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田镇

河田镇 河田镇乡镇概况 河田镇历史沿革 河田镇自然资源 河田镇人口数据 河田镇经济综述 河田镇农业发展 河田镇工业建设 河田镇基础设施 河田镇环境保护 河田镇文化教育 河田镇区位交通 河田镇社会事业 河田镇乡镇特产


福建省 长汀县河田镇有31个 行政村,东邻 南山镇,南与 涂坊镇、 濯田镇接壤,北与 新桥镇相连,西与 策武乡交界 。2017年,河田镇行政区域面积31586公顷,常住人口52242人 。河田镇位于素有" 红色小上海,客家首府"之称的 长汀县中部,东经116°16′-116°30′,北纬25°35′-25°46′,东邻 南山镇,南与涂坊镇、濯田接壤,北与新桥镇相连,西与策武交界。现辖31个行政村,168个 自然村,367个村民小组。河田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河田镇始建于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辑畅行,令人留连,故名留镇、柳村。唐初以来,不少 客家先民举家陆续迁徙至河田,主要集中在一个当时名叫竹子垄的地方开基创业,故又称河田为竹子垄。历史上因经常山洪暴发,...

详情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介绍

福建省 长汀县河田镇有31个 行政村,东邻 南山镇,南与 涂坊镇、 濯田镇接壤,北与 新桥镇相连,西与 策武乡交界 。

2017年,河田镇行政区域面积31586公顷,常住人口52242人 。

河田镇位于素有" 红色小上海,客家首府"之称的 长汀县中部,东经116°16′-116°30′,北纬25°35′-25°46′,东邻 南山镇,南与涂坊镇、濯田接壤,北与新桥镇相连,西与策武交界。

现辖31个行政村,168个 自然村,367个村民小组。

河田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河田镇始建于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辑畅行,令人留连,故名留镇、柳村。唐初以来,不少 客家先民举家陆续迁徙至河田,主要集中在一个当时名叫竹子垄的地方开基创业,故又称河田为竹子垄。历史上因经常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及连续发生多次森林大砍伐,丘陵、山地植被遭受严重的毁坏,水土流失连年加剧,河与田连成一片,致使“柳村无柳,河比田高”,故把柳村称为河田。

全镇低山高丘环绕四周,中部开阔,呈锅形地貌,是长汀县最大的 河谷盆地。海拔300~5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19.5℃,历史上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4.9℃,年无霜期265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水、光、气、热配备良好,适宜各种亚热带、温带作物生长,具有高产优质的自然优势,且具有山、水、田、园多种类型兼而有之的 土地结构。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50926
24891
26035
家庭户户数 11321
家庭户总人口(总) 50245
家庭户男 24406
家庭户女 25839
0-14岁(总) 18061
0-14岁男 9171
0-14岁女 8890
15-64岁(总) 29231
15-64岁男 14221
15-64岁女 15010
65岁及以上(总) 3634
65岁及以上男 1499
65岁及以上女 213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9797

2017年,常住人口52242人 。

2002 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41145万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9年31348万元增加9797万元,年均递增10.4%;农业总产值达27661 万元,比1999年的19900万元增加7761万元,年均递增13%;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6324万元,比1999年12334万元增加3990万元,年均递增10.78%;财政收入达464万元,其中增值税26.5万元, 工商税130万元,农业税55万元,特产税2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668元,比1999年的2549元增加119元,年均增长1.56%。

河田镇是农业大镇。物产丰富,品类繁多,粮食及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地瓜、薯类、槟榔芋、油菜、茶叶、 板栗、 油奈、脐橙、 芦柑、 圆金柑等。粮食产量及农业产值均占全县的六分之一,是 长汀县主要的经济粮食基地之一。2003年河田镇加大无公害蔬菜、河田绿A香稻、烤烟种植和果业产业发展力度,重点培育 河田鸡养殖、瘦肉型生猪和引进网箱养鳗养殖等产业,使该镇的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无公害蔬菜种植568亩,实现产值113.6万元; 绿A香稻种植8530亩3190吨,实现产值415.7万元;收购烤烟2.8万担,其中有税烤烟2.06万担;果业种植7200 亩,实现产值558万元;瘦肉型生猪出栏2400头;网箱养鳗28个网箱560的平方水面。为了实现河田鸡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上档次、成规模、大发展,河田镇制定了2008年的远景目标。到2008年,全镇养殖8000万羽,农民人均140羽,建立20个 专业村,400户养殖户,实现年创产值2.4亿元,人均增收600元。

河田镇根据地广人多,交通便捷的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吸引各方人士投资办企业。几年来,先后引进香港南益针织厂、台湾茶叶精制厂、石板材厂、厦门钜鹏集团、汀红木业有限公司、恒盛服装厂、裕丰针织厂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共引进外资5600万元。2003年全镇镇办、村办、联办等个体企业已有3000多家,实现税利1305万元。2003年,河田镇工业的重头戏是发展轻纺针织企业,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和建筑,加大引进力度,新增6家针织企业,新上380多台针织机,使全镇针织机数量达到1000台,解决近千余人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该镇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河田镇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来抓。争取上级、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共投入 290 万元,完成了5条公路41公里3条村道6公里,20座大桥的兴建或改造;河田镇境内 319国道及河濯公路改扩全面竣工,拓宽、改造了河田至中坊、迳背、马坑的村级公路,全镇31个行政村,已有28个村通了公路。连续4年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电讯设施先进,开通了31个行政村的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和 有线广播,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镇直各单位、29个村、390多家农户安装上了程控电话;投资500多万元扩建镇自来水厂,完善了上修等6个村的人饮水工程,3.2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

投入了135 万元完成了集镇柳泉街、柳城路长1.5公里平均宽16米的水泥路面铺设,群众在街道两旁新建商住楼350多幢,被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城镇区域内道路、供水、电力、电信、学校、商店、医院、影剧院等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电话程控化、饮水自来化、生活城市化,大大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置身其境,给人一种日新月异、心旷神怡的感觉。

河田是全国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由于历史的林权纠纷,大规模的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 砍伐林木资源、纵火烧山以及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四十年代初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个重点水土保持试验区,素有"火焰山"之称。1983年普查流失面积19.23万亩,占山地面积55.4%,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居全国之首。

河田镇严重的水土流失,曾引起政府与各方的重视。四十年代初,国民党政府曾在河田建立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水土保持有益的探索。建国后,党和政府组建了水保机构,动员和带领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1983年,原省委书记 项南的重视和支持下,省农业厅、林业厅、水电厅、水保委、林学院、林科所、龙岩行政公署和 长汀县政府等八大家分别挂钩治理,利用国家补助,以工代赈,实施生物措施为主,农业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为辅,以煤代柴等方式,闯出一条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路子。项南书记还结合河田情况和实践经验对河田水土流失治理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防为主,治抓早,讲法治,不可少,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办 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

1998年,河田朱溪河流域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汀江流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耕地改造2000亩,投资50多万元兴建朱溪桥头坡,种草500亩,城关学区、广电局、河田学区、河田二中、中学等有关部门在河田投资种植果树1000余亩。

2000 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列为2000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拨款1000万元,龙岩市政府配套资金174万元。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实行标本兼治,实施封禁,推广改燃节柴,加大"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力度,走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0年共青团省委投资117万元在河田镇游坊村建立青年世纪林500亩,主要种植 杨梅等果树,治理面积1000多亩。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9万亩,其中封育治理37292亩,种树种草3127亩,种果1535亩,果园改造1258亩, 崩岗治理43处,乡村道路、果园道路31.7公里,蓄水池171口,沼气池 705个,排洪沟22.6公里,煤补2581户,建立水保监测站一个。

1988 —2003年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余亩。河田的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昔日的"火焰山"已披上了绿装,到处是一派绿浪滚滚,花果飘香的景象,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7所、幼儿园2所。河田一中开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河田二中开办的初级中学。蔡坊中学开设初级中学和小学。镇内有一所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16012平方米,建筑面积5702平方米,集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社会卫生服务、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卫生行政功能为一体。交通、信息的便利与发达,使该镇与闽东 沿海开放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物流四通八达,将形成良好的开放格局 。

319国道穿境而过,与省道洋万线公路、镇道交错纵横,即将开通的赣龙铁路设河田站站点一处,已经完工的龙(岩)长(汀)高速在河田设有切口,镇内31个村村村通公路,20个村铺上了水泥路,形成了交通网络的“百足蜈蚣”。

客家母亲河-- 汀江贯穿境内,水资源丰富,红畲、马坑、东方红等三个小(二)型水电站和窑下11万伏变电站为全镇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已建成完整的金融保险体系,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各项存、贷款,国际国内结算业务,信汇及财产、人寿、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业务。全镇有中学3所、小学27所、幼儿园2所。河田一中开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级中学。使我镇与闽东 沿海开放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物业四通八达,将形成良好的开放格局。

一、宗祠一条街:

河田宗祠一般认为是江南十几姓氏的总祠。唐初以来,各姓氏始祖辗转从 中州继续徒至河田开基创业。当时,迁入河田垦荒的姓氏达28个之多。其中,以李、俞、丘三氏繁衍最快,到清末,每姓均达万人。他们的先祖从举家 举族迁离中原的第一天起,便盼望着有朝一日重返故土。然而,无情的战火和灾荒,驱使他们客途为家,越迁徙离故土越远,最终定居河田,反客为主。等到自己要辞世了,只好把重返故园的遗愿托付给儿子来完成。儿子又托付给孙子,孙子再托付给曾孙子,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月圆月缺,一晃已千年!后代们有了自己新的家园,成了地道的南方人,再也不可能返回祖先的故乡了。为了缅怀祖祖辈辈的先人,寄托后人的哀思,子孙们在结庐的地方选择风水宝地,建祠盖庙,祭祀英灵。各氏后人在古老而又狭长的街道上,相继兴建了不同姓氏的祀庙,把绵延了几百上千年的家庭史,都浓缩在一块黑色的宗礼牌上。逢年过节,全族各房各户男丁,按辈份从大到小,临牌而拜。

二、河田鸡:

河田鸡,产于河田镇游坊村,是世界五大名鸡之一。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鲜嫩,味道鲜美。1997年经国家医药总局、福建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分析,河田鸡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 牛磺酸的含量是普通鸡的37.8倍。河田鸡长期被人们视为益血补虚的滋补上品。还具有性能成熟早、早期发育快、耐粗饲等特点。

河田鸡外貌具有"三黄、三黑、三叉"的特征。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为主黄色,羽毛以成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黑色,主翼羽为镶有金边黑色,鸡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鸡冠的单冠直立后分叉。

河田鸡在农业部、科技部等国家九部委联合主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河田鸡标本在 全国农业展览馆和 中国农业博物馆永久珍藏。

三、河田温泉:

源于集镇柳村,俗称"烧水塘",河田温泉出露于 第四系 冲积层中,底部 基岩为燕山早期 黑云母花岗岩,构造属于 华夏系构造与桃溪旋卷构造复合区,储量大,温泉露头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水温高达70~80℃,流量为16.4升/秒,含有氟、 偏硅酸、 硫化氢气体及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当地百姓长期利用温泉沐浴,宰杀禽畜。河田镇利用温泉资源,开发温泉澡堂五家,1994~1999年新建两家温泉澡堂,内设高、中、低档浴池,冲浪等,每天接待来客3000多余人。同时,利用温泉进行鳗鱼、温水鱼养殖。

周边中学

长汀县河田二中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二中(319国道西)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二中(319国道西)

周边乡镇

河田镇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濯田镇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