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窖镇

梅窖镇 梅窖镇历史沿革 梅窖镇区划人口 梅窖镇交通通讯 梅窖镇矿产资源 梅窖镇经济发展 梅窖镇社会事业 梅窖镇旅游资源


梅窖镇位于 江西省 赣州市 兴国县的东南部,东与宁都相连、南与于都接壤,是兴国县著名的工业重镇,全镇总面积8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667亩,山地7.43万余亩,共有寨脑、梅窖、三僚、黄沙、黄岭、水南、店山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境内含有丰富的石灰岩、白云岩、硅石岩、花岗岩、天然耐火石、大理石、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素有“赣南小金盆”之美誉,境内有水泥厂、煤矿、机制红砖厂、莹石浮选厂、石灰厂等工业企业。2000年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2004年实现了80%村通水泥路,100%村小组通公路。1949年8月属第五区龙冈区,1952年11月调整为五区龙冈区公所,1958年12月属龙冈公社,1984年5月建乡为梅窖乡,1993年12月撤乡建镇为梅窖镇。全镇下辖梅窖村、寨脑村、三僚村、店山村、水南村、黄岭村、黄沙村7个行政...

详情

梅窖镇地名网_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资料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介绍

梅窖镇位于 江西省 赣州市 兴国县的东南部,东与宁都相连、南与于都接壤,是兴国县著名的工业重镇,全镇总面积8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667亩,山地7.43万余亩,共有寨脑、梅窖、三僚、黄沙、黄岭、水南、店山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

境内含有丰富的石灰岩、白云岩、硅石岩、花岗岩、天然耐火石、大理石、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素有“赣南小金盆”之美誉,境内有水泥厂、煤矿、机制红砖厂、莹石浮选厂、石灰厂等工业企业。2000年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2004年实现了80%村通水泥路,100%村小组通公路。

1949年8月属第五区龙冈区,1952年11月调整为五区龙冈区公所,1958年12月属龙冈公社,1984年5月建乡为梅窖乡,1993年12月撤乡建镇为梅窖镇。

全镇下辖梅窖村、寨脑村、三僚村、店山村、水南村、黄岭村、黄沙村7个行政村,8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5974人,其中农业人口24822人。

常住人口29019人(2017年) 。

梅窖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319国道纵贯全镇东西,距兴国县城 京九铁路(兴国站)仅68公里,全部为水泥路和柏油路面,境内村村实现通公路。水电设施建设完善,电力极为充沛.圩中心有储藏3000吨立方米水塔,居民用水极为方便。信息网络较为完善,移动通信、信息覆盖了全镇每一个角落,一直是兴国县最早实现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的乡镇。

境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储藏量极大,居赣南乡镇之首位,有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石、天然耐火石、 大理石、铁矿石、滑石、水晶石、萤石、无烟煤等20余种,素有“赣南小金盆”之美誉。工业基础较好,是兴国县一直以来的工业重镇,主要以水泥、石灰、钙粉等建筑材料为主的资源型产业。“赣兴”牌水泥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是江西省的名牌产品;石灰、钙粉、复粉一直是极为优质的资源产品,深受全县乃至赣南人民的喜爱。全镇共有地方民营企业20多家。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岩、天然耐火石、大理石、铁矿石、滑石、水晶石、萤石、无烟煤等20余种,已开发的有煤、石灰石等。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生产粮食9235吨,人均353千克,其中水稻907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花生等,烟叶种植面积350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245万亩,产量 105 吨,其中花生93吨,蔬菜种植面积2670亩,产量5298吨。畜牧业以生猪为主,生猪饲养量0.306万头,年末存栏0.109万头,牛饲养量0.22万头,年末存栏0.14万头,家禽饲养量23.07万羽。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2006年增长32.5%;财政收入达到156.4万元,同口径比2006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2006年翻了1.1番,达到1.0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加1020元,达到3284元。工业经济实力倍增,五年来,先后引进了好迪佳、闽兴公司、鑫鑫钙粉厂等一大批企业。2009年,引进南方建材公司投资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总投资额达6亿元,现已完成三期征地拆迁工作,土建工程已完成75%,预计2011年底点火投产,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利税5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烟叶生产工作连续多年位列全县前列,2010年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五年来,全镇共规划果业开发面积3000亩,流转山地1850亩,完成整地开发1500亩,超额完成了县下达我镇的工作任务;巩固了生猪、肉兔、肉牛、奶牛和山羊等养殖产业,基地加农户的种养新模式已基本形成;组建了农业专业化合作社18个,吸收会员187人,规范化、专业化的效益初步显现。三产活力明显增强,三僚旅游开发顺利启动,2008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华人风水文化峰会,开展了三僚风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2009年引进北京德华雅艺公司投资三僚旅游项目,项目总投资3.7亿元;启动了创国家4A级风景区工作,2010年11月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截止2010年底,三僚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20万元,带动了周边餐饮、建筑、交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累计投资280万元完成了店黄公路15公里硬化工程,提前两年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投资105万元完成了梅窖至三僚公路扩宽硬化工程;多方筹集资金327万元对15条组级公路进行了硬化,总长度达21公里;新建了店山中邦、宝石两座大桥,积极争取石吉高速在梅窖设立出口,结束了我镇自建国以来无高速公路通行的历史。水利设施明显改善,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梅窖、店山烟水配套工程;修建了梅窖甘露水圳等水圳水陂工程32处,总投资额达360多万元。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狠抓了节育措施落实,切实提升了计生服务水平,加大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落实了优生优育各项政策,有效地遏制了计划外生育,确保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多年评为全县先进乡镇。圩镇建设不断加强,投资7万多元对梅窖圩镇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详细性规划,投入6万元对梅窖工业小区全面规划,筹资95万元对圩镇街道进行了整体硬化,投资180万元新建了梅窖新交易棚及周边排水设施,争取资金10万余元,新建了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加强了圩镇日常管理,有效改变了圩镇长期以来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村级活动场所不断完善,投资57万元新建了梅窖、三僚、水南村委会,完善了各种办公设施,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全面实现了各村有规范化办公场所的工作目标。机关面貌焕然一新,筹资320多万元新建了机关干部宿舍楼和干部食堂,对整个老办公楼、计育楼、领导宿舍楼进行了整修,完善了办公设施,对机关庭院进行了改造,做到硬化、绿化和亮化一次完成,有效改善了机关环境和办公条件。

医疗保障更加健全,新农合惠及面不断扩大,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大力开展了手足口病和甲流等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认真实施了“光明微笑工程”,启动了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实施了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作。教育投入力度加大,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实施了梅窖、三僚、水南、寨脑小学改建工程:完成了水南希望小学和明德小学校舍建设;新建了黄沙小学教学楼、三僚小学教师宿舍楼,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教学条件,提升了教育质量。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新增低保人员800多人,改造农村危房78户,救助因灾倒房户57户,低保户、特困户、移民户、大病救助户和下岗工人共同分享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充分利用镇村农民培训学校、远程教育平台和党员创业孵化基地,五年来举办了各种技术技能培训班203期,培训农民18600余人次。

梅窖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人入胜。“门窍纤曲”、钟乳琉璃的自然溶洞一狮象岩(太平岩);使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中国民间风水发源地一梅窖三僚村,其风水文化绵延多年,历代名师造出。“白衣承诏、代不乏人”,被誉为“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其盛名已远播海内外。以三僚为中心的赣南风水、民俗特色旅游已初见端倪。吸引了海内外客纷至沓来。旅游业已成为梅窖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兴支柱,同时,也期待有志人士进行深层次开发,以增强海内外游客的吸引力。

梅窖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地域优势,吸引了外地客商、民间资本更多地予以投资兴业。近些年来,梅窖镇党委、政府积极“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科技型产业,以319国道沿线为重点,切实做大做强工业,党委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和外商服务办公室,创优各类环境,真正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为切实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实行外资企业挂点联系制度,凡投资50万元以上的外资项目,都安排一名镇领导挂点联系,进行从项目立项、论证、到投产经营的全程服务,大力提高办事效率,协调各种关系,积极为外商在梅窖及县域范围内(工业园区)办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周边政府机关

梅窖镇水南村委会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古茶段东50米

周边中学

梅窖中学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梅窖村桥元组

周边乡镇

梅窖镇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周边村庄

梅窑村 地址:赣州市兴国县三二三省道

沟口 地址:赣州市兴国县
赣州市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