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城镇

螺城镇 Luocheng Town 螺城镇城市概况 螺城镇地名由来 螺城镇历史沿革 螺城镇行政区划 螺城镇城市建设 螺城镇经济发展 螺城镇风景名胜 螺城镇所获荣誉


螺城镇(英文名:Loa Citadel town)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下辖的一个小 镇,位于北纬25°2′22.79″N、 东经118°48′1.81″E之间,地处 台湾海峡西岸中部、 福建省 惠安县中心地带,其中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3个行政村委会。螺城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 惠安县县级人民政府治政驻地,也是惠安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交流中心, 泉州市次中心城市核心区之一,福建省11个小城镇试点乡镇之一。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750公顷,常住人口107074人 。2019年10月,螺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螺城镇所在地理区位 螺城镇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域中北部,北邻 辋川镇、 泉港区,南接 螺阳镇、 洛秀组团,西连 紫山镇,东临 辋川、螺阳、涂寨诸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阳光充足...

详情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介绍

螺城镇(英文名:Loa Citadel town)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下辖的一个小 镇,位于北纬25°2′22.79″N、 东经118°48′1.81″E之间,地处 台湾海峡西岸中部、 福建省 惠安县中心地带,其中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3个行政村委会。

螺城镇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 惠安县县级人民政府治政驻地,也是惠安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交流中心, 泉州市次中心城市核心区之一,福建省11个小城镇试点乡镇之一。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750公顷,常住人口107074人 。2019年10月,螺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螺城镇所在地理区位 螺城镇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域中北部,北邻 辋川镇、 泉港区,南接 螺阳镇、 洛秀组团,西连 紫山镇,东临 辋川、螺阳、涂寨诸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国道324线、 沈海高速公路、 福厦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惠安石化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中心腹地和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次中心城市。

螺城镇位于惠安县城中心区,是惠安县人民政府驻地,惠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11个社区和3个 行政村,是福建省11个小城镇试点乡镇之一,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次中心城市。

螺城镇共辖11个社区、3个行政村,分别是北关社区、西北社区、中新社区、东关社区、东南社区、新霞社区、霞张社区、霞园社区、梅山村、南洲社区、王孙村、溪南村、前型社区、霞东社区。

螺城建城时,背西北面东南,西部自南而北有 莲花山、 火山、 科山、 螺山、 大坪山、 岳山、 潘山等山峰环抱,螺山负邑,又城形如“螺狮吐肉”,故称 螺城,简称“ 螺”。

螺城镇旧街巷地名由来
街巷名 地名由来
南岭桥 县城中心的十字路有东西向溪流( 龙津溪),溪上有一座桥称 龙津桥,宋时邑令赵汝禀书刻,康熙间晋江施韬修,又因处南门驿口岭下称南岭桥。
打铁巷 古时有两兄弟在此打铁,后发展到整条巷所居都为打铁工匠,故名。
清海巷 明朝 嘉靖年间, 倭寇来袭,乡兵与倭寇在此激战,战斗结束后,城内军民清理尸骸,把这条小街称为清骸街。后谐称清海街,年深月久,人口繁衍,街变为巷,又称清海巷。原址在今科山花园小区内。
张公祠 因巷内建有明臣张襄惠公祠而名,该祠建国前为立人小学,后曾为县各种大会膳宿处,即原县五金厂厂址。
菜市口 县城旧市场原建在溪流下游, 民国年间移至龙津溪北岸处(现惠安文化中心),其门口称菜市口。
下井仔 在县城最中心地点有一口水井,称“罗庚井”,时位龙津溪北岸低处而称“下井仔”(现南岭桥附近)。
田仔墘 在县城龙津溪流至东水关内有一大片田园地,其西北面有人居住,称“田仔墘”。
连康社 县城上埔据流传是“旗穴”,旗影摇动人口不安,有一姓张的筑一座土地宫定穴,称“连康社”。
观音楼 明代有一陈姓人家有位佳女出嫁,其婿功成名就官居当朝 布政使,此女在娘家盖一座大楼,内奉 观音白衣大士,称“观音楼”。
四角井 建县前惠北古县有一口四角井,当地居民后迁入惠安城内,仍挖一口四角井,故名(现惠安 文化中心西面)。
驿埔 古设 驿站于此,元代名曰“龙山驿”,明洪武初改“锦田驿”。原系驿站广场,故名。驿站通道口称“驿口街”。
社仔埕 龙津溪流经南岭桥,两岸被水冲刷严重,四周很不平坦。惟南边有一砖仔埕得以无损,成为城中士兵集结的地方,民间群众也在此集会。后为中新 菜市场,因旧城改造,菜市场现已拆迁。
大巷 清朝年间,房屋变迁,拆一条较宽的巷,以利交通,称“大巷”。
布房后 在中山南街西畔巷内。随清代棉纺织业生产的发展,县邑开设“布房”和“ 染房”,以收购白布加工为色布,返销外地。巷因此得名。
洪厝围 明代有一洪姓人氏官居要职,其所建房子范围称“洪厝围”。
下田 陈玉辉建“四马拖车”,后经常闹火灾,为灭火,周围挖了四个鱼池(即四角池、社公池、油花池、尾池),后淤积成田园。
水关尾 龙津溪自西向东流经此地为出水口,故称“水关尾”。
石亭坝 龙津溪流入 林辋溪,所经东水关口有块天然石头盘把溪水拦住,溪水在这里冲下一个深潭,人们称这石头盘为“石亭坝”。
大桥 在南门外新亭尾村街外,出旧大路半里处,以大石板建成,横跨大溪,为通往 泉州古大路的主要桥梁,系清代邑人施大成(集泉茶庄开基者)独资建造。
龙湫沟 亦称 龙须沟,古属鳌震铺,在中山北街西畔(现县医院北侧),因引 螺山阴水出城东与龙津陂水会,故名。
太平街 这条街的人古时多以卖棺木为生,后人称此街为“太平街”。
新城口 民国年间修建公路,由现教师进修学校通 福厦公路(现建设南街),在旧城建一座城门楼,门楼外称“新城口”。
圣堂 1556年(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广东番禺举人 林咸任惠安 知县,越二年倭寇入侵,咸统民兵力战阵亡。群众为纪念这位抗倭英雄,捐建圣堂奉祀。巷以此得名。
司公埔 系王忠员、王忠贤文武举人的住地,称“绵和王”,对面有座老君堂, 道教教主在范围内发展许多人做 司公( 道士)而得名。原址在今打铁巷内。
清风黄 清朝时,有位黄姓人氏开设了一间清香 麻油坊,名扬四海,所建三落大厝人称“清风黄”。
留山宫 因民居旁有座留山宫而得名。
圆智庵街 圆智庵是唐朝惠安最大的 尼姑庵。该街因庵得名。原址在今惠台商业城内。
苎巷口 圆智庵内有80多个 尼姑,为增加收入,不时要参加制 苎。当时因尼姑不能随便外出,每次制苎丝后,都要集中在巷口等待苎丝的经纪人兑换苎片领取工资,日久即称“苎巷口”。
岳路 通往 岳山的路,故名。
枪台新村 古时在城墙的制高点设立枪台防患,故名。
枣巷 系原新街口内的一条小巷,通打铁巷。有一王姓人氏在外做官,为官清廉,深得当地民众爱戴,平时爱枣,任满时,群众送他一捆枣树苖,他在故宅种下,后 枣树成荫,人称此巷为“枣巷”。
糊布埕 明末有一江姓的商人,在城内经营收购糊布加工出售,晒布埕用地有两亩之多,遗址称“糊布埕”,即今县招待所对巷南边。
洗布桥 明朝 万历年间邑禀生张翰臣建,因染布坊的布常在桥下漂洗而得名。桥址在今惠台商业城西边巷内。
提督衙 清时,后坑有位陈姓人氏在京官为 提督,后迁居县城,建房,称“提督衙”。
箭场埔 明朝朱部爷每日练武跑马射箭的场所。

公元981年( 宋 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县东乡16里置 惠安县时, 县治即设于此。1552年( 明 嘉靖三十一年)因防御倭寇侵扰,始建城墙,翌年竣工。 清代,属一都,辖城厢弦歌、 琼林、乐善、良津、登庸、庆泉、鳌震七铺。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为便于日机轰炸时群众疏散,城墙全被拆毁。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置城区镇,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改螺城镇,除辖城内10个保外,又辖辋川、螺阳部分地区共18个保。

1949年8月23日惠安县城 解放;9月县人民政府于此设第一 区公所,管辖范围达30个乡(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除城内10保外,还辖辋川全部,黄塘西北部,东岭、涂寨部分自然村。1951年6月调整区划时,划出郊区,一区辖有城内8个街和东关、北关、新霞计11个乡。1952年6月 行政区划全面调整,仍设一区,改辖城内4个街和东关、北关,再划入南郊6个乡,共辖12个乡;8月,把凤旗、狮山、钱塘等3个乡划给二区,琼田划给十四区,一区辖城内4个街及东关、北关、霞东、霞光、新霞等郊乡计9个街、乡。 城市一隅 (33张) 1954年1月,省政府同意成立一区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12月,城内增划东街、新街,计辖11个街、乡。1955年10月,再次调整行政区划,把城郊的霞光、新霞划给黄塘,霞东划给辋川,一区只辖城内5个街,设居委会。1958年撤区并乡,设城关镇;9月 人民公社化,与凤旗乡合并成立红旗 人民公社,把7个高级社划分为28个 生产大队、205个生产队(不设管理区),范围包括今螺阳镇。1961年析分小社,红旗人民公社改为城关人民公社,下辖5个街、29个大队、144个生产队。1962年复置城关镇,下辖3个居委会和东关、北关2个大队,其余农村29个大队仍归城关人民公社。

1981年城关镇改称螺城镇。1985年1月,成立螺城镇人民政府,辖5个 居民委员会。1989年12月,辖5个 街、224个 自然村( 巷、 埔)。1997~2003年,新霞、霞东、霞张、霞园、南洲、前型相继 撤村改居。2003~2004年,各居委会又先后撤居改 社区居委会。2005年全镇共辖11个社区,3个建制村。

隶属 惠安县辖。镇政府驻东霞街, 行政区划代码为350521100,辖11个 社区、3个 建制村:~001_ 北关社区、~002_ 西北社区、~003_ 中新社区、~004_ 东关社区、~005_ 东南社区、~006_ 新霞社区、~007_ 霞张社区、~008_ 霞园社区、~009_ 南洲社区、~010_前型社区、~011_ 霞东社区、~201_ 梅山村、~203_ 王孙村、~204_ 溪南村。

旧城改造前,城区各街所辖区域:

北关街辖 城门头、下城河、九屎巷、江厝巷、土杀巷、埔潭、土楼尾、岳帝庙、 关帝庙、古墓爷、周厝巷、 妈祖宫、后社宫、 后社村、洪厝篮、楼脚口、后壁埕、吕往亭、 下郭村、双龟牌、后坂、班芝花脚、顶园等23个自然村(巷、埔)。

东关街辖 太平街、小田船、留山顶、下台吴、九站崎、马山新村、东古院、代厝、 猪槽潭、 街巷、马路顶、水关尾、后厝仔、东兴新村、 建设路、桥仔头、南埔山新村等18个自然村(巷、埔)。

东南街辖 清海巷、 观音楼、大宅埔、下宅巷、白蛇巷、下田巷、连康社、赤土埔、花山巷、四角井、围头池、大崎巷、六房埕、东埕巷、东城边、南城边、 南环路、火山新村、后山新村、车仔路、八二三东街、 中山南路等22个自然村(巷、埔)。

西北街辖 南岭桥、下井街、县口、学口埔、城隍口、 钟楼脚、新宫脚、北门顶、泗洲公巷、驿顶、坊脚、布政庄、驿埔巷、 张公祠、驿埔、皇恩埔、石头盘、惠古地、 西门、 西林、下庄埕、 梳妆楼、 龙泉巷、西门妈宫、会魁埕、旗杆潭、花斋堂、草埔、模连巷、 登龙桥、联厝宅、古墓爷、科山路、龙山下、中亭脚、 治山治水纪念碑、火山脚、山边内、狗腔、戴厝、金龙庙、 公界、 竹脚、张厝巷、崎脚王、后山仔头、西姑馆、花山顶、顶路、 下路、刘厝、城隍巷、学巷、箭场巷、箭场埔、 凤池、下田塘、马路埕、 岳路、司公巷、 御史巷、 池亭、后埔、方厝、顶埕、霞井陈、土地公宫、上湖峰、九屎巷、刘厝(驷马拖车)、山兜曾、如是堂、城河沟、 南环路、 北环路、 西门新村、灰埕、埕尾、盲仁巷、十八层、西门外、螺山新村、枪台新村、镇府巷、下田塘、 新城等86个自然村(巷、埔)。

中新街辖中新巷、箭场埔、凤尾池、后塔井、观音仔宫、崎仔下、崎仔顶、关帝宫、 十字街、 双凤、娘仔桥、社仔埕、新梧街、织巷田、八间街、涂厝巷、岁宫巷、独板桥、下林埔、钓庭、 后池、 圆智庵、圆智庵街、下梧街、溪南街、溪北街、 新街口、后溪头、许厝巷、下井仔、打铁巷、打铁铺、 祠堂巷、石狮口、枣巷、司公埔、德水巷、 天官第、小姐厅、 南岭桥、霞井街、县口街、学口埔、本厅衙门、后楼、糊布埕、 提督衙、 马巷、后坑埕、 大巷、城隍口、新城口、司铺埕、洪厝围、涂厝巷、美人崎、曾厝埕、许厝埕、社仔埕、云山巷、云山宅、九使张、屐底埕、田仔墘、东水关口、石亭坝、清风黄、先风黄、新东张、 菜市口、八二三东街、 中山北路、民群巷等73个自然村(巷、埔)。

螺城镇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城市改造,近年来全镇总拆旧面积近200万平方米,新建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城区面积拓宽了近4倍,城镇化水平超过50%。现已对中新、东南、北关、东关、世纪大道两侧等几十个区域进行了成功改造建设,兴建了 中新花园、科山花园、 东南花园、东关商住区、北关商住区、中兴商住区、 文苑世家、惠泉商住区、霞张花园、 金石花园、福璟花园、企塘花园、 东南豪苑、锦绣花园城、登科小区、 君悦华庭、友邦·钻石名家、君临世纪、新景华庭、 海西上城、科山·欧景帝苑、 丽景天成、 奥林水岸、聚星·国际城、金龙华城、建煌豪园、君和·天地等一大批现代化商住区及 达利世纪酒店城市商业综合体。全镇针对县城有限的空间条件,主动融入泉州市区拓展,抓住惠安东部石化、造船工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打造县城发展的全新名片,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南延东拓北展西扩中兴”的新格局,建设现代化新城区。2002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定为全省11个小城镇 试点乡镇之一。

全镇按照“扩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逐步推动 中心城区东拓、西扩、南移、北展,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不断建立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商贸服务区、行政办公区、文教科研区和生活居住区等功能区,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支撑、带动作用,为消费市场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城区建设进行实质性、开拓性规划建设,率先推进 城乡一体化,把县城“做大做优”。近年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接海西城市群和环 泉州湾城市建设,致力建设 泉州次中心城市,推进城市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市政工程和社会项目,先后实施并完成国道324线城关段复线工程、中山南路拓通、世纪大道南拓、西苑路、南环城路等改造建设工程,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基本形成。

多年来,螺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位居全县首位。以2005年为例,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63.6亿元,三产比例0.9∶47.2∶51.9,区域税收入库超5亿元,地方财税收入超2亿元。全镇坚持实施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石雕石材、工艺制作等四大 支柱产业,以城北高新 工业园区为龙头,不断优化螺城镇 产业结构和发展壮大规模企业,引进数十家规模企业落户城北工业区,总投资8.7亿元。利用城郊独特的区位优势,盘活王孙、溪南、梅山等村整片千亩的农用地资源,构建现代 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实施土地规模 集约化生产经营,发展绿色无公害新型果蔬 产业化基地和县城区西郊 观光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城镇改造新增了一大批 商业网点,一批专业市场、要素市场相继建成,给全镇商贸流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镇规模工业企业产值超10亿元。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大型 购物广场林立,建筑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和 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 金融、 信息、 星级酒店和专业街鳞次栉比,发展势头良好。并跻身福建省百强镇、全国千强镇行列。

螺城镇的主要旅游景点有科山公园、平山寺及中新花园等。

城区西郊有风光旖旎的省级森林公园、 泉州市首批风景名胜区—— 科山森林公园,城内有 惠安文庙、刘氏古民居(驷马拖车)等一批年代久远的著名历史文化古迹,还有现代浓郁都市气息的 中新花园、溪滨公园等一批环境怡人的休闲场所。

在众景区中又以 科山公园最受欢迎,科山原名登高山,北宋初, 卢瞻结庐读书其上,后中举 登科,因名登科山,简称科山,与其南、北的螺山、火山骈连而居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其上有始建于宋的 科山寺及科山书院、建于五代后梁年间的 平山寺、建于元统三年的平山寺塔、宋至民国期间的历代 摩崖石刻,明清时建造于山间的“甘雨”、“青雨”、“登云”、“志灵”诸 石亭。 风景名胜 (40张) “灵山慧水总关情,熙来攘往为访幽”,方圆数里,晨钟暮鼓,风景秀丽,是登高休闲、访古探幽的好去处。

园内还有 百狮园、惠女广场、岗岫广场、龙凤呈祥浮雕墙、天潭广场、魁星岛、渔翁钓鱼平台、飞天九龙壁雕、石雕名苑广场、布达拉景区、 龙马精神纪念柱、锦绣阁、惠泉瀑布、夕照藩楼、锦溪草堂、 七一水库、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治山治水纪念碑、 莲花塔等多处景点,是为集旅游、观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游览景区。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螺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中学

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地址: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建设南路294号
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建设南路294号

周边政府机关

惠安县螺城镇人民政府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霞路319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霞路319号

周边惠安县

镇平县枣韵膜殚翰书画社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山北街

周边乡镇

螺城镇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