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坊村
流坊村 流坊村地理位置 流坊村人口及耕地 流坊村经济发展 流坊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流坊村风景区 流坊村流坊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流坊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 崇仁县境西北,北至南顺时针方向分别与洋城村、南排村、黄家坪村接壤,西及 西北部与 丰城市相交。流坊村总面积82.5平方公里。辖流坊村、洋城村、麻坑村、黄家坪村、对家村、宋家村等6个自然村,8个 村民小组。流坊村村委会政府驻地流坊村距三山乡8公里,距崇仁县城20公里。农业主种水稻,兼作 西瓜、 花生、豆类、 油菜、 甘蔗等。养殖业以猪、牛、家禽和鱼类为主。.流坊村地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东部,距城区8公里,现有9个村小组,248户1008人,党员27名,耕地1234亩,流坊村地属半丘陵 半山区。树种多为杉、松、油茶、杂木。油茶乃传统特产,以质优驰名省内外。矿产资源有钨、铁、 瓷土及 红柱石等。乡村企业主要有家具厂、食品厂、铸造厂、农具厂等。境内有小学1所,共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300人。有乡卫生院和防保站各1所,医...
详情流坊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 崇仁县境西北,北至南顺时针方向分别与洋城村、南排村、黄家坪村接壤,西及 西北部与 丰城市相交。
流坊村总面积82.5平方公里。辖流坊村、洋城村、麻坑村、黄家坪村、对家村、宋家村等6个自然村,8个 村民小组。流坊村村委会政府驻地流坊村距三山乡8公里,距崇仁县城20公里。农业主种水稻,兼作 西瓜、 花生、豆类、 油菜、 甘蔗等。养殖业以猪、牛、家禽和鱼类为主。
.流坊村地处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东部,距城区8公里,现有9个村小组,248户1008人,党员27名,耕地1234亩,
流坊村地属半丘陵 半山区。树种多为杉、松、油茶、杂木。油茶乃传统特产,以质优驰名省内外。矿产资源有钨、铁、 瓷土及 红柱石等。乡村企业主要有家具厂、食品厂、铸造厂、农具厂等。境内有小学1所,共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300人。有乡卫生院和防保站各1所,医务人员2人,村级医保人员1人。1996年乡政府驻地开通 有线电视,1998年,与县电视台微波电视并网,覆盖三山乡。 程控电话、调频广播均实现 村村通,2014年全村有望开通 有线电视。
近几年来,流坊村坚持以打造先进班子,培植富户产业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村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种植花卉苗木2000余亩,建立花卉苗木基地6个,品种达100多个,全村70%以上的农户从事花木种植,农民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600元以上,2007年人均收入达4600元,村集体年增收入达20万元。
逐步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兴村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三培两带”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全国“争创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7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使之既突出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又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流坊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及时配套制定了文明村改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水、电、交通、绿化等各方面规划相衔接,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互为推动的统一体。在文明村建设中,流坊村按照规划的要求,严格实行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管理,避免了杂乱无章的建设和乱搭乱建设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全村没有出现一起违规建房,展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风貌。
对各自然村的道路进行全面硬化,各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村委所在孙家坊、机关报塘自然村硬化巷道2000多平方米,新铺排水管道1000余米,人行彩色道板800多平方米,100%的村民用上自来水和有线电视,27户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46户安装了电话,95%的村民拥有手机,49户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
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倡导健康向上的新风尚;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卫生家庭”、“十佳村民”等评比活动,在全村形成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崇尚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罗山,为江西省丰城、崇仁交界处的名山,是崇仁县的第二高峰。主峰老仙峰方圆88平方公里,海拔962米,位于三山乡流坊村西北5公里处。因罗山高挺峻拔,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有诗赞云此山:“花在雾中笑,村在云中立。”故罗山也称“雾山”,这里山清水秀,人文、古迹、寺殿与自然交相辉映。
罗山主峰古建筑有“大罗山谌母殿”继建“ 观音殿”、“ 许真君殿”附有住房、膳房、签房。建筑古风浓厚、雄伟壮观,传说观音是谌母之客,许旌阳是谌母之徒。山间周围有群峰环抱,有三迭百丈瀑布,九曲涧和山岩水帘香炉水,长年不谒。山西南有一天然 岩石、直伸山外,称“秀谷飞岩”,顶平面积10余平方米。
天玉镇流坊村位于青原区天玉镇东面,距镇政府约7公里,距区政府约1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村。现有9个村小组,248户,1008人,耕地1234亩,水面102亩,山地508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多元。党支部现有党员31名,其中正式党员28人,预备党员3人,大专以上学历4人,占党员总数的12.9%,平均年龄48岁。
实现富民强村,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型能人村干部队伍。为此,流坊村党支部从抓班子建设入手,紧扣党员和致富能手这两个群体,以建设花卉苗木基地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三培两带两服务”工程。打造了一个“公司型”、“协会型”村班子,培养了一批“经理型”、“能人型”村组干部,造就了一批“创业型”、“双带型”乡土人才。
以“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为契机,通过“两推一选”,把村里的创业能人——吉安市景天发展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友礼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流坊村从培植花木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为强化示范引导作用,村里实行了干部目标责任制和包点制,村“两委”干部带头发展苗木产业,作为村支书年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其他干部年均收入也达8万元以上。同时,将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纳入年度业绩考核,作为推荐优秀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促使干部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为吸收更多的农户从事花卉种植生产,村“两委”成员主动“攀穷亲”,开展“1+1”结对帮扶制度,每人结对一户农户作为帮扶对象,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在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建立了党员科技培训制度,坚持“三个结合”:第一,坚持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按照“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理念,依托花卉建立培训基地。采取“点菜式”和免费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农村有较强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又缺乏门路的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进行技术理论培训,大量储备农村“双带”能人后备梯队。第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组织部分栽培大户到省内外知名的相关产业产地打工学习的同时,还聘请省农业厅工程师和江西农大教授定期到基地讲授花卉种植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和花木大户前往湖南株州、浙江萧山等地考察学习。第 三,坚持技术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在技术培训上,建立了技术特派员制度,为每个生产基地派驻一名技术骨干担任技术特派员,全程负责各基地的技术指导。对一些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技术能手,重点培养为产业骨干和产业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的产业领军队伍。
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把党员经济能人培养成政治能人,重视将政治理论培训融入到技术培训中,重视村协合作进行政治思想培养。对列入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从村或协会党组织中分别指定一名党员与其结对“互培”。对协会中的党员骨干,采取压担子、交任务、定要求等方式,促其政治上迅速成熟。全村先后举办了30多期业务培训班,组织了6批120多人外出考察。目前,全村有10名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的“双带”标兵。通过党性培养,一大批过去认为“入党不入党,挣钱不影响”的致富能手,纷纷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支部每季度或半年对上岗党员的工作进行督查考评,把考评中经支部推荐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参加镇党委的专门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和领导能力素质,并把他们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跟踪培养。几年来,全村大部分党员掌握了一门以上致富技术,8名党员成了村组干部,村干部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本着“把实惠让给群众,把风险留给干部”的原则,村党支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四统三分一保一品”。(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分户栽培、分户核算、分户受益,保亩年纯收入不低于3000元,统一用“流坊花木”绿色品牌)模式,抓龙头、壮基地、带农户,延长花木产业链条,降低市场风险,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并在肖家坊、汶上、新塘、上留、李家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形成了虎青公路至李家、低坑桥至肖家坊、新塘至汶上三条花卉产业带,苗木远销湖南、上海、广东、广西。多方承接园林绿化业务,年产值达500万元。全村70%以上的农户从事花木种植,年生产花卉苗木3000多万株。
几年来,流坊村连续荣获全国全省全市多次殊荣。2003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评为全省“‘三培两带’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全国“争创文明村镇先进村镇”;2006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镇”;2007年被评为全市“一村一品”十强村;2010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周边政府机关
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吉安市青原区047乡道东50米
周边生活服务
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周边村庄
天玉镇流坊村
地址:吉安市青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