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乡

宅中乡 宅中乡乡镇概况 宅中乡行政区划 宅中乡历史沿革 宅中乡气候环境 宅中乡科教文卫 宅中乡交通概况 宅中乡经济发展 宅中乡经济特色 宅中乡安全生产 宅中乡建筑古迹


宅中乡位于柘荣县南部,东经119°5′20″、北纬27°7′30″。东邻东源乡,西毗黄柏乡,北接富溪乡,南与霞浦县柏洋乡隔溪相望。辖9个行政村。乡政府设在宅中村,海拔550米,距离县城29.2千米。宅中乡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猪牳岩为最高峰,海拔945.5米,最低的西坪村,海拔220米。东溪、西溪汇合于西坪,流入福安茜洋溪。宅中乡位于福建省 宁德市柘荣县东南部,地处三县五乡(镇)交界处,距城关34公里,是柘荣县最边远的一个乡镇。宅中乡下辖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其中有5个老区基点村和1个 少数民族聚居村;宅中乡1570户,3576(2017) ;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万多亩,水田3485亩,农旱地2206亩,用材林2.6万亩, 茶园2000亩,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平均400亩,年平均 气温16℃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以黄红壤为主,适...

详情

宅中乡地名网_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宅中乡资料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宅中乡介绍

宅中乡位于柘荣县南部,东经119°5′20″、北纬27°7′30″。东邻东源乡,西毗黄柏乡,北接富溪乡,南与霞浦县柏洋乡隔溪相望。辖9个行政村。乡政府设在宅中村,海拔550米,距离县城29.2千米。宅中乡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猪牳岩为最高峰,海拔945.5米,最低的西坪村,海拔220米。东溪、西溪汇合于西坪,流入福安茜洋溪。

宅中乡位于福建省 宁德市柘荣县东南部,地处三县五乡(镇)交界处,

距城关34公里,是柘荣县最边远的一个乡镇。宅中乡下辖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其中有5个老区基点村和1个 少数民族聚居村;宅中乡1570户,3576(2017) ;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万多亩,水田3485亩,农旱地2206亩,用材林2.6万亩, 茶园2000亩,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平均400亩,年平均 气温16℃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以黄红壤为主,适宜种植(林)、茶、果、药材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宅中乡坚持“民富、村富、乡富”一起抓,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55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宅中乡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辖宅中村、 赤岩村、后垄村、 坪坑村、坑坪村、 山樟村、山竹坑村、 西坪村、蔡山村9个村委会。 宅中乡

宅中原名宅里。明清时期与山樟、东家山等村同属柘洋下里二十九都。清 宣统年间,属霞浦县上西柘洋区。民国23年(1934),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时期,在今乡辖境曾设立宅中、山樟、西溪3个乡和岭门、白岩、桐元、上坪坑、大冈、蔡山、西坪、西山头、东溪兜、牛项10个村红色政权。民国24~28年,属柘洋特种区宅中乡;民国29年,与菖蒲洋乡合并为菖宅乡(乡公所设菖蒲洋村); 民国32年12月,菖宅乡又与富蒲乡 合并为武陵乡(乡公所设富溪村),现境内设宅中、双溪2个保。

1950年6月,废除保甲,成立宅中、双溪2个区属乡;1952年为宅中、西溪、山樟3个区属乡;1954年为宅中、西溪、山樟、后垄4个区属乡;1956年为宅中、西溪、后垄3个区属乡;1958年8月为区属宅中乡。公社化初期,改为富溪公社的宅中、西溪、后垄3个 大队,后又为区属的宅中、西溪2个小 公社。1965年设立宅中公社,1984年恢复为宅中乡。1990年,全乡面积35.44平方千米,人口6062人(四普数据),其中畲族98人,辖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90个村民小组。1997年,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0.6万。

宅中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猪牳岩为最高峰,海拔945.5米,最低的西坪村,海拔220米。全境属海洋性季风气候,1月气温6.7℃,7月气温25.8℃,全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8.5℃。无霜期246天,年降水量1645毫米。但降水年份不匀,多的年份达3000毫米,少的不足1000毫米。西溪、西坪地带和蔡山、西山头气候悬殊较大,农作物成熟期相差10天左右。正常年间,气候温和湿润,光热条件较好。多黄壤土,宜种林木、油茶。

民国27年,宅中首次办起1所小学,学生寥寥无几。1952年增设山樟、西溪、后垄、宫兜4所小学。1984年发动群众集资办学,群众投劳捐料集资54.8万元,县补助40.2万元,总投资95万元,建设20座计5609平方米的新校舍,实现村村有校舍。乡中心校附设有初中班。全乡现有教师60人,在校学生700人。乡所在地建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电视差转台等,群众文娱活动较前丰富。

乡设卫生院,行政村设医疗站,还有个体医药店6家,初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一般疾病可以就地治疗。

1981年11月荣中公路通车之后,群众又自发投工、投资、自带粮食、工具掀起修路热。继续修通宅中—坑坪、后垅—坪坑、宅中—赤岩、西坪—岙里等8条乡村公路,全长40公里,总投资355万元,除国家补助200万元外,其余都是群众捐资投工建成的,初步改变山区行路难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如宅西公路的开通,使长期淤积的河沙得到开发利用。

历史上宅中住房均土木结构,采光弱,布局乱,住宿条件差。70年代后,乡驻地陆续兴建医院、供销社、粮站、茶站、会场、乡党委、政府办公楼等新式楼房。至1990年,总建筑面积4.16万平方米,年末人均住房12.1平方米,农村居住条件也随着改善。全乡除坑坪外,其余8个行政村都安装上自来水。村村通电话。

乡内溪涧错杂,东溪、西溪汇合于西坪,流入福安茜洋溪,河床切割过深,溪水难以利用,加上山坡斜度大,水土保持较差,境内严重缺水,历史上多发生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广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先后兴建大小水利80多条,修建蓄水27万立方米的后垅水库,灌溉面积共达2543亩。全乡耕地5771亩,其中水田3483亩,占60%,农地2288亩,占40%,农业生产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农作物基本一年两熟。粮食主种稻谷,甘薯次之,马铃薯和大小麦为一年两熟制越冬主要作物。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黄麻、烟叶、御豆以及蘑菇和袋栽香菇。1976年引进“闽优”杂交水稻以来,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口粮基本自给。1990年全乡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94%,粮豆种植面积9802亩,总产量2234吨,亩产228公斤,农业总产值228万元(其中种植业占47.34%,林业占30.65%,牧业占17.48%,副业占4.53%),占工农业总产值315万元的72.4%。是年,农民生产经营的经济纯收入271万元,人均收入445元。

1990年,境内有林地23979亩,其中用材林5657亩,防护林3079亩,毛竹林336亩,薪炭林3079亩,特用林104亩,经济林11706亩,森林覆盖率占65%,绿化程度达到84%。林木主产杉、松、栲、木荷、毛竹。乡辖坪坑村有一小片竹柏,系国家2级保护树种;油茶年产量在160吨左右,是全省油茶基地重点乡之一;油桐在40年代是盛产时期,民国34年,境内桐元村曾组织过桐油生产合作社,金融部门曾贷款支持,后因战乱滞销,大面积失管荒芜;全乡现有油桐222亩;茶叶是农家主要经济来源,年产干茶30多吨;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牛羊次之;果树610亩,柑桔种植居全县前列;袋栽香菇成为近年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全乡1322户种植袋栽香菇120万条,有焙制香菇厂22家,后垄是香菇生产专业村,乡内菇农年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1/3左右,该乡香菇生产特点是:普及率高,制种、生产、烘干系列配套。

境内乡镇企业基础薄弱。民国时期,宅中只有5座水力油坊,用于榨油、研麦。农业合作化时期办起农具厂、粮食加工厂,1972年办起综合厂,生产木珠、木纱管、碾米磨面等,1976年公社成立企业管理站后,乡镇企业有所发展,曾办起金属器件厂、漆筷厂、茶叶精制厂、林、茶场、建筑队等。1986年西溪水电站竣工投产,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该电站装机容量175千瓦,占全县乡级电站装机容量12.8%,总发电量70万千瓦时,产值7.6万元,除满足境内人民生活、生产用电外,还供应东源乡山场村农民用电。1987年兴办茶叶精制厂,年加工能力1000多吨,产值可达200万元,当年创税利17万元,1990年创税利25万元。

民国时期,境内只有宅中、西溪、山樟等村的几间简易小店,经营油、盐、酱、醋、糖和迷信品之类,其他生活、生产用具需到城关、富溪和邻县购买。1953年始办供销店,货物由富溪运进。1966年西溪、山樟设供销分社,方便群众。1980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乡所在地有各种店铺35家和1座150平方米的简易贸易市场,商品日趋齐全。各行政村个体商也竞相开设食杂店,小百货店。全乡商品销售额达200万元左右,地方财政也有较大增长,1990年乡财政收入达18.5万元。

(1)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导向,形成规模”的 原则,以基地联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山地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主攻药、茶、林、畜等特色产业,基本形成药材、林竹、养殖三大基地。宅中乡太子参种植面积达4000亩,淡水养殖300亩,辛荑200亩,板栗100亩,杜仲1500亩, 毛竹雷竹1000亩,这些不但是农民收入新增长点,还是乡农税税源培植示范基地。

(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9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公路、通闭路 电视。5个村进行了新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县乡柏油路铺设,实现了乡电与县电并网,建成手机移动机站,兴建坑坪、山樟、赤岩搬迁工程,修建乡边贸市场,实施“新绿亮洁”工程。完成乡自来水三期工程。

(3)乡镇企业不断扩大。采取内部发展挖潜力,外部引进增实力和乡办、村办、个体办、联营股份办“四轮并转”兴业方针,巩固发展现有茶厂、电站、竹凉席厂、 胡椒粉厂等10家企业,引进联兴货运车队等18家企业。

(4)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 风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 验收和跟踪督查,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达到上及要求,文化、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卫生保健网络健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宅中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把“送科技上门”、争当农民的“科技保姆”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时代先锋,让群众满意”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同步安排。选派了一批党员科技 干部和农技、林果、畜牧“土专家”、 科技示范户联系贫困户,当农户的“科技保姆”。由农户根据需要和“科技保姆”自愿“联姻”。该乡已有200多名“土专家”、“田秀才”被农民聘为“科技保姆”。这些“科技保姆”不负众望,走村串户,制定规划,送科技,协调 资金,引新品种,提供信息,手把手 传授技术,教农民科学种养、科学管理,带领农民依靠科技走上致富路。

此外,乡里还统一 印制了“干部科技服务联系卡”下发到农户,对“科技保姆”到户的 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效果进行监管。

“科技保姆”一边“做给农民看”,一边“带着农民干”。在“科技保姆”的 带动下,全乡已推广淡水养殖200亩,新增瓜菜面积800亩,林果面积1000亩, 中药材5500亩,开发有机 茶园生产基地800多亩,催生了科技示范户200多户,并带出了3个种养专业村,创建各类示范项目10多个。

一、宣传到位。针对冬季 火灾高发期,发放森林防火单页800多份,发放企业 消防安全知识450多份,对工厂、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2次,培训230人次,普及学生、老年人、妇女的安全法律知识,推进安全知识进农村,强化全民安全防范 意识。

二、责任到位。与企业、电站、学校等责任对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细化安全项目责任人,责任对象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制定奖惩办法,狠抓事故防范,每个村、企业配备1名安监员,在每月的 安全生产日,专抓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履行 管理职责。

三、措施到位。把道路交通安全、企业消防安全、冬季森林防火安全放在当前工作重中之重,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调度会,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形势,组织人力,对客车、工矿企业、建筑工地、液化经营站点、重点林区、山头进行检查、巡查,严防森林火灾、道路交通安全等重大事故发生。

四、整改到位。由乡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每月对企业、工厂、矿山等进行一次拉网式大 检查,查出的事故隐患,限期整改,跟踪 督查,凡是整改不力、马虎应付的,按责任制进行 处罚,并要求企业主和员工从安全第一考虑,履行安全职责。

西坪“普光寺”是境内名胜古刹,明进士游朴题的“深山佳处”匾额犹存。

周边村民委员会

贻勋中宅挈村民委员会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X964

周边乡镇

宅中乡 地址: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周边村庄

西坪村 地址:宁德市柘荣县
宁德市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