,遇风突起……官吏恳祷于神后,祷尚未完……,恍见空中有朱衣拥翠盖,停立舟前……,不多时,风平浪静。这些记载说明妈祖着服朱衣,故湄洲岛妇女为神圣而仿效。但妈祖是神明可穿全红,世人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红色。以此表示对妈祖的敬奉,也借此保平安。 诞辰禁捕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前后数日内,湄洲海岛渔民有不能下海捕鱼或垂钓的习俗。据《天后显圣录》载:东海多神怪,渔舟常溺。天后说:“此必是鬼神为殃”,便命操舟鼓浆驰大海中流。那时风日霁静,望见水族辏集,锦鳞彩甲,跳跃吐水沫,看见一处涛头,拥着一尊类似王子仪表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顿时水潮汹涌,舟中人怕得发抖不已。天后说:“不必怕”。即传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扬波,才知道是龙王来朝。以后凡天后诞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庆贺。据此,湄洲海岛渔民认为这几天内,龙王来朝拜妈祖,潮水汹涌,故不能捕鱼垂钓,以示对妈祖的纪念。另据考察,三月二十三前后数天,湄洲岛四周确有不少水族游戈其中产卵。这也许是传说与天象的有趣巧合。风景名胜
湄洲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自然资源,是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全岛海岸线长30.4公里,有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还有连绵5公里的海蚀岩。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千古绝唱的 湄屿潮音 ,或如管弦细雨,或如钟鼓齐鸣,如怨如诉,如歌如吼。峥嵘嶙峋的鹅尾神石,历经岁月洗礼,酷龟、如蛙、像鹰、似狮、若舟。湄屿潮音
九宝澜黄金沙滩
鹅尾神石
湄洲祖庙
国家级海洋公园
2016年11月1日,湄洲岛国家级海洋公园获国家海洋局授牌。 湄洲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包含东北部重点保护区(赤屿山、小锭屿海岛生态特别保护区)、北部妈祖朝圣区(包含妈祖祖庙、湄屿潮音和天妃故里三大风景区)、中部沙滩休闲区(包含莲池澳沙滩风景区与北埭沙滩风景区)、南部黄金海岸休闲度假区(鹅尾山风景区、九宝澜沙滩风景区)、白波湾休闲度假区、西北部生态旅游交通区、预留区及周边部分海域,总面积为6911公顷。旅游开发
特色小吃
妈祖平安面旅游指南
推荐景点 妈祖祖庙、南轴线海上布达拉宫、九宝澜黄金沙滩、鹅尾神石园、妈祖影视城、金海岸沙滩、日文坑海上垂钓、天妃公园等。 时间安排 湄洲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任何时候都适合出游。以上景点去全,建议安排两天三夜的行程。 路线 金海岸——妈祖庙——海上布达拉宫——祖庙碑林公园——日文坑沙滩——妈祖影视城——鹅尾神石园——黄金沙滩——三千吨码头 交通现状 公交车:湄洲岛有3条公交线路: 1路公交线路行驶路线为:湄洲码头、妈祖祖庙、市场、莲花街、黄金沙滩、鹅尾神石园,全程收费为一票制2元。 2路公交线路为:湄洲码头、妈祖神庙、市场、寨下、开元、黄金沙滩、鹅尾神石园,全程票价为一票制2元。 新增的3路旅游专线行车路线图为:湄洲码头、妈祖神庙、美海大酒店、莲池沙滩、金海岸度假村、国际大酒店、妈祖影视城、鹅尾神石园、黄金沙滩。该路线全程票价为一票制3元。 电瓶旅游车:电瓶旅游车都属于私人所有,因此司机良莠不齐,收费也是乱象丛生,胡乱开价宰客。绕湄洲岛一圈不停要收一百块,如果是各个景点依次坐的话,估计会被宰到一百多。人数少者不建议乘坐,人多包车可以考虑。 自行车: 2018年8月20日起,公共自行车在湄洲岛启用,为岛上居民提供绿色便捷出行方式,让观光游客体验骑行观景乐趣,践行环保低碳理念,共同保护好湄洲岛生态环境。湄洲北大道设有现场服务中心,岛上居民和游客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咨询办卡。除了卡片租车之外,也可以通过微信注册会员,扫车上的二维码,就可直接租车。 交通线路 自驾的可从 莆永高速公路 至 沈海高速公路 (同三高速公路部分)交汇处:西埔互通,看指示牌,进莆田秀屿高速公路,从沈海高速公路东北方向来的路过莆田高速出口不出口再 往西南 大概几分钟就能到 西埔互通 ,看指示牌,进莆田秀屿高速公路,从沈海高速公路西南方向来的,往东北十来分钟,就能到西埔互通,看指示牌直达湄洲岛北岸 山亭镇 文甲码头附近莆田秀屿高速公路南出口。 湄洲岛北岸文甲码头至湄洲岛有轮渡和车渡。 交通线路 1、 莆田汽车站 (坐车)新文公路等——文甲码头(坐船)——湄洲岛。 2、福厦高速——莆田(往湄洲岛方向)——石门澳(出口)(月埔西侧出口)——文甲码头(坐船)——湄洲岛。 3、 莆田火车站 363路公交车——文甲码头(坐船)——湄洲岛。 优惠政策 湄洲岛从2020年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优惠政策,以此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也进一步弘扬妈祖精神,传播妈祖大爱。 全国医护工作者凭本人有效证件(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就可享受湄洲岛景区免门票政策。优惠范围具体为:湄洲岛进岛门票及船票、妈祖文化园门票、妈祖平安里门票、鹅尾神化石门票。所获荣誉
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2012年被列入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16年11月1日,湄洲岛国家级海洋公园获国家海洋局授牌。 2021年,全国首个国家5A级景区“双碳”规划通过评审。 2023年,入选“和美海岛”名单。周边政府机关
湄洲镇宫下村民委员会
地址: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北大道1118号
周边酒店
楠果之家公寓
地址:莆田秀屿区湄洲岛宫下村朝宫街521号
周边村庄
宫下村
地址:莆田市秀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