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夏镇

值夏镇 值夏镇历史沿革 值夏镇地理环境 值夏镇自然资源 值夏镇经济建设 值夏镇城镇建设 值夏镇当地特产 值夏镇人文旅游 值夏镇史志雅证 值夏镇名人


值夏镇地处江西省 吉安市青原区中部,古称芗城,位于赣江支流泷江和富水交汇处,历来地理位置优越。集镇1.8余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992人(2017年) ,有1700多年历史。 位于东经115.3°,北纬27.0°之间,与 吉水、 吉安、 泰和交界,是三县一区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入选“全国重点名镇”。值夏镇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8℃,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约1500mm,无霜期长(286天),主导风向为北风。值夏历来素有“江南重镇”之美誉,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两峰相峙、三江交汇;昔有舸舰迷津之繁,今有车舆潮涌之盛。值夏集镇有1700多年历史,于东晋永安年间始得名芗城,至南宋开市之日正值夏至而改名为值夏。从东晋开埠至清朝隶属庐陵县。中华民国属纯化乡7...

详情

值夏镇地名网_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资料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介绍

值夏镇地处江西省 吉安市青原区中部,古称芗城,位于赣江支流泷江和富水交汇处,历来地理位置优越。集镇1.8余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992人(2017年) ,有1700多年历史。 位于东经115.3°,北纬27.0°之间,与 吉水、 吉安、 泰和交界,是三县一区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入选“全国重点名镇”。

值夏镇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8℃,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约1500mm,无霜期长(286天),主导风向为北风。

值夏历来素有“江南重镇”之美誉,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两峰相峙、三江交汇;昔有舸舰迷津之繁,今有车舆潮涌之盛。

值夏集镇有1700多年历史,于东晋永安年间始得名芗城,至南宋开市之日正值夏至而改名为值夏。

从东晋开埠至清朝隶属庐陵县。

中华民国属纯化乡74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置吉安市十一区,管辖值夏、白沙、多宝、万德、陂头、集福、文昌、杨梅、新圩10个乡镇。

1959年4月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离,改为值夏乡。1985年5月改为建制镇。

2001年1月由吉安县划入吉安市青原区,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106个自然村。

2003年9月,按上级要求,撤并了4个村委会,现辖1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芳洲、思敬、坪上、马埠、永乐、毛家、城上、大前、樟溪、新车、桐坑、万胜、先锋、塘坡、南田等),106个自然村,199个村小组,户籍总人口30036人。现已被列为全省20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

值夏镇地处吉安市 青原区中部,距青原区2l公里,距吉安市25公里, 位于东经115.3°,北纬27.0°之间,东、北与 富滩镇接壤,南与 文陂乡、 泰和县 万和镇交界,西与古安县永和镇隔江相望。中 泷江、富水河分别从镇区北部、西部和南部流过,并在镇区相汇,注入 赣江。青东公路是值夏镇主要的过境省道,境内主要公路有值七公路。

值夏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8℃,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约1500mm,无霜期长(286天),主导风向为北风。

值夏地势东低西高,且丘陵谷地交错,中部低洼,值夏集镇地面平均海拔高程高处54.9米,最低处51.2米,集镇的最高处为值夏大桥59.2米。

全镇区域面积4822.8公顷,人均0.18公顷。山地面积1036.2公顷, 耕地面积2148.3公顷,水域、集镇、村庄、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638.2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 大棚蔬菜、油菜、花生、芝麻等。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1.02%,主要树种有: 湿地松、马尾松(880.1公顷)。沿 泷江、 富水河、 赣江有5大绿洲,面积都在200以上,古木参天,绿荫葱葱,是开辟旅游休闲的最好去处。

值夏镇境内主要河流有赣江(流径3公里)、泷江(流径了公里)、富水河(流径10公里)。赣江由西南向西北从镇边缘流过,泷江由东北经集镇向西北流入赣江,富水河则东南经集镇向西北流入泷江。镇内地下水和 地表水丰富。境内有八座小(二)型水库和六十座小山塘水库,又是地处白云山水渠末端,其东支渠、西支渠、中支渠、二支渠横亘值夏全境。

经探测,从 马埠村至 塘陂村沿线含有少量 赤铁矿和煤。另外,毛家村委会 源头村含有丰富的红石。

值夏镇经济发展迅速,商贾如云,招商企业、个体工商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招商引资10多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有沪赣医药、海洲医药、依玛实业、上海祥欣、玉丰米业、艾吉特电子、浙仙工贸等,招商企业共计20多家。盘活民资,大力扶持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毛织、皮革等各类私营企业30多家,个体工商户800余户。201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4.684亿元(第一产业0.99亿元,二产6.1837亿元,三产7.57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658万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582元;特色产业有圩镇小型企业加工、绿色蔬菜、生猪养殖,药材基地等。此外又是“蔬菜秧”的故乡,秧苗销往兴国、宁都、永丰、泰和、吉安县、吉水县、吉州等周边县区。

值夏镇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小城镇,深入启动民资参与开发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功能整合、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方法,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小城镇建设商品化、小区化、功能化。继商业步行街、马埠商业市场后,06年新征土地50亩,此后陆续将原农贸市场圩棚,粮管所、供销社、地税及周边私房等占地约100余亩,统一规划、成片整体开发建设农贸市场芗城小区。在圩镇中心地带已形成农村商贸集散中心;青龙洲是一座天然绿地公园,占地200余亩,参天大树,长年绿树成荫;在马埠开发区建好了50余亩的沿江绿地公园。圩镇已建三处居民休闲健身广场,分别是源昌超市大门口、步行街中心街、马埠开发区三角花坛;现建有芗城小区商业街和值夏步行街两处商业购物中心。建有完整的产业聚集中心,圩镇周边现有大小加工企业32家,现有工人约1000余人。建有一座垃圾处理中心和一座日供3000吨的自来水厂。青东公路“三改二”安置房小区一期40.56亩于4月中旬完成招投标,已开工建设。2013年聘请吉安市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对圩镇进行总体规划修编,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

全镇交通实现了100%的行政村和95%的自然村通水泥路,水、电、路、文教卫生、通讯等配套设施完善。值夏中心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0人,评为全市首批“十佳”卫生院。城乡低保全面推行,享受低保600多户,惠及1400多人,建有“爱心房”、“爱心公房”28栋,敬老院争创省星级敬老院,建有老年公寓、综合楼。值夏初级中学一所,现有教职工68人,学生995人,完小5所,初小4所,共有教职工109人,学生2336人。青东公路“三改二”安置房小区已规划设计好一所公办幼儿园。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九个一”工程为重点,按照最新的发展定位和现有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深化改革,创新观念,在人口、特色产业、小城镇建设、商贸、流通等方面下力气彰显特色、呈亮点,提升圩镇宜商、宜业、宜居整体水平,打造百姓休闲、经商、购物,周边县、区附近乡(镇)中心镇。风光美丽、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成为建设吉泰走廊重点镇独特优势。

2003年,值夏镇以列入江西省重点镇为契机,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提出以“建设城市的理念打造小城镇”,投入10余万元聘请专家对集镇进行全面规划,将集镇周边3平方公里纳入规划范围;并按照城市功能分区的要求,将集镇规划为商贸物流区、行政办公区、文教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小型加工区等五大功能板块。2013年初再次聘请专家对整个圩镇进行规划收编,并着手对重要地段做控规,同时,严格执行规划,严禁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建设私房或违规搭建;对青东公路临街面建筑统一穿衣戴帽,实施了庐陵风格的立面改造,突出了地方文化元素。完整合理的规划布局,严格规范的建设管理,齐整独特的风格特色,有效提升了城镇品位,增加了个性魅力,增强了吸附能力。如2007年启动的值夏芗城小区,总规划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统一按庐陵文化风格设计,分四期开发建设,是一个综合型、成配套、组团式的大体量小区。整个项目规划刚启动,即吸引了周边乡镇,甚至吉安中心城区、泰和、吉水等地客商前来咨询、订购,场面甚为火爆。2011年值夏镇又抓住青东公路“三改二”工程拆迁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值夏商业板块,在青东公路值夏圩镇段征地126亩,进行旧城改造,该项目第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交付使用,第二期土地已启动挂牌程序有望下半年开始动工。

镇政府机关新大楼2004年12月竣工,2005年3月26日举行落成庆典。该工程建设通过旧城改造项目,以镇政府原院子进行置换开发,整个工程包括办公楼、宿舍楼、计生楼、食堂以及政府大院围墙、路面附属工程等。总投资400多万元,建筑面积4552平方米。为方便群众办事,2009年投资40余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的值夏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站所在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新建成的政府大楼设计宏伟大方,附属工程科学规范,种植了多种珍贵树木、花卉,铺种草皮近10000平方米,院内有近0.67公顷的果树园和0.33公顷鱼塘,建有篮球场和规范整齐的政府公示栏。

值夏镇榨油厂采用古代加工艺术操作制成的原汁原味的天然香麻油,具有祛痰、止咳、健胃、软化血管、活络关节等保健作用,还广泛用于烹饪、凉拌、煲汤、调味等,—直深爱消费者的喜爱。

值夏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日本茄子、杂交优质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已在吉安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莱自选商场占据一席之地,得到消费的者的宠爱。

素有“值茅”之称的值夏药酒具有强身健体、通经活络、滋阴壮阳之功效,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另外,值夏镇的竹木制品、锡器、茶油、薯干等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人文胜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胡铨就是出生在值夏镇桃园村,胡铨墓座落在值夏中学旁。

休闲娱乐——青龙洲漂流景点。

礼佛参禅——盘古山寺。

自然风光——后龙山麓。

敬祖睦宗——仁贤堂。

据考证,值夏这一古朴的地名在全国为罕有,究其名字由来,与南宋名臣胡铨有段渊源。
  值夏一名在宋高宗以前叫芗城。此名一说因古街道似“乡”字形,弯弯曲曲,加上四周物产丰茂,故名“芗城”,然古代“乡”字应繁写为“乡”,显然这一说法属以讹传讹。笔者认为这一带是河水冲积的小平原,地肥人勤,五谷年年丰登,瓜果季季飘香,这里又是周围较大的集市,故曰“芗城”。芗城下段叫孟家巷,先前此巷有孟姓居民好几百户,只因其族人在朝廷为官,犯上了欺君重罪,满门抄斩后还要灭门九族。为逃杀戮,一夜之间,孟姓人作鸟兽散,逃往赣州方向者居多。孟家人虽全走了,但孟家巷称呼一直沿袭下来。就在孟家人迁走的同时,胡铨殿试中魁。地方上出了个文武双全,前途辉煌,颇得皇上器重的名人,省、府、县各级官员竭尽巴结奉承之能事,纷纷出钱为胡铨家乡办事,附近乡人也集资相助,在胡铨家乡道院村建了“道院祠”,在孟家巷尾建有“四朝忠节亭”。此亭长一丈余,宽约9尺,东西向,高二层,一层为进出街圩的拱门,上层飞檐翘角,轻巧俊逸,恢宏典雅,古色古香,此亭为进出街道的必经之路。据说芗城人有戒律,从该亭进出只能徒步,文官也得下轿,武官必须下马,只有胡铨可例外,可胡铨从不违律。结婚的大吉之日,新郎新娘可以骑马或坐轿进出。

芗城因泷江水道依势而建的街道呈“3”字型,一里多长。胡铨和乡人觉得,“跳蚤圩”极不方便做买卖,难成市场气候,遂决定筹建规模稍大的圩场,并计划举行开圩庆典。开圩庆典是件大事,理应选择吉日良辰。乡人们商议,芗城兴旺仰仗胡铨,皇上曾为胡铨题书过“中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这是家乡的荣耀。开圩之日何不定在夏至日辰时三刻,意思是此日太阳经过黄道上最北点(即夏至点),这天为全年白昼最长,隐含来日方长;辰时三刻太阳刚好东升初照,阳光从东往西直照射至街道,并穿过“四朝忠节亭”前后门。值此夏至,吉日良辰,在热闹喜庆气氛中,四面来客,八方商贾云集圩场,开了个好头。那日又正好五月二十六(逢双日)。此后每逢农历的双日为圩日。大家都津津乐道,开圩之日值此夏日,“值夏”一名便叫开了。用时节作地名,既文雅又上口,有吉利之意又有纪念之义。

话说胡铨几起几落后,终被宋孝宗重用。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胡铨69岁时,从敷文阁直学士之职告老返乡。胡铨向孝宗辞行时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念念不忘故乡情。孝宗便特赐通天犀带,钦点官船送胡铨返乡。官船自临安(杭州)运河经长江,入鄱阳湖,逆赣江而上。奇怪!官船旁一大木头紧挨而进,随从用桨驱之,转眼又复傍之,屡驱屡至,胡铨止之曰:“且随之。”官船至吉州十公里处从左沿泷江上行,木头仍在,随从又推之再三,还是不去,胡铨曰:“大木不去也罢,跟我回乡做神去。”
  胡铨上岸后回道院村,命家人把木头捞上来当神“供”起来,并在孟家巷尾,万寿宫左建了一座庙,名曰:“大庙”,把神木置于庙堂高处敬之。胡铨思忖,此时值夏一名虽然取代芗城,但芗城为值夏的前身,应纪念之,仍亲书“芗城”二字,制成大匾牌额挂在大庙正上方。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

胡铨墓位于青原区值夏镇天梁山西北面的陂松山。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卒于故里,谥号“忠简”。家乡人民为纪念他,把他安葬在天梁山下的泷江河畔(今青原区值夏中学旁),便于后人永远缅怀、祭奠这位忧国忧民的南宋名臣。

杨怀珠(1910—1999),江西省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思敬堂杨家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政治指导员,侦察队队长,科长,纵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军卫生部政治委员,海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海军军事法院副院长、院长,海军技术部政治委员,海军工程部政治委员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四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太行山粉碎日寇四路围攻和百团大战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他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海军后勤部原顾问。1999年10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木生(1912年-1971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思敬堂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方面军连长,红三军团四师十团营长、副团长。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新四军四支队八团营教导员、营长,新四军二师第六旅十八团团长,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四旅副旅长、旅长,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一O二师师长。建国后,任南京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71年9月17日在南京病逝。

任昌辉(1916—1989)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马埠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三十六师一0七团排长,第三十六师工兵连副连长、连长,陕北独立第一师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大队区队长、第二分校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武装部部长,第二团副团长,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三八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军区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郑州卫戍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被授予解放东北、华北、中南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

王敬群(1919—)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桐山村人,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乡、区、县儿童局工作。1932年起任江西省宁都、南广、建黎太共青团中心县委儿童局书记,共青团福建省泰宁县委宣传部长,闽赣省委直属德胜关区委宣传科科长,1934年春共青团闽赣省委儿童局书记,红军少共国际师政治部宣传干事、技术书记,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等职。1934年3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起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到达陕北后,历任红一军团第一师青年科科长,陕甘宁独立师统一战线科科长兼宣传科科长,陕甘宁支队一纵队二团、十三团青年干事,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后改任团中央秘书长。1938年起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二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宣教股长,新四军第五支队教导大队教导员兼党总支书记,第五支队新八团、十团、独二团和十五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二师淮南津浦铁路东联防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四旅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淮南军区直属部队政治部主任兼党委书记,四旅政治部副主任兼十一团政委,淮南军区地方武装工作部部长兼淮南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淮南独立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长,二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师政委,第十纵队三〇师政委,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政委等职。1950年1月任中共永安地委书记兼永安军分区政委。1952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兼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委书记。1954年起任北满特殊钢厂副厂长,北满钢铁建设总公司第一副总经理,江西省建筑工程局局长,江西省革委会工业交通办公室副主任,省计委、省经委副主任。1979年7月至1981年10月南京市委副书记兼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1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顾问(副省级,享受正省级医疗待遇)。1985年至1992年10月中共江苏省顾问委员会工作。1992年11月离休。

岳林,江西省吉安县(现青原区)值夏镇芳洲村人。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全国解放前,先后任红四军十师战士、宣传员,二十八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四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四团一营书记,红一方面军保卫局一科科员,陕北红军十五军团七十八师特派员。1937年7月到1939年5月,在延安抗大三期、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任留守处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孝感县工委书记兼挺进团副团长,路西独立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四团政治委员,第二游击纵队政委,地委军事部长,鄂中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湖北十三纵队十五旅政治部主任,宣化店中原教导大队政委,中原警卫团政委,冀鲁豫南下干部队政委,土改工作队员、县委书记,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秘书处长。全国解放后,历任重庆市一区区委副书记,四区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一区区委书记,重庆市公安局长、副市长,重庆市委书记处书记。行政9级,享受副省级待遇。1979年10月24日在重庆病故。

段大明,江西省吉安县(现青原区)值夏镇舍南村人。1910年10月10日出生。1929年11月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至1931年,在地方苏维埃政府任舍南村少先队队长,培元乡少先队队长,乡文化委员,团支部书记,乡少先队攻打吉安城敢死队队长,纯化区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少先队队长、副主席,区游击大队文书、副政委,吉安县警卫连副政委。1932年至1937年7月7日前,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吉安县新兵补充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十二师和十一师的团部党支部书记兼文书,十一师五团战时工作队队长、连指导员。1933年负伤,伤愈后,调任纯化区游击大队政委兼大队长、公略县独立营连指导员、营政委兼营长,赣江独立团一营政委兼营长。后调任红一方面军八军团政治部总支书记兼总务科长、六十一团代理政委,中央军委干部团上干队政工科学员兼党总支部书记、机枪连政委,红军步兵学校副特派员。参加了长征。1936年任陕北红二十九军特派员、抗日支队政委兼支队长、陕北红军二团政委、陕北红军独立五师三团政委。曾任抗日军政大学三大队七队副队长、一大队五队指导员、队列处主任、二支队政治协理员,抗大总校政治部干部科干部分配股股长,抗大三分校政治部干部科科长、校务处处长,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二野六纵队四支队政治部主任,十七旅政治部主任,十二军三十六师副政委,南京公安学校副校长,南京市公安部人事处处长,西南服务团公安支队副政委,重庆市公安局人事处处长。1950至1985年,曾任重庆市公安学校副校长,西南公安部政保处处长、党组成员,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局党组成员、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中共重庆市委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兼市政法党组书记,中共重庆市市委常委、市监委副书记,四川省监委委员。曾当选为重庆市一、二、三、五届党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农科院重庆柑桔研究所党总支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市纪委第三书记,重庆市委顾问,市政协主席,市顾委常务副主任。

彭善坊(1904.2—1982.1),江西省 吉安县(现 青原区)值夏镇彭家村人。1929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入伍后,历任战士、班长、股长、团供给处长,鲁南三分区供给处长,鲁中南军区供给部长,鲁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南京工程兵学校校务部部长,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兰州办事处主任,工程兵学院院务部部长等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参加了 中央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 平型关战役,累建功勋。解放后,致力于军队院校工作,为工程兵部队培养了大批指挥人才和技术人才。1965年5月离职休养。曾被授予 大校军衔。1982年1月11日在 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周边收费站

文陂收费站(S61吉安绕城高速出口)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周边乡镇

值夏镇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

周边村庄

芳洲村 地址:吉安市青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