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下乡

仙下乡 仙下乡经济发展 仙下乡仙下乡民俗 仙下乡崇文重教 仙下乡喜酒好茶 仙下乡存在的问题


仙下乡位于 江西省 赣州市 于都县中部偏北,西与 兴国县毗邻,东西贯穿 224省道公路,交通极为方便;现各小村都已开通乡村公路,从仙下圩可直通各小村。乡政府驻仙下圩,距县城27公里。下辖21个村,27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4.19平方公里。境内有1座小(一)型水库--下栏水库和12座(二)型水库,水源丰富,是全县唯数不多的早涝保收乡镇。此外,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煤炭及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仙下原名仙下贯(guan),这个guan同其中三贯村、贯背村的guan相同,具体含义待考察,猜想为一块凹地中的平地的意思,应该不是近现代的行政单位。另有一说,因该乡古时有一座名叫仙霞观的道观因而得名仙霞,行政地名简化之后同雩都简化成于都一样,改为仙下。仙下乡面积:144.19平方公里人口:54711人(2017年)邮编:342321代码:360731211...

详情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所有主城区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介绍

仙下乡位于 江西省 赣州市 于都县中部偏北,西与 兴国县毗邻,东西贯穿 224省道公路,交通极为方便;现各小村都已开通乡村公路,从仙下圩可直通各小村。乡政府驻仙下圩,距县城27公里。下辖21个村,27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4.19平方公里。境内有1座小(一)型水库--下栏水库和12座(二)型水库,水源丰富,是全县唯数不多的早涝保收乡镇。此外,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煤炭及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仙下原名仙下贯(guan),这个guan同其中三贯村、贯背村的guan相同,具体含义待考察,猜想为一块凹地中的平地的意思,应该不是近现代的行政单位。

另有一说,因该乡古时有一座名叫仙霞观的道观因而得名仙霞,行政地名简化之后同雩都简化成于都一样,改为仙下。

仙下乡面积:144.19平方公里 人口:54711人(2017年) 邮编:342321 代码:360731211

仙下乡辖:仙下村、观背村、上方村、洋田村、石坑子村、石陂村、富坑村、福星村、潭石村、三贯村、山塅村、邹坑村、西洋村、吉村、乱石村、莲塘村、高兴村、龙溪村。

位于乡周边,驻仙下圩,以此取名。境内地势平坦,人烟集中,谓仙下乡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中心。文革前期由原兵背大队和仙下大队合并,名仙下大队,体制改革后,名仙下村。辖17个村小组,662户,3506人,耕地1410亩,人平土地0.4亩,多数村庄建在山排脚下,大段中,运输交通方便,村西有高枧河流过,正中有仙下河(俗称紫溪河)流淌,水利方便,主种水稻、花生,居住刘姓为多,方姓次之,彭姓为辅,沈姓、匡姓、王姓、徐姓、周姓、易姓少许。

位于乡东部偏南0.5公里,属丘陵地区,仙下至车溪公路穿越而过,人烟集中。境地夹潭石河南流,境西接仙下河灌溉。

观溪宗祠有联:“双龙岗峰恋叠秀起伏蜿蜒定卜人文蔚起,背溪水双流绮丽环绕 旋佻阴富贵双全“。

形象刻画了其村山川景色秀丽,水源方便,不易干旱、水涝。主种水稻,山坡平缓,果业生产发展好,村办柑桔基地50余亩,个体脐橙发展快,面积二百余亩,年产值三十余万元,品质“纽贺尔“,创赣南脐橙名优品牌。全村辖7个村小组,316户,1558人,耕地841亩,人平0.54亩,居住易姓、欧阳姓、谢姓,方姓极少,多以刘姓在清朝从宁都徙迁定居开业,建宗祠”馀庆堂“,开山祖玄道,有联:”铉宗始于之明族大宗蕃乾坤久,

道祖立基观溪一脉宏开日月长。“

名“天禄世家”,有联:

“天命是从斩蛇起义灭楚并溱肇开帝业耀千古,禄受勿替宰马盟心伐吴讨魏创成正统隆万年。“

阐明祖辈开基业之历史,寄后代于希望。后辈子孙勤奋努力,忠心耿耿,近代有省级、副县级、正局级干部多人、企业实干家许多。

位于乡东南部,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境东潭石河流过,西接仙下河灌溉,车溪公路正中穿越而过,村东面多以缓坡山地,宜果面积较大,耕地灌溉方便,不易旱涝,主种水稻、花生,辅之以西瓜、果树。境内陈姓少许,多以方姓在宋代由兴国迁入该村袁罗坝(今围脑组大段中)开居,开山祖克安传长子名子仁迁洋田开居,称下方屋,次子名子礼定居上方,称上方屋,故名上主村,辖7个村小组,355户,1657人耕地1100亩,人平耕地0.66亩。2000年有省、市、县台办的通力引资,乡、村各组组织努力创业,由浙江省荣联陶有限公司(台资)董事长黄 杰先生代表公司捐资人民币417955元,本村台胞方 腾先生捐资30000元,无中氏先生捐资10000元等许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捐资兴建“上方荣联希望小学“,于2001年10月竣工,总投资60多万元,占地3819平方米。

位于乡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境中仙下河流过,接其灌溉方便,主种水稻,山地面积较少,多以石壁岭,境内居住沈姓、谢姓,刘姓少许,多以方姓,同上方村共修族谱,俗称下方屋,辖11个村小组,690户,3232人,耕地1858亩,人平0.57亩。

地处于都县仙下乡西南部,辖8个村小组,分别是石坑组,禾稿塘组,石古圾组,马山凹组,下马山组,上马山组,下门坑组,上门坑组,黄竹迳组,共366户,1705人,耕地1137亩,人平0.67亩,居住方姓为多,少许谢姓、林姓、邹姓。2008年实现全村通水泥路。境中有高枧河南流,村东有仙下河在上马山汇合高枧河注入车溪坳背进梅江,水源条件好,历年洪涝时有灾害。石古圾组为仙下乡境内海拔高度最低点,仅130米。种植以双季水稻为主,附作物为花生,油菜。水果以脐橙为主,马山凹组和黄竹迳组有脐橙种生态农业园。山地以丘陵缓坡多见,松木为主。上马山奎毫塔建于明正德年间,今已废弃,但常年有登山爱好者攀登此山。黄竹迳有一自然岩洞,名“合田岩“。

地处乡南部,村前有座水陂和石桥,始名石陂桥,简称石陂。村正中有于——宁国道穿越而过,交通方便,村东西方向各一河流,灌溉方便,耕地旱涝保收,主种水稻、花生,山地丘陵多见,村中有县科技示范场,主种脐橙,村为企业“石陂红砖厂“,效益可观。境内辖17村小组,660户,2803人,耕地1928亩,居住姓氏复杂,有曾姓、朱姓、陈姓、易姓、吴姓、郭姓等。

位于乡西南部,南接岭背乡,西与兴国县留龙乡相邻,苏区时期曾设虎坑区,属胜利县管辖。境内山高林密,丛山竣岭,古时常有虎狼出现,故名“虎坑”,居住钟姓、朱姓、方姓、刘姓、汤姓、周姓、邱姓、谢姓,古代有虎坑圩贸易中心,为西南山区毛竹、林木、茶油等农产口集散地,曾一度繁荣。现辖21个村小组,680户3611人,耕地2413亩,人平0.67亩。因无河流穿越,耕地大部分以梯田为多,易干旱,1973年集全村劳力从兴国县留龙乡境内开山劈石,垒坑拦坝修筑名“团结渠道”,全长16公里,引水灌溉全村农田。现主种水稻、花生。在85年于都糖厂建成投产后,历年甘蔗种植上千亩,上交工业甘蔗3000—4000吨,农民增收。

位于乡中东部,成立人民公社时,群众说:“共产党大救星,使我们过上幸福生活”,为怀念党恩,取名为福星大队,属丘陵地带,于一宁公路直穿而过,地势平坦,为烟集中,共有13个村小组500户2176人,耕地1402亩,人平0.64亩。居住段姓、彭姓、孙姓、任姓、刘姓、管姓、陈姓、肖姓。境内有潭石河和岩下河流过,正中有下栏水库东干渠经此过车溪乡,水源条件好,旱涝保收,主种水稻。山地多以缓坡。1963年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1966年出席省劳模大会,其事迹列入全省先进典型展览。

地处乡中部,村边溪潭中有一巨石,故得名潭石,属丘陵地区。地势有石下,东片、西片、木子组较为平坦,且于一宁公路穿过,富益组、丁屋、贯城、大水坑山高林茂,有下栏水库东干渠流过,潭石河发源于大水坑组岭头嶂,区内水原条件优越,灌排自如,旱涝保收。境内辖10个村小组365户1549人,耕地1103亩,人平0.71亩,居住谢姓为主,少许彭、王项姓。

位于乡东北面,传说朝王氏从车头迁入开基建村,至清咸丰年间有三个千户富翁在此创建圩场,名三贯圩,历史多原因,已多年不当圩。居住多以肖姓,辅之陈、刘、王、李姓少许蓝姓(畲族),旷、卢、彭、叶姓,辖19个村小组630户2806人,耕地1587亩,人平0.56亩。村中于一宁公路穿越,北面与银坑乡交界,东北方有小迳(小二型)水库,西部有松树下水库,正中下栏水库东干渠流过,水源条件好,灌溉方便,旱涝保收。主种水稻,山地多以缓坡,松木杂柴丛生。佛教宝金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于马力组,属县统战部佛教协会认定的寺庙,因僧房禅室建在自然岩洞中,风景无限,俗称“洞子岩”。常有佛教徒侍候香烛,念经做佛。每月正月初一和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纪念观世音菩萨生日。四月初八日纪念佛祖辰诞。众信士纷购青蛙、黄鳝等野生动物放生,回归自然。每个纪念日都有许多香客、施主前往顶礼膜拜,祈求平安,求财吉祥。曾有联:“善者不昌,恐祖宗遭殃;恶者不灭,乃祖辈遗德”。

横批:“善恶有别“有此告诫天下人等以善处世。

地处乡东北部,以驻地山段得名,属丘陵山坑,杂柴丛生。村东面有银坑河流过,曾建水泥便桥一座,2001年洪水冲毁,河东面尚有2个村小组群众交通不便。境西河坑、盘子脑、赤坑组水源欠缺,常受旱,严重年份,人畜饮水因难。辖16个村小组500户2293人,耕地1546人,人平0.67亩,世代居住以邹姓为多,少许肖、管、黄、饶、陈、谢、刘姓。

位于乡东部,地处丘陵石壁坑,有24个村小组806户,3461人,耕地1720亩,居住邹姓为多。境内荒山秃岭多,源枯竭,仅有东陂水库和少许山塘,灌溉条件极差,常有旱情出现,人民生自学成才较为贫穷。

位于乡东部,地处梅江沿岸,山坑之中。常易受洪涝灾害,晚秋作物易出现旱情。山高林茂,杂柴丛生,有些缓坡山地,人们开垦种果树的积极性很高,增加许多经济收入。由于丛山竣岭阻挡,梅江受限交通与通信都极为不便。共辖8个村小组203户943人,耕地485亩,人平0.51亩,主种水稻、西瓜。居住肖姓为多,少许管、杨、邹、陈姓等。

位于乡东北部,古有集贸市场,名吉村圩,农历一、四、七当圩因地处偏僻、物源不丰富,多年不当圩,村正中以灌溉,发电、养鱼效益的县办中型水库,名下栏水库。1966年9月动工,1969年3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积32平方公里,总库容1108万立方米,坝高33.7米,干支渠道16条,长95.5公里,灌溉仙下、车头两乡22个村的2.8万亩农田。村境内有仙下河流过,农田灌溉方便,旱涝保收,主种水稻。山地多以缓坡,村东旗岭面高山竣岭,杂柴丛生。居住彭姓为主,少许朱、李、谢、刘姓等。共有27个村小组1028户4326人,耕地2049亩。

位于乡北部山区,因田间、住宅承处“怪石鳞立”,故得名“乱石”。辖21个村小组,980户3494人,耕地1794亩。居住汤姓、朱姓、王姓、周姓居多,刘姓、彭姓少许。境西高山竣岭,绵延起伏,山上杂柴丛生,常有野猪出没危害庄稼。农田以梯形排列,灌溉自如,旱涝保收。主种水稻,其产花生、芋头,种在麻沙泥田,煮之有烂,香郁爽口。生姜肉质黄而脆,曾畅销广东、上海大都市。脚板薯炒之松爽,炸之软绵,尚有“淮山”之功效。

位于北部山区,辖16个村小组,697户3077人,耕地1977亩,人平0.64亩,居住刘姓、蔡姓、彭姓、张姓、李姓、段姓、郭姓少许,多以卢姓、因卢姓宗祠门口,原鱼塘多且相连,故名“莲塘”境内山高林密,溪水常流,灌溉方便,旱涝方便,山坑田常受野猪、野兔等侵害,荒芜不少农田。岩前组一带石灰石矿产资源丰富,人民公社期间建有公社石灰厂,体制改革后由个人承包至今,烧制石灰供邻近乡。长水组有一温泉,常年涌泉不息,水量较大。

位于级北部山区,与马安乡交界。辖11个村小组430户1953人,耕地1096亩,人平0.56亩,居住彭姓、方姓、李姓、林姓、卢姓、朱姓等。村西面高山丛林之中修筑大禾水库,灌溉农田方便。村东面高山之中原建有仙下公社煤炭石(窑背山煤矿)。品质热量含卡高,产量可观,效益还好,后因煤层太深,透水大,无力承办倒闭。村部驻高兴圩,逢三、六、九当圩,每年四月、九月搭台唱戏几天,拜财神祈平安。

处乡西北部高山丛岭之中,居住方姓、刘姓、毛姓、朱姓、许姓等。共17个村小组424户2020人,耕地1121亩,人平0.55亩,大部分屋场都有半山腰和坑沟里,农田分布高山排脚,常种和季稻,口粮常缺,食油为茶油为主,生自学成才较贫困。在唐朝年间就有种生姜的习惯,品种主要为“木姜”,具有“甜香辛辣龙溪姜,赛过远近十八乡,有如冬笋脆如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之美称,1978年至1982年,仙下姜片脱水厂建成投产后,其产品畅销广东、上海、香港,由上海口岸远销美国、日本、菲律宾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广东、福建等地商贩涌现前往收购,一时名气很旺。后因姜瘟大面积发生,无良法根治,而市场竞争激烈,现少有种植。山高杂柴丛生。至今未用上高压电。村级公路呈雏形。

在“兴果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先后办起了富坑脐橙场、仙莲柰李基地、石子嵊脐橙基地等大型果园,品种以脐橙、温柑、柰李为主,辅有黄花梨、水蜜桃、三华李等。1997年开始传统的果业单一生产模式已转向“猪-沼-果(蔗)”生态农业建设路子。特种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办起了以养殖甲鱼、蛇、青蛙为主的仙下特种养殖场和三贯甲鱼场,乡政府成立了“特种养殖服务公司”,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另自2003年起,乡村手工厂开始出现,现如今(2013年)仙下圩西区有很多手工厂,主要以制衣、电子居多,其他一些村里也有办厂。这给一些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主要是中老年妇女居多,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

仙下同时也是“犀利哥”的故乡,常驻“犀利哥”有老野、九九、摧田、逗逗.....等。老野以一身黑色斗篷常隐于原野,一身乌漆嘛黑,犹如挖煤工人,常手拿一盘子往返于石皮于仙下之间,世人见而远之;九九是“犀利哥”中的学者,曾经做过老师,学识渊博,吟得一首好诗,农忙时节还会帮人下地干活,之所以成为犀利哥也是因为爱情;摧田是“犀利哥”中的武者,常年背一金箍棒,后因棒子惹祸进了监狱.....。逗逗在犀利哥中算是比较好的吧,疯的程度不是好大,好像还有家室的,但却爱好研究女性头发,后也因此惹祸不知道去向....

仙下乡里至今仍保留着这样一种习俗:在厅堂大门上方,画一匾额,书之4字 (有的3字),称之曰“门榜”。这些匾额形态各异,书法风格不一,门榜的内容各姓氏家族有很大的不同。奇特的民屠样式配上意蕴丰富的门榜,展示出客家民居独有的文化魅力。
  仙下乡客家门榜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昭示本性氏家族的渊源,如黄姓的“江夏渊源”,说明了黄姓的发祥地是古代的江夏郡;陈、钟、赖、邬等姓的“颖川世第”,说的是以上几姓均望出颖川郡;罗姓的“豫章遗风”,表明罗姓望出豫章郡,二、显示本姓氏谱系的高贵家风或门第。如孔姓的“尼山流芳”,说的是春秋时期孔氏大思想家孔丘诞生于山东曲阜尼山,其事迹和思想彪炳史册,流芳千古,是孔氏的光荣和骄做,钟姓的“越国家声”,说的是唐睿宗时期,钟绍京爵封越国公的历史事实,钟绍京祖籍赣南兴国(唐时属赣县),精通书法,曾助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后官至中书令,以功封越国公,是赣南籍人的第一个宰相,自然钟姓后人引以自豪。三、反映本姓氏谱系中名人先贤的事迹。如钟姓的“知音高风”“飞鸿舞鹤”,前者记录了春秋时期钟子期和俞伯牙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后者记录了三国时期魏太傅钟繁的书法独树一帜,其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的事迹。杨姓的“清白传家”叙述了东汉杨震为官清廉,一生高节。曾有人夜怀十金,向杨震行贿,杨震不接受。那个人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终不受贿。四、显示门风纯朴、吉祥、兴盛。如书写“忠厚传家”、“耕读传家”、“和为贵”、“安其居”以及“风华正茂”、“桂馥兰馨”等等。

生活在仙下乡山区的客家村民,有着各种与世不同的传统客规,而客箩体现出的特色更为明显。
  逢年过节,马安客家的村村寨寨,有路便有客,有客便有箩。挑箩,背箩,扛箩,提箩,顶箩,风姿各异。客箩里装着各类礼品,诸如酒肉、花生、布匹、烫皮、炸果子等。选用客箩,仙下乡人十分讲规矩:迎亲要选用有大喜字的,做生日要选用有大寿字的,孩子降生要用有大福字的,新居落成要用大吉字的。
  客箩还是仙下乡山村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小伙子为获得姑娘们的爱情,往往费尽心思,选用精心制作的有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客箩,而箩里盛装的礼物往往也是最贵重最讨人喜爱的。新娘过门进大堂要踩撤满碎花瓣的花箩,这样既可净身,也有步入富贵之意。而在庆贺喜事时,谁家收的客箩多,谁家也最荣耀。

自古以来,殷实人家请先生上门办学,设私塾,再就是一房、一姓、一村、一寨举办私塾、蒙馆、义学。其经费多来自由各姓氏家族、公堂捐献田产、山林,集资兴办的“文会”、“文社”。
  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客家村寨都有中、小学,客家人崇文尊教的观念更加发扬光大。如今,只要谁家子弟考上了大学,不仅父母全力资助以外,亲朋邻友无不慷慨解囊,加之乡、村政府给予奖励,促进了客家子弟发奋读书的浓厚风气。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年报考大学的考生之多、升学率之高,客家子弟都名列榜首。这一成绩无疑与仙下乡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美德风尚有关。

仙下乡人常常聚在一起饮酒,平时宾客偶至,必呼酒留饮。酒是待客的必需品,每逢庆贺喜事或欢庆丰收,则大饮大喝,百日之劳,一日之泽,家家扶得醉人归。摆酒宴已遍及各种喜庆活动中。酒宴的名称一般以酒宴的内容而定,如婚嫁喜事叫“暖轿酒”、“结婚酒”;小孩出生三日要做“三朝酒”;满月做“满月酒”;老人过生日要做“暖寿酒”;春节时要请“春酒”,耕作中有“栽禾酒”、“圆禾酒”;工匠学徒有“进师酒”、“出师酒”;建房盖屋,动工之日请“落石脚酒”、“上梁之时请“上梁酒”,竣工之时要做“圆屋酒”;迁居、暖灶要请“过火酒”、“暖灶酒”。这种“做酒”活动自然不仅仅是饮酒而已,实际上多是菜肴丰盛的筵席,然而却被仙下乡人冠以“酒”的名称,可见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仙下乡人传统的酒主要是米酒和谷烧两种,其它酒都是这两种酒派生出来的,如蜜酒、冬酒、伏酒及各种药酒。米酒俗称糯米酒(或水酒),是家庭自制的酒,原料是糯米。谷烧俗称烧酒,原料是舢稻或粳稻。90年代以来,啤酒也逐渐盛行。如今的仙下乡人,仍非常热情好客,酒仍是人们交际、礼尚往来,宴请宾客的重要饮品。喝擂茶,也是仙下乡人一项传统。擂茶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饮料。作法是将生米、茶叶、生姜用水浸泡后,放在陶制的擂钵里,用山植木 (或油茶木)制成的木棒 (俗称擂糙)反复碾磨成糊状,再拌入韭菜、菜豆,加适量的细盐,兑上温水,在锅里煮成稀粥,食用时,茶面上再撒上各种佐料,品种随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就饮时,宾主在茶桌边团团围坐,桌面上放上各种茶点,如炒花生、炒烫皮、炸米果、蜜饯等。主人依次献茶。这种擂茶,茶味真、香意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所以客家人视之为饮料中的佳品,不仅用来敬祖、待客、欢度喜庆,而且也是家人常喝常饮,丰富生活的家风美俗。

第一,环境问题

仙下乡的仙下村原本是赣南山区少有的一块较大盆地,地势平坦,广植水稻,田埂交错,树木也颇为繁盛。一条清澈美丽的河流流淌于该乡最老的街道旁,两旁树木清雅整洁。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口的压力,外加规划能力客观上的缺失,导致相当程度的环境破坏。第一是农耕时代遗留的的垃圾处理方式影响了地下水的饮用,第二是因为树木砍伐而不重新栽种又加上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的呼吸道疾病高发的问题。

另外由于人口增加,大量建房,导致乱占农田,乱开挖山坡,导致现在比较严重的农田浪费和水土流失。

还有街道规划和房屋建设的冲突解决缺失也较为严重的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乡民村民的生活方便。

第二,教育问题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珍贵的传统,也是作为缺乏耕地和其它资源的赣南山区赖以生存的传统。只有教育才能弥补资源缺乏带来贫穷。现在仙下的问题不是优秀人才少的问题,而是教育严重分化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当地人和行政教育机构一起要面对的挑战.

第三,精神生活的问题

仙下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建设较为迟缓。现在,仙下还没有一处可以供居民年轻人活动的公共场所。

周边诊所

刘氏静安中医 地址:赣州市于都县于银路中国农业银行仙下分理处南侧

周边乡镇

仙下乡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周边村庄

仙下村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