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溪镇

灌溪镇 江西灌溪镇 灌溪镇乡镇概况 灌溪镇历史沿革 灌溪镇交通运输 灌溪镇支柱产业 灌溪镇经济发展 灌溪镇旅游发展 灌溪镇各村情况


灌溪镇位于 泰和县东南部,东邻中龙,西连冠朝、塘洲,南接沙村,北靠苑前、万合,距县城46公里。境内丘陵起伏,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仙槎河流经全镇汇入 赣江。全镇总面积169.3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320人(2017年) ,拥有耕地46020亩。灌溪镇交通便利,石吉高速泰和东互通立交距镇政府及圩镇仅1公里,18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境内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泰和“东部粮仓”之称,是 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基地所在地,也是全县“山江湖”试验区开发乡镇。灌溪镇位于 泰和县东南部,东邻中龙,西连冠朝, 塘洲镇,南接沙村,北靠苑前, 万合镇。境内丘陵起伏,仙槎河穿境腹地流入赣江、境内总面积169.32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23...

详情

灌溪镇地名网_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灌溪镇资料简介
  灌溪镇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60826112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60826。灌溪镇与古坪村、坎下村、碧山村、田心村、井边村、灌溪村、沙坪村、界溪村、睹碑村、湾溪村、桃源村、塅坑村、录竹村、架竹村、阳丘村、村前村、雁门村、田边村相邻。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灌溪镇介绍

灌溪镇位于 泰和县东南部,东邻中龙,西连冠朝、塘洲,南接沙村,北靠苑前、万合,距县城46公里。境内丘陵起伏,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仙槎河流经全镇汇入 赣江。全镇总面积169.3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2320人(2017年) ,拥有耕地46020亩。

灌溪镇交通便利,石吉高速泰和东互通立交距镇政府及圩镇仅1公里,18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境内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素有泰和“东部粮仓”之称,是 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基地所在地,也是全县“山江湖”试验区开发乡镇。

灌溪镇位于 泰和县东南部,东邻中龙,西连冠朝, 塘洲镇,南接沙村,北靠苑前, 万合镇。境内丘陵起伏,仙槎河穿境腹地流入赣江、境内总面积169.32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

全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2320人(2017年),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312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3万元,人均纯收入2520元。全镇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新建了医技综合楼、中、小学教学楼、敬老院老人公寓,进一步改善了就医、教学和老人的生活住宿条件。

一九四九年元月泰和解放初期仍沿用乡、保、甲制,同年10月取消保、甲制,建立区、乡人民政府,乡属第四区。一九五六年扩区并乡,灌溪乡属沙村管辖,当时叫睹碑乡。一九五八年 灌溪镇地理位置

化,睹碑乡改为古坪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为灌溪乡,二00一年撤乡建镇。

境内 丘陵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仙槎河经该镇腹地注入仁善河汇入赣江,319国道支线阳沙公路南北贯通,, 石吉高速泰和东互通立交距镇政府及圩镇仅1公里,18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较为便利。

全镇耕地面积4.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以优质水稻为主,是我县优质稻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粮食产量为4810万余斤。主要经济作物有:黄姜、 柑桔、槟榔芋等,并建立了占地600余亩的“富康 黄姜生产基地”。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饲养业。全镇 养殖业以养商品牛为主,是全省肉牛基地示范镇,全年出栏商品牛2000余头。家禽饲养量21万羽,出栏生猪2.0万头,水产品总量达78.7吨。

现年来,镇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引导、扶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公园+农户+基地,一条龙生产模式,初步形成了五大基地;优质稻基地;黄姜、槟榔芋、豫薯王等特色基地;适繁母牛培育及肉牛养殖基地;以柑桔柚类为主导的水果基地;以中科院 千烟洲为龙头的生态观光旅游基地等。2006年我镇被省列为全市的一个“山江湖”试验开发区乡镇,这势必将给灌溪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灌溪圩镇新貌 (3张) 灌溪镇具有一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圩镇,圩镇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人流、物流量大。

中国科学院与江西省政府共同创办的千烟洲红壤综合开发试验站坐落在我镇,它是江西省“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试验示范基地、国家区域农业综合发展试验示范区、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CERN)基本站之一。属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土地况面积204公顷,含三个小流域,81个小山丘。经过近20年的改造和人工生态恢复,已经形成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鱼粮,畜牧水产相成链,加工流通两兴旺的喜人景象。

灌溪镇以泰和县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进外资,创办工业,现已投产的工业企业有1家,正在建设的有2家,正逐步突破该镇工业基础薄弱的瓶颈。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9790.05万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实现121.7332万元,占目标数的109%,完成百分比名列全县第二;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4019万元,占目标数141%,完成百分比名列全县第一。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56元。

一是传统产业丰产丰收。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的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05年累计发放粮食补贴137.06万元,全年扩大种植面积150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600万斤,亩均增收60元。

二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面扩大。稻鸭共栖无公害绿色大米生产技术在沙坪、阳丘村试行;通过实施水稻免(少)耕抛秧轻简栽培技术,平均每亩比翻耕少了4个工作日,为农户节约成本达100元左右;水稻旱抛秧综合配套生产技术在全镇100%应用;初步起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壮秧剂、种衣剂育秧技术在我镇60%左右农户应用;推广新肥料、新品种、新农药,农民购买量居全县首位。

三是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继续坚持“科技示范、扬优成势、效率优先”的思路,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全镇种植黄姜600亩,槟榔芋1500亩。建立 “豫薯王”基地1个,面积近千亩。在基地的带动下,全镇发展“豫薯王”面积3000亩,产值达到400万元。围绕“豫薯王”产业,引进了淀粉、粉丝生产企业-----富康食品厂,并与江西山峰薯业有限公司订立了红薯长期收购协议,“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我镇已经形成。在录竹、湾溪村各建立了1个草食畜禽养殖基地,培育种草养牛专业大户10户,饲养肉牛700头,养羊大户10户,饲养羊1060头。

2005年争取到上级立项新修7条乡村道路37公里,预计投资900万元,被县推荐为全市村村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先进乡镇。兴修10万方以上水库6座,加固小(二)型水库1座。组织群众对干渠进行清淤,新修水渠7千米,新打机井7眼,新增有效 灌溉面积500亩;治理空心村1个;投资66万元新建医技综合大楼,占地面积400平方,总建筑1170平方,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争取国家危改及相关配套资金45万元新建了一幢900 平方的中学综合办公大楼。

2008年

完成招商引资工业、企业税收任务161.22万元,占年初目标任务98.02万元的164.48%。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前20天超额完成调增任务(45万元)。完成外资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180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110万美元,获县现汇进资奖;完成进园项目4个,签约资金26100万元,其中投资亿元项目2个,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包装推介任务2个。获县开放型经济综合奖。

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 “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工业兴镇”这一工作思路,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招商引资。党政主要领导均以主要精力抓招商,此外还安排2名副科级干部具体分管负责招商引资和工业企业税收工作。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镇村干部“信息包村、任务到人”的工作机制,将一部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村、各单位并纳入年终目标考评,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凡没有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年终镇机关干部、职工不能评“优”评“先”。村级组织没有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不能评年终综合奖,书记、主任不能评县、镇先进。副科级干部从年终考评奖金中提取600元,一般干部提取300元作为责任金用于招商引资考评。村级在上级转移支付中提取1000元作为招商引资责任金。镇招商办每季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招商有功人员,特别是对引进大项目,税收贡献大的人员进行重奖。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检验村级班子、衡量干部业绩的标准,做到用制度来引导大家干,用责任来约束大家干,强化全民招商意识。

充分发挥我镇在外打工创业人员多,民间资本丰富的优势,突出“以商招商、以亲招商、以情招商”之路,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地聘请灌溪籍在外创业人士为招商联络员,广泛捕捉信息;编印了《灌溪籍在外人士花名册》,鼓励镇村干部利用亲情、朋友、同学等各种关系积极外出招商。对招商信息明确筛选及跟踪问效责任人,对已签约落户项目组建专门队伍实行“保姆”式服务,得到了客商的好评,营造良好的招商扶商环境。

全年组织招商小分队分赴上海、深圳、浙江等地与企业及老板联系洽谈20余次。共完成引资项目5个,合计人民币2.49亿元。特别是由香港客商袁智杰投资1.16亿港元的易路泰江西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客商马荣、深圳三本电子有限公司、厦门瑞升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1亿元人民币的江西吉欧泰和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落户及顺利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镇人口国土面积大镇、财税小镇的局面,就园区建设及税源培植来说,在灌溪既是潜绩,更是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一、 千烟洲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座落在灌溪镇 桃源村,距离县城51.5公里。1983年5月,中科院千烟洲红壤研究试验站落实户我镇,经过20多年的科技治理,“千烟洲模式”让红壤变成金,林茂粮丰、山清水秀。该模式曾被推选为里约热内卢的国际样板之一,联合国授予其全球生态修复“百佳”,2006年5月,灌溪镇被江西省山江湖办公室批准为全省10个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是吉安市一个山江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二、金莲山寺旅游地。座落在灌溪镇架竹村,距离县城49公里,距离千烟洲生态观光旅游基地2.5公里。是泰和县有名的佛教地之一。

古坪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辖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农户476户,人口2010人,土地革命时期是万泰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县知名文化古村。全村国土面积12.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6公顷,林地面积874.36公顷,旱地面积24.73公顷,水面面积3.355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

碧山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辖9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农户290户,人口1087人,2008年实施了园田化项目。全村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6公顷,林地面积285.46公顷,旱地面积14.6公顷,水面面积1.45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坎下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辖5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农户196户,人口868人,2009年实施了园田化工程,在2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并获得2009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点荣誉称号。2010年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农家书屋1个。全村国土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27公顷,林地面积143.56公顷,旱地面积8.73公顷,水面面积1.03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田心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与苑前镇相邻,辖10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农户378户,人口1676人,主种水稻,是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区。全村国土面积3.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13公顷,林地面积131.25公顷,旱地面积17.67公顷,水面面积1.67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09年在该村3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建有农家书屋1所。

井边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与苑前镇相邻,辖11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农户435户,人口2009人,是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区,有井边5组、沂田组2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个农家书屋。全村国土面积4.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4.53公顷,林地面积136.18公顷,旱地面积23.4公顷,水面面积1.84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沙坪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北部,与苑前镇相邻,辖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农户198户,人口522人,主种水稻,争取上级项目改建了村部。全村国土面积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93公顷,林地面积279.02公顷,旱地面积12.8公顷,水面面积1.02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

灌溪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北部,是圩镇所在村,辖15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农户550户,人口2350人,有大鹏肉牛养殖基地,一批肉牛养殖大户和养鱼大户。全村国土面积9.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73公顷,林地面积400.7公顷,旱地面积25.2公顷,水面面积2.86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界溪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部,与苑前镇相邻,辖6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农户186户,人口736人,2010年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主种水稻,兼营油茶。全村国土面积4.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公顷,林地面积261.38公顷,旱地面积11.2公顷,水面面积1.55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睹碑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中部偏北,辖7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农户465户,人口1209人,主种水稻,现任支部书记刘世高2009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全村国土面积4.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3.67公顷,林地面积215.67公顷,旱地面积16.47公顷,水面面积1.59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有农家书屋1所。

湾溪村:该村位于灌溪镇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农户160户,人口640人,主种水稻,有肉牛养殖基地和养殖大户。全村国土面积5.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67公顷,林地面积360.37公顷,旱地面积9.73公顷,水面面积1.34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

桃源村:该村位于灌溪镇北部,与万合镇相邻,辖18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农户540户,人口2150人,县知名文化古村,主种水稻,兼种柑桔和沙田柚。全村国土面积1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6.27公顷,林地面积604.76公顷,旱地面积36.27公顷,水面面积1.95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段坑村:该村位于灌溪镇西北边,与万合镇相邻,辖11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农户226户,人口996人,有肉牛养殖基地,在塘玄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全村国土面积1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1公顷,林地面积841.65公顷,旱地面积20.73公顷,水面面积3.375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

阳丘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中部偏南,辖11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农户432户,人口2026人,主种水稻,新建了村部,有农家书屋1所。全村国土面积1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43公顷,林地面积968.73公顷,旱地面积34.2公顷,水面面积1.98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

架竹村:该村位于灌溪镇西南边,辖13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农户370户,人口1480人,2009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有石溪、中舍、西坑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其中西坑组2010年被评为全县十佳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点之一。境内有佛教寺庙----金莲山寺。全村国土面积17.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1公顷,林地面积1230.86公顷,旱地面积24.67公顷,水面面积8.98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有农家书屋1所。2010年获村级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

录竹村:该村位于灌溪镇西部边,辖11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农户210户,人口950人,1家市级农业企业——海通生态科技养殖有限公司,2009年获得全镇村级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全村国土面积1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8公顷,林地面积901.79公顷,旱地面积16.8公顷,水面面积1.79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田边村:该村位于灌溪镇东南部,东接中龙乡,辖9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农户230户,人口856人,2010年在上江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全村国土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1公顷,林地面积480.83公顷,旱地面积15.67公顷,水面面积1.47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村前村:该村位于灌溪镇南部,与沙村镇相邻,辖8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村,农户255户,人口1215人,主种水稻,兼营油茶,境内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全村国土面积10.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53公顷,林地面积655.33公顷,旱地面积19.73公顷,水面面积7.47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雁门村:该村位于灌溪镇南部,东邻中龙乡,南接沙村镇,辖13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农户286户,人口1258人,2010年争取上级项目新建了村部,主种水稻,兼营油茶,境内有小(二)型水库1座。全村国土面积1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公顷,林地面积1269.08公顷,旱地面积16.87公顷,水面面积16.3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周边政府机关

泰和县灌溪镇人民政府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政府灌溪镇委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行政单位 政府机构

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雁门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村前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周边乡镇

灌溪镇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周边村庄

灌溪村 地址:吉安市泰和县

桃源村 地址:吉安市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