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镇
陈埭镇 陈埭镇建制沿革 陈埭镇行政区划 陈埭镇地理环境 陈埭镇城镇规划 陈埭镇基础设施 陈埭镇地名由来 陈埭镇宗教信仰 陈埭镇社会事业 陈埭镇教育事业 陈埭镇旅游 陈埭镇中国鞋都 陈埭镇获得荣誉
陈埭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晋江市下辖的一个镇。是一个回民镇子,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东北部,因围海筑埭得名,由于气候得宜,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的种植,并且盛产“海蛏”素有晋江粮仓之称。近年来制鞋业的发展,让陈埭镇成为了 中国鞋都。著名名人有丁水波,特步安踏等董事长。“特步”“德尔惠”均出自陈埭镇。陈埭镇地处晋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渠纵横交错,水域星罗棋布,盛产水稻、海蛏等,自古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陈埭镇位于 泉州湾畔繁华的三角地带,东临大海、居 晋江入海口南岸,西与晋江市区毗邻,南与 石狮市相连,北隔晋江与泉州市区接壤。海岸线长13.6公里,辖25个行政村(居)、1个镇办农场,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2018年10月9日,陈埭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7年,行政区...
详情陈埭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晋江市下辖的一个镇。是一个回民镇子,位于福建省晋江市东北部,因围海筑埭得名,由于气候得宜,土壤肥沃适宜水稻的种植,并且盛产“海蛏”素有晋江粮仓之称。
近年来制鞋业的发展,让陈埭镇成为了 中国鞋都。著名名人有丁水波,特步安踏等董事长。“特步”“德尔惠”均出自陈埭镇。
陈埭镇地处晋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渠纵横交错,水域星罗棋布,盛产水稻、海蛏等,自古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
陈埭镇位于 泉州湾畔繁华的三角地带,东临大海、居 晋江入海口南岸,西与晋江市区毗邻,南与 石狮市相连,北隔晋江与泉州市区接壤。海岸线长13.6公里,辖25个行政村(居)、1个镇办农场,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2018年10月9日,陈埭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3767公顷,常住人口190227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陈埭古为海滩。陈埭古为海滩,五代十国时,南唐观察使 陈洪进令军民沿江围滩筑埭,故名为陈埭,俗称陈江。初为军屯,宋后为陈、倪、周、谢诸姓聚居地,属永宁乡永福里,元代,泉州海外贸易兴盛,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来自阿拉伯的丁氏先民“货贾于闽泉”并徙居陈埭,逐步发展成为号称“万人丁”的陈埭回族。
元明清属二十七都,民国31年为三联乡。1950-1957年先后属五区、涵坂区、七区、池店区。元代,泉州海外贸易兴盛,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元明易代时,由于民族矛盾,丁氏先民避居陈埭,逐步发展成为号称“万人丁”的陈埭回族。
1961年6月,苏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陈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地陈埭四境;1969年7月,成立陈埭人民公社革委会;1980年11月,陈埭人民公社革委会改称为陈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10月,陈埭公社改为镇建制,设立陈埭镇人民政府;
至1985年12月,陈埭镇共辖27个村(居);
至2000年12月,又增加了西霞美、霞村2个村,共28个村(居)及1个农场;
至2003年11月,陈埭镇共辖25个村(居),因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设立街道办事处,双沟、沟头和赤西3个村并入 梅岭街道办事处。
陈埭镇辖有24个 行政村,2个 居委会,1个镇办农场。 分别是:
行政村 | 所辖自然村 |
南霞美村 | 南霞美 |
梧埭村 | 梧埭、金沟、曾厝、南湖、 南店 |
宫口村 | 宫口、义美、潭头 |
桂林村 | 桂林 |
坊脚村 | 坊脚、沟西 |
西霞美村 | 西霞美 |
江头村 | 江头、土头 |
溪边村 | 溪边 |
岸兜村 | 岸兜 |
鹏头村 | 鹏头 |
西坂村 | 西坂 |
花厅口村 | 花厅口 |
苏厝村 | 苏厝、前沟、黄厝、横坂头、普益、湖厝、普头、埕尾 |
湖中村 | 湖中、地顶、苏埭 |
横坂村 | 横坂许、横坂林 |
涵口村 | 涵口、下埭、桥北、后林 |
大乡村 | 大乡 |
涵埭村 | 洋埭李、土围 |
洋埭村 | 洋埭林、大东、下海 |
霞村村 | 霞村 |
庵上村 | 庵上 |
海尾村 | 海尾、大州 |
仙石村 | 仙石 |
高坑村 | 高坑、柯岭 |
四境社区 | 四境居委会 |
江浦社区(筹) | 江浦居委会(筹) |
镇办农场 | 陈埭农场 |
陈埭镇位于泉州湾畔繁华的三角地带,东临大海、居晋江入海口南岸,西与晋江市区毗临,南与石狮市相连,北隔晋江与泉州市区隔江相望。海岸线长13.6公里,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共辖25个行政村(社区),其中回族村(社区)7个。
抓紧镇区规划修编。主动迎接大泉州和晋江市区辐射,把陈埭纳入晋江市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着力规划建设和经营现代化城镇。市政府已同意将陈埭纳入市区规划中,陈埭作为独立区域正在规划修编。完善基础网络规划。加强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环保、防灾等六大网络建设。
尤其是交通网络建设,彻底缓解交通拥挤无序现象。完善镇区功能。做好文化、体育公共事业建设规划,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活场所设施,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大城镇管理力度。规范湖光路、鹏青路、鞋都路、七一路广告牌,对户外广告的分布密度、设置面积、设置高度统一规划;加强道路畅通工程和示范街建设;加强各主干道的环境卫生管理,杜绝沿途乱摆摊设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乱占道现象;实施镇区亮化、绿化、环卫三大工程,逐步根治脏、乱、差现象,塑造陈埭良好形象。
供水:陈埭现有2个水厂,日产自来水3万吨。第一自来水通过上移取水口,实行引青(阳)入陈(埭)工程,向市自来水公司购进水源,有效增加供水能力和提高水质;
第二水厂投资200万元进行水改,改善人民群众供水需求。供 电:建成江头和高坑2个11万伏输变电站,沟头变电站、岸兜变电站建设正在顺利进行,预计明年5月份可实现供电。通 讯:拥有2个程控电话模块局,其中洋埭模块局是全省第一个村级模块局,电话装机总量和移动电话用户位居前茅,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
交通:镇区公路四通八达,鹏青路、七一公路贯穿境内,鞋都路北接泉州 刺桐大桥,南连石狮。鞋都路与七一路纳入泉州市沿海大通道内线,全线11.72公里,工程总投资1.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750万元。鹏青路现已完成图纸设计和部分房屋拆迁,其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做进一步论证和优化。
工业园区:第一工业区内18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其第二期扩建工作正在进行。第二工业区正加快建设,首期征地及招商引资基本完成,登记入区企业18家、投资4亿多元,其第二期土地征用手续正抓紧办理当中。第三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和土地控制,正在协商征地事宜。
鞋业市场:陈埭鞋类产品以“优”和“全”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客商纷至沓来。陈埭已形成二横三纵的鞋类原辅材料专业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90亩,长达数公里,设有营业性店铺590间,年成交额高达20多亿元。
集鞋产品、鞋类原辅材料、鞋业机械及相关产品贸易集散市场—中国(晋江)鞋业城已完成规划设计和招商工作,并已投入建设资金3千万元,完成三通一平及部分基础建设工程。劳动力服务中心:奉行“快捷、优质、高效”服务宗旨的陈埭劳动力服务中心,已完成拆迁、征地、奠基,正抓紧规划设计和建设。建成后的服务中心将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岗前培训、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并将成为晋江乃至泉州地区最具规模的镇级劳动力专业市场。
陈埭本为滨海滩涂,五代末,南唐泉州观察使陈洪进令军民围滩筑埭,后人为纪念陈洪进的功绩,故名陈埭。陈埭溪流众多,溪也称江,故陈埭又名陈江。 陈埭镇
陈埭回族社区,位于 泉州湾南畔、陈埭镇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之誉。江头、岸兜、溪边、西坂、坪头、四境、花厅口等七个行政村,是福建省回族的主要聚居地。
元代,泉州海外贸易兴盛,开辟了一条梯航万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陈埭回族是丁氏先民徙居陈埭后才形成发展起来的。丁氏一世祖丁谨,字慎思、号节斋,是赛典赤瞻思丁之孙,
被元朝任为泉州市舶司提举,留居泉州城南文山里,后受亦思巴奚战乱波及,至三世丁夔在元、明易代时,因战乱举家避居陈埭。在 丁夔四子中,能遵“遗命”而实现其宿愿的只有次子丁善,字彦仁、号仁庵,“为人倜傥志大,以才略雄于里中”为后世子孙尊为“光前裕后之列祖”。
“生齿日繁,族日以大”。逐渐发展成为号称“万人丁”的陈埭回族。陈埭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战天斗地,与海争田的生动记载,也是回汉民族和睦团结,齐心协力,并肩战斗,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写照。陈埭回族社区所保留的史迹,尤其是兴旺发达的回族社区景象,印证了昔日“梯航万国”的丁氏后裔文明、智慧和创造力。
长期以来,陈埭回民一直奉行着“种德行善,济世利人,和睦邻里,团结乡人”的信条,与当地汉族同胞共存共荣,植业陈江,拓域开疆,合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陈埭丁氏回族更是和当地汉族同胞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大胆探索、艰苦创业、建设家园,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使陈埭回族社区从闭塞走向畅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荒芜走向繁华,为闽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3年陈埭回族社区工农业总产值58.89亿元,比2000年31.08亿元,增长89.5%,占全镇的54.3%。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55家,产值共为40.37亿元,
上亿元的企业有12家,产值共为25.87亿元。上交国家税收3.06亿元,比2000年9850万元增长211%,占全镇的59%。三兴公司、宏伟公司、安踏公司、国辉公司等4家企业年纳税额均超过500万元。出口交货值27.5亿元,比2000年16.7亿元,增长64.7%,占全镇的59.8%。
计生国策常抓不懈,基本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生指标,多次荣获全市计生年度综合考评前茅,镇计生协会被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全镇23所小学已投入128万元,基本完成“十配套”建设,部分小学建成校园局域网和较规范的电子软件备课室,率先跨入现代化教育先进校行列,荣获泉州市小学“十配套”达标乡镇。小学校舍危改工作进展顺利,四所小学危房全部撤离、封闭停用;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农村文体活动积极开展,老年人、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蓬勃。镇政府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泉州市文化先进乡镇”称号。重视卫生预防和保健工作,每年组织开展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及除四害活动,并建立和扩大洋埭卫生分院。同时,把防抗“非典”与开展爱国卫生、打击非法游医、流动人口管理等有机结合,做到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宣传培训、防抗措施“四到位”,夺取了防治非典斗争的胜利,确保了公共安全;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覆盖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网络,开展多层次的救济、互助、优抚、医疗帮扶工作,镇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工作,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由662人扩大到763人。
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全镇为市慈善总会募得慈善款约1500万元;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组织“树现代观念、建现代城市、做现代人”活动,重新修订殡葬改革、婚事新办等条规,充实细化《关于巩固殡改成果,全面清理推进丧事简办的实施细则》,组织“争当移风易俗模范”签名活动,大力倡导村民去旧风、除陋习,树现代人观念、做现代人,扼制封建陋习回潮反弹的势头。
辖区内由完中校2所、初中校9所,小学23所;镇级文化中心、广电站和卫生院各1所(处)。
主要名胜古迹有丁氏祠堂、陈翁桥、吟啸桥和适南亭等。陈埭丁氏宗祠:陈埭丁氏宗祠创立至今已近六个世纪,其间世事多变,但在全体族人的精心维护下一直保存了下来,199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曾对宗祠进行全面的整修,“规模结构,悉依旧制,而建筑风貌,焕然一新”。丁氏宗祠已成为表现陈埭丁氏宗族凝聚力的标志性建筑。
陈埭回族史馆:1985年,在丁氏宗祠内开辟的“陈埭回族史馆”经过两次更新、充实和改版。陈列馆通过博物馆特殊的语言形式,教育了丁氏后裔,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同时,拥有不可多得的学术价值,展示了陈埭丁氏作为民族融合的丰富内含和深远意义。
晋江陈埭民族中学创办于1965年,现为集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专于一体的民族综合完全中学。为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理事校、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福建省重点中学三级达标校。学校被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授予“民族之光”称号,评为“福建省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先进单位”等。
晋江市陈埭镇位于泉州湾畔繁华的三角地带,居晋江入海口南岸,东临泉州湾,西与晋江市区毗邻,南与石狮市紧接,北隔晋江与泉州市区接壤。漫步这里,但见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鞋材商店,现代化工业厂房比比皆是,高楼朝街一侧,巨幅品牌广告牌十分引人注目。
路上,宝马、奔驰等名车川流不息。这就是陈埭——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的陈埭,排名福建百强镇榜首的陈埭!陈埭镇党委书记王茂泉说,这片仅3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容纳了3000多家鞋企和配套企业,诞生了像 安踏、 361度、 喜得龙、爱乐、德尔惠、恒强美克、乔丹、贵人鸟等鞋业品牌,为全世界生产了6.5亿双鞋,被誉为“中国鞋都”。前三季度,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48.7亿元,增长19.3%;财税收入9.1亿元,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3亿元,增长91.5%,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30年前,陈埭“贫穷”过。“那时候的人穷怕了!”上世纪80年代任陈埭镇党委副书记的丁显操说。那时,陈埭只是一个人均收入仅为52元的农业小镇。1978—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陈埭人看到了创业的希望,开始创办企业。这段时间里,陈埭人利用侨乡优势从“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逐步积蓄起了发展的资本。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了资本和经验的陈埭鞋企们开始了第一轮扩张,工业化生产逐渐代替家庭作坊,老房子纷纷被改造成了三层、四层的厂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内陆省份来到这里务工。在乡村小镇变成鞋企聚集地的同时,陈埭在国际上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很多国际买家拿着设计好的“鞋样”不远万里来到陈埭,寻找合适的代工工厂。大量的国际订单将陈埭鞋企推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通道。1984年,陈埭的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被省政府授予“省乡镇企业一枝花”称誉。1993—1998年,陈埭经济高速发展。6年间,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30%;1999年以后,陈埭鞋业进入“洗牌”阶段,一些有实力、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脱颖而出,并逐步壮大,成为陈埭经济的有力支撑。2003年,陈埭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经济总量连续多年蝉联全省“五十强乡镇”榜首;2005年,镇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千强乡镇第54位。2004年陈埭实现工业总产值269.0亿元,是1978年的390倍,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69亿元,约为1978年的420倍。短短30年时间,从一个藉藉无名的地方,很快变成了经济总量位居福建省百强镇第一的大镇。一时间,在陈埭的街道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操着各种语言的全球买家,从福建、四川、安徽、江西各地源源不断涌入的务工人员,看好陈埭消费市场的一些品牌推销商,包括那些卖宝马、奔驰的人……如今这个只有7万常住人口的小镇容纳了逾35万外来人口,这个鞋都将很多人的梦想就这样层层叠叠地交织在了一起。“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质量,离不开陈埭人的拼搏和创新,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丁显操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又看到品牌价值的陈埭鞋企开始勾勒起自己的“品牌梦”。在陈埭鞋业争相创牌的道路上,安踏是一个领先者。1999年,安踏邀请乒乓球世界冠军 孔令辉担任代言人,一句“我选择,我喜欢”迅速让安踏火起来。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4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而另一家鞋企——恒强美克则先后聘请了 黎明、 孙燕姿、 罗志祥等明星向全世界推广 美克品牌。品牌战略让制造业小镇加入了时尚的元素,街边几乎每十米就会设立企业广告牌,亚洲一线明星几乎全部参与其中。这些代言人使陈埭那些藉藉无名的工厂里生产的鞋子最终变得家喻户晓。安踏、361°、德尔惠、乔丹等品牌先后在陈埭诞生。全镇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8枚、中国名牌产品6项、国家免检产品21项、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50项,品牌数量位居全省乡镇前列。众多知名品牌同时推动了企业规模和实力的进一步提升。陈埭拥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61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0家,23家企业被列为晋江市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占全市近1/5,并培育了4家上市公司。截至8月底,陈埭镇已经上缴利税近8亿元。
经过30年发展,陈埭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基地,拥有各类鞋业企业3000多家,生产旅游鞋、休闲鞋、时装鞋、登山鞋、雪地鞋等几百个品种,年产运动休闲鞋7亿多双,旅游运动鞋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与之配套的相关工业的发展。从鞋配件鞋楦、鞋底、鞋跟、鞋衬、轻泡、炼胶、吸塑到纸盒、包装盒等均有专业厂家生产,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产业集群化优势十分明显。鞋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鞋材市场的发展。陈埭鞋材市场已形成“一都三街”的鞋业产业发展模式,销售范围涵盖了鞋类生产各个环节,可以说,足不出陈埭即可完成一双鞋的“组装”。据不完全统计,陈埭鞋业市场现有各类商户1600多家,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之一。1999年,陈埭充分利用泉州市出台《关于科教兴市战略实施方案》的有利契机,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镇企业共有各类先进自动制鞋流水线800多台(套),鞋类款式快速仿型CAD/CAM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多数企业自行设立产品研发中心,9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也同步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镇现有中学4所、小学22所、幼儿园28所,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迎督创强”督导评估和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验收。陈埭卫生院正在争创二级乙等,北片分院正在筹建中。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全镇享受低保的城市居民达118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建立25个村级爱心慈善援助站,累计募集善款681万元。开展“互相关爱、构建和谐”慈善募捐活动,累计募集善款7280万元。在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陈埭不忘那些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以亲情式全方位关心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方面,先后增办了4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并集中有限财力,发动社会捐资,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扩容建设,全部解决近3万名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并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就业方面,建成陈埭镇劳动力大厦,设立福建鞋服专业人才市场陈埭分市场,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提供服务。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面对海西建设的新机遇新形势,陈埭作为全省第一强镇,要抢抓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陈埭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发挥已有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突破现有的局限,推进两岸的发展,成就陈埭大作为。一是推进对台合作,突破发展瓶颈。充分利用陈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速两岸交流与合作,紧盯台湾产业发展动向,了解台商的经营方式及投资意向,推进对台招商引资工作,拓宽对台交流交往工作面,科学高效开展对台工作。二是推进品牌培育,突破产品营销。做好市场调查,正确把握鞋业市场的发展方向,了解市场的消费需求,充分利用陈埭产业集群的优势,加强同行业间的紧密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学习借鉴台湾知名企业的发展经验和管理经验,形成有效的品牌培育模式。三是推进产业提升,突破技术研发。在产业链上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产品、市场和营销渠道等各方面创意开发,发挥产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优势,转变观念,产业升级。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对一些市场前景好、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发展进行鼓励,加快推进技改项目,推进鞋服向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转型,使传统产业迈向高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四是推进自主创新,突破工作机制。吸收台湾的管理新理念,把企业的发展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变革管理方法、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跳出陈埭看陈埭,充分发挥陈埭现有产业集群、自主品牌与营销网络三大优势,把陈埭发展融入环泉州湾城市群的大背景来谋划定位,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陈埭整体经济转型升级。五是推进环境优化,突破第三产业。加快以路桥为重点的交通道路建设。配合做好双龙路东拓、江滨南路延伸段、晋江机场快速通道、沿海大通道外线陈埭段、金溪路、滨阳路等道路建设,畅通环泉州湾路网,打通交通脉络,完善中心镇区路网系统,拓宽、疏通次干道和支路,
很多人对陈埭的印象,是“乡镇企业一枝花”。20多年前,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对陈埭的赞誉,使这个闽南小镇闻名遐迩。而今,陈埭和晋江一样,带给人更强烈印象的是她强大的品牌冲击力。这个方圆不足40平方公里的小镇,居然诞生了安踏、361°、德尔惠、乔丹等28枚中国驰名商标、6项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达21项,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更多达50项。陈埭,堪称“八闽品牌第一镇”,其品牌总量之多、之集中,在全国也属罕见。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认为,从当年享誉海内外的“一枝花”到“八闽品牌第一镇”,陈埭走过了一条持续发展、持续创新、持续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诚哉斯言!试想,假如陈埭还躺在当年的家族作坊里生产低档的无品牌产品,或给外地商家贴牌加工,陈埭能持续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福建经济实力首强镇、八闽品牌第一镇吗?正因为持续推进发展,持续创新发展思路,持续提升发展水平,陈埭经济才能迈上今天这样的层次,达到今的境界。当然,陈埭这“一枝花”盛开不败,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呵护。改革开放后,陈埭人靠一股拼劲和冲劲,纷纷创办企业,到1984年就有1500多家。这时,各级政府及时予以支持鼓励,使陈埭人发展的思想更明确更坚定了,并充分利用外资,发展合资企业,同时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引进设备和技术人才,陈埭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2019年9月11日,陈埭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飞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求聪路与湄源路交叉路口往东北约90米
营业时间:08:00-12:00;14:00-17:30
周边乡镇
陈埭镇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周边村庄
陈埭镇桂林村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鞋都路
陈埭镇庵上村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
浮桥村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