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镇

三沙镇 霞浦三沙 三沙 三沙镇历史沿革 三沙镇地理环境 三沙镇行政区划 三沙镇人口 三沙镇经济 三沙镇社会 三沙镇文化 三沙镇交通 三沙镇旅游


三沙镇属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县,地处 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突出部,霞浦县中部,距台湾 基隆港126海里,距 马祖岛仅16海里。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历史上被誉为“福宁门户,闽浙钥匙”, 自古就有“闽浙要冲”、“海疆重镇”之誉。三沙镇是全国著名的 闽东渔场所在地,系一级渔港,是福建省最早开放的四个对台贸易二类口岸之一,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福建省文明村镇,省级生态优美乡镇。2006年6月国台办批准在三沙设立全国首个“ 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2010年被列为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4年被列为 全国重点镇。2017年,三沙镇行政区域面积7141 公顷,常住人口36520人 。唐、 五代、宋时,今三沙镇境域属劝 儒乡擢秀里。元代,地属五都。明至清 光绪年间,属五六都。清 宣统元年(1909年),设下东(三...

详情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所有镇中心区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介绍

三沙镇属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县,地处 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突出部,霞浦县中部,距台湾 基隆港126海里,距 马祖岛仅16海里。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历史上被誉为“福宁门户,闽浙钥匙”, 自古就有“闽浙要冲”、“海疆重镇”之誉。

三沙镇是全国著名的 闽东渔场所在地,系一级渔港,是福建省最早开放的四个对台贸易二类口岸之一,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福建省文明村镇,省级生态优美乡镇。2006年6月国台办批准在三沙设立全国首个“ 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2010年被列为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4年被列为 全国重点镇。

2017年,三沙镇行政区域面积7141 公顷,常住人口36520人 。

唐、 五代、宋时,今三沙镇境域属劝 儒乡擢秀里。元代,地属五都。明至清 光绪年间,属五六都。清 宣统元年(1909年),设下东(三沙)区。

民国元年(1912年),分设中东(青皓)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成立沙澳虞青、陇青墩石浮、古丘田小蔡3个联保,隶属第二区,下辖26保、269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分别改称三沙、陇头、古桶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沙、古桶联保合并,改设三沙镇,辖古桶、虞公、文楼、西澳、集贤、积善、中华、桃山、安胜、榕集、五福、东关、五澳、三澳、柳湾、古镇、金山、青官18保。陇头联保与水门坑联保并为陇水乡,辖陇头、小皓、浮山、墩涧和水门、玉山等14保。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陇水乡、凤城镇并入三沙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原凤城镇大部区域划属凤平乡,三沙镇辖东澳、西澳、五澳、中心、湖山、古镇、 古皓、复兴、 凤阳、雉溪10保。

1949年10月,废三沙镇建制,境域属第四区。1952年6月,成立三沙镇,由第四区代管,辖湖山、古镇2乡。1954年11月,成立海岛区,三沙、古镇2乡镇属海岛区,其余地区属第四区。1955年5月,从海岛区分设三沙区,下辖7乡镇。1958年,撤销三沙区,成立三沙人民公社,1959年辖三沙、古镇、古皓、湖山、金官、东角、芦竹7个大队。1961年5月,三沙公社复为三沙区,辖三沙、嵛山、湖山、金官、古皓5个公社。翌年10月,嵛山公社划属福鼎县,三沙区辖4个公社、26个大队。1966年6月,三沙区分设三沙镇。同年10月,三沙区改为三沙人民公社。1969年11月,三沙镇撤并于三沙人民公社,三沙人民公社辖25个大队、189个 生产队。 1973年,第一艘进入中国大陆的“玉祥号”台轮停靠在 霞浦三沙 古镇港。197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在三沙镇设立了首个 台胞接待站、首个台轮停泊点,率先开展对台小额贸易和渔工劳务输出业务。 1983年11月,三沙人民公社改称三沙镇,下辖4个街道、27个大队、198个生产队、145个自然村。

1990年,三沙镇行政区域63.6平方公里。境内设中心、西澳、东澳、五澳4个街道和中心、西澳、东澳、五澳、陇头、东山、浮山、单斗、三坪、石头鼻、小皓、蔡洋、虞公亭、古桶、东壁、大路顶、八斗、二坑、金鸡、青官司、花竹、青官蓝、三农、金洋、烽火、古镇、三澳27个行政村,下辖27个居民小组、198个村民小组、149个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三沙中心街248号。

2004年,三沙口岸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福建省六个台货海上快运试点口岸之一;2005年,三沙口岸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台轮停泊维修点;2006年,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批准在三沙镇建设中国大陆首个“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 2014年三沙镇被列为 全国重点镇。

三沙镇地处 东海之滨, 台湾海峡西北岸,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突出部,毗邻福州、温州,东与 福鼎市 嵛山岛隔海相望,西与霞浦县 松港街道、 水门乡相连,北与 牙城镇毗邻,南侧面向大海。介于东经120°13′-120°14′、北纬26°25′-26°56′之间,距 霞浦县城21.7公里 ,距台湾 基隆港126海里,距 马祖岛仅16海里, 距 温福铁路霞浦站8公里,距闽东霞浦机场7公里。 沈海高速公路在三沙陇头设有互通口。

三沙镇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环山,一面襟 台湾海峡 三沙湾,海岸线长达40公里,境内以花岗岩类低山丘陵地形为主,丘陵连绵,低山、盆谷、平原交错。

三沙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9℃,春多雨水,夏多台风,冬暖夏凉,霜雪少见。气候受 海洋的影响,季风特点明显。 灾害性天气以台风、暴雨为主,有影响的台风年平均出现3次。

截至2014年,三沙镇辖4个社区、27个行政村,253个村民小组,173个自然村。

社区:中心社区、 五澳社区、 东澳社区、 西澳社区;

: 中心村、 五澳村、 东澳村、 西澳村、 三澳村、 三农村、 金洋村、 古镇村、 烽火村、 陇头村、 东山村、 浮山村、 三坪村、 石头鼻村、 小皓村、 蔡洋村、 单斗村、 古桶村、 虞公亭村、 东壁村、 大路顶村、 八斗村、 二坑村、 金鸡村、 花竹村、 青 官司村、 青官蓝村。

清宣统元年(1909年),霞浦县下东三沙区14578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三沙镇13907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沙镇21850人。

截至2009年,三沙镇基本形成了工业、渔业、港口和对台贸易等四大经济发展格局。

截至2009年,三沙镇有大小船舶近2000艘,年均水产品产量3万吨,2009年水产品产值3.5亿元,形成较为完善的水产生产、贸易、冷藏、加工产业链。2009年,三沙镇共有紫菜育苗室29家,供苗能力达28800亩, 紫菜养殖面积16000亩,2009年产值1.2亿元。

截至2009年,三沙镇初步形成了汽摩配件、五金器具、船舶修造、水产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有规上企业17家。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6.7亿元。

三沙镇第三产业以 对台贸易为主,随着 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深入,三沙民间对台贸易和往来也不断发展,已形成以五澳港为中心的对台贸易区。2010年先后引进台湾原味鲜水产冷藏加工项目、新日鑫工贸有限公司项目、黄渔国水产有限公司项目、海津食品加工项目、荣宏金滩地产、天腾地产星级酒店项目。

三沙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乡镇中心小学, 三沙中心小学 (4张) 下辖完小校、中心园、文技校、和初小校共6所。截止2012年有在校学生2160人、在园幼儿1043人,学校教职工170人。小学学龄入学率和学额巩固率100%、幼儿入园率100%。校园占地面积30717平方米,生均9.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448平方米,生均4.8平方米。

三沙镇中心卫生院是截至2014年1月霞浦县乡镇中唯一的一所一级甲等 中心卫生院,总占地5.35亩,五层钢混结构,配备有电梯,总建筑面积达6100多平方米,工程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2014年1月投入使用。截至2014年1月,该院设有临床综合科(含内、外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等18个科室,院外还设立了3个门诊部,有在编医务人员78人。

古时,三沙原是一片海滩。有一天,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三头狮,两头狮奔去揽住圆山,像双狮抢球:另一头狮站在排塘岭上,头仰着天看。过了不久有五只老虎也来到这里,住在港湾东西的五个所在。狮、老虎都要镇守这儿,为争取地盘,常常相咬,这时海会叫,浪会飞,渔人不敢出海捕鱼。

一天夜里,天上乌云滚滚,雷公大响,雷电大闪, 原来是五头老虎和三头狮撕斗。狮吼虎啸,一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狮战胜了,虎输了,五头虎,吼一声,向东南方向逃,窜到闽江口,占据了那里的五座山。

原先五虎盘踞的所在,因为海水日夜侵袭,成五个大凹地,就是三沙的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战胜的三头狮不走了,一头镇着山,两头护着海。从此,这里成了风平浪静的海港。后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三狮,便将此地命名为"三狮"。由于这进出的居民多从闽南迁来,讲 闽南话,闽南话的“狮”、“沙”音相近,经年累月,含混传呼,“三狮”就变成“三沙”,一直沿用至今。

三沙人对渔船十分“敬重”。渔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红挂彩。除“令旗”外,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船头贴“福”、船眼贴“龙目光彩”、主桅贴“送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舵贴“万军主帅”等,水仙门(船舷两侧供货物进出的门)要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驱邪。虽然渔船逐渐有了现代装备,但源于木帆船的风俗还是继承下来了。

同 闽南沿海的民众一样,三沙渔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 妈祖。三沙民间除了供奉妈祖的 天后宫外,还有关帝庙、九使宫(供奉广利王)等。

元宵、清明、 端午、 冬至等重大民俗节日,三沙人的过法和闽南如出一辙。农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过“普渡”,这也是典型的闽南风俗,整个霞浦县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

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过风炉、米筛,小孩满月要送红色“剃头蛋”等习俗。

三沙人说的是地道的 闽南话,但在数百年的移民过程中,汇聚了 惠安、 晋江、 安溪、 漳浦、 龙海等地的渔民,这些地方的闽南话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腔调,各地闽南腔在三沙几经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

从地理位置上说, 闽南地区的东北界应是在惠安和 仙游交界处,惠安还是通行闽南话,进入仙游就说另一种方言了。三沙是离闽南本土最近的、通行闽南话的地区。

三沙的 畲族语言属闽东片 畲语中的一支,长期以来受当地汉族语言影响,古成分逐渐减少,成为地方变体畲语。三沙一带的畲村靠近 福鼎市境, 畲族语言较接近福鼎畲语。

三沙石厝 (4张) 三沙村民历史上就有用石头,石条建房的传统,许多房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平台、屋顶用长石条铺盖,整座房子就是名符其实的石厝。

三沙地处闽东北沿海,岩石多,石材充足,气候特点是台风多、雨水多。三沙石厝具有极好的抗台风、防雨蚀的效果。如今,三沙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用钢筋水泥建房,建石厝的人家很少了,有些人家还拆掉石厝改建水泥房。

三沙石厝承载着三沙人民生产、生活、民俗、建筑等历史文化的内涵,有较好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三沙距台湾 基隆港126海里, 温福铁路 霞浦站31公里,闽东霞浦机场30公里。 沈海高速公路在三沙陇头设有互通口。 古镇港是著名的深水良港,主航道水深15-44米,万吨级轮船可自由出入,有3000吨级码头1座,是理想的物资起运装卸点和天然避风港。随着三沙中心渔港的开工建设和疏港公路的规划实施,三沙的交通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沙港已并入 宁德港,即将升格为一类口岸,三沙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三沙海岸线长达40多公里,天然海湾港口众多,岸线逶迤多姿,山海风光瑰丽壮美。有被誉为“闽东 小普陀”的 留云寺及 烽火岛、 北澳岛、古桃城等旅游休闲景点。

留云洞

三沙留云洞位于霞浦县三沙镇区西二里的东壁山山崖处,俗称石厝,亦称 幻尘庵(民国二十四年即1935年,僧题安同居士杜仰高先生建 “幻尘庙”于石洞内),建有幻尘庵、 留云禅寺、观音苑、 弥勒园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众多原石佛像雕塑,被誉为“闽东 小普陀”。留云洞景区依山面海,与台湾的东引列岛遥遥相对,怪石嶙峋、古树苍翠、幽径盘回。景区中心面积已扩大到近10000平方米。

留云洞石刻,有民国时期摩崖石刻,主要是慕名而来的党政要人、文人墨客石刻题词;有国民党政界要人 陈立夫的“东海胜地,留云纪胜”;有曾任国民党 宁洋县县长、福建省救济院院长魏雨峰的“得未曾有”和抗日战争时期 霞浦县长刘子兆的“风怒涛飞、巨浪狂啸”等题刻,以及现代已故书法家 游寿(女)的篆刻“龙沙获象骨,草原觅渔田”,著名书法家 郑乃珖楷书:“流云听涛”、 朱以撒的“天风海涛”等达二十多处。有篆、魏、楷、行、草风格各异,堪称石刻艺术珍品,吸引闽台游客来此观光。留云洞是由一块巨大岩石覆盖所以又称“一片瓦”,四周奇石怪状,错落有致。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竹村

三沙镇花竹村依山面海,清晨时的海平线和天空融合在一起,可堪为水天相连,太阳从海面冉冉升起极为壮美,因海滩养殖,渔村小屋、小舟鱼网、浮标竹竿,随着潮水的涨退,加之光影的无穷组合,创造了如诗如画的影像,无不令人赞叹大自然奇异瑰丽。

中央电视台继2013年元旦在霞浦三沙花竹现场直播“2013年的第一缕阳光”后,在国庆的第一天又幸临霞浦。10月1日凌晨05:50,中央电视视新闻频道《 朝闻天下》栏目在福建 霞浦三沙现场直播《 日出东方》。100多名摄影爱好者共同见证了金秋十月美丽的福瑶群岛迷人景色。霞浦除了三沙花竹之外,还有十几个摄影点分散在霞浦漫长的海岸线上,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特色。而花竹是下半年紫菜上架的季节最佳的日出摄影点。

周边中学

福建省霞浦三中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金阳村阳坪里313号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金阳村阳坪里313号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鸡西市教育局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九八一县道旁

周边经济型

芳华民宿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105号
简介:非常棒的民宿,风景超级棒,也非常干净,会有一点点吵,但是完全不妨碍休息,服务也很棒,前台的山东小帅哥会帮忙拿行李送到房间,七楼的bar也很赞,可惜这次行程匆匆,下次一定要多住几天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105号

周边港口

三沙镇古镇码头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

周边乡镇

三沙镇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周边村庄

花竹村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

陇头村 地址:宁德市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