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内村
溪内村 溪内村政区沿革 溪内村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溪内村姓氏源流与人口 溪内村古代人物 溪内村名胜古迹
溪内村是福建省漳州市 漳浦县长桥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长桥镇西南部山谷地带,北隔赤尾寨山山脉与长桥农场倒桥作业区毗邻,南隔罗山山脉与绥安镇查岭村交界,西隔摩顶山与割后村接壤,东隔“长岐?”与甘棠村为邻。发源于赤尾寨山西坡的溪内长林溪,向西流向陈井,至割后与掷石溪汇合,转南流经查岭,至大陂附近汇入鹿溪。溪内、甘棠低谷地带古道是南浦、割后、长桥一带横走县东沿海的通途。现有县道“溪寨线”、国道324线从本村经过,交通方便。清代已有溪内保。而现在溪内村各社民国时期划属长桥乡甘棠保所辖。新中国初期属十一区(长桥区)坑里乡(1955年改为甘棠乡)所辖,1958年属长桥公社的溪内大队。今为长桥镇溪内村,村辖塘野(塘仔)、顶厝、旧厝、君长、长林溪、田厝、顶马、中?、楼仔、田仔、下井、陂尾、园仔墟、下园14社(自然村)。现共有296户,1150人。<...
详情溪内村是福建省漳州市 漳浦县长桥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长桥镇西南部山谷地带,北隔赤尾寨山山脉与长桥农场倒桥作业区毗邻,南隔罗山山脉与绥安镇查岭村交界,西隔摩顶山与割后村接壤,东隔“长岐?”与甘棠村为邻。
发源于赤尾寨山西坡的溪内长林溪,向西流向陈井,至割后与掷石溪汇合,转南流经查岭,至大陂附近汇入鹿溪。溪内、甘棠低谷地带古道是南浦、割后、长桥一带横走县东沿海的通途。现有县道“溪寨线”、国道324线从本村经过,交通方便。
清代已有溪内保。而现在溪内村各社民国时期划属长桥乡甘棠保所辖。新中国初期属十一区(长桥区)坑里乡(1955年改为甘棠乡)所辖,1958年属长桥公社的溪内大队。
今为长桥镇溪内村,村辖塘野(塘仔)、顶厝、旧厝、君长、长林溪、田厝、顶马、中?、楼仔、田仔、下井、陂尾、园仔墟、下园14社(自然村)。现共有296户,1150人。
全村有耕地1354亩,其中水田1167亩,农地187亩,并有大片山地。1981年1月建成溪内水库(小二型),库容10万立方米,用于灌溉。主要农产品稻谷及柑桔、荔枝等水果。全村有手扶拖拉机及机板车9辆从事运输。外出务工者120多人。出外办厂2家。各社自办自来水。
供电情况正常。电视和电话用户基本普及。1986年及1995年两次集资,共投入30多万元,重建溪内小学校舍,校园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设7班级(含一个幼儿班),学生158人,教师8人。
塘野阮姓、祖先源自石美(今龙海市 角美镇石美村)。开基祖阮溪渊自光洲固始入闽抵漳、唐光启年(885-888年)共生育有十三子,以“世德堂”为号立家祠,其后裔分布漳州市各地区、福建地区、广东、广西、港澳、台湾及日本、东南亚、美国等。
塘野始祖从石美迁出,移居龙海木棉暂住,再迁至今日塘野开基,之后光宗耀祖,蓬勃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人才,明代崇祯年间,阮亮夫任-;洪武年间(1386年)阮思聪任长太县知县;在清代康熙年间(1711年)阮宏俊任武举人;顺治4年(1647年)阮骏任兵部尚书,嘉庆六年(1801年)阮常泰、阮孝为先后恩受发进士,阮葵文为武进士,任斥门、台湾水师参事;福州守将阮言官赠文郎;阮文锡受世袭干户裔的封赐;阮应良清代员生,监助教;阮继流,任吴川县官,七年一尘不染,清白一生。
塘野社,94户,341人,姓阮,祖先源自石美(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
顶厝社,12户,62人,姓阮,与塘野同源。
旧厝社,14户,54人,姓林,源自乌石。
君长、长林溪,二社共44户,169人,以郭姓为主。
田厝,80户,311人,姓林,源自乌石。
顶马、中?、楼仔、田仔、下井、陂尾、园仔圩、下园等。
社,52户,213人,以郑姓为主。
郑姓祖先源自绥安镇桥内村石壁社。
郭长佑,君长社人,清乾隆五十一年武科举人。
全村有古榕3株,都有百年以上树龄。
周边
仙村瘙内溪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周边公司
漳浦合木木业有限公司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长桥镇溪内村
周边村庄
溪内村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
长桥村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三二四国道
内过溪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
溪尾内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
坑内村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