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镇

五云镇 五云镇历史沿革 五云镇行政区划 五云镇经济概况 五云镇市政建设 五云镇社会事业 五云镇党建工作 五云镇特色产业


五云镇,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下辖镇,位于赣县区西北部。东濒 赣江,与 湖江、储潭隔江相望,南连章贡区水西镇,西接南康区,北界沙地。驻地五云圩,距赣县区城区25公里。五云镇距赣州市区20公里,105国道贯穿镇境15公里。以驻地五云圩命名。1952年设五云区,1958年成立和平 公社(后改为五云公社),1959年并入沙地公社,1961年析置恢复五云公社(1968年将储潭公社的白涧片并入,1972年划出)。1984年改五云乡。1997年,面积126.6平方千米,辖五云居委会和五云、赣江、千丈、南田、新阳、大岭、下丹、上丹、夏潭、左坑、蓬村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五云圩。2000年撤乡设镇。五云镇 [2008年代码]360721108:~001社区 ~200五云村 ~201赣江村 ~202日红村 ~203千丈村 ~204新阳村 ~205南田村 ~206...

详情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所有村庄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介绍

五云镇,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下辖镇,位于赣县区西北部。东濒 赣江,与 湖江、储潭隔江相望,南连章贡区水西镇,西接南康区,北界沙地。驻地五云圩,距赣县区城区25公里。

五云镇距赣州市区20公里,105国道贯穿镇境15公里。

以驻地五云圩命名。1952年设五云区,1958年成立和平 公社(后改为五云公社),1959年并入沙地公社,1961年析置恢复五云公社(1968年将储潭公社的白涧片并入,1972年划出)。1984年改五云乡。1997年,面积126.6平方千米,辖五云居委会和五云、赣江、千丈、南田、新阳、大岭、下丹、上丹、夏潭、左坑、蓬村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五云圩。2000年撤乡设镇。

五云镇 [2008年代码]360721108:~001社区 ~200五云村 ~201赣江村 ~202日红村 ~203千丈村 ~204新阳村 ~205南田村 ~206大岭村 ~207下丹村 ~208上丹村 ~209夏潭村 ~210左坑村 ~211蓬村

全镇共辖12个村,1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15 (2010年)。该镇的名特优产品有无公害 蔬菜、无籽 西瓜、 茶油、 食用菌、 板鸭、 烤牛肉、果业、 烟叶等。2004年人均纯收入1238元。无公害蔬菜生产被列入了赣州市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2004年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蔬菜产地检测认证,被评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先进乡镇。计划生育、党建、宣传思想、社会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获县表彰。

2004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根收缩,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五云镇全体干部硬是凭着一股“五云精神”,实干、苦干加巧干,确保了经济实力稳步增长。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5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18亿元,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114元。财政收入3880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000万元,地税收入880万元。

工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五云镇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克服用地、资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外迁等诸多不利因素,社会经济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98.46%,比去年同期增长29%,实现销售收入88861万元,产销比例为95%;出口交货值10324万元,同期下降30.5%,完成全年技改投入数6725万元,同比增长34.5%。一是突出优势产业,扶优扶强。五云镇现有工业企业450家,实现工业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3家。五云镇继续以摩配、电光源、石材加工、刀刃具等为四大支柱产业扶优扶强,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9家,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4家,超亿元的2家。全镇最强的刀刃具公司——浙江东方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29亿元,浙江耐特工具制造公司实现产值1.235亿元。此外,本年度,四大优势产业共完成产值62255万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66.56%。

二是技改投入有所增加,虽然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但五云镇技改投入的热情不减。1-12月份,全镇各企业实际投入技改总额达6725万元,比去年(6518.97)万元同期增长3.2%。

三是推行现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

四是工业园区运行有所进展。五云镇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速度,把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作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对全镇的工业用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共征用土地988亩,已向23家企业出让土地746.6亩。

五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加强对统计、会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做好企业的参谋和助手。

农业镇内盛产各类蔬菜、食用菌、茶油、 无籽西瓜、柑桔、柚子、桃、李、梨等农产品,具有非常丰富的 花岗岩、瓷土、砂石、竹木、水面等资源,资源优势非常突出。

农业经济运行平衡。2004年,农业总产值1830万元,农业生产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农作物价格较往年有所提升,使农民在丰收的同时得到增收,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种粮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

粮食生产增幅较大。200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对种粮大户、良种种植户、早稻种户实行直补的精神,充分调动了广大农产的生产积极性。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实际完成3164亩,总产1151吨,比去年增加33吨。近郊农业得到发展。今年,五云镇把双龙、周村作为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分别拨款60000万元和40000万元予以扶持。目前两村己拥有蔬菜面积130亩和200亩,发展标准钢架大棚375个和36个,竹棚8000平方米。同时农办还将洋岙村大鸟山高山蔬菜基地上报立项,到现在为止,五云镇城区周围已有洋潭头、湾潭、桥头、周村、双龙等多个近郊蔬菜基地。

此外,落实农村生产安全、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取得初步实效。

第三产业三产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新区的开发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区范围内的商业、交通运输、餐饮业、娱乐休闲等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一些高档消费场所也进驻缙云县城。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有关数据显示,五云镇城区范围内,共有商业、个体工商户2728户。约占全县的40%左右。三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发展势头。同时,加大对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教育业等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五云镇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一是积极配合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土地征用工作。2004年新区鼎湖路开发,城防工程建设涉及8个村,共征用土地800亩,已签协议131亩。用于建造新区110千伏变电所向杜桥村征用土地8亩,本年度共征用土地139亩。全年处理地上附着物141亩。协助做好下双龙扶贫小区的房屋拆迁工作,共拆迁15户2200平方米,牵连有关行政村和单位7家,解决矛盾25次,涉及100多户。圆满完成紫薇小学整体建设工程。9月1日,占地面积56亩,共投资3200万元,历时工期14个月的新区紫薇小学正式投入使用,缓解了新区及周边村庄的入学难问题。配合城建及土地部门做好大桥南路拓改建工程的扫尾工作,此外,位于周村村的县双潭水厂如期紧张的进行,有望明年完工。

二是积极协助各村5%政策性返还项目的申报工作。2004年,全镇共有12个村的村级项目拟定预安排。镇东村农贸市场主体工程预计年度完工,建设、水南两村综合楼年底将动工,周村、船埠头、西寮综合楼的图纸设计都已通过专家评审。此外,还有10个村的综合楼工程项目已上报拟建用地项目。

三是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周村村修水路2000多米,下双龙村1000多米,共投资30多万元,三里村铺设的U型水渠500米,投资3万多元。此外办理村民建房、拆建60户,协助解决村民建房纠纷12起,配合有关部门拆违11起。

四是抓好旅游文化节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保证外来游客在仙都游的放心,玩得开舒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对仙都沿线官店、周村路段进行整治,共拆除违章石材加工点、养猪户多个。在老城区发动全镇各社区及在城各单位清除卫生死角,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节活动氛围。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2004年,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投入专项资金开展治安大巡逻,扎实有效的开展“平安缙云”创建活动,依法召开镇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进政治文明。坚持“社区工作社会化,社区资源整合化,社区设施配套化,社区服务群众化”的方向,积极开展社区工作,取得了效好的成绩。文化教育工作锦上添花,人武、民政、社团工作措施得力,组织和团结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继续深入开展“先锋工程”创建工作,五云镇党委和杜桥村继续创建省级“先锋工程”示范党委和示范村。从3月份开始,在全镇范围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的活动,经过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小组的监督,五云镇机关效能建设督查小组的监督,五云镇机关效能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上下班纪律明显得到改观,群众满意度提高。

从2004年3月份开始实行指导员制度,五云镇共有县下派5名,省下派1名指导员,他们在各自的驻村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继续加强党员发展的基础工作,2004年共发展新党员50名。同时对党员档案进行清查。全面履行纪检工作职能,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此外,为村级组织换届做好准备。

茶叶是五云镇特色产业之一。古有“缙云县茶芽三斤”。70年代进入发展时期,各社队在低山丘陵开辟连片新茶园,杜桥村在百亩上,80年代,前期茶园继续发展,杜桥在20亩以上,1984—1985年,茶叶滞销,价格巨跌,出现毁茶现象。杜桥村家家有茶园,户户制名茶。仙都笋峰、仙都曲毫,都是1984年县农业局周淑兰在杜桥茶场创制的,外形浑直,芽峰括类,满披白毫、色泽带绿。1986-1989年连续被评为省一等优质名茶和上等茶。此外还有杜桥石笋茶,1984年丽水地区名茶评比二等奖。

近年来,五云镇杜桥的茶叶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并向四周辐射,西寮、建设等村都普遍种植。1998年,杜桥村建立了第一个茶叶市场,成为全县首家茶叶集散地,四方的茶商汇集茶叶市场。2004年年交易量224吨,茶叶生产成为杜桥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已经达到4252元。

周边中学

赣县区五云中学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中学(105国道西)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中学(105国道西)

周边桥

五云桥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红云水暖电器经营部南

周边诊所

五云卫生院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卫生院(105国道西)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卫生院(105国道西)

周边门

赣县区五云镇人民政府-西南门 地址:赣州市赣县区北环路与大兴大道交叉路口往北约120米

周边乡镇

五云镇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

周边村庄

五云村 地址:赣州市赣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