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坝乡

下坝乡 下坝乡历史沿革 下坝乡人口数据 下坝乡自然资源 下坝乡基础设施 下坝乡特色产业 下坝乡政区概况 下坝乡自然条件 下坝乡经济概况


下坝乡位于 武平县西南端,距县城35公里,毗邻广东省 平远县、 蕉岭县,距平远县城36公里,是典型的边界乡镇,也是武平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乡镇之一。海拔居全县最低,辖9个行政村:下坝村, 贵扬村,福兴村,露冕村,大田村,大成村, 石营村 , 园丰村,美溪村,64个村民小组。明清时期为商业重镇,水运发达。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9261公顷,常住人口3261人 。1958年建下坝公社,1984年改乡。下坝与广东平远相邻,是武平县一脚踏两省的其中一个乡镇,故有武平的“小香港”之称。(2000年11月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详情


下坝乡地名网_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下坝乡资料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下坝乡介绍

下坝乡位于 武平县西南端,距县城35公里,毗邻广东省 平远县、 蕉岭县,距平远县城36公里,是典型的边界乡镇,也是武平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乡镇之一。海拔居全县最低,辖9个行政村:下坝村, 贵扬村,福兴村,露冕村,大田村,大成村, 石营村 , 园丰村,美溪村,64个村民小组。明清时期为商业重镇,水运发达。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9261公顷,常住人口3261人 。

1958年建下坝公社,1984年改乡。下坝与广东平远相邻,是武平县一脚踏两省的其中一个乡镇,故有武平的“小香港”之称。

(2000年11月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652
3480
3172
家庭户户数 1758
家庭户总人口(总) 6266
家庭户男 3196
家庭户女 3070
0-14岁(总) 1703
0-14岁男 912
0-14岁女 791
15-64岁(总) 4283
15-64岁男 2298
15-64岁女 1985
65岁及以上(总) 666
65岁及以上男 270
65岁及以上女 39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247

2017年,常住人口3261人。

下坝乡耕地4500亩,境内县有丰富的 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下坝乡已开发水力资源2.5万千瓦,仍可供开发水力资源1.2万千瓦、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同时,又有丰富的 煤、 钾、 钨等矿产资源及 钾长石、 辉绿岩、芝麻白、贵妃红等花岗资源。

下坝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源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项目开发不断取得成效,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武平乡有水电企业11家,木制品加工企业30余家,柿饼加工厂2家,种植仙草3000余亩,柿子3000亩,烤烟2000亩,规模效益初见成效,农副产品由提供原材料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以水电、木制加工、仙草、柿子加工为龙头的企业体系逐渐形成,与广东名胜景点“ 五指山”毗邻的“狮子山”凤景区正待开发。

一、特色农业:优质果品 沙田柚、 蜜柚于1996年引种500多亩;仙草(传统的种植项目)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柿子连片规模种植达1500多亩;香蕉连片种植100多亩。

二、水产养殖:下坝有3000多亩的水域面积,现发展库湾养鱼400余亩,网箱养鱼800多平方米。

三、林业加工:利用下坝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现已上木材加工厂9家,胶合板厂2家。

四、矿品开发:花岗岩资源丰富,如“ 辉绿岩”“贵妃红”“武平红”等六个品种,是建材行业的上选材料,有很大的潜力开发。

五、旅游景区:下坝乡境内贵扬村有范围约9平方公里的石林为主的天然风景区,与广东省自然风景区――“五指石”旅游区相连,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下坝乡(xīà bà xīāng)

下坝乡是武平的西南大门、著名的商贸古镇、从宋元开始一直是武平面向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口岸。

名称来历:下坝乡地处韩江上游,是武平的出水口,来自福建、广东的两大水系在这里交汇,在陆路交通未开辟的宋元始就是武平面向内陆腹地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口岸和货物集散地,来自江西、福建等内陆地区的农副土特产品要在这里装船外运,而来自广东潮州、汕头、广州、香港等地的轻工产品(洋货)要在这里起岸分流,是“盐上米下”的中转站,明早期形成商埠,明清两朝兴盛发达,仓储批发业发展迅速,因为港口码头,进出所需货物要在岸上高处开票到低处坝上提货,(即下坝里)下坝之名而来之。

集镇“下坝墟”地形上是一条狭长的山谷,两边有五座山包缓垂于中,地理上呈“五马落槽”之势,是广东珠三角地区沟通福建闽西和江西赣南的咽喉和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清时期在此设有众多隘口,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阀严应渔一个旅重兵把守下坝,控制赣南中央苏区用盐和药品,军械等重要战略物资,共修筑坚固炮楼五座,如今仍倚角耸立在五座山头。

1929年10月25日,红四军攻克广东梅州,随后朱德和陈毅等率部于11月15日进入下坝,分兵发动群众,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刘永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下坝战斗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同时是赣南中央苏区连结广州、香港等地的红色水上交通线。

地理位置:下坝乡位于北纬2452 东经11602,是武平县唯一可直通广东江西的西南大门,内与本县的中山、民主、中赤、岩前等乡镇接壤,外与广东梅州的蕉岭、平远的差干、上举、江西的寻邬等县乡毗邻。平均海拔180米,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乡镇。

政府驻地:设下坝乡下坝村,邮政编码:364309,电话区号:0597,距武平县城29公里。

政区沿革:宋时属和平里,明代属丰顺平里。民国设下坝区,民国25年(1935年)与现中赤乡合并设第三区,民国29年第三区并入第一区,设下坝乡,建国后先后划为第四区,下坝区、下坝乡、红专公社、下坝公社,1984年10月撤清下坝公社,复设下坝乡。

政区划分:全乡辖贵扬、露冕、福兴、下坝、大成、大田、石营、园丰、美溪9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

地形地貌:境内呈西北高东南低丘陵缓坡状,平均海拔180米,辖区东西长, 公里,南北大 公里。

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无霜期长,春季雨水较多,夏季阳光充足,秋季温暖凉爽,冬季寒冷适中,年平均气温19.5C,年平均降雨量1643.8毫米。

水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有中山河和民主河两条大河贯穿全乡,建有水力发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3万多千瓦,库区水域面积 平方公里,水质纯净。

矿藏和其它自然资源:境内有福建、广东两大水系流经全境有丰富的水资源,盛产竹木柴炭,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银、铁、锰、煤炭、辉绿岩、多种颜色的花岗岩,石英石、钾长石、麻石、稀土、高岭木、瓷土、粘土、河沙等。

主要风景区:“狮子山”自然风景区与广东平远以开发的国家3A级“五子山”自然风景区相邻,直线距离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武平县城25公里,景区范围约9平方公里,景区内众多形态各异的石山组成,主体狮子石五官俱全,形象逼真,装口长啸,口中可容百人,还有号称天下第一粮仓的饭箩石、马鞍石、仙人下棋、一线天、童子拜观音、仙女撒珠等上百处景点。区内山水相宜,瀑布飞溅,藤萝缔曼,物种丰富,春天山花烂漫,莺歌燕舞,夏日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秋天满山红叶,野果飘香,冬时腊梅争芳,典型的丹霞地貌充满险、峻、雄、奇,被人称为是“放大的山石盆景,缩小的人间仙境”。

“商贸古镇”下坝墟,从宋元始就是武平承接内陆腹地和面向广东珠三角地区的进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大革命时期,朱德、陈毅、刘永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那里战斗过,早年边界之都完整的城市功能吸纳了众多文化,历史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仍保存有炮楼5座,文祠塔、天后宫等众多文化遗产。

“丘氏家庙”有“文官下桥、武官木马”之说,建于宋朝早起,迄今有近千年的历史。

“大夫弟”有“九厅十八井,穿心走马楼”之说,据县志记载,光清代就出有举人4名,有120斤、80斤青龙偃月关刀各一把。

自然灾害: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低温、霜冻、雷击等、洪灾较为频发,一般每年有一两次,较早的一般发生在4月,较迟的在9、10月份,较严重的是1983年6月16日的洪水,当时倒塌房屋 间,有近1000人无家可归。

广播电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设立公社广播放大站,采用木杆明线电话线在早晚时段转播县广播站节目,到六十年代末期,各大队也相应采用木杆明线电话线在早、晚时段传输有线广播,普及70—80%的农户,但因木杆寿命短,加之在山区架设的明线,经常因灾中断,表现为时断时续,节目也较单一,1995年成立乡广播电视站,人员为事业编制,主要负责当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建设和行业管理,1998年1月1日,县广播电视局对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同时开始实施广播电视联网,采用水泥杆光缆,把广播电视实行同缆传输到各乡镇、行政村的广播电视除用有线联网外,偏远的采用无线覆盖。广播电视实现光缆联网后,有福兴、露冕、下坝、大成等四个行政村采用有线联网,其余5个行政村采用无线覆盖,有线用户约为350户左右,开始传输模拟信号,有电视频道34个,20 年又将模拟信号整体转换为数字信号,采用有线数字信号的用户可收到中央、省、市、县140多套电视,几十套广播,采用无线数字覆盖的用户可收到中央、省、市、县的26套电视节目,8套广播。

下坝乡地处武平县西南端,毗邻广东省平远县的差干镇、上举镇、泗水镇和蕉岭县的广福镇,距武平县城29公里,南下69公里至广东平远县,是典型的边界乡,也是我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乡镇之一。下辖9个行政村。下坝乡平均海拔180米,是全县海拔最低的乡镇。水力资源和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水力资源2.5万千瓦,仍可供开发水力资源1.2万千瓦,木材蓄积量25万立方米。同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广东名胜景区五子山毗邻的狮子山风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是“放大的山石盆景,缩小的人间仙境”,区内碧水丹山、四时风光如画,是旅游度假、观光休闲、攀登探险的好去处。

2011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达1.8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810万元,工业产值实现9520万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1%、7.4%和11.3%;完成乡财政收入87.66万元,比去2010年同期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509元,比去2010年同期增加622元,比增10.9%。

道路建设方面:投资96万元完成石营、下坝、贵扬、大田、露冕村通自然村的6km水泥路硬化建设。水利建设方面:投资80万元完成了美溪水库和贵扬蕉头坝水库除险加固及贵扬、福兴、石营、露冕等村的管灌工程;投资53万元完成了美溪村500亩基本农田整治和石营村水坡水圳修复。特别是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年为契机,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80万元,做好农田水利项目勘测、规划、设计工作,受益面覆盖全乡9个村,此项目正在实施中。烟基工程建设逐年增加,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

生态乡镇、村和清洁家园工作全面铺开 全乡9个村完成了家园清洁行动。深入开展了生态乡镇、村和清洁家园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绿化、美化、净化”的人文环境。生态乡村建设顺利通过了市级环评专家组的验收。

2011年,全乡仙草种植规模达3500亩,溪黄达200亩,灵芝达60万袋;稳定发展烤烟生产工作,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维护烟叶收购秩序,确保烟农利益,全乡共完成签订合同549亩,超出县合同下达的500亩任务,交售烟叶72162公斤,完成率89.42%,上等烟比例全省最高达68.15%,平均单价17.95元,取得可喜成绩;按照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我乡气候优势,积极推广切合当地实际的科学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落实土地流转工作,2011年我乡土地流转面积达1371亩,其中福建华龙农业有限公司在美溪、园丰二个村建立350亩蔬菜基地;下坝村邱坤华等种植大户引导周边农户种植芋子120多亩。

林业生产工作平稳进行 2011年共投入造林资金15万元,通过资金补助与村签订“大造林大绿化”责任状,单项工作重奖重罚乡、村两级干部等措施,共完成造林任务4408亩,完成非规划林地造林80亩;

【特色产业】

仙草产业 下坝乡着重围绕特色农业产业,着力打造“仙草之乡”。2010年全乡仙草产业规模与效益又上新台阶,仙草种植面积达3500亩。仙草专业合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乡成立的仙草合作社达3个。仙草种植已辐射到周边的江西、广东、长汀、上杭、连城等地,下坝乡已成为周边省市的仙草集散中心,“仙草之乡”品牌效应初步形成。截止2011年底,全乡仙草加工厂已达60 余家,真正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灵芝产业 在稳定扩大传统灵芝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大力开发加工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积极培育灵芝盆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2011年全乡种植灵芝约60万袋,嫁接灵芝盆景2000盆。同时,充分发挥福兴众兴灵芝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与武平县梁峰酒业有限公司沟通,力争使下坝成为其无公害生态灵芝栽培示范基地,既促进企业发展,又增加农民收入。

2011年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下坝打造成为闽粤赣三省边界的生态家园、商贸古镇、旅游强乡”的目标,充分发挥好下坝山青水秀,库区水域面积大,水长湾多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客家商贸古镇、露冕归庆庵、下坝天后宫等宗教历史文化,完善相应的旅游道路,全力打造环山环水—游山玩水—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两日一夜”的短程休闲旅游胜地。具体措施就是以广东平远五子名山为平台,借势发力,共建两省“两日一夜”的黄金旅游线,把我们下坝开发建成为三省边界地区、广东珠三角地区和本省厦漳泉地区的游客两日短程必游线,吸引到下坝一日游山一日玩水,把下坝狮子山打造成为广东五子名山的姊妹山,把我们下坝的石营、大成、大田、福兴、石黄峰等人工库区、天然湖泊打造成为水上乐园、山水人家、生态农家,使之成为人人向往的、风光旖旎的生态家园,令人神往的客家商贸古镇,风情独特的边界之乡。

周边行政单位

武平县下坝乡纪检委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政府路2号

武平县下坝乡财政所 地址:龙岩市武平县S331下坝汽车站东南侧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武平县下坝乡委员会 地址:龙岩市武平县政府路2号

武平县下坝乡下坝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政府路东50米

周边诊所

下坝卫生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S331

周边乡镇

下坝乡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

周边村庄

下坝乡下坝村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政府路东50米

下坝村松山下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下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