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
龙潭村 龙潭村历史人文 龙潭村建筑景观 龙潭村物产经济
龙潭村,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位于屏南县东部。龙潭村系 宁德市 屏南县 熙岭乡的第三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部,东与四坪村和代溪镇忠洋村接壤,距代溪镇10公里,西与古田县吉巷乡水竹洋村接壤,距天湖顶湿地12公里,南与圪头村接壤,距古田鹤塘镇16公里,北与三峰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一千余人,340户人家,辖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龙潭村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福建省福州府古田县青田乡移峰里三十都四保西溪境龙潭里村(今熙岭乡龙潭村)。龙潭陈氏妈祖颖川郡陈善公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宁德陈山下(现东山村)迁入。当时龙潭村有傅、杨、高、叶、周、韦等姓氏。傅姓败落陈善与子陈财,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继承了傅姓产业。杨姓、高姓、周姓等纷纷败落瓦解。韦姓迁往三峰村。龙潭“ 四平戏 ”:陈氏第五世陈马朝公妈学“四...
详情龙潭村,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位于屏南县东部。龙潭村系 宁德市 屏南县 熙岭乡的第三大行政村,位于屏南县东部,东与四坪村和代溪镇忠洋村接壤,距代溪镇10公里,西与古田县吉巷乡水竹洋村接壤,距天湖顶湿地12公里,南与圪头村接壤,距古田鹤塘镇16公里,北与三峰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一千余人,340户人家,辖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龙潭村旧属古田县管辖,旧称福建省福州府古田县青田乡移峰里三十都四保西溪境龙潭里村(今熙岭乡龙潭村)。龙潭陈氏妈祖颖川郡陈善公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宁德陈山下(现东山村)迁入。当时龙潭村有傅、杨、高、叶、周、韦等姓氏。傅姓败落陈善与子陈财,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继承了傅姓产业。杨姓、高姓、周姓等纷纷败落瓦解。韦姓迁往三峰村。
龙潭“ 四平戏 ”:陈氏第五世陈马朝公妈学“四平腔”,马朝之子陈志显、陈志现兄弟精通“四平戏”始演戏酬神。至清初陈姓兴盛,开始自筹戏班。清乾隆间陈姓戏班被邀到周边及外乡演出,而且备办戏衣、锣鼓乐器等行头。于是打出班名“开祥云”,并到临县古田、宁德演出。据乾隆十七年(1752年)沈宗良增修的《屏南县志》记载:“元旦,拜祖先尊长,鸣锣放鞭炮,十一、十二起,县民演剧庆赞”。又据乾隆五年(1740年)任知县沈钟修纂的《屏南县志》载:“山头奶宫,在城东门外东山上,昔有孝女为父讼冤至此殁焉,或云神戴姓,邑人于六月初一演剧庆赞”。至此,龙潭“四平戏”戏班正式走向民间。
到了清嘉庆至道光、咸丰年间,龙潭村人又陆续组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四平戏”戏班。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因慕龙潭“四平戏”,特地携儿从旧城所在地双溪镇,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来到龙潭村看戏,并留下一首《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诗:“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帮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可见“四平戏”唱腔、表演是很有特色而引人入胜的。“四平戏”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原来的精华。“四平戏”这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并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潭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溪水清澈见底,横跨溪面七座石,村尾最古老石拱桥大约建于明代,清代间在桥面又建了桥厝,整桥雄伟壮观。溪中分别耸立三墩天然巨石,景色优美,正是“颖水三墩驻,西溪七拱桥”。村庄民居沿着小溪建筑南北对照。熙圪公路跨越小溪通过村庄中心,是村庄最繁华地带。
“龙潭酒”是龙潭特产,用清爽小溪泉和本地土产的优质糯米结合古老技术酿造而成的黄酒,味道浓烈甘甜爽口,受到本地区和外省人士的青睐,供不应求。
周边
正宗富源酸菜猪脚秘制老坛酸菜牛肉
地址:熙岭乡龙潭村
周边茶座
源味汤锅
地址:龙潭里村196号
周边村庄
龙潭里村
地址:宁德市屏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