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面镇

坂面镇 坂面乡 坂面镇行政区划 坂面镇历史沿革 坂面镇基础设施 坂面镇交通状况 坂面镇建筑景观 坂面镇气候物产 坂面镇经济发展 坂面镇城镇建设 坂面镇获得荣誉


坂面镇 地处 尤溪西南部,戴云山西北侧。东与 台溪乡接壤,西和新阳镇衔连,南跟大田的梅山乡、德化的汤头乡交界,北同西城镇、城关镇毗邻,是两市(三明、泉州)三县(尤溪、大田、德化)的交接地带。辖20个 行政村,77个 自然村,是 尤溪县土第一大镇。属中高海拔地区,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70m,镇内蓬莱山(海拔1288.7m)、罗汉山(海拔1287.5m)两座高山对峙,玉溪河从两山之间由南向北纵穿而过。2017年,坂面镇行政区域面积41152公顷,常住人口27247人 。坂面村:辖下坂、后玉田、后洋岭、狐狸垄、东城坂、金堂、半山、后洋坪、后吉、贝垄坑、上坂、上坂头、更鼓濑自然村;坂面村位于尤溪县进入闽南德化、泉州交通重地坂面乡的集镇所在地,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有6个片区,48个村小组。人均耕地少,山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2012年全...

详情

坂面镇地名网_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镇资料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镇介绍

坂面镇 地处 尤溪西南部,戴云山西北侧。东与 台溪乡接壤,西和新阳镇衔连,南跟大田的梅山乡、德化的汤头乡交界,北同西城镇、城关镇毗邻,是两市(三明、泉州)三县(尤溪、大田、德化)的交接地带。辖20个 行政村,77个 自然村,是 尤溪县土第一大镇。属中高海拔地区,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70m,镇内蓬莱山(海拔1288.7m)、罗汉山(海拔1287.5m)两座高山对峙,玉溪河从两山之间由南向北纵穿而过。

2017年,坂面镇行政区域面积41152公顷,常住人口27247人 。

坂面村:辖下坂、后玉田、后洋岭、狐狸垄、东城坂、金堂、半山、后洋坪、后吉、贝垄坑、上坂、上坂头、更鼓濑自然村;

坂面村位于尤溪县进入闽南德化、泉州交通重地坂面乡的集镇所在地,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有6个片区,48个村小组。人均耕地少,山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2012年全村完成农业产值4715万元,工业产值1341万元,企业产值35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村财收入173万元。先后规划开发了7个住宅小区,580个单元。目前全村60%以上的农民住上了钢混结构的新房,95%的农户用上自来水,90%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20%的农户用上宽带互联网,85%的农户拥有程控电话。多年来,坂面村先后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评为“五好村”党支部、“十星级文明示范村”、依法治县先进村、新农村建设优胜整治村、“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被乡评为党建工作、为民办实事、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农村工作评比第一名。

下川村:辖下村、后湖、过溪洋、长灌、后山 自然村

下川(原名霞川)村, 位于清溪河下游河口处三角洲,尤溪河上游。全村土地广阔。全村水域丰富,山清水秀。733县道贯穿全村,距县城23公里,东北部与台溪乡大头桥和福廷坑村交界,西南部与本乡蒋坑和坂面村相邻,距乡所在地5公里。

5个自然村。工农业产值4421万元,企业产值1162万元。全村公路水泥硬化6.6公里,自然村公路水泥硬化4.8公里,添置小学多功能教室电教设施。农户有线电视入户率97%,家庭电话安装率86%,有宽带上网等。
  下川村以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重点,切实增加农业收入,发展柑桔、茶叶、油茶种植,大力实施项目追赶战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企业园区拓展面积达50亩以上。2012年完成农业产值4024万元,工业产值468万元,企业产值1255万元,村财收入83万元。
  已全面硬化贯穿全村6.7公里的733县道及4.5公里村道,全村设有卫生室5个,宗教活动场所2处,小学添置了远程教学设备和多功能教室,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还进行了村庄建设规划,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开通互联网宽带线路32户,95%的农户安装了设有高科技设备的可寻址有限电视及90%的农户安装了家庭电话。

蒋坑村:辖米箩石、蒋坑、初坑、下路坑、下坑洋、下洋、大仑、小演、上坑、竹柄、余宅、上坑洋、茶坪尾、隔头仔、双坑口自然村;

蒋坑村是省级第二批百村示范联系点,市级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水东库区村,206省道境内通过。我村现有农户490户,2031人,分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有党员64名,设3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9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876亩,林地面积38230亩(个私造林2170亩),茶果面积3090亩。蒋坑民营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00多亩,现已有9家企业入驻,固定资产总投资达3050多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20人。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310万元,村财收入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86元。近年来,先后获得了省市“平安家庭”先进示范村,市“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等奖”,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支部、“信用村”等荣誉。

梧园村:辖前余坑、大坪岭、后余坑、竹林坑、枣坪、梧园 自然村;

吾园村位于尤溪县西南部,我村地处风景秀丽的蓬莱山脚下,距县城30公里,与坂面、大乾村相邻0.3公里。吾园村大集体时代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当今时代曾被三明市授于精神文明荣誉村。
  现有人口638人,140户,党员27人,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系林、王、罗三个姓氏,全村有老年人82人,80岁以上15人,劳动力总数400人,男204人,女196人,非农转移就业人数252人。本村有一个2004年投资150多万元的蓬发竹制品厂在村部旁边,一个投资200多万元怡康鞋业公司于2007年7月正式投产,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土地总面积11663亩,其中农田510亩,林地6647亩,有林地4725亩,用材林197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3.3%;全村落实集体林管护共3419亩,公益林2449亩,茶果林893亩,毛竹林3050亩。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毛竹产业,80%以上口径达到9-14寸。年产毛竹5万多支,冬笋、笋干、毛竹加工等产值可观。
  于2004年底投资60多万元建成了一条乡通村水泥路。在2006年总投资8万多元的吾园村自来水厂建成,在全村范围内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方便了村民用水,为村民饮水健康创造了条件。总投资17万元的吾园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于2007年9月中旬全面竣工,为村部办公以及方便老年人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村容村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大墘村:辖大墘、上边坑、石牌、水郭、杨梅坑、马头、文奇、后洋自然村;

大乾村位于尤溪县境南部,离县城27公里,距乡所在地3.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大乾村地处蓬莱山脚下,紧靠集镇在地,206省道从三个自然村贯穿而过。全村共有人口972人,有242户,其中:男515人、女457人,分布大乾、水郭、文奇后三个自然村,居住着罗、雷等姓氏,其中水郭为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地。有8个村民小组,有34个党员,有25个村民代表。全村总面积为15875亩,林业总面积12000亩,其中:国有林有1333亩,乡有林1266亩,自有林864亩,集体毛竹林1268亩,耕地面积937亩。改革开放以来,毛竹、木材、茶叶、烟叶、芦柑是该村的支柱产业,该村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古迹村:辖古迹口、大柏山、赤墓头、柿树垄、铁路坑、常山、大湾、纸坪隔、东坂炉、漈仔头、下洋自然村;

古迹村位于尤溪县东南部,罗汉山脚下,省道206线过境村,以特色产业型为主导的行政村,街面电站下游,辖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现有551户,2279人。
  土地面积28819亩,其中:耕地面积2080亩,林地面积19622亩(其中:林地5442,毛竹林1573亩,生态公益林10489亩<国财5242亩、省财5247亩>、油茶2118亩、茶果3117亩<其中:茶叶163亩、芦柑2773亩、其它果树175亩>)。
  现有4个党小组,党员39名,预备4名。其中:女党员4名,高中以上文化的党员12名,45周岁的党员20名,70岁以上的老党员3名,困难党员2名,特困党员1名。全村有五保户11名,享受低保40户155人;有530户211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97%;全村有妇女1097名,团员86名,民兵预备役13名,有芦柑和油茶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七大员队伍配备齐全。
  通村公路硬化5.7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2.6公里(正在施工),老人活动场所1个、卫生室4个、小学等文教设施齐全;卫星电视入户率98%,家庭电话安装率90%,宽带入户12户。
  2012年全村完成农业产值2999万元,工业产值457万元,企业产值1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7元,村财收入48万元。

仁厚村:辖仁厚、大演、下隔、下天盂自然村;

仁厚村是以特色产业型为主导的行政村,位于坂面西北部的蓬莱脚下,朝向罗汉山,距乡政府所在地九公里,与206省道隔河相望,全村辖有仁厚、大演、下隔、下天孟4个自然村座落在北岸。有13个村小组,现有农户288户,1295人。
  村民主要散居在尤溪河的北岸坡上,村道硬化1.8公里,西街公路沿南岸经过我村村域6公里,而村民的生产、生活、农产品运输等来往返行唯一依靠80年代建造的仁厚、大演2座钢索桥与南岸相衔接,通往各自然村的只有机耕土路。
  全村土地面积17042亩,其中:耕地1531亩,林地12708亩(用材林面积3404亩、生态公益林2894亩、毛竹林2731亩、油茶林1700亩、茶果1350亩)。
  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4名,预备党1名,高中以上的党员12名,45周岁以下党员13名,特困党员2名,困难党员3名。全村享受低保户16户63人,五保户1户。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团员22名,民兵预备役5名,卫生室2个,卫星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8%,家庭电话安装达70%以上。

青坑村:辖青坑、湖美溪、洞头、田中自然村;

位于坂面乡西南部,与德化县葛坑乡大岺村相邻,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罗汉山脚下,全村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户数231户,总人口861人。全村现有3个党小组,党员39人,其中女党员4人;今年新列入考察对象3人,60周岁以上的老党员15人,特困党员1人。全村有五保户3人,享受低保23户55人,其中:二女结扎户7户2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8户818人,占总人口的95%。全村共有土地总面积26147亩,其中:国有林3249亩,乡有林4455亩,村有土地面积18413亩(其中:耕地面积1588亩<水田982亩,抛荒238亩,旱地368亩>,粮食产量1354吨,其中:水稻895吨,其它杂粮459吨;林地面积15002亩,其中生态公益林4562亩,商品林10440亩<油茶林658亩,果园655亩,芦柑591亩,毛竹林5647亩,人工林2889亩>)。2007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1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38万元,工业总产值876万元,企业总产值272万元,村财收入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4元。

山面村:辖王大音、山面、龙登坑、大岬、后曲、东碓洋 自然村;

山面村是农业大村,是抓特色产业主导型新农村,位于尤溪上游,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有320户1277人。
  共有土地总面积22223亩。耕地面积1102亩,其中:水田942亩,望天抛荒田160亩;林地总面积16522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2亩,毛竹林面积1448亩,生态公益林9139亩,茶果1439亩(其中:油茶1200亩,茶叶20亩,芦柑210亩,其他果树9亩)。全村共种植烟叶746亩,烟农68户,烟农占全村的21.3%,其中:种植30担以上的大户57户,新建密集型烤房8座,完成烟叶生产2274担,烟农实现收入达153万元,创历史新高。
  现有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2名),今年新发展2名,高中以上文化党员9名,困难党员2名,特困党员1名。全村共有五保户8户,享受低保50人,全村10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七大员队伍配备齐全。
  共通水泥硬化道2.5公里,村有卫生室、小学等科教文卫设施齐全;有自来水厂1座,70%农户用上自来水;闭路电视入户率达95%,家庭电话安装率达90%。
  2012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80万元,村财收入91.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381元,主要收入渠道有:粮食收入、烟叶种植收入、劳务输出收入、其他收入。

正山村:辖音头、东坑洋、大墓、后垄坑、墓仔兜、云路坑、下尾盂、林厝坑、新厝坑、坑园自然村; 大坪村:辖新宫、大坪、洋尾、官坑、龙仔寨、后塆、湖神宫自然村;

正山村是以特色产业型为主导的行政村,位于闽尤溪街面电站下游8公里处,地处蓬莱山与罗汉山两山之间的山脚下,206省道贯穿全境。
  现有人口1128人,256户,劳动力586人,其中男劳力304人,女劳力282人,分布在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党员25名(预备党员3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以上文化6名,35岁以下8人,36至55岁9人,56岁以上8人。
  土地总面积39766亩,其中耕地面积924亩,林地面积21888亩(其中:毛竹林5359亩,生态公益林6407亩,油茶874亩,茶果722亩,芦柑536亩,茶叶75亩,板栗71亩,杂果40亩)。
  通村公路硬化3.6公里,家庭电话安装率83%,卫星电视入户率62%,宽带入户3户,2个自然村102户用上自来水,卫生室2个,老人活动室1个,农村七大员队伍配备齐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5.4%,小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2012年全村完成农业产值1733万元,企业产值372万元,工业产值30万元,村财收入6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8元。

京口村:辖京口、白水漈、安岩、草洋、大山林、半洋安、山场、台子、大山、粗坑、鱼公墓、巫山、岩兜、后溪、秘盂、吴厝前、后垄仔、盾峰岬、粪箕湾自然村;

京口村全村625户2659人,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女党员4人、预备党员3人,列入考察对象3人。土地总面积43250亩,其中:耕地面积2357亩,林地23850亩(生态公益林9114亩、毛竹林3500亩、有林地11236亩)。主要经济作物有:芦柑750亩、茶叶200亩、油茶4820亩、烟叶900亩、集体毛竹林1800亩。08年工农业总产值2734万元(农业2609万元、企业292万元、工业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1元,村财收入12.9万元。农医保情况:09年参保2516人,其中:特殊群体271人(五保户7人、残疾户39人、二女户44人、低保户212人),参保率94.6%,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劳动力情况:总劳动力1310人,其中:男劳力741人,女劳力569人;从事农业劳动力883人;已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人数427人。投资50多万元,拓宽岩兜3.5公里机耕路,建设了京口秘孟3.5公里烟基工程,并在京口、台子等自然村安装亮化工程。

芹洋村:辖鹿厝墘、寮白山、赤竹松、乌石墘、黄胜墘、上凤、吴厝、后塘、树林后、音头流、林后崎、茶树墘、白叶坑、上园、四町、众坑、半岭自然村;

芹洋村地处尤溪县南部,毗邻大田县,位于坂面乡西部的蓬莱山半山腰,平均海拔550米。全村共576户2470人,21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党员51名(其中女党员5人)预备党员2人,村两委干部8人。其中妇女1179人,女劳动力646人,男劳动力724人。列入当地低保户33户,五保户5户。全村土地总面积27522亩,其中:林地面积23093亩,耕地面积2103亩,毛竹林面积4446亩。全村中、长期在外务工人员820人左右,约占该村总人口33%,其主要分布于泉州、晋江、狮石、厦门及本县、乡境内。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外出务工、畜养生猪、种植毛竹、烟草、芦柑、水稻、辣椒等。这里群山连绵,山道崎岖,交通不便。省妇联挂包芹洋村前,只有一条乡通村的水泥路,部分自然村的山路尚未道路硬化,交通滞后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和发展致富。村财收入渠道少,收入微薄。目前村累计欠债110万元,村务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村里少数致富能人捐款及上级业务部门专项拨款。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关心指导、省妇联挂钩帮扶和“三农”优惠政策受益下,芹洋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初步发展,目前村民用电、闭路电视、住宅电话、移动通讯等已解决。但总体上讲,仍属经济落后、发展滞后。2007年被列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也是县计划生育“落后村”。2007年8月开始,省妇联挂钩帮扶芹洋村,扶持工作力度大。概括地说,芹洋村有四个特点:一是贫穷。贫困户和特困户约占全村三分之二。二是干旱。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水源较少。三是分散。村落和农户分散在七个自然村和半山坡上。四是后进。计划生育工作还比较薄弱。

际头村:辖漈头、初九墘、秀垄、秀坪、顶头坪、茶坪、音头山自然村;

际头村地处尤溪县东南部,位于坂面乡西部,毗邻大田县梅山乡璞溪村,平均海拨330米,全村331户,总人口1319人,党员29名(女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民代表35名,全村共分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29159亩,其中:耕地面积1020亩,林地面积17204亩,竹林面积3371亩,芦柑459亩,其他7095亩,农民人均收入4430元。这里群山连绵,山道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目前只有一条乡通村的水泥路,4个自然村之间山路尚未水泥硬化,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毛竹、烟草、芦柑、水稻、辣椒等。

大坪村:洋尾、新宫和后则自然村;

大坪村地处于德化交界,分为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471户,2033人,中等村。有党员48名(其中:女党员3名),有村两委干部4名,全村土地面积14640亩,其中:耕地面积1489亩,林地面积1470亩,果园200亩,公益林1803亩,其它面积1684亩。通村公路硬化7公里,有老人活动场所和卫生室,小学等文教设施齐全;卫星电视入户率98.5%,家庭电话安装率90%,安装路灯80多盏。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毛竹、烟叶、芦柑、水稻等。
  2012年全村完成农业产值1899万元,工业产值407万元,企业产值1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48元,村财收入17.1万元。

华园(原名王宅)村:辖下路、圳尾、炉坂、坂边自然村;

华园村地处坂面乡东南方向,清溪上游,村庄座落在明山湖脚下,距乡政府所在地26公里。全村总面积8344亩,耕地面积979亩,全村总人口1153人(其中:男635人、女518人)275户,分10个村民小组,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两委4人,男劳动力318人,女劳动力260人,列入低保户14户,五保户1户共有54人。有林地面积6413亩(其中:公益林1004亩、竹林面积241亩、绿竹面积3亩、茶叶面积140亩、芦柑172亩、板栗20亩、黄花梨面积350亩、油茶860亩)。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外出务工、养畜、种植烟叶、芦柑、黄花梨、茶叶、水稻等,人均收入4560元。
  材财主要来源:靠上级争取资金等收入12万。
  2012年企业产值413万元,农业总产值985万元,工业总产值120万元。

肖坂村:辖肖坂、梨坑口、东山、洋炳洋、溪中、黄坑洋、林溪、丁昌、银钱坑、坑头垄、官田、芹菜洋、岭头洋自然村;

肖坂村是劳务经济带动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位于尤溪清溪上游,与德化县葛坑镇大岭村、水门村相毗邻,全村分为三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399户,总人口1578人。
  全村土地总面积27800亩,耕地面积1221亩(水田面积1011亩,矿山占用159.19亩,抛荒50.81亩)、林地面积21277亩(有林地面积16000亩,油茶林面积1267亩,生态公益林面积509亩)、茶果面积1150亩(板栗550亩,芦柑415亩,杂果185亩)、毛竹林1750亩。
  全村现有党小组3个,党员33名(其中正式党员31名,女党员6名),高中文化以上4名,45周岁以下的党员15名,70周岁以上的党员11名,全村五保户5户,享受低保户26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1512人,占全村人口95.8% ,村两委干部5人,农村七大员队伍配备齐全。
  全村通村公路硬化1.87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6公里,老人活动室1个,卫生室3个,小学1所,卫星电视入户率达70%,家庭安装电话80%,宽带入户10户。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村财收入102万元。

后坑村:辖后坑、下井墓、丁兜、井园、吴坑、上村 自然村;

后坑村隶属尤溪县坂面乡南部,位于德化县交界,毗邻德化县葛坑镇水门村、杨梅乡白叶村与本县中仙乡西华村。全村共有土地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9亩;林业用地面积9474亩(其中:毛竹林面积2100亩)。离乡镇所在地30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076人,256户,辖有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分布于井吴、上村、后坑三个自然村。

闽湖村是库区新建村,由原来的街面村、厚禄坪村的部分后靠移民及原半岭山的村民组建成的一个行政村,与德化、大田毗邻,位于坂面乡的西南,街面水库辖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移民44户,现有人口102户377人。
  全村土地面积3905亩,其中耕地面积382亩,林地面积2804亩,茶果园400亩,现有党员8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党员3人,全村有五保户1名,享受低保16户37人,有101户36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代表25人。
  全村通村水泥公路硬化8公里,通自然村路硬化0.7公里,两个移民安置点,农户用上自来水,村民收入主要是靠芦柑、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4120无,村财收入主要靠上级扶持,2012年村财收入15万元。

山岩村位于坂面乡西南部,全村有125户,469人,劳动力282人。4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村,中共党员25名,代表25名,村两委4人。土地总面积32397亩,其中:耕地面积704亩,林地面积31719亩。竹林面积750亩,绿竹面积34亩,茶叶面积62亩,芦柑面积635亩,企业总产值198万元,工农业产值98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22万元,工业总产值58万元。村财收入30.2万元,人均收入4710元。

永坑村是街面水库库区村之一,位于水库上游,与德化县汤头乡的岺脚、格中、汤安三村毗邻。距坂面乡政府42公里,距省道13公里;全村分为两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178户706人(其中:后靠移民26户,106人),外出务工人数212人。
  全村土地面积20625亩,其中:耕地525亩,林地18174亩(生态林11626亩,油茶林1376亩,芦柑1726亩,毛竹1097亩),通村公路硬化15.5公里,卫生室2个,卫星电视入户率98%。
  全村村民代表25人,党员22人(其中女姓党员1人)。全村五保户2户,低保户24户,共64人。农村医保参加人数达100%。2012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主要收入渠道是芦柑种植和外出劳务收入。

坂面始于唐朝天宝(公元742年)年间,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起,坂面属第四区(当时县共分四个区),区所在地原来设在清溪,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迁至坂面。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坂面又撤区改镇,因坂面旧有前、后玉田之分,商贾云集的旧街道称为玉田街,因此撤区改镇时就叫玉街镇。1949年7月5日尤溪和平解放后,坂面先后设立过第五区公所、红星人民公社,一直到1984年8月机构改革时,设立坂面乡人民政府至今。坂面历史上人才辈出,宋庆元二年丙辰(公元1196年)后塘朱斐中进士,官至通直郎。明永乐三年乙酉(公元1405年)二十八都坂面凌辉中进士,官至三省监察御史。全乡目前共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14名,高级职称人员48人,副处级以上职务有20余人。坂面乡文化荟萃,有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山歌、诗词、文联、书画、工艺、摄影的爱好擅长者甚多,上世纪80年代高甲戏、越剧等也时有演出。

经省政府批准,坂面乡将撤乡设镇改为坂面镇,于2011年23日举行揭牌和授章仪式。

据了解,坂面镇已通过了福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2010年初被三明市政府列入市级中心乡镇。辖20个 行政村,77个 自然村,是三明市乡土第一大镇。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4.1亿元,已建成闽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著名蓬莱山风景区、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等。

该镇党委书记许修星介绍说,撤乡设镇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好的对外宣传和提升坂面形象,争取更多的政策,促进坂面整体实力提升,依法管理促进社会事务规范化,提高坂面人民生活水平。

他表示,镇党委、政府将大力推进坂面镇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经济实力强、集镇档次高、生活环境美、体制机制好”的三明市中心乡镇。

坂面位于三明市尤溪西南部,是三明、泉州两市的交接地带,始于唐朝天宝(公元742年)年间,1984年8月机构改革时,设立坂面乡人民政府。日前,省政府正式批准同意其撤乡设镇,改为坂面镇。

坂面集镇建设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百个试点小城镇建设之一,先后实施了7期连片大面积拆旧改造,形成了以蓬莱街、玉溪街、丁尾街和下坂街四条街道构成的小城镇“雏形”,镇区常住 人口已达15000多人。全乡现在大小水电站17家,其中街面电站装机为30KW;全乡20个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16个村完成了人饮工程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目标,全乡数字移动网络覆盖率达100%,闭路电视覆盖面达90%。

镇政府所在地——上坂距县城的陆路、水路原均为30公里。206省道通车后离县城23公里,离京福高速公路大排互通口46公里,离德化155公里,离泉州362公里,离厦门456公里,离大田124公里,离三明142公里。20个行政村均已通上水泥路,乡内通车里程128.3公里,其中三级公路40公里,通村公路88.3公里。各村公路和机耕路、人行道交织成网,沿尤溪河两岸村庄由10座钢索桥相连,村村四通八达,加上尤溪河水运,全乡客运和货运的车船日趋频繁,乡村上下,交通发达。

坂面镇多胜景,四处有奇观。主要胜景有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蓬莱山、罗汉山、龙潭、明山湖、步云塔、蓬莱普济寺、普照寺、禅峰寺、上明山寺、引凤寺、石笋寺、岱湖寺、会三宫、石观音等。乡内还有两处文物,分别是孝牌坊(嘉庆十六年间(1811年),皇朝为叶芹水之妻王氏竖“孝节”牌坊1块,位于坂面村下坂街旁)和古墓(明朝御史“凌辉之墓”)。随着街面电站的建成发电,形成的37平方公里的库面已成为坂面旅游的一个重要景观

根据海拔的不同,坂面乡可分为坂面村的河谷地带(海拔140米至240米),大坪、华园与肖坂等村的高山盆地(海拔490米至720米)和芹洋、京口等村的高山向阳台地(海拔450米至500米)的三种情况,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2-18℃之间。年平均雨量多数在1400至1800毫米,霜期103天,无霜期258天。

植物资源主要有栽培作物、果树、茶叶、药用和森林等植物资源。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甘薯、玉米等其他杂粮为辅;蔬菜品种资源主要有花科、百合科、豆科、胡芦科、茄科、禾本科、沙草科、天南科、薯菽科、襄荷科、苋科、睡遵科、伞形科、旋花科、藜科等;果树品种资源主要有柑、梨、桃、李、柿、枇杷、杨梅、葡萄、木奈、板栗、香蕉、石榴、芒果、柚和核桃等;野生半野生种有猕猴桃、豆梨、野山楂、草梅、甜楮和米楮等;茶叶品种资源主要有菜茶、梅占、水仙、福云六号、福云七号;还有淮山、天冬、香附、天花粉、乌药等药用植物品种资源森。近年来,建成了了5000亩烟叶、5000亩茶叶、1万亩芦柑、1万亩优质稻、5.2万亩竹业(其中绿竹7500亩)等五大农业基地,库区渔业正也为新兴产业。优质稻单产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芦柑名场省内外,自制的茶叶和自酿的老酒久负盛名

坂面镇是传统的工业重乡,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尤其是最近两年,紧紧抓住街面电站和206省道建设的契机,拓宽发展平台,打造优质环境,全力培育纺织、建材、竹木加工等支柱产业,工业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全乡现已建成三个工业小区,园内共有企业39家,固定资产投资近2亿元,从业人员达2800人,产值达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产值突破3.8亿元。年实现税利1000万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000万元。其他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两基”教育被评为县先进乡镇;成人教育工作被评为市先进乡镇;坂面卫生院创建为一级甲等医院;科技工作被省政府授予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乡文化站被省文化厅授予“一级站”和“百强文化站”;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文化乡镇”。党建方面,推出了“一卡连万家”、村干部集中办公日、村支部书记任前公示制、下派村民主生活会指导员和“两小一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等先进典型。“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期间,蒋坑村还受到了省委的表彰。乡党委曾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48亿元,企业总产值完成5.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完成3.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其中城镇0.75亿元、乡村1.24亿元;乡财政收入实现738.9万元,村财收入138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558元(不含物价上涨因素)。

小城镇建设关系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截至目前,坂面镇小城镇建设在教育基础、卫生医疗、金融服务、社会保障、人居环境、交通条件、人饮安全、产业结构、旅游资源等诸多方面有亮点。

1、教学基础:小学、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优美,学生成绩多年走在全县前列。

2、卫生医疗:坂面中心卫生院已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改善医疗服务设施。

合并图册 (7张)

3、金融服务:拥有信用社、农行、邮政储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群众提供融资贷款等服务。

4、社会保障:有工商所对市场的监管、派出所对治安的维护、行政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等。

5、人居环境:日前,闽中佳苑和学苑新城开发已有成效。

6、交通条件:已有206省道贯穿全境,水泥路已通自然村,坂面大桥改善了集镇与206省道的衔接。

7、人饮安全:全镇村村已建水厂,集镇新增日供水量达6500吨的自来水厂。

8、产业结构:农林业基础扎实,烟叶生产多年在全县前列,纺织工业、竹木加工业发达。

9、旅游资源:老坂面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国家水利风景区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罗汉山和蓬莱山、闽赣省苏维埃临时驻址等,在坂面集镇所在地至今仍保留有红军足迹。

2007年度获得全县总评第二名,在县经济工作会的10个单项评比中7项都榜上有名,其中综治工作获得第一名、新农村建设工作第二名、工业竞赛活动第二名、党建工作第二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二名、农村路网及客运站亭建设工作第二名、项目工作获得三等奖。

建设三明市最大的水电站------街面水电站、小蒋坑隧道、坂面大桥

打造“云游仙山---蓬莱山”的旅游的品牌

荣获三明市“中心乡镇”

2011年坂面完成撤乡建镇

周边乡镇

坂面镇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镇政府(河滨路西)

周边村庄

坂面村 地址:三明市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