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乡

大铭乡 大铭乡历史沿革 大铭乡位置境域 大铭乡人口 大铭乡行政区划 大铭乡交通 大铭乡气候环境 大铭乡自然资源 大铭乡人文历史 大铭乡基础设施 大铭乡经济发展 大铭乡风土人情 大铭乡名胜旅游


大铭乡位于德化县西部,闽南游览名胜九仙山的西侧。乡人民政府驻大铭村,海拔820米,距县城3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76.4平方公里,下辖大铭、联春、金黄、上徐、琼英、琼山、琼溪7个行政村,共有50个自然村落,53个村民小组。至2004年末,全乡总户数1802户,总人口6406人,全乡有赖、林、苏、张、李五姓氏,均系汉族。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7640公顷,常住人口1218人 。“大铭”一名,相传始于唐末林姓迁居德化建祖宇“大龙堂”,后迁至今地,为“铭刻记住”和“永远纪念”其祖,因闽南方言“铭”与“龙”近音,“大铭”即由“大龙”演绎而来。唐代大铭境内东部九仙山一带已有人定居,并建立寺庙。宋代以来随着外地人口的迁入繁衍而渐盛。清代中叶至民国期间因地方不宁,人口大量外迁而渐衰。史载仅上儒(今上徐村)李氏迁往顺昌、沙县、建宁等地就有110多人,到台湾、南洋谋生者2...

详情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大铭乡所有镇乡结合区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大铭乡介绍

大铭乡位于德化县西部,闽南游览名胜九仙山的西侧。乡人民政府驻大铭村,海拔820米,距县城3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76.4平方公里,下辖大铭、联春、金黄、上徐、琼英、琼山、琼溪7个行政村,共有50个自然村落,53个村民小组。至2004年末,全乡总户数1802户,总人口6406人,全乡有赖、林、苏、张、李五姓氏,均系汉族。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7640公顷,常住人口1218人 。

“大铭”一名,相传始于唐末林姓迁居德化建祖宇“大龙堂”,后迁至今地,为“铭刻记住”和“永远纪念”其祖,因闽南方言“铭”与“龙”近音,“大铭”即由“大龙”演绎而来。唐代大铭境内东部九仙山一带已有人定居,并建立寺庙。宋代以来随着外地人口的迁入繁衍而渐盛。清代中叶至民国期间因地方不宁,人口大量外迁而渐衰。史载仅上儒(今上徐村)李氏迁往顺昌、沙县、建宁等地就有110多人,到台湾、南洋谋生者20多人。宋、明时代,大铭属德化集贤乡;清代分属梅中里和汤泉里,建国初期属双阳乡。1951年始属赤水(第五区),1958年公社化时,除琼溪外,其他大队属赤水公社,以后琼溪也并入赤水公社。1961年从赤水公社分出成立大铭公社,1984年改为大铭乡。

大铭乡位于 德化县西部, 九仙山西侧,距县城27千米。地处德化县西北部, 九仙山西侧,石狮岐东北部。东邻 赤水镇、 上涌镇两镇,西接 春美乡,南连 美湖乡,北毗 汤头乡。

2017年,常住人口1218人 。

辖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中洋。

305省道经过乡境南部。大铭乡位于北纬25°38′~25°46′,东经118°01′~118°06′。

境内群山绵亘起伏,海拔千米以上有九仙山和石狮岐,分别屹立于东部和西南部,构成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平均无霜期270天,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光热充足,雨量充沛。

大铭乡林、水、矿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盛产稻谷、甘薯、马铃薯以及蔬菜、水果等,是德化农业重镇和主要产粮区。2010年,已初步形成粮食、林业、水果、反季节蔬菜、畜牧、家禽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综合生产基地。果园面积4400多亩,德化梨水果带已初具规模,主要品种有:德化梨、油柿、早熟水蜜桃、柑桔等。

森林覆盖率79.6%,立木蓄积量207630立方米,主要有松、杉、毛竹等,还有红豆杉、樟、楠、栲等珍贵树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锰、铜、钨、花岗岩、高岭土、石英石等。大张溪、琼溪、下格坑溪都发源于南部向北流入尤溪汇合 闽江,可供开发的电力资源达1万千瓦以上,全乡现有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5675千瓦,并与县联网。

大铭乡历史悠久,贤人杰士辈出,如明末清初翰林赖垓等。境内文物、古迹甚多,其中,有古瓷窑、炼铁炉和始于明朝的铸鼎;有建于雍正八年的木桥——铭新桥;赖垓祖厝至今保存完好。大铭乡是德化县古代瓷业产地之一。高岭土早已开发,清代在联春、大铭、琼山一带就建有瓷窑生产瓷器,其中联春窑、瓷窑仑的釉下彩青花云龙纹碗、盘等产品曾销往国外。

赖垓(1593-1661),字元式,号宇肩,德化大铭乡琼溪人。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初为浙江平湖县知县,廉洁清苦,政绩卓著,遂被召入京都,擢为翰林院简讨,迁右春坊(太子宫)任右庶子,为太子讲学。其后,请假省亲,奉诏任册立藩王钦差使臣,晋升伯宗学士,授通仪大夫礼部右侍郎。未及回京,值清兵入关,遂归乡隐居近20年。著有文集十余卷,均已散失 。

大铭乡交通便利,省道103线穿过境内2个村,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正进行通村公路硬化;全乡拥有泉灵通、固定电话1628部;实现全乡各个角落通程控电话,普及率达91.2%,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乡大部分角落。新镇区规划与建设井然有序,各村建有钢筋混凝土村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教卫生事业蒸蒸日上,九年一贯制教育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乡村卫生医疗保健网络健全,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有线电视实现与县光纤联网,全乡7个村全部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2000年以来,大铭乡提出“围绕五大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乡镇”目标,“水电、畜牧、生态”之乡建设有效推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狠抓发展农业经济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收入。至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950万元,企业产值6450万元,乡财收入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8元。

宋末元初,元军镇压泉州南少林武僧,有100来个武僧突围沦落到德化县,其中一部分在九仙山避难,在大铭境内建补陀岩。又在九仙山的东侧建和尚寨防卫。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唯恐老百姓造反,没收民间所有铜、铁质武器,只许老百姓三家用一刀。同时,禁止平民百姓习武。沦落到九仙山的武僧,为了东山再起,就在九仙山麓的大铭、琼溪教当地百姓弄狮习武。后来南少林教习的舞狮自成派系,并称为南狮,传承到永春、大田、南安等地 。

境内野生土特产有红菇、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灵芝、茯苓等。

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廊屋式木桥——铭新桥,以及赖垓祖厝颍川堂、大夫第井丘堂、太史第文前堂、龙楼堂,均已被泉州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行政地标

大铭村胸洋瑶头煸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X354

周边乡镇

大铭乡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周边村庄

大铭村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仙山风景区(354县道东)

上徐村 地址:泉州市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