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东村

狮东村 狮东村地名含义 狮东村村容村貌


福建省 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狮东村,位于 界山镇东北侧。全村人口分布较集中,全村以吴姓人口居多,部分蒋姓人口。 古时,吴氏村民从莆田东吴村迁此建居,仍以原祖居地村定史东吴。 狮东村依山伴水,沿海大通道沿村而过,交通便利。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民主要收入是靠海里和山里,狮东村民的勤劳是镇里出了名的。 狮东村还是华侨的主要故乡,村里的海外华侨联谊会每年都为村里的学校、老协会捐钱捐物。 整个村子集中在狮山脚下,村前与村后分别有两个大门,那是村里华侨联谊会共同建成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两个门。 原村小学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前楼与后楼重叠字,远处望去呈“出”字,意思是说要出人才之涵义。狮东村又称东吴,古号江东,约在南宋理宗年间始祖祭公第九代玄孙吴延仁由莆田水南迁来。东吴是个小半岛,三面靠海,港路很深,是船只避风的天然良港,只有东面可通陆路。山上古树丛生,有狮球山、虎头山、龙头山、飞...

详情

狮东村地名网_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狮东村资料简介
  狮东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505101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505。狮东村与天马社区、界山村、鸠林村、河阳村、鹅头村、玉湖村、东张村、玉山村、大前村、东凉村、下朱村、槐山村、岭头村相邻。 还有3个地名与狮东村同名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狮东村介绍

福建省 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狮东村,位于 界山镇东北侧。全村人口分布较集中,全村以吴姓人口居多,部分蒋姓人口。 古时,吴氏村民从莆田东吴村迁此建居,仍以原祖居地村定史东吴。 狮东村依山伴水,沿海大通道沿村而过,交通便利。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民主要收入是靠海里和山里,狮东村民的勤劳是镇里出了名的。 狮东村还是华侨的主要故乡,村里的海外华侨联谊会每年都为村里的学校、老协会捐钱捐物。 整个村子集中在狮山脚下,村前与村后分别有两个大门,那是村里华侨联谊会共同建成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两个门。 原村小学的设计也是匠心独运,前楼与后楼重叠字,远处望去呈“出”字,意思是说要出人才之涵义。

狮东村又称东吴,古号江东,约在南宋理宗年间始祖祭公第九代玄孙吴延仁由莆田水南迁来。东吴是个小半岛,三面靠海,港路很深,是船只避风的天然良港,只有东面可通陆路。山上古树丛生,有狮球山、虎头山、龙头山、飞凤山、仙字山、白石山等美丽的山峰。

【人口、土地面积】

全村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00亩,下设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5089人,1329户,旅居海外侨胞1000多人,素有“侨乡”之誉。

狮东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致富,2008年度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征兵单位”。村两委制定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村人民大部分靠农业生产和海滩养殖发展经济,狮东村沿着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引的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取创建精品示范村。
  【域内设施】
  村内设有村委会、狮东小学、兰兰幼儿园、卫生所、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边防派出所及健身场所。因旧房系条石结构,属危房,于2008年重建,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狮东小学始建于1956年,由华侨投资,多次扩建,最后于2005年建成新的教学楼。老协会因特殊原因解散,经镇党委批复于2007年底重新成立,已正常发挥组织机构效能作用。并附带建成老人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健身活动场所于2007年建成,位于7组大埕,占地2000平方,共有篮球场、乒乓球桌、单双杆等多种健身器材。因地处人口密集的中心站,场地发挥极好的作用。村卫生所位于村委会边,与村委会同时成立。狮东边防派出所于2001年建成,位于前潘畔狮东村门边,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村主干道于2005年重新硬化,长2公里,宽6米,与沿海大通道交叉。村口设一大门,在与沿海大通道交叉点建立公路亭(即佛公庙东面),因村主干道系华侨捐资和群众集资建成,村门和公路亭中设有出资建路者的芳名碑,以示纪念。
  【山峰】

狮山:又称狮球衫,形如卧狮,气势雄伟,环境优雅,狮头前有一墩大圆石,周围数十丈,成为狮球。狮山东南面是狮臀,有一棵大杉刺作狮尾,下面有个大圆石是狮睾丸,狮后有一道山泉,终年不涸,是狮尿。

仙字山:在狮东村北面,峰不高,向阳避风,可观四处景色,向东石坪山中有四个仙字故名。传说八仙赴蟠桃会途经此处,吕洞宾先至,酒醉仙摇篮中,汉钟屈指算知该处系后来吴姓开族发祥之地,即用手指划出以上四字,唯有“吴”字可辨知。

虎头山:位于狮山西北面,山峰偏高,山前有一支向西南延伸的小山丘,状如猪脚,成为虎啃猪脚,民间有如是说。

芒坑底龙虾出港:从虎头山往西,背后山势层层,弧形重叠,成为虾壳,面前左右各有一口圆形水窟,成为虾眼,面前正中有一方形水潭,成为虾口,东西各有一山脉向外延伸,成为虾脚,西面向海,故号龙虾出港。

白石山:位于仙字山北面,满山白石如玉似银。因有一传说,故名“白石山”。盘古开天辟地后,因地质未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娘娘炼五色石补天,命碧霞仙子到西方取一担白石,因其不堪重负,担至此处随手扔掉两块,变成一座白石山。

飞凤山:位于狮山背后,凤头向东,左右两山两连于凤身边,形成凤翅。凤头上立一高纵的石牙,如凤冠,叫做凤冠尾,是全村最高峰,也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向东可望莆田秀屿,向南可观肖厝炼油厂,整体上从远处看来如展翅飞凤,故名。
  【纪念地、遗址】

宗庙大宗祠:建于狮山脚下,坐辰向戍,兼乙辛,因狮山生旺龙气而造。内奉先祖神主禄位。约在清道光年间被王按司烧毁后重建。解放后,神主牌又被烧毁,且年久失修,致使损坏。1988年,侨胞捐资,重塑神像,奉敬纪念。1989年9月26日,祠堂竣工晋祖。至2008年9月26日,全村筹集翻建,新的祠堂终于落成,重新晋祖。

六叔妈庙:位于祠堂南面后门。据传祠堂地点是洪姓居住点,这六叔妈家道贫衰失传,只剩其孑然一身。因祠堂建设,她自愿让地,故立庙纪念,每逢祭祖,必先拜祭其神位。

吴埭宫:位于村西,坐寅向申兼艮坤。宫门前有一天然石龟,据传这石龟系活龟。夜间游至对面东张村田地里偷吃,后被发觉,东张人以谢神为名,用贡银金纸在龟壳上烧,故致死,遗迹尚存。宫内奉司马圣王、慈济真君等神像。慈济真君姓吴名兴,系入闽始祖祭公的三弟,其修成正果后因斩蛟龙有功被敕封。解放后,宫被拆,建成碾米厂。1983年由侨胞捐资重建,定于每年正月十五,全村祭拜,庆祝元宵。

新兴府:坐戍向辰兼辛乙,始建于清道光戊戌年(公元1838年)。府中奉供吴府大人,伯爷公神像。解放后受破坏,于1980年重建。由于村主干道重修增高,新兴府庙宇变低,1992年由台胞吴志宝先生倡议重建。新兴府香火旺盛,名扬莆仙惠三县。

东峰祠:东峰祠亦称三教祠。坐丑向未兼癸丁。始建于民国癸酉年(公元1933年),祠中奉敬三一教主等神像。三一教主世称三教先生,莆田东岩山人,姓林名兆恩,号龙江。解放前,东峰祠称大堂,统辖惠北各堂三教祠。解放后,神像被毁,建校。1984年,华侨捐资,重塑金身。1987年再扩建,2009年全部翻建。教友众多,颇受信徒欢迎。

社公庙:又称嘉会社。旧址位于山顶馆南面,现迁至桥亭头。

圣公庙:又称威灵庙。始建于清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位于三教祠后。1996年重建,占地120平方米。

师爷庙:在祠堂阶下南面。1986年建成,内供杨公太师。

后山万善爷庙:在后山海边,原址是后吴人的墓地,因风水和历史问题搬迁。

埭龙尾万善爷庙:埭权尾一古松夜间能发磷光,被列为神树,受人香火,故称埭龙尾万善爷。因年代悠久,故诗曰:“狮山不计岁,古松何知龄。”

佛公:又称新福亭。内奉泗洲文佛。建在振梓桥西。解放前位于新兴庙南面,解放后搬迁。

顶馆:位于后山尾头岭。内奉玉皇大帝、田公元帅等神像。又名相君馆。这是祖先最早建的第一间庙。

下馆:位于顶馆西南向,解放后,庙宇倒塌,火神公迁往别处,1997年夏在原地重建,火神公已回复原庙供奉。

周边行政地标

狮东村誓蒋史厝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

周边门

阿贵汽车服务中心-东南门 地址: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狮东村379号沿海通道边附近

周边村庄

狮东村 地址:泉州市泉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