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村

培田村 培田村简介 培田村古民居建筑群 培田村“九厅十八井” 培田村乡村详解 培田村交通状况 培田村获得荣誉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 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原辖于 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 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培田古民居汇集京、皖、粤、赣、闽等地的建筑模式和风格,建造技艺精湛。除此之外,培田古民居内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培田村原辖于 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 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

详情

培田村地名网_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资料简介
  培田村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50825210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50825。培田村与新曹村、中曹村、上曹村、下曹村、城溪村、科南村、洋贝村、黄沙村、中田村、升星村、紫林村、前进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培田村同名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介绍

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 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原辖于 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 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培田古民居汇集京、皖、粤、赣、闽等地的建筑模式和风格,建造技艺精湛。除此之外,培田古民居内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培田村原辖于 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 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培田古民居汇集京、皖、粤、赣、闽等地的建筑模式和风格,建造技艺精湛。除此之外,培田古民居内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培田村原辖于 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

培田村 (9张) 培田人传承客家“孝悌为本,耕读传家”的传统与“业继治平”、“开拓进取”的精神,充分发掘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林业、加工业和织造等手工业。同时, 培田又是连城到 长汀古道上的驿站,水陆通衢,便于商贾外调内运、集散中转,商业及运输业亦逐步发展起来,形成耕、读、商并举的客家村落。随着 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发达,明清时期,培田出现一批富商巨贾和文武官宦。他们相继在家乡建造以7座“ 九厅十八井”大宅为代表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书院、2道 牌坊、4座庵庙、1条千米古街,遂形成村内面积达7.9万 平方米的古民居建筑群。

培田古民居汇集京、皖、粤、赣、闽等地的建筑模式和风格,且错落有序,布局合理,将民居建筑、礼制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和园林绿化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虽是人工,宛如天成”,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培田古民居建造技艺精湛。以官厅、继进堂为代表的“ 九厅十八井”建筑,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宅内的建筑装饰集中了各种工艺手法,梁托窗雕鎏金,屏曲、梁扇镂空浮雕,有的图形纹样多达9个层次,巧夺天工。培田21座百年古祠的门庐构造也是技艺超群,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其结构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 牌匾, 镂雕窗牖墙屏,刻石柱楹联,绘木壁漆画,富丽堂皇,令人目不睱接。

培田古民居不仅建造精巧,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而且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 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 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是个只有千余人的小村庄,位于 宣和乡河源溪上游的吴家坊。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宗庙、社坛、碑坊、书院、“ 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2座书院、3座庵、2座庙、2座碑坊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1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2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带有鲜明明清建筑特点的古建筑群落,其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 永定土楼、梅州 围龙屋相媲美。漫步 培田古街,衡公祠、久公祠等精巧华丽的百年古祠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祠庙建筑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

培田村的游人不多,民风很淳朴。这些古老的建筑里都有居民居住,他们在这里烧水做饭、闲 聊休息,对远方的客人态度友好。这里是私人住宅,但又是对游客敞开的,可以随意看看天井、厨房和院子。这里明清建筑的特色是“ 九厅十八井”,曾认真的到一栋宅院里数了一下,还真有“十八井”,但很不容易找到。

是 客家人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

厅堂后部往往有太师壁,供奉着神像或者是祖先的画像,墙上常常贴着书法或者对联。而无论大厅小厅,都有用砖头架起的木条,上面摆满了盆花。有的用脸盆,有的用奶粉罐做成很随意的花盆,看起来朴实又别有情趣。

在院落与院落之间进进出出,当地的人们微笑着点头致意。“耕读为本”的客家思想,是造就一代贤人名仕的座右铭,并且这些思想仍然影响着客家人。无论老人还是青年人都温温尔雅,很多人都会写一手好书法,如果你与他们攀谈,他们会很乐意告诉你他们家族和宅院的辉煌历史,这曾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可是没落了。这个小村庄是安静的。大概青年人都出外打工或者求学了,这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妇女儿童。这里的人们也许看惯了游人,对我们是不太在意的。整个村子就我们一个旅行团,另外还有 龙岩电视台来采访培田村的记者们,我们作为游客,也落入了他们的镜头中。

初看起来, 培田民居破破烂烂,让人没什么耐心。但若有时间慢慢逛,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民房充满了细节呐。比如说地面吧,很多院落用鹅卵石铺地,并做成各种图案,有金钱纹啊,有 如意结啊,有松鹤图啊,四周再用条石镶边,诸多考究。有一家大宅院,大门槛的外面是个半圆型的卵石地面,比院子的地面整整矮了一大截,当中还有个铜钱的图案。每当下雨,这个半圆型的卵石盆就积满了水,像个聚宝盆,这就有了吉利的意味。而中间那个铜钱也有个说法——闭着眼睛从屋外走到屋里,第三步的时候若正好踏到铜钱上,就说明你有财运哦。我们抱着好玩的态度都踏了一遍,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踏到铜钱。看来民间工匠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懂得朴素的人体工程学了。

培田人是喜欢种植花草的,除了在宅院的主要通道铺砌石板道外,别处一律留泥土种植花草。在民宅的屋脊上,常可以看到一些装饰,以动物中的龙、鱼,植物中的卷草为主。这些吻饰,在丽江的纳西族民居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但造型是不同的。

“九厅十八井”大型砖木民居建筑

培田村总览平面图

来到培田村,沿着石板小道走进村口,一座巍峨的石牌坊屹立道口,石牌楼上光绪皇帝御赐的“恩荣”二字,似乎在昭示着这座古村落曾经“不论文官武将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的荣耀。据传是清光绪皇帝赐建给他的御前四品蓝翎侍卫吴拔祯的。它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的“乐善好施”牌坊遥相呼应,显示着培田村文武竞秀、积善济人的辉煌历史。

恩荣牌坊 (2张)

过了“恩荣”石牌坊,路右边有一座“文武庙”,据传该庙始建于明初,当时叫关帝庙。仅为一层,是祀奉武帝关公的。乾隆年间(公元1779 年) 才改成今天的两层文武庙,也称文昌阁。

上庙祀文圣孔子。有对联曰: 万世师表 百方范仪

下庙祀武圣关公。有对联云:一生不负桃源义 千古长存蜀汉忠

这种文武同庙的建筑极为少见的,客家人崇文尚武的性格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触是无处不在的水。那些纵横交错的水渠、水塘,构成培田发达的水系。

在培田,村中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水圳、暗沟和水塘组成。在村中有二条水圳穿街过巷,贯穿全村,直通各户。

据村里的老年 妇女回忆,当年沟水清澈见底。他们足不出户,就靠屋旁这条流动水沟洗涤生活用品。

培田村前有一洼池塘,种植了许多荷花,想必到了每年仲夏时节,荷花盛开时,一定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培田村现存有30多幢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建筑,一幢连着一幢,布局科学,紧密有序。其样式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的建筑模式。如围屋式的“双灼堂”、土楼式的“绳武楼”和“修竹楼”、日字式的“吴家大院”、田字式的“大夫第”、吊脚楼式的“天后宫”等等。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融和了北方四合院优点的九厅十八井典型建筑。它截然不同于以外御为特色的土楼和以内闭为特征的围屋。它没有围墙,没有炮眼,而到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宇坪、照墙、鱼池、花圃,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休闲和养生的美丽庄园。

培田村的民居基本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建筑平面布局形式。 严格来讲,它应归类于闽、粤、赣一带的“三合天井式”民居建筑。 代表建筑有“ 官厅”、“ 继述堂”、和“双灼堂”等。

培田村中规模最大的“九厅十八井”合院建筑,当首推继述堂。继述堂也称大夫第,规模宏大。它远不止九厅十八井,而是有18 个厅堂24 个天井72 个房间,共占地6900 平方米。

继述堂前的广场当地人称外雨坪,坪边原有月塘和围墙,现已毁。坪中遗有一对石狮石鼓,两根纹龙旗杆。门前一副对联“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从联中可以感受到建筑周边环境之美和主人对耕读文化的追求。门楼上这幅“三台拱瑞”的匾额,已经挂了整整160多年。

过了大庭院来到挂有“大夫第”和“登科”牌匾的中厅,从这两个牌匾可以看出这家宅院祖先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过天井上台阶之后进入大厅。中厅大厅联成一体,雕梁画栋,场面浩大,这里主人宴客、会亲的场所。大厅两侧设主卧房,分成前后间。再过一个天井进入后厅,后厅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内宅。与外厅大不相同的是,这里的装饰装修朴素典雅 ,空间尺度亲切宜人,后厅之后、围墙之前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栽有花卉盆景,这里的肃静与前厅的喧闹形成一个明显的反差。

大厅中雕刻精美的古朴家具。

继述堂最绝的一处,莫过于大厅中的地板了。曾有专家来此考察,看到继述堂大厅中独特的地板,非常不解地询问其主人,当初修建这幢房子,是先铺地板再盖房的吗?他们误以为这种类似于石材的地板,是用一整块的石板铺设上去的。其实不然,它是用砂、石子、泥浆等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类似于今日的水泥砂浆,经过长年累月的碾压打磨,变得坚硬无比,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这种像石板的地面。这种非同寻常的建筑形式,体现了客家的聪明才干和高超的技艺。

在培田古建筑中,常用的建筑装饰手段如 木雕、 砖雕、 石雕、 灰塑、 泥塑、 彩画、 漆画、剪瓦等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图案越精美复杂、工艺越精细, 就说明主人越有地位。

双灼堂也是“九厅十八井”式的合院建筑。但它的建筑构架最为精湛、是集 科技与 艺术为一体的培田古民居精品。门庐横批“华屋万年”,藏主人吴华年名字于头尾。 【双灼堂】 (2张)

在继述堂与双灼堂之间,是敦朴堂。敦朴堂前是半圆形的卵石地面。比起街路、院内都低矮很多。每逢雨季这半圆形的卵石盆内积满了雨水,就像个聚宝盆。雨水不溢出去,用意为肥水不流外人田。更有甚者,卵石金钱纹中的小小铜钱也有讲究:如果你闭着眼由院内出门,第三步恰好踏在这枚铜钱之上,你将会有很好的财运。

宣和是古汀州府通往连城、永安的交通要地,宣和乡的培田村就成为汀连官道的连接点。这里明清曾设驿站 ,驿站就设在今日的官厅里。官厅也是培田九厅十八井的代表建筑之一。该宅占地5900 平方米,为前塘后阁五进带横屋、中轴对称式布局。它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官厅前设围墙、半月塘、外雨坪。宅子四周的青砖防火墙古朴厚重,门楼前两坪石狮石鼓危坐,石桅杆挺立,照墙圆围,月增清碧。

培田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当年红军曾在培田的官厅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朱德总司令、彭德怀等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红军抗日先遣队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官厅】 (3张)

门庐设有双重屏风,过门庐之后进入一个大庭院,又有一对石旗杆。进入书写有“斗山并峙”的内门后才是前厅,随后是中厅、大厅、后厅。中厅开学馆,左右厢房曾经藏书万册。后厅为两层楼阁,楼下厅为宗族议事厅,楼上厅为藏书阁。

培田村的村落中心是一条约2000米长的古街。街西有二十几座宗祠,街东有三十几座民居和驿站。曲折的古街与幽深的巷道勾通,把错落的民居建筑连为一体。千米古街最盛时有商铺37 间,今日仍保存完好的有23 间。

培田古街中部的三叉路口,因此处转角优美,遂成培田一大景观,是摄影爱好者到培田的必拍之景。间有此景拍成的作品,在影赛中获奖消息传来。 【培田古街】 (6张)

培田村以千米古街为界,西侧即靠山一侧并列着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在宏公祠、畏岩公祠、乐庵公祠等二十一座百年古祠。各词堂门庐精巧华丽,令人目不暇接。 【培田古祠】 (3张)

在培田古街中段,有一座不甚起眼的数椽瓦屋,大门上书一联,横批:“锄经别墅”,联曰:“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相对于“进士第”的高雅,这“锄经别墅”却来得草根一些。

大多人首先注意到了这“别墅”,不禁疑问,别墅不是现如今城市里有钱人家的专利吗?不是舶来品吗?国家不是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修建独栋 别墅了吗?怎么在几百年前就出现在这僻壤乡村?

其实,别墅源于我国,在中国古已有之,古代称别业、别馆。指住宅之外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二居所而非第一居所。在此须说明的是培田人务实而不奢华,这“锄经别墅”另辟蹊径,却是一所先前的“职业教育学院”,是学习耕作、种植技艺的启蒙理论和实践教育场所。

容膝居是培田古民居中最小巧玲珑的建筑。规模虽小,但文化内涵较深。有人说这是最早的女子学堂 。本族少女、少妇们在这里不但学习文化、礼仪和女红,而且“可谈风月”,也就是可以讲习与婚姻、生育有关的生理知识。写有“可谈风月”四个大字的匾额,嵌在举目可见的厅堂正面的青苔石壁上,古意盎然,引人遐想。

古村落中最漂亮的“都阃府”已焚于火海,只留其遗址犹现当年风采。而在“都阃府”左侧,有一座“衍庆堂”,是为培田吴家总宗祠,建于明正统年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扩建,距今600余年。它融中国民族建筑艺术和客家文化内涵于一体,是保存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筑。

衍庆堂的大门不正对大堂,而开在宅第的东南方,必须过一道内门,始见戏台、中厅及上厅。这种大门的结构与北京四合院相似。厅堂可容几百人拜祖餐饮。原挂有雕龙绘彩镶边功名匾额40多块和学位金牌,“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当“四旧”废去,现仅存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蛟腾凤起”牌匾。此外,厅内还存有光绪年间阳刻进士金匾一块(残块)、神龛、谱案、相匣、石香炉等,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衍庆堂及戏台是培田村民祭祖的重要活动场所,如果有幸赶上节庆时节,还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传统戏剧演出。若是平常周末里,在下午三点左右,也有一场专为游客所准备的当地客家山歌和舞蹈表演,时间不长,却也特别,不可错过喔。

吴家大院位于双灼堂左侧,是培田的中心区域。也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结构的建筑类型。纵深六个院落。有接待能力,是培田住宿、吃饭休息的好去处。厅里还有泡茶的茶海、茶桌和木沙发等一应物品,晚上坐在厅里里喝茶、聊天一定挺有情调的。

吴家大院,原本不叫吴家大院的,叫灼其堂。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主体落成。占地12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到2004年,已呈零落破败、摇摇欲坍之势。后来有位有远见卓识的商界人士出巨资,将其修缮一新。建造客舍、饭堂,用以接待来访的游客。 吴家大院 (3张)

进士第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吴拔祯的祖屋。大门为三合门,寓“天时、地利、人和”之意。门厅后的庭院精致雅洁,颇具文人雅士品茶赏画,琴诗之风骨。正门额上高挂着“殿试三甲第八名武进士、钦点蓝翎侍卫”的《榜元》进士匾,屋里这块《榜元》的匾牌,是他高中武进士后挂上去的。 正厅匾额上书《务本堂》,几个大字端庄气派。大门门后有红军彭德怀部-东方军遗留标语一则,弥足珍贵。它也是对这段尘封历史的有力佐证。

培田是沿“河源溪”的村庄,河水日夜流淌。过去交通不便,只有勉强可以通行传达朝廷政令的古驿道,和撑竹排的溪流。有船行驶的地方,必有妈祖庙,培田村的天后宫就位于万安桥头,是一座香火不绝的吊脚楼式的“天后宫”。

培田村对面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山坡上建有一高一低两座观景台,清晨时分,登临此处,岛瞰培田村全景,山下村庄房屋依山傍水,整齐有序,历历在目,炊烟四起,小桥流水人家,风光无限。白墙、黑瓦、灰卵石路,衬托在蓝天、白云和绿树之中,就像迷人的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显得朴实淡雅、自然明朗。

望着培田这些一幢幢规模宏大的合院建筑,我们都赞叹不已,这真是个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啊。然而,最让我感兴趣、刻骨铭心,最使我感叹的,还是那些古巷。

培田的每座大宅院相临之处,都有留出一两米见宽的通道,这便是幽深的巷道。两旁厚实的高墙,如一线天的峡谷,望不到尽头。而那些青苔,那些横纹,那些斑点,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地面,由密密匝匝的鹅卵石铺就,如一部厚重的史书。

(1)飞机:迄今为止,已开通了上海--冠豸山的往返航班,正常每周三班。周二、四、六晚上八点四十左右到达。曾经开通过深圳至冠豸山的航班,现已停了。机场距连城县城仅三公里。

(2)火车:北方的朋友可以乘坐“海西号”从北京到龙岩在冠豸山站下车。北京西到冠豸山站约25小时。走的是京九,到赣州后走龙赣线。广州-厦门的游客,可以在龙岩火车站下车后乘坐到连城的班车在朋口下车转车。冠豸山火车站到县城24公里。

(3)汽车:福州、厦门、龙岩皆有直通车。龙岩到连城的班车半小时一班(早六点到晚六点)车程约两小时。连城县城到培田约40公里。有直达班车。

(4)自驾:从龙岩自驾车1.5小时可到达连城。厦门到连城自驾车约3.5小时。福州到连城约5小时。沿长深高速G25朋口出口出来,行驶15公里左右,沿途都有引导标识,按指示牌可到达培田古村落。

2019年7月28日,培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周边生活服务

来电(水岸河鲜楼) 地址:升星村高升街165号
升星村高升街165号

周边经济型

连城培田似续堂民宿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培田村新福路12号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培田村新福路12号

周边停车场

培田古村落-停车场 地址:培田村连城县培田古民居
营业时间:00:00-24:00
培田村连城县培田古民居

周边村庄

培田村 地址:龙岩市连城县
龙岩市连城县

升星村 地址:龙岩市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