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山镇

潭山镇 潭山 潭山镇历史沿革 潭山镇行政区划 潭山镇自然地理 潭山镇资源经济 潭山镇旅游生态 潭山镇社会公益 潭山镇节日民俗 潭山镇潭山特产 潭山镇特色名菜 潭山镇特色名点 潭山镇旅游资源 潭山镇所获荣誉


潭山镇位于 江西省宜丰县境北部,地处东经114′—115′、北纬28′—29′之间。东南与天宝乡相连,西同双峰乡、黄岗乡毗邻,北和铜鼓、修水、奉新三县接壤。镇境东起高枧之增背岭,西至石花尖山峰,南起佛子岭,北达九龙尖,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全镇镇域面积15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355人(2017年) 。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潭山村,距县城20公里。2019年10月,潭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潭山街之南有一座小山,早先伏溪水从山下经过,汇成一个深潭,山在潭岸上, 故名潭山。宋朝以前,这里本是一片芦茅洲,并无村落,人们散居在东北茜槽一带山庄里。南宋时, 岳飞率部抗金,转战此间,茜槽一带村庄被金兵破坏。后来有一族刘姓居民,迁移到这里,从此潭山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市镇,叫 奥米市(在今陈家祠堂前面)。清...

详情

潭山镇地名网_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潭山镇资料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潭山镇介绍

潭山镇位于 江西省宜丰县境北部,地处东经114′—115′、北纬28′—29′之间。东南与天宝乡相连,西同双峰乡、黄岗乡毗邻,北和铜鼓、修水、奉新三县接壤。镇境东起高枧之增背岭,西至石花尖山峰,南起佛子岭,北达九龙尖,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全镇镇域面积15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355人(2017年) 。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潭山村,距县城20公里。

2019年10月,潭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潭山街之南有一座小山,早先伏溪水从山下经过,汇成一个深潭,山在潭岸上, 故名潭山。宋朝以前,这里本是一片芦茅洲,并无村落,人们散居在东北茜槽一带山庄里。南宋时, 岳飞率部抗金,转战此间,茜槽一带村庄被金兵破坏。后来有一族刘姓居民,迁移到这里,从此潭山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市镇,叫 奥米市(在今陈家祠堂前面)。清末民初之时,市镇渐移,市镇名称也因而转名潭山。从宋建新昌县始,潭山历史上都管辖 天宝乡,1930年2月,全县划为7个区,潭山各地属第二区。1932年3月,实行保甲制度,潭山分设第三、第四保联。1939年2月,废保联设乡镇,潭山境内设立龙岗乡和潭山镇,隶属第四区。1941年1月潭山镇改名潭山乡,管辖范围照原。1946年7月,潭山、龙岗2乡 合并,称为庆凯乡,下设10保100甲,其辖管范围与今镇辖范围相同。1949年8月,建立潭山区人民政府,辖管今之潭山镇和天宝乡。1956年撤区并乡,境内建立潭山乡和石桥乡。中间几经变动,至1983年12月复称潭山乡,1985年6月改名潭山镇。

2005年底,全镇下辖 潭山村、 店上村、 伏溪村、 龙岗村、 坪上村、 上山田村、 茜槽村、 石桥村、 汉塘村、 找桥村、 逍遥村、 院前村、 中兴村13个 行政村,羊源林场( 羊源村)、碓下综合开发公司( 碓下村)2个村级单位,1个居委会,1个潭农公司,村民小组132个,自然村283个。府机关内设机构五个:党政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镇直站所八个:计生服务所、农业服务站、水务站、村镇文化建设管理站、税务稽查队、林办、林业稽查队、巡防队;镇政府共有机关工作人员32人。

常住人口14355人(2017年)。

全镇辖15个村委会、130个村民小组、192个自然村。

潭山村 辖庙下、上谢家、下谢家、半亩园、熊家、燕埚、狮子岗、铸锅堂、陶家坪9个自然村。

找桥村辖找桥、烂泥湖、大石坪、实竹排、大水垄、高岭、窑垴上、花甲垴、西源坑、洞下、坑子里、山子下、下石壁、李家坪、黄花庙、薄荷坪、风管里、樟树垴、街上、坡下、仙姑坪21个自然村。

汉塘村辖汉塘街、花门楼、洞下、仓前、松树下、柏树下、廖家厂、枫树下、黄泥陷、占床、坪山里、营林厂12个自然村。

石桥村辖官陂头、大坪、石咀头、圳上、闵家、青洞、瓦里、山子上、岗子上、徐家、桥边、杨岭、东原13个自然村。

中兴村辖樟陂、涂家、店前、押下、龟颈里、山下、邢家庙、仓下、桥头、墩上、东家屋、上湖12个自然村。

茜槽村辖垴背、院背、樟树窝、响洞里、新屋下、冷水坑、石枧里、塔前、何家、竹山嘴、老屋里、石头里、神台埚、团山下、罗家屋、碓垴下16个自然村。

龙岗村辖竹山下、乌江下、杨家山、堆上、邹家、牌坊垴6个自然村。

逍遥村辖路边、毛源洞、黎家塅、猪栏下、桂竹港、宕石、破坑、曾家屋、圳下、垴下、坪头港、毛家、兴隆、柴源坑14个自然村。

店上村辖店上、上东庄、麻地、下东庄、曾家、长塅、北凤坪、岗头、田背里、宅前、胡家垄、皂田、毛头13个自然村。

院前村辖花门楼、罗家咀、槽上、下丰神、下净水、竹桠里、卢家湾、院前、赵家塅、黄沙坑、万坑、杨屋场、布袋垴、窑场、蛇垴上、五斗坑、陶家屋、油榨埚、桐树岭、塌埚里20个自然村。

坪上村辖培英堂、郭家、井头、肖家、燕窝、庙背、李家屋、洛家湾、土墙屋、罗家、庙前、垴上、杨家湾、坛前、冷家塘、罗形、甘家嘴、钟家、槽上、坝上20个自然村。

洑溪村辖洑溪、早田、黄家、上庵、车上、尾水6个自然村。

碓下村辖碓下1个自然村。

上山田村辖茜坑、毛毛田、南边、周家屋、袁家、鸡坑、庙前、后塘、宁家槽、垅田、油榨里11个自然村。

羊源村辖新屋下、大丘塍、坟前、南山下、三板槽、清明寺、喻家屋、横册里、前后陷、暗场里、楼里、将军庙、梨树下、庵子里、打鼓岭、猪形嘴、邹公寓17个自然村。

潭农公司辖额眉山1个自然村。非村级建制。

全国重点镇 全国文明镇 江西省文明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潭山镇】

全镇地处山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西庵山,海拔1432米;最低点伏溪村村部,海拔100米。境内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有逍遥河、山田河、石桥河和伏溪河,河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汇入耶溪河。

潭山镇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水川纵横,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个“ 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江南山区镇。全镇有耕地面积18961亩,其中水田18389亩,旱地670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 毛竹杉树、茶、药材、油菜等。

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杉竹并茂,杂树间生,全镇有森林面积18.2万亩,有林面积17.6万亩,其中用材林3.25万亩,毛竹林12.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 毛竹蓄积量为1250万根,主要分布在找桥、汉塘、石桥、茜槽、院前、逍遥、上山田、坪上等10个村。同时, 茶叶、笋干、木耳、香菇为境内特产。另外,潭山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有钾长石、石英石、绿桂、白云母、瓷土、釉土,同时还有泥炭矿、花岗岩石矿、粘土矿、温泉矿等矿种;已建成毛家、逍遥、院前、石桥、汉塘、找桥等30座电站,装机容量达7100千瓦;全镇主要水利工程有官陂、樟陂、杨家陂、龙潭陂、碓陂、乌江陂、黄家陂等,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全镇有县辖公路5条,全长34公里,镇级公路3条,全长19.5公里,全镇村村通公路,交通方便。

境内人文资源丰富,潭山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公元9世纪初建成的逍遥村 太子塔,康熙四十四年建成的恒学常禅师塔;有找桥村南宋时期的古城塔、明代时期的古瓷窑、明清时期的古明寺;有龙岗村明崇祯十年建成的 文武世芳坊,清道光四年建成的龙岗 登云塔,明末清初民居弟及门景;有院前村清康熙二十三年的德微禅师塔等等。潭山镇人杰地灵,历史上也曾孕育了明崇祯兵部右侍郎邹潍琏,陶瓷学家 邹如圭,少年英雄 杨渊和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当代则著名学者 刘乾才,骨科学专家刘志锐等人。

改革开放以来,潭山人民不断开拓进取,解放思想,使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区小镇,一跃成为赣西北综合经济实力重镇。2005年,完成GDP1.6亿元,比上年增长8%;财政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比上年增长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全镇现有各类企业100多家,其中有宇安竹胶板公司、星安竹胶板公司、丰发竹胶板公司、登云竹胶板公司、保钜公司、精艺公司、巨龙化工公司、 潭山瓷厂、福丰公司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骨干企业,涌现出了“登云塔沁春雪峰茶”、“宇安竹胶板”、“保钜竹工艺”等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茶叶、日用瓷、出口创汇产品、小水电”五大产业格局。到2007年底,潭山镇已经形成以木竹加工产业为主导,日用陶瓷、食品行业等其它行业为辅助的外向经济发展格局,镇党委、政府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以镇内木竹加工企业,宇安竹股板公司、星安竹胶板公司、丰发竹胶板公司,登云竹胶板和福丰木竹公司为龙头,带动全镇共400多家小型竹木半成品加工家庭式企业,形成全镇竹木加工经济板块。2007年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始终把招商引资放在总揽全镇经济发展全局目标的位置,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全镇全年引进项目7个,其中入园项目3个,签约合同资金7200万元,完成引进外资65万美元,其中,竹木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引进了天宵出口竹筷厂及三中科教板业公司,共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进一步增强了该镇发展木竹经济板块的实力。

2008年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引进了投资4.6亿元的欧尔玛陶瓷公司和投资2800万元的盛元化工公司落户工业园;引进投资600万元的金马纸塑厂在我镇伏溪村落户;精能公司投入1100万元新上了一条生产线。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8家,工业企业的不断增加和壮大,为我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1051万元,同比增长58%。

——“三农”工作态势喜人。全镇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四村五个示范点的“三清”、“六改”、“三配套”工作已全面完成,特别是伏溪村被确立为2009年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碓下村被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总投入1064万元的店上、龙岗、中兴三村的6500多亩省级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已通过了省级评定。投资150万元的店上村、伏溪村农业水利改造项目工程已经完工。以上项目的实施将为我镇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茜槽笋竹两用林、店上沁春雪峰茶、野生采集(包括野猕猴桃、小山竹笋、南酸枣、野葛等)3个有机食品项目通过了北京爱科赛尔论证中心的有机认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卡通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76万元;新增粮食种植面积3143亩,总产达12078吨,再创新高。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围绕“和谐平安潭山”建设,积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未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全镇绝大多数群众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全镇有223人纳入城镇低保,592人纳入农村低保。全年共走访慰问困难户千余人次,发放慰问金40多万元。积极开展农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事业成效明显。一是有力的推进了公路建设。年内新修村组公路13公里;潭山到院前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初步启动;龙岗到青山口6.4公里公路硬化改造项目已获得立项。二是继续加强集镇建设。总投入200多万元对集镇街道进行了沥青罩面改造,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投入15万元重建了农贸市场钢架大棚。投资30多万元的汽车站基本完工。三是清洁工程层层推进。投入40多万元新建集镇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垃圾清运车,镇村环境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强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多万元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村级医疗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新建了8个村级卫生所。投入40万元改造了镇计生服务楼。低生育水平更加稳定,新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同时,武装、移民、老龄、青年团员、妇女儿童等工作都得到加强。

[潭山鑫龙文化中心广场](也叫 潭鑫广场或街心花园):位于潭山镇中心地带,是全县第一个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 喷泉广场。为满足潭山、鑫龙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潭山政府、鑫龙集团决定投资兴建这个文化中心广场,共同兴建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潭鑫文化中心广场,总投资为60万元,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该广场的建成为潭山这个古老的山区镇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潭山的形象标志。

[ 登云塔]:坐落在龙岗村杨家塅侧,清道光四年(1824)建。5层8面楼阁式空心砖塔,底层内空直径3.2米,单壁厚1.43米,塔高33米。塔刹为砖质,呈宝瓶形。塔额书“大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春月吉旦,登云塔,龙岗邹氏兴建”。塔内一楼,梯被毁。

[金钱山文化遗址]: 1986年6月,在潭山公社路边大队路边生产队出土了商周时代民用炊餐具残片,采集的标本有:陶鬲、鼎 等陶器残片。属商周遗存,距今约

[ 邹维琏墓]: 坐落在 店上村皂田村民小组麒麟山上,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墓碑上刻有“钦赐天下第一清忠赐进士巡抚福建起升部左侍郎邹匪石之墓”,石柱上刻楹联“片石千秋古,高山万载春”。墓前原有石人、石马,因初建时经费不足,山高坡陡未置墓前,现已毁,1990年被盗未遂,因一整块大石板坚固极难撬开。翌年潭山镇人民政府派人用水泥沙浆加固,维修复元,现完好。

杨家垴文化遗址

[ 梅福墓]:在潭山镇路边村袁家(原名梅家)。明代邹维琏《达观楼集》云:“ 梅子真墓,在逍遥梅村道院。墓门虚敞,中多藻绘。”墓在村后凤凰山上。梅子真,即梅福,寿春人,曾为南昌尉。西汉元始年间,王莽篡汉,梅福便弃妻子隐居宜丰山中。

[太子塔]

[德微昱禅师塔]:坐落在院前村资福寺左侧山上,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塔文曰:“中兴资福德微昱禅师之塔”。德微昱即道昱禅师,明未清初主持洞山、资福寺的重建,逝后葬于此。

[云峰山寺]:坐落在逍遥村境内,为唐慧忠国师与僖禅师(太子李僖)卓锡之所也。寺在绝顶,境甚空阔,上有东西二寮,宋元间废。其地温冰迥异下方,三月雪大如毬,冻寒可植蔬种。山上有自鸣钟,夜半疾徐如节。每天气晴朗,白云英英,从洞口而上,倏忽弥漫,盈入襟裙。两水夹流,下悬岩千丈,喷沫如雪,为境内一胜地。明崇祯间有僧结庐其上,时相国金之俊备兵南瑞,为题曰:“面壁孤峰”。 吴甘来题曰:“云峰一壁”。

[ 西平院水口桥]:位于潭山镇上山田村西南入山水口,此地原有“西平禅院”,今废。为单孔石桥,横跨西溪。元大德四年(1300)建。桥长8.5米,宽2.74米,高3.4米,跨4.46米,拱矢比为二比一。桥拱花岗石砌就,结构为纵向分节单券并列砖券,横向12条缝线并行,纵向石缝线呈弓形,拱顶部中央用榫卵石条搭连,全拱13层石块,单数层6块,双数层7块。桥石上分别题刻“西平院东堂 徐绍基命匠修此石桥……便益往来……万世常存 大德四年十月时记”,并有建桥共费“工食抄四百伍拾贯正”字样。另有“奠座位住持僧 石匠作师山田刘明,副作奥尾李泉, 作分宁李福”“道光 年 修”字样。

[ 文武世芳坊]:坐落在龙岗村。为砖石混合结构牌坊,面阔7间,门一、壁六,门楞高大,门楣上石额刻“文武世芳”四字,两旁书刻联语“文以五经寿世,武惟一剑流芳”。明末邹姓村民为表彰明代文学家、兵部侍郎、抗荷名将邹维琏及邹氏历代名人的“文韬武略”而立。高7.7米,宽10.26米,今尚完好。

[ 宜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潭山胡家拢

[修铜宜奉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潭山胡家拢

[ 石桥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潭山镇石桥村塔形坪山(圳)上。1959年10月,宜丰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这年,县人民政府将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79具革命烈士遗骸安葬在此,并建烈士陵墓和纪念碑各1座。1974年重建,陵墓长7.7米,3.4米,封土高1.1米,四周用沙石和混凝土砌围。墓前14米为烈士纪念碑。碑高7.6米,1.65米,在座东西长7.7米,南北宽7.2米。四周围有周长18.9米,高0.7米的栏杆。东南西三方各有宽1.3米的台阶5级。

[著述存目]:明代,邹维琏:《达观楼集》;吴泰来:《延陵世书》;吴甘来:《庄介公集》;吴元来:《乐善篇》;刘全曜:《存梅小志》、《地理委宛》、《删补皇舆考》、《征车便览》、《槐舍性钞》、《文况日钞》。清代,邹诏宾:《也是轩诗草》。

潭山镇不仅经济发展迅猛,而且社会事业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发展。该镇围绕建设“工贸型、花园式、现代化”小城镇的总体设想,精心打造镇区建设。集镇中心兴建了一个集生态、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占地3000平方米的 潭鑫广场,完成了集镇亮化、绿化、美化、道路硬化和下水道建设。围绕“公益事业公家办”的总体思路,努力搞好公益事业硬件建设。该镇新建了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重建了一个门球场和一个篮球场,装修了镇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及老干活动场所,改善了镇内两所学校 宜丰三中和 潭山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环境、老人生活环境、学生学习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围绕把潭山建成为“赣西北第一重镇”的总体目标,加大了乡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新修了乡村水泥公路14.4公里。结合全镇原有的省道3条,县辖公路2条,以及已经竣工的 武吉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全镇“一横三纵网状型”的交通脉络,逐步将实现“半小时县城交通经济圈”。

潭山镇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追求,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1999年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镇”等称号,2004年被建设部等六部委确立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又被评为“ 全国文明村镇”。

节日:

元旦法定假日3天。机关、学校多半在此前后1日举办新年茶话会,谈新年打算,部署新年工作。

过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称“ 小年”。这一天,燃香烛、供糖果食物祭灶神,称“送灶神”。小年之后,家家户户忙着搞清洁卫生,俗称“打扫长毛灰”。至过大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或二十九日),则在门前张贴对联和门神,室内布置一新。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又称“团年”。晚上吃“团圆饭”后,烧起一堆旺火,全家围火叙谈,叫“守岁”。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夜深时,燃放“封门爆竹”,人不宜再行出入。子夜之后,各家又燃放“开门爆竹”,意为开门大吉。建国前,穷苦人家怕过年,债主在三十晚上上门逼债,交不起就端锅捉猪,因而负债人往往出门躲避,叫做“当皇帝”。子夜燃放“封门爆竹”之后,债主不再上门,待翌年过完元宵再开始问债,故旧时有“三十夜头不见面,初一喊拜年,不过十五不问钱”的说法。下月初一日称“新年”,这天各家都早起拜年,或抱拳作揖,或握手道贺,晚辈对长辈要跪拜。平时双方存有成见的人,这天相遇也互贺新年。正月初三认为是忌日,不上门拜年。这天,开始新年第一次倒垃圾,边走边说:“送穷鬼,送饿鬼,送到××家(有钱人家)吃白米。”倒完垃圾,从别人家菜园中拔根白菜,连土带根拿回家中,安放在神龛的下层。叫做“送穷鬼,接财(菜)神。”从正月初二日至十五日之间,邻居和好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酒,叫做“请新年酒”。正月十五日之后,熟人见面一般不再拜年,表示过年结束。

建国后,除夕守岁、正月拜年的习俗相沿未改。正月初一日,早起拜年,见面握手,不作揖,不下跪。机关单位,有时还举行新年团拜会,共贺春节。春联用语多为歌颂党和政府恩德、庆贺年景升平、颂扬祖国山河、祈祝生产丰收和家业兴旺的喜庆语;年画则多为吉祥动物和丰收图案。

元宵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吃“汤圆(又称“元宵”)”,取团圆之意。入夜,全家男女老幼出外观灯。旧俗正月十三日开始上灯,种类有跑马灯、狮子灯、龙灯、蚌灯、花灯、皮灯、打灯等。还有戏文灯、采莲船、面具舞和高跷。自正月十一日到正月十五日,每日龙灯翻滚,鞭炮轰鸣,至十五日晚上达到高潮,然后把灯具收起,称“收灯”或“结圆”,意即过完了年。旧时各乡大族还在元宵前几天演社戏、扎社火,如十都(今石市星溪村)逢正月十二日扎社火,届时绑扎彩柜,使小孩扮作戏剧人物分层立于彩柜之上,由人抬着在村里游转,并伴之鼓乐鞭炮,同时放“社火”(即焰火)。当晚,还请戏班演社戏,兴尽方散。与“扎社火”同时,还抬着神像四处巡游,叫“菩萨出方”。

建国后,元宵时仍有吃汤圆、耍龙灯的习惯。元宵前后,文化部门组织多种形式的游艺活动,如猜谜语、智力竞赛,甚至搞大规模的灯彩汇演,热闹非常。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届时家家户户门前插菖莆和艾叶,认为避邪。早上喝雄黄酒,中午把剩下的雄黄酒洒在住宅周围,认为可防毒蛇入宅。水缸里还放些雄黄以解毒。端午前夕每家都要扎粽子,做包子,蒸糖糕,煮盐蛋或茶蛋。五月初一龙舟下水,初五日正式举行划船赛。龙船竞赛以石市、芳溪和县城为盛。石市和芳溪部分地方,除过端午节外,还在五月十三日过“副节”,庆贺内容与端午节同。

清明清明前后3天,老百姓纷纷上山祭扫祖墓,焚烧草纸,将红纸、 纸钱压在碑上,叫“ 挂钱”。旧墓迁葬也多半在清明进行,今同。

婆冠节农历六月初六称“婆冠节”,旧时群众用红纸、草纸折成冠状,插于田角、鱼塘、菜土中,以祈消灾丰产。“六月六”又是翻晒衣物、书籍的好节气,故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旧时视其为“鬼节”,民间有烧纸、吃芋头的习惯。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吃月饼和花生。晚上露天设席,全家围桌边吃月饼边赏月,赏月时,长辈爱向小孩讲述《张果老斫树》等神话传说。

冬至冬至吃狗肉、鸡肉和和其他滋补品。旧时有的宗族还举行祭祖仪式。今祭祀已废,但冬至吃补品的习惯还很流行。

民俗:

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因性关系混乱,舅舅与外甥间便存在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和义务。舅舅作为甥儿甥女最亲的男性长辈,与姊妹一起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年老后由甥儿甥女供养,职位(酋长,祭师等)和个人财产也由甥儿甥女继承。很多地方仍有“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的说法,这是一种母系氏族制的残留,但在江西潭山却有许多仪式把这一“尊舅”传统保存了下来。

就拿潭山的结婚仪式来看,外甥结婚,舅舅是上宾。在举行婚礼的这一天,还要由舅舅在厅堂的显眼处挂上一块木匾(现多用玻璃镜代替),上书外甥的名号以及吉祥词语,在挂的时候,舅舅口中还需不停地念吉祥祝词,这一仪式称为挂号牌。

还有,潭山人嫁女儿,都有送嫁的习俗。在送嫁的人中,最重要的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没有亲弟弟,就要请与自己最亲的堂弟去。送嫁舅的任务是给姐姐拿钱袋子(过去是抱钱箱子)。新娘在出嫁前要向父母及亲戚朋友哭嫁,哭嫁所得的钱就放在这个钱袋子里。按照客家人的规定,新娘出嫁时身上是不允许带着娘家的钱出门的,于是只能让送嫁的弟弟拿着钱袋子。送嫁舅是嘉宾中的嘉宾,贵客中的贵客。新郎要对他特别敬重和热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送嫁舅不会同时和姐姐进男方家的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新郎家要吹吹打打去门外迎接送嫁舅,同时还要给送嫁舅一个大红包。有的送嫁舅比较调皮或是想多捞几个红包,总要在外面磨磨蹭蹭捱上很长一段时间。送嫁舅进门后,新郎家要立即端上一碗满碗给他吃。此外,新郎要想拿到钱袋子,又要包上几个红包。开席的时候,男方家要进行安席的礼节,毫无疑问,送嫁舅不论年龄大小,是要坐上席的。安席也要吹吹打打,放鞭炮,有的送嫁舅在这时会躲藏起来,新郎左找右找找到后,又要包红包他才会入席。闹洞房的时候,送嫁舅一般会陪伴在姐姐的身旁。等夜深人静闹洞房的人散去后,有的送嫁舅特别是年幼的送嫁舅会赖在那里,不肯离开,说要同姐姐睡。这时新郎又要费一番心思,采取软硬兼施,用红包引诱等办法,把送嫁舅哄走。此时,不管新郎和男方家人的性子多么急,脾气多么躁,都会忍耐着。充分表现出潭山人在对待舅方的态度上丝毫不敢含糊。

而且,每逢摆酒席,每张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须坐上席的。这种表亲关系是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的。

潭山人就是这样可爱地真心喜欢着“潭山 老表”的称呼,并热情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们,身体力行地充当好江西人民的“潭山老表”角色!

潭山土鸡

潭山 土鸡属肉蛋两用鸡,身体小巧玲珑,腿短脚细,羽毛紧凑有光泽,羽毛鲜艳,色彩各异。外貌秀气高贵,性情活泼,透出一种灵性。成年公鸡约4斤至5斤重,身体形态呈明显U形,为单冠,冠鲜红肥厚,呈直立状,冠尖平均为9个,冠垂大, 两耳朵下各有一个小的冠垂,嘴下有二个肥大的冠垂,鸡冠鸡垂为鲜红色,羽毛颜色各异,鲜艳照人,扑羽发达。成年母鸡重约3斤,身体形态呈明显U形,为单冠,冠薄且小,有时倒向一侧,冠垂小,为鲜红色,羽毛色彩各异。嘴为黄黑色、腿颜色各有不同,有黄色、青色、黑色、白色。腿部小腿分无羽毛附着与有羽毛附着两种,均为四爪(前面三个,后面一个),成年公鸡脚上会再长一个脚趾(这样有五爪)。母鸡年产蛋量约为130个至150个。宜丰土鸡肉质鲜嫩细腻,煮食香气满屋,汤面有层较厚且金黄的鸡油,营养丰富。宜丰本地常用于赠送孕妇、产妇、老人、小孩食用,为滋补珍品,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进补。

麻糍

为潭山、店上等地传统米馃, 麻糍由当地特产糯米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梗米之间。黄莲麻糍具有软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等特点。先将糯米碾白、洗净,浸一天一晚,滤干蒸熟,倒入竹盘内拌适量碱水,米饭成金黄色后,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气后倒入石臼内,用竹(木)杆舂至不见米粒,表面光滑时,取出搓条,切成长8寸、宽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长条,或填入有花纹的模具内压成圆形饼状,冷却后漂入碱水内。吃时切成片,放如鲜汤内煮熟,加大蒜、辣椒、酱油、味精等调料,或水煮、油炒后,拌白糖或加食盐皆可。

木瓜酒

潭山传统特有名酒,宜丰县酒厂生产。具有酒味香醇,甜蜜爽口,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特点,酒度为18度。用上等糯米100斤,白酒20斤,红糖15斤,干木瓜2斤,酒药100克等原辅材料。将糯米洗净,浸4~5小时滤干,倒入甑内,旺火蒸熟,用清水冲冷,加入酒药拌匀,倒入缸内密封保温,2~3天后出酒,脱缸后滤去酒糟,渗入白酒和白酒浸出的木瓜质,密封数日,再渗入溶解后的白糖,密封贮存半年食用。

1985年,该酒被编入《中国健身酒荟萃》一书。

潭山罗酒

宜丰潭山天宝特有传统名酒。具有色呈浅黄,酒清见底、味香爽口、富有后劲等特点。被誉为“三碗倒”。以农历八、九月间制作最宜。用上等柳条糯45斤,清水洗净,浸泡3~4小时,捞起滤干,上甑蒸熟,把米饭倒入竹盘内,冷却到20度左右时,再放入盛有l:1清水的大桶内,边洗边下酒药(40克左右),后倒入甑内滤干,入缸密封保温,3~4天出酒后,倒入大缸内,将原洗米饭有酒药的水倒入缸内封好,一星期内用锅铲搅动,清明前用大座壶煮沸后再入缸密封,陈酿半年后食用。制酒工具要注意洗净、用热水浸泡后晒干。

黑糯米酒

宜丰潭山酒厂出品黑糯米酒也很有名。

潭山特有名菜,盛传200余年。具有色泽金黄、质地酥烂、柔滑适口、食而不腻、入胃消融、香味浓郁、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鸡蛋2个,蕨粉或优质薯粉75克,香菇20克(没有香菇称松肉,用海参称海参松肉),食盐、酱油、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肉切成9~12公分宽的长条,用食盐、酱油腌15分钟左右,再与鸡蛋、蕨(薯)粉拌匀,然后逐条放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成金黄色起锅,再切成2.5公分的小块。香菇去蒂洗净用油炒一下。平放碗中,将松肉放入,按紧齐实,不留空隙,酌加调料,再上蒸笼,旺火蒸2小时,反扣入盘中,撒上姜葱即成。

八扎又叫炒八扎,宜丰特有传统名菜。具有汤汁油润,质地香醇,清爽可口,食味鲜浓等特点。用猪精肉100克,猪肝、猪腰、猪肚子、猪心各50克,猪脑花1副,鸡蛋1个,冬笋50克,香菇15克,大蒜、姜、葱、盐、料酒、酱油、味精、鲜汤、香油为原辅材料。先制好“野鸡卷”,即将肉剁细,放盐少许,腌浸片刻,将猪网油摊开,置料于其上,卷成直径2公分圆型长条,用湿薯粉粘口,再切成4公分长1块,下锅油炸,呈金黄色时捞起。另将猪脑花、面粉25克和鸡蛋拌匀,下锅油炸,起锅后与“野鸡卷”同放碗内,加上汤、盐、味精,蒸半小时,倒入大盘。再将猪肝、猪腰、猪心、猪肚子、香菇、冬笋等在旺火上用熟猪油稍炒,放入料酒、酱油、鲜汤,熟后浇入“野鸡卷”、脑花块垫底的盘中,撒上姜葱即可。

宜丰潭山、店上村特有传统名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潭山特有传统名菜,流传普遍,具有制作精巧,清醇多味,滑润爽口,易于消化等特点。用,猪精肉50克,虾米5克,鸡蛋1个、生粉50克,香菇5克,猪油5克,以适量盐、白糖、酸醋、辣椒粉、味精、姜、葱为原辅材料。将猪精肉、香菇、冬笋切成小丁、加上虾米,先放入鲜汤内煮沸,把搅散的鸡蛋和酱油倒入,再把冷水拌匀的生粉、味精、盐倒入锅内,煮成糊状起锅,最后撒上生姜。

方言称“霉豆板子”。潭山传统食品,具有制作简易,细嫩爽口,清醇芳香,去腻消食,四季皆宜等特点。用大米、石灰水、猪油、味精、生姜、辣椒粉为原辅材料。将米洗净滤干,加入适量沉淀后的石灰水,浸3~4小时,磨成米浆,倒入锅中,升火搅拌,熟后盛入盆内冷却,凝固后划成大方块,用清水浸漂。吃用时将米豆腐切成蚕豆大小的方形小块,置锅内煮沸,捞起盛入汤碗内,再加入熟猪油,辣椒粉和姜葱等调料。

宜丰潭山新行名菜,具有制作简便、造型别致、香甜酥松、清爽不腻等特点。用鲜茼蒿100克、鸡蛋2个、面粉75克、白糖50克为原辅材料。把鸡蛋、面粉和水搅成糊状,将洗净的茼蒿放入拌匀,再投入七成熟的熟猪油内油炸,熟后捞起盛入盘内,撒上白糖即成。

潭山特有传统名菜,具有色泽灰黄、肉质酥烂,清香味美,造型美观等特点。选用周年土鸡1只,重约1000克,干大头菜50克,料酒25克,酱油15克,鲜汤200克、生姜l0克,葱1根,八角1只,味精少许为原辅材料,将杀好洗净的鸡,放到热水锅内煮到五六成烂时捞起,斩下头、足、翅、尾,将鸡骨慢慢拆出。

先将猪蹄筋用水略氽捞出,两匙油入锅,爆香葱、姜、八角,加上小碗水,放入蹄筋及作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煮一个半小时,捞出放盘,煮料不用;再将香菇发开后去蒂(金钱花菇为上品)和冬笋(或以水发的玉兰片)入锅煮熟,笋取出切小滚刀块备用;最后起锅入两汤匙油,香菇和笋块大火炒数下捞出,倒入煮号的蹄筋里,加调味料再煮五分钟,勾芡呈黄色,即起锅装盘(调味料为酱油、味精、温菱粉、黄酒、白糖、胡椒粉、猪油适量)上桌。

先将鸡肉及火腿、肚片蒸熟,切成大薄片,汤汁留用;次将香菇、笋切片,发泡好的鱿鱼花刀至半寸长备用;再将海参切二寸长的大斜片,用葱姜煮过捞出,用油爆炒去汁备用;最后热油三汤匙,香菇、笋片入锅翻炒,加清汤调味后,再加入海参、鱿鱼、火腿片、肚片块炒,勾芡后淋入香油装盘,而成丰盛的全家福名菜。

先将肥母鸡(土鸡)氽熟后,切块备用;再将锅烧热放入适量精盐炒黄后,倒入切好的鸡块急速翻炒,待鸡皮出油后,倒入一碗水酒,加少许鸡汤,再用小火焖一个小时,既成宜丰特有名菜。

炒三丝: 将猪里脊肉切成细丝,用酱油味精腌半小时,炒时加入太白粉(或荸荠粉)。香油少许搅匀备用;次将煮熟的冬菇(或发好煮过的玉兰片)切细丝,与氽熟的芹菜段备用;又次将发好的鱿鱼切成细丝,用热水氽过备用,最后以五匙猪油入热油锅,快炒肉丝起锅备用。

先将黄鱼(或草鱼)肚肠鱼鳞,洗净抹干从肚下切开装盘;次将红辣椒切成丝,连同姜丝、火腿丝及盐、味精、酒、酱油、豆豉、香油搅匀放在鱼上,用猪网油网上,入蒸笼用大火蒸15分钟,取出淋上香油少许,即可上桌,是强身补血的营养好菜。

宜丰潭山传统名点,具有备料特殊、成型别致、香甜酥烂、入口消融、甜而不腻、四季适宜等特点,以猪肉、面粉、白糖、胡椒粉、芝麻粉为原辅材料,将猪肉煮熟剁烂成细末,与白糖、胡椒粉、芝麻粉拌匀。另将上等面粉和水搓成湿面团,压成直径10公分的圆形薄皮,将配好的料包入面皮。捏成鸡蛋大小、石榴头的圆柱体,上笼蒸熟既成。

宜丰潭山传统名点,具有色黄味美、香甜酥口、入口消融、入口消融、四季可食等特点。用上等面粉500克、白糖250克、猪油75克、鸡蛋1个、苏打5克为佐料。将面粉置于案板上,放入猪油、白糖、鸡蛋、苏打和适量水拌匀后,做成长5-6公分、宽3公分、厚0.7公分的小块。待猪油或清油烧到三四成热时下锅油炸,再用小火烧到八成热时起锅,凉后即可食用。特点是酥软有弹性(指压起窝,指放复平),滋润,不腥不腻,半月不减其新鲜颜色。

为潭山地方传统瓜果点心。选拳头般大小的 柚子或者幼橙,一切两开,去瓤,再切成半月形薄片,或剪出花样,放入锅中加铜器及明矾一起煮,然后捞起滤干水份,拌白糖置于太阳下晒干。晒时要点香烛,以熏蚊虫叮粘。晒干后的橙片津甜爽脆,若带辛凉,既是待客珍贵点心,适量使用又可止咳散积。

2004年我镇被建设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由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省卫生乡镇”称号,2009年被授予“江西省生态乡镇”称号,2010年列为宜春市20个重点示范镇。2012年荣获“全国生态乡镇”称号,2013年列为“全省百强乡镇”和全市19个镇村联动建设示范镇之一。

境内古迹甚多,有路边梅福墓、逍遥太子塔,找桥古瓷窑址,上石桥与下石桥、龙冈历史文化古村,龙冈登云塔、文武世芳坊、邹维琏墓,院前墓塔群,胡家垅宜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石桥新屋下的修铜宜奉县第二次党代会和修铜宜奉县委旧址。

县委、县政府提出将潭山打造为“中部旅游目的地”,潭山旅游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打造“三心四线”旅游格局为依托(三心即建立尾水温泉养生度假中心,院前漂流探险休闲中心,茜槽避暑保健中心;四线即以洑溪生态长廊、宜丰河两岸为主体,打造绿色景观旅游线;以院前为主体,打造探险体验旅游线;以龙岗、洋源、石桥为主体,打造观光农业旅游线;以店上、茜槽为主,打造健康养生旅游线),加快该生态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利用,高品位开发九天旅游综合生态风景区项目,力争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旅游地产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点。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潭山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乡镇

潭山镇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周边村庄

潭山村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潭山镇政府(潭山南大道东)

潭山镇汉塘村 地址:宜春市宜丰县

宜丰县潭山镇潭龙村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S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