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坑村

洋坑村 洋坑村历史沿革 洋坑村经济建设


洋坑村隶属于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位于 大济镇西南部,东倚马鞍山、南靠南林山,西邻 溪车村,北与文殊、龙坂两村隔木兰溪相望。有长洋、瑶垅、后厝、下新厝、旧厝、顶埔、将军山、欧厝等自然村。设14个村民小组。2003年有耕地面积1251亩,有林地面积4638亩,全村总人口888户,其中男1704人,女1569人。人口346人。洋坑在明正统之前为杨氏聚居,故称杨家。“洋坑”是杨家方言谐音。清乾隆年间,按司郑远改称杨溪。民国时期与溪车、文殊组成钱园保,属 善化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钱园乡属第六区(大济)。1956年成立辉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办人民公社时称辉煌大队。1961年体制缩编称洋坑大队,属大济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底始称洋坑村,属大济镇人民政府管辖。洋坑村倚山面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灌溉较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番茹等。中华人民...

详情

洋坑村地名网_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洋坑村资料简介
  洋坑村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5032210821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322。洋坑村与大济社区、垅溪村、山岑村、蒲山村、蒲峰村、坑北村、汾阳村、尾坂村、乌石村、钟峰村、龙坂村、文殊村、溪口村、古濑村、北山村、溪车村、阮里村、东井村、后林村、三会村、西南村、虎垅村相邻。 还有26个地名与洋坑村同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洋坑村介绍

洋坑村隶属于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位于 大济镇西南部,东倚马鞍山、南靠南林山,西邻 溪车村,北与文殊、龙坂两村隔木兰溪相望。有长洋、瑶垅、后厝、下新厝、旧厝、顶埔、将军山、欧厝等自然村。设14个村民小组。2003年有耕地面积1251亩,有林地面积4638亩,全村总人口888户,其中男1704人,女1569人。人口346人。

洋坑在明正统之前为杨氏聚居,故称杨家。“洋坑”是杨家方言谐音。清乾隆年间,按司郑远改称杨溪。民国时期与溪车、文殊组成钱园保,属 善化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钱园乡属第六区(大济)。1956年成立辉煌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办人民公社时称辉煌大队。1961年体制缩编称洋坑大队,属大济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底始称洋坑村,属大济镇人民政府管辖。

洋坑村倚山面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灌溉较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番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生产获得很大的发展。年年取得粮蔗双丰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蘑菇等食用菌生产,1980-1998年每年蘑菇总产量400吨以上,总产值120万元。食用菌生产获得丰收,经济效益高,给村民们带来了富裕,给村里带来一片生机,村民顺口溜:“闲冬无闲田,处处是菇棚,鲜菇采不尽,清水喷又生,晨晨卖菇返,一路飘笑声”。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青壮年男女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个村以面食为特色的饮食服务业遍及广东、上海、浙江、河南等省市。在外经营饮食业有360多家,从业人数1200多人。还有在外经营雕刻工艺品商和工匠有160人。全村在外经商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

由于经济收入的迅速增长,村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个村现在是:处处建新楼,家家有彩电,户户通电话,燃料蜂窝煤液化气,洗涤用自来水洗衣机,公交车已达洋坑,乘车方便。20世纪末起,两轮摩托车已普及,年轻人出入境"轻骑",生活将近小康。

一座按国家标准设计建筑的小学教学大楼屹立在村中心。这所小学建筑面积有1280平方米。占地总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33人。

1958年修筑村通自东向西贯穿境内,全长1.3公里,宽6米。2004年,由村民捐资30万元,国家拨款20万元,全程浇灌水泥砼路面。从而便利了车辆和行人往来。

2010年7月,农营企业家余金凤捐资270万元,国家拨款130万元,建筑木兰溪洋坑大桥。大桥建筑工程动工前夕,一条由村民捐资46万元修筑的宽10米、长380米连接大桥和村道的道路先行竣工,为大桥建筑施工铺开便道。2011年5月10日,一座宽9米半、长96米六墩五孔横跨木兰溪的洋坑大桥落成通行。从此,结束了两岸居民的千年美梦。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周边村民委员会

坑黏洋漱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周边党派团体

大济镇三会村魑朱山碑岐(三会大桥)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

周边村庄

洋坑村 地址:莆田市仙游县

山洋坑 地址:莆田市仙游县三零六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