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乡

杨源乡 杨源乡地理环境 杨源乡基础设施 杨源乡人文历史 杨源乡经济发展 杨源乡名胜旅游 杨源乡风土人情


杨源乡位于福建省政和县东南部,北与镇前镇毗邻,东连周宁县,南接屏南县,西南邻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杨源乡境内有中国道教第二十七福地,省级风景区洞宫山,入选国家级生态乡镇;2006年,杨源四平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闽北十大名片;杨源乡曾作为中国魅力小镇于央视2套播出于;杨源乡有六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洞宫村、坂头村、杨源村、西岩村、禾洋村、桃洋村。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3582公顷,常住人口9311人 。杨源乡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东南部,1988年辖12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1986年杨源乡被定为政和县5个贫困乡之一。杨源乡地处 洞宫山与风山凹一线的东南坡,地势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群山绵绵,岩种复杂,溪流曲折。境内最大河流翠溪,发源于...

详情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所有镇乡结合区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介绍

杨源乡位于福建省政和县东南部,北与镇前镇毗邻,东连周宁县,南接屏南县,西南邻建瓯市,西北同星溪乡接壤。

杨源乡境内有中国道教第二十七福地,省级风景区洞宫山,入选国家级生态乡镇;2006年,杨源四平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闽北十大名片;杨源乡曾作为中国魅力小镇于央视2套播出于;杨源乡有六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洞宫村、坂头村、杨源村、西岩村、禾洋村、桃洋村。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23582公顷,常住人口9311人 。

杨源乡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东南部,1988年辖12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1986年杨源乡被定为政和县5个贫困乡之一。

杨源乡地处 洞宫山与风山凹一线的东南坡,地势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0米以上。

群山绵绵,岩种复杂,溪流曲折。境内最大河流翠溪,发源于西北部的风山凹和牛楼山,向东南流经全境注入霍童溪。境内气候冬冷夏凉,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12.2℃,年平均气温14.7℃,昼夜温差大,具有典型的“南原北国”气候特点。属单季稻区。受夏季风影响,成为政和县的降雨中心,平均年降水量1926.2毫米,坂头、洞宫、翠溪一带夏秋之交常受大风冰雹袭击。

杨源乡农业机械总动力2504.36千瓦;中小型水电站18个,总装机703千瓦;水库1座,容量10万立方米。县人民政府在杨源乡洞宫兴建的政和九层际电站,为全县最大的水电工程,于1988年底竣工发电,年发电量3140千瓦。

境内政(和)大(桥)公路横穿,距福州214公里,各行政村都已通公路。乡内有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745人;有乡文化站、影剧院等娱乐场所;有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7个。

2012年10月,贯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宁(德)至武(夷山)高速公路通车。途径杨源乡,杨源乡设立有高速出口。宁武高速公路上的杨源洞宫山隧道6556米,是我省已建高速公路中最长的隧道;分水关隧道6051米,也是全省罕见的特长隧道。该高速公路上还有最密集的隧道群:政和县杨源乡的南地洋隧道至石屯镇的石门隧道,连续长度27公里,由14座隧道和5座桥梁组成桥隧相连的隧道群,桥隧比占92.4%。至此,杨源至政和县由原来的2小时车程缩短至半小时;杨源至福州市由原来的5个多车程缩短至2-3小时。

杨源乡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境东南的洞宫山,群峰重叠,高耸云天,状如莲花;九层瀑布,飞流直下,声如雷鸣;怪石奇洞,星罗棋布,被道家称为琅环福地。共有85个风景点,其中大小岩洞36个,有民间传说魏虞二真人炼丹飞升的动人故事,为政和县五大天然风景区之一。1936年叶飞率领闽东红军与黄立贵率领闽北红军于洞宫山会师,开辟革命根据地,留下著名的“洞宫山联席会议”的革命史迹。政和九层际电站竣工后,又增添不少游览佳处。 杨源风景 (19张)

杨源文化源远流长,文人墨客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民风纯朴。朱熹、赵迪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洞宫山均留有墨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英节庙内的戏神壁画,被载入《中国戏曲志》;仰头村被誉为“闽东北红军会师圣地”;四平戏在杨源乡保存得相当完整,戏曲界给予极大关注,誉之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文物,作为“千古绝唱”而载入中国戏曲史。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杨源乡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补短板、稳增长、扩投资、促发展的关键支撑,完成四平戏展演中心、污水处理厂、新东泰现代农业观光园、安置房二期等项目建设。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5187.7万元,比增13%;农业产值14817万元,比增10.9%;工业产值10370.7万元,比增16.1%;固定资产投入23915万元,比增59.5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4元,比增8.5%。各项工作成绩喜人,基层武装工作全县排名第一,道安工作全县排名第一。

杨源乡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乡,全乡有6300多人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务工、经商。乡村企业有茶厂、针织厂等12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大豆等,总产量9079.2吨,其稻谷产量8500吨。经济作物主要有锥栗、毛竹、茶叶、魔芋等,其中茶园面积5278亩,产量101.4吨。水果主要有猕猴桃、梨、桃、柿等,种植面积785.5亩,产量30吨;其中猕猴桃151亩,梨60.5亩。产于天井洋村的天井洋大雪梨,个头大,一般每个重达1公斤左右,最大的曾

有4.38公斤纪录,而且皮薄肉厚,汁多渣少,甘甜如蜜,果肉脆嫩,在全省梨子品质考核中被评为上品。全乡拥有锥栗3.5万亩,竹子2.6万亩,茶叶536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8000亩。2007年引种清香型特色烟“红花大金圆”1000亩,并喜获成功。

境内有省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源英节庙、 铁坑殿、龙滩廊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坂头花桥、洞宫山岩画、落岭桥、下坂桥等等4处。

鲤鱼溪:始于唐代、鼎盛于清嘉庆年间的鲤鱼溪,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现有大小鲤鱼数千尾,颜色各异。村民们对鲤鱼的感情都很深厚,视其为基始祖卜居祷告之物,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得到很好的保护。村民们还在溪尾修建了一个“鲤鱼冢”,安葬自然死亡的鲤鱼。

廊桥:落岭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是清光绪九年,桥长40.5米、宽4.3米,雨坡上留有窗格以采光,形状为镂空的瓶、桃、飞鸟、扇面、圆镜,曾被”色影无忌“论坛网友誉为”最美的窗花“。矮殿桥又名水尾桥,始建于宋崇宁年间,重建于民国十八年,桥长19.5米、宽6.5米,不施一钉一铆。

旅游路线推荐: 铁坑殿→ 鲤鱼溪→ 杨源英节庙(四平戏)→ 倒栽杉→杨源传统村落(传统庙会、 新娘茶、新娘哭嫁)→ 坂头花桥(农家乐)→ 仙女瀑布→洞宫水乡渔村(可提供食宿)宝丰岩寺→洞宫传统村落(农家乐)→麒麟峰、九孔岩、蛇头岩→仰头村(闽东北红军会师圣地)→下库→雾中桥、怪圈→西岩古村(可通往陈峭景区)

新娘茶:

在福建省政和县高山区,千百年来流行着吃新娘茶的习俗。茶,是用喝的,为什么又说是“吃”新娘茶?因为,新娘茶实际上是宴席,有丰富的菜肴。过去的传统,新娘在结婚后要办四次新娘茶:第一次是在婚后第二天上午,新娘要给公公婆婆、男方的舅舅、姑丈等长辈敬献新娘茶;第二次是在婚后第三天上午,新娘要给来帮助办喜事的妇女们敬献新娘茶,以表感谢之意;第三次是在每年新春佳节期间挑选日子举办最为隆重的新娘茶,一般是正月初三、初六、初九三天,因为在婚后的第二年春节,男方的亲戚会办酒席宴请新娘,新娘为了答谢男方亲戚而举办新娘茶;第四次是在端午节前一天,这次新娘茶是最隆重的,前三次没有太多讲究,相对简单,随着社会发展,现在前三次的新娘茶很少办,但端午节的新娘茶是必须举办的,只是配茶的佳肴也有些变化。

过去,端午节期间举办的新娘茶是要精心准备的。来吃新娘茶的人主要是村里年长女性,吃茶前,主人要一家一家去邀请,受邀请妇女也会打扮一番,她们身着清一色的斜襟蓝布衫,头戴头饰。新娘茶宴席上,一般摆放着配茶的菜肴和果点,酸、甜、苦、辣、咸都有,主要是自家制作的各类菜干、咸菜、红蛋,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糕点、桔饼等。酸、甜、苦、辣、咸寓意人生要经得挫折才可获得幸福,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四中干果寓意早生贵子。新娘穿上结婚时的新娘装或款式古朴的红衣裳,给长辈冲茶、敬茶,客人笑纳后要表示恭喜。吃“新娘茶”随到随喝,不必带任何礼物,茶过数巡就起身告辞,再赶到另一家的茶席。

客人喝完茶离开时,新娘在客人肩上披一根九尺九寸长红喜绳,寓意是:九和酒谐音,表示主人以茶代酒感谢乡亲们;九为阳数,祈福新娘来年生贵子,添男丁。客人带走红喜绳,意味着从主人家借到喜气,讨到吉利,以示将来生活吉祥平安,幸福长久。

相传,“新娘茶”的习俗,明代就已盛行,历史久远,尽管世代更迭,岁月轮转,此俗盛行不衰,足见山里人情感之古朴纯厚,人际之和睦融洽。

杨源传统庙会:

杨源传统庙会,和唐末著名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有关,庙会祭奠的是讨伐黄巢起义军的福建招讨使张谨。878年张谨在讨伐黄巢起义军时战死铁山,朝廷赐封“英杰侯”,杨源的“英杰庙”即是供奉英灵的殿堂。当初,张谨的后人从河南来政和扫墓,他们来到高山区杨源,这里林荫滴翠,溪流清泠,令人赏心悦目,为便于祭扫父墓,占卜此地是否适宜居住,随手把一株杉树倒栽在山上,又丢几条鲤鱼在溪中。第二年,山上杉木亭亭,溪中鲤鱼嬉戏,张谨后人便选定在杨源定居。

杨源每年举办两次庙会活动,两次庙会形式相同,但祭祀的人不同。八月初六是张谨的生日,二月初九是与张谨一同战死的副将郭荣的生日,每年的庙会便定在这两天举行。庙会的前一天,村里选派人到铁山祭扫张八公(张谨在兄弟中排行第八)墓,从坟上采来青枝,挂在英节庙内的戏台左柱上。庙会当天一早,家家户户的女人端着自家煮好的祭品到英节庙供奉,香火密集如丛。男人便在庙前鸣放土铳,撼天动地,告慰英灵。然后将祖先像从庙中抬出来,神铳开道,抬土轿,打回避、肃静牌,锣鼓喧天,大旗招展,一行浩浩荡荡登上山包,在空坪上列队两排。祭祖堂在坪上,抬像的人在人群的喝采声中抬着祖先像跑进堂内,把像端放在祭台上,点香焚纸祭拜,二十把土铳依次鸣放。二十神铳是张姓家族的代表,庙会每年由二十户张姓人家轮值。祭祖结束,将祖先像抬回英节庙,形式与去时相同。庙会活动时英杰庙里的古戏台演“四平戏”三天三夜。由于庙会的举办,使“四平戏”这个戏剧活化石得以保存下来。

周边政府机关

政和县杨源乡茶林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

周边加油站

杨源乡加油站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派出所北(202省道西)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派出所北(202省道西)

周边乡镇

杨源乡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