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村
碗窑村
碗窑村,位于蕉城区东南部,属飞鸾镇管辖,与世界良港三都澳毗邻,是典型的闽南“方言岛”碗窑村,位于蕉城区东南部,属飞鸾镇管辖,与世界良港三都澳毗邻,是典型的闽南“方言岛”。据乾隆年间所修《宁德县志》记载:“本邑因有碗窑之业,漳、泉、兴等处无业之民杂聚二都,以造碗谋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里居住有黄、蔡、叶、裴四大姓。历史人物有清代优贡蔡英资、太学生蔡步圣等等。解放前,碗窑村制造的粗瓷碗,通过海轮,运往天津、山东等地。特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随着三都澳的开埠,茶叶、土纸、青靛、瓷器成为了大宗输出商品。最多的时候,碗窑村有窑达30透(座),给这个村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村里的黄氏中西合璧的建筑就见证了这段繁荣历史。碗窑村现有清代大型建筑十余座,保存完整。这些古民居,既有浓郁的闽东地方建筑特色,又糅杂了闽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与闽东山区的古建筑形...
详情碗窑村,位于蕉城区东南部,属飞鸾镇管辖,与世界良港三都澳毗邻,是典型的闽南“方言岛”
碗窑村,位于蕉城区东南部,属飞鸾镇管辖,与世界良港三都澳毗邻,是典型的闽南“方言岛”。据乾隆年间所修《宁德县志》记载:“本邑因有碗窑之业,漳、泉、兴等处无业之民杂聚二都,以造碗谋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里居住有黄、蔡、叶、裴四大姓。历史人物有清代优贡蔡英资、太学生蔡步圣等等。解放前,碗窑村制造的粗瓷碗,通过海轮,运往天津、山东等地。特别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随着三都澳的开埠,茶叶、土纸、青靛、瓷器成为了大宗输出商品。最多的时候,碗窑村有窑达30透(座),给这个村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村里的黄氏中西合璧的建筑就见证了这段繁荣历史。
碗窑村现有清代大型建筑十余座,保存完整。这些古民居,既有浓郁的闽东地方建筑特色,又糅杂了闽南建筑和西洋建筑风格,与闽东山区的古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特别是梁枋、托梁、雀替、斗拱间的彩绘,给人以复杂多变、气派非凡的感觉。
周边公司
三都澳食品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飞虎路94号
周边村庄
碗窑村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二零一省道
飞鸾村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