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顿渡镇
上顿渡镇 上顿渡镇镇名来源 上顿渡镇建制沿革 上顿渡镇地理环境 上顿渡镇气候环境 上顿渡镇经济 上顿渡镇传统民俗 上顿渡镇教育资源 上顿渡镇名人
上顿渡镇,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 临川区,由原河东、河西乡和上顿渡镇合并而成,是中共临川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也是临川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截止2019年6月,上顿渡镇下辖8个城市居委会、27个村委会、199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8万人。上顿渡镇位于临川区中部偏西,距抚州市区7千米,离省城约11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是临川“ 才子之乡”的核心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上顿渡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福银高速、 抚吉高速、抚八线一级公路、 向莆铁路穿境而过,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竞相并流。上顿渡,位于宜黄河下游东岸,是一座荒野渡口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迄今约有一千年...
详情上顿渡镇,隶属于江西省抚州市 临川区,由原河东、河西乡和上顿渡镇合并而成,是中共临川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也是临川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截止2019年6月,上顿渡镇下辖8个城市居委会、27个村委会、199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人口1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8万人。
上顿渡镇位于临川区中部偏西,距抚州市区7千米,离省城约11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是临川“ 才子之乡”的核心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环境。上顿渡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福银高速、 抚吉高速、抚八线一级公路、 向莆铁路穿境而过,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竞相并流。
上顿渡,位于宜黄河下游东岸,是一座荒野渡口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迄今约有一千年的历史。一千年前的宜黄河,流入今上顿渡境地,分成两条溪流。所经,上顿渡始建时,原名顿溪,意在溪岸顿居之意。时过约六百年,顿溪改名为上顿渡。可是上顿渡上游却有个下津渡,为何上下颠倒呢?相传这里有段谭纶随皇帝游宜黄河的故事。 谭纶是明代 宜黄人,历任倭战争中屡建奇勋。他的才华引起了皇上注意:穷山僻壤的宜黄县、竟出了这样了不起的人。由此决定去观尝一下宜黄风光。谭纶一听心里不由发急,皇上出游,不知增加沿途百姓多少负担,家乡百姓及为贫苦,如何负担得起?但是,圣旨是不可违抗的。谭纶无奈只得同意随同乘船前往。 船入宜黄河,河边越来越窄,加之逆水而上,行船十分艰难,皇上深感精疲力倦,每到一处休息,只是问个地名。无兴观赏沿岸风光。 一天黄昏,船到临川两边境的下津渡,眼看就要进入宜黄境地了,前面的河道更难行驶,过滩上陂,都要强使当地百多名强壮村民拉纤驳船。谭纶心想:这样下去,家乡百姓怎样负担得了?于是,待晚上皇上入睡后,谭纶登岸来到下津渡对村民们作了一番布置,接着又命船夫掉转船头,快速行驶,游船顺水而下,一夜功夫又回到了上顿渡。刚近黎明时,船夫们又急忙掉转船头,皇上一觉醒来,又问及船到何处,谭纶心想,下津渡已向皇上禀告过了,于是说:“此地名称一顿渡。”
清同治版《临川县志》:“龙津、土名上顿渡。居县治(抚州)西南十五里,路通闽广荆楚,又为附近诸郡县四达之冲。商贾辐辏,行旅络绎,为县西一巨镇”。最早只有江、李、尧、黄4个小村庄。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陆续迁入杨、罗、傅、皮、金、余、冯,毛等姓人。此地宜黄河边有一渡口,岸上开茶、酒,饭店。明嘉靖熹宗时, 兵部尚书 谭纶与 左都御史邹元标出京南巡经此。两人上岸喝酒。酒酣, 邹元标问谭纶:“此为何地?”谭纶乃 宜黄人,离此不远,此地确实无名可称,一时答不出来。突然,谭纶想到正在渡口边进上顿餐,随口答道:“上顿渡嘛”。以后,人们便称此为上顿渡。后风水先生云:上顿渡脉气颇佳,宜黄河是龙脉,上有龙尾(龙骨渡),下有龙口(罗坊对岸火焰山岩洞)。神龙吐津,此为龙津。据此说法,清 嘉庆十九年(1814年),上顿渡建一学馆。取名“龙津乡学”,正式使用龙津名称。(上顿渡镇志)
1949年以前上顿渡改为龙津镇。1954年恢复为上顿渡。1958年设上顿渡公社,1960年更名上顿渡镇公社,1968年复置上顿渡公社,1979年建镇。1997年,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罗家巷、桥东、洲下、针巷口、外河街、冯家巷6个居委会及城关、城东、杨林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上顿渡,距市区8千米。2001年,撤销河东乡、河西乡,划归上顿渡镇。辖罗家巷、桥东路、洲下、针巷口、外河街、玉茗路等6个居委会,城关、安泽、王家、东殿、丁家、章舍、梁宪、杨家、东梁、上肖、杨林、笠上、吕坊、尧村、周家、城上、西邓、林源、塘湾、曾家、西廨、城东、仓下、山头、石鼓、东家、河西湾等27个行政村。
附:河东乡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1979年析置章舍公社,1983年更名河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临川区中部,乡政府驻上顿渡,距市区8千米。1997年,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6万。临(川)八(都)公路横穿东西,辖林源、石鼓、山头、城上、东殿、笠上、章舍、安泽、西邓、上肖、王家、饶村12个行政村。
附:河西乡1958年属上顿渡公社,1966年为河西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 临川区西部,乡政府驻河西,距市区8千米。1997年,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9万。临(川)八(都)公路过境,辖丁家、周家、梁宪、东梁、杨家、西廨、乐家、塘湾、曾家、仓下、吕坊、河西街12个行政村。东北部有西周时期 乐家寨遗址和战国中期罗家寨遗址。
上顿渡镇位于东经116度18分, 北纬28度0.6分。东南与抚州、 连城乡接壤;西与 温泉镇相邻,西北与 抚北镇隔河相望。
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竟相并流, 向莆铁路、京福高速、抚八公路过境,与 临川火车站隔河相望。是崇仁、宜黄、乐安三县要道,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上顿渡国土面积67.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划区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现状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为457.81公顷。
全镇地貌主要可分平原、岗地2种类型。临川大道、 抚八线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湖池星布,地势东高西低,公路渠道脉胳相联,形似桑叶。平原主要分布在宜黄河沿河两岸,海拔高度一般30~50米,相对高差5米左右,地面坡度小于5度。按其地质、地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土地利用率高,是本镇主要粮食高产地区,但易受洪水和内涝的威胁。二是溪谷平原,分布在宜黄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地面倾斜一般略大于5度,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土地利用率中等,易遭山洪侵袭。岗地范围较广,海拔高度一般60~100米, 相对高度10~30米,坡度缓和,一般为7~8度。地表由红砂红壤和 第四纪 红粘土构成,土层深厚1米以上,。岗丘之间的凹地大都辟为良田,是本镇土地潜力最大地区。
上顿渡境内无名山,只有局部丘陵,小面积坟山和部分分配造林山地。丘陵:分布于西邓、山头、火焰山等地,大部分经开垦为林园和梯田旱地,局部荒坡,只生长一些柴草。坟山:分布于境各村委会,面积不大, 这些私有祖坟山地,面积三、五亩不一,只备葬墓,不栽树木。
境内属 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大小河港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是:
宜黄河:上起 吕坊村,下至梁宪下窑渡,与 崇仁河汇合注入抚河。本地境内长度为13公里。
崇仁河:上起曾家村,下至梁宪下窑渡,与宜黄河汇合注入抚河。本地境内长度为15公里。
抚河:东岸上起尧家赵家村,西岸上起梁宪下窑渡,下至上肖北部距抚北大桥一公里处,全长约5公里。
上顿渡镇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高温炎热,伏秋晴多易旱,冬季寒冷干燥。
据气象资料记载,本镇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7.8度,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摄氏5.6度,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9.6度。极端最高气温41度(1971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度(1991年12月29日)。气温回升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最迟4月上旬。相差20天左右,气温大都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早稻不栽“五一”禾,完全符合本镇气候特点。气温下降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寒露”前后,常有冷空气入侵,气温下降到摄氏20度以下,给晚秋作物带来不利。
据气象资料记载,本镇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上半年雨量偏多,约133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70%,下半年偏少,为58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30%。全年均降雨量为1917毫米,最多为2421毫米,降雨最少的是十二月,平均为47毫米,1994年反常十二月份,降雨262毫米,为历史少见。最大日雨量是246毫米(1992年7月4日),1979年秋季106天内只降雨33毫米,出现严重干旱。
全镇平均日照总数为1775小时,占全镇在地球上可能照射的时数的41%。年日照最多年为2359小时(1963年),占可照总时数的51%,年日照最小年为1410小时(1985年),占可照总时数的30%,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日均8.7小时,2月份最小,日均2.3小时。
据气象资料分析,上顿渡镇全镇平均蒸发量为1282.7毫米。历年月平均值是:1月43.1毫米,2月44.3毫米,3月55.55毫米,4月94.4毫米,5月115.9毫米,6月136.7毫米,7月207毫米,8月203毫米,9月156.1毫米,10月98.8毫米,11月64.9毫米,12月53.9毫米。2003年蒸发量最大,为1604.2毫米,1970年蒸发量最小,仅919.9毫米。
霜冻一般在强冷空气过后,风小、天晴、辐射强的晚上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最低气温在摄氏2度以下,易下雨或结冰,霜期一般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上顿渡镇有霜期年均9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7%,1978年霜期最长为126天,1966年霜最短为57天。
冬季因受寒潮影响,出现冰冻,积雪较多。据资料记载,上顿渡镇积雪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3月。年平均雪日为7.5天,1964年雪期最长从2月17日至28日,连续下雪12天之外,积雪深度达16厘米,1977年先后下雪三次共19天,1984年雪日最多为26天(从1983年12月28—1984年2月27日,初终间日数62),1961年和1978年雪日仅为2天,受暖冬影响有全年不下雪的情况。
年平均气压为1010.8 毫巴。最高为1031.2毫巴,最低为990.4毫巴。风向因季节转换规律性强,风力变化较大,上顿渡镇主导风为西北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北风频率为21%,静风频率为23%(多在4-6月), 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 最大风速为20米/秒。一般从9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时,风向渐自北转南,宜于春耕播种。4,5两月北风和南风来回变动。盛夏季节,时有台风侵袭,给农作物带来不利。6月-8月,南风盛行,也是全年农作物生长最好时节。到了秋季,因海洋性暖温气候逐渐减退,冷空气日益增强,有时“ 寒露风”呼号而来,影响二晚抽穗扬花。
历年来最大风力,一般6-8级,也有极少年份出现龙卷风,短时风力达12级以上,造成房屋倒塌,作物受害。
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 人均产值10500元,财政收入20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招商引资2800万元。
201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同比增长27%;财政收入5763万元,同比增长21.72%;引进并 实际利用外资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3元,同比增长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1年 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20:47:33,工业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2016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70万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税收1.1171亿元(其中国税完成1592万元,地税完成7218万元,财政完成2362万元)。
上顿渡镇作为临川的主城区,地理位置特殊,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布置下,上顿渡积极配合做好主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美化、亮化工作。现已相继建成区行政中心、抚八挂线、旧城改造、中洲公园改造、临川新城、商品建材一条街、龙津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城市建设逐步东移、南扩,城区面积扩大到14平方公里,城市形象明显好转,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们发现,上顿渡城区长高了、变大了、扮美了,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各广场都聚集了休闲的人们,人们尽情的舞动着身姿,展示着自己的歌喉,昭示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期待!
上顿渡镇自2000年以来,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和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激发干群共努力。真正做到开明开放,抛弃陈旧落后观念,以大开放的姿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以诚招商,形成浓厚的“招商、亲商、安商”氛围。截止2004年,已在工业园区招入恒丰达包装有限公司、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引进了江西雨伟尔涂料厂,吉福浓尼拉丝厂,永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农家乐休闲中心等,引资数达2300万元。新引进的温洲飞龙抚州机动车交易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就达1亿元人民币。
2011年,该镇紧紧依托地理位置,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结构及特色农副产品等优势,着力做足招商引资文章,制定落实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一批污染小、附加值高、纳税贡献大的企业纷纷落户我镇:鼎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抚州环球服装有限公司、吉尼农尼公司、 东华电子、艺粮食品、东环实业、顺泉科技等公司等数十家各类型企业纷纷落户我镇,有效带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形成了沿高速公路、国道的“工业经济带”。2005年以来,该镇先后获“江西省百强乡镇”、“首届江西投资环境最佳乡镇”、“江西省畜牧业百强乡镇”、“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2006、2007年,2009、2010年连续荣获“抚州市十强经济发展乡镇”。在综合目标管理考评中,该镇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安全生产等工作也连年获得 临川区第一名的殊荣。
上顿渡镇也十分注重优化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在特、优、活、高上做文章,重点抓好“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花卉、大棚蔬菜、 果蔗生产,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推进农产品增值增效。到2008年为此,上顿渡镇在现有恒大花卉600亩基地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上海东环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办1600亩花卉生产基地,形成了赣东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同时在河西街、周家兴建了200个 蔬菜大棚,丰富了上顿渡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上顿渡镇以镇长为组长,农技干部分片包村,深入田间地头,为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服务。2006年,上顿渡镇已建立并完善了10个高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东殿、火焰山的千亩花卉栽培基地,河西街、周家的千亩高产绿色蔬菜基地,王家、安泽的百亩芦笋生产基地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优秀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上顿渡镇还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充分发挥龙头组织辐射带动农民致富。林源村的千亩大棚反季节西瓜、无公害蔬菜栽培;山头村的“上海毛豆”生产,仓下村的 黄桅子生产基地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民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 丁家村率先在该村建立的科学种植高产优质水稻基地,推广应用水稻免耕和机械抛秧等技术,正在逐步辐射上顿渡镇。
上顿渡镇还经常组织科技人员送技术下村组,紧紧围绕“实用”、“实效”,因地制宜,落实种植、养殖12个技术培训项目,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基本上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从而不断涌现各类专业村、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这些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又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科技种养引路人”的帮助下,上顿渡镇 王家村村民王国福,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实施“套作间种”——“玉米田中套种秋茄”,“双层轮作”——“棉花行间栽辣椒”等技术,1.2亩土地年收入过万元,在他的影响下,王家村全村70%以上的农户实行 立体种植,科学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龙舟是上顿渡居民传统文化,距今数百年历史。龙舟是中国为物质遗产之一,也是上顿渡居民流传的当地民俗之一。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五位于上顿渡镇西边的宜黄河和崇仁河,每天都有龙舟在河里比赛。其上顿渡下辖村: 乐家村、 阮家村、饶家村、河西街村、 李家村、 罗家村、 刘家村、 程家村、万家村、 周家村、 丁家村、 黎家村等几十个村落都有流传着龙舟文化。其每年农历初十位,当地上顿渡镇进行龙舟庙会,各村庄通过人抬龙舟、人力板车拉、小中型农用车、泥头车等方法,将不同距离的村庄龙舟齐聚上顿渡镇宜黄河的 上顿渡大桥下进行传统龙舟赛。
临川一中、临川二中
镇辖区内的临川一中、临川二中的基础教育享誉全国,特别是临川一中,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西省精神文明学校”、首届江西十大和谐校园、2007年度人民群众满意学校、2005中国百强中学、“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2006年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示范学校、2007年度人民群众满意学校、2006—2007年度公众满意中国十大名牌中学、2009年“中国百强中学”等。
这两所学校曾连续9年创下江西省高考的奇迹——200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009年的高考成绩创下学校之最,而且创下江西省高考历史之最。全省文科总分前10名中, 临川一中有4人,居江西省第一;全省前20名中临川一中占6人。35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人被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录取。临川二中,其高考录取率也在江西省前列。仅2009年,在临川求学的本省学子就有44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占江西省总数的1/3。2013年,临川一中有41人被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人录取 香港中文大学(其中1人获全额奖学金,1人获免学费奖学金),1人录取 香港城市大学,18人录取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名牌大学;刘婧、许长发并列江西高考文科第一名;全省文理科前10名(共20人)中共有10人。
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就像一对璀璨的教育明珠,吸引着来自新疆、哈尔滨、北京、上海、浙江、广州、深圳等地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求学。据统计,在上顿渡镇,已经聚集了来自临川区外的学生逾万名,仅临川一中,就有外地学生5000余名,占了该校学生总数的一半。新疆有所中学,每年都有10多名学生结伴来临川一中读书。
各地家长也纷纷随子女到此陪读,这不仅带活了上顿渡城区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活方式,促进了上顿渡镇人们精神文化的提升和思想的开放,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的变革。人们发现,在上顿渡这个中部小城镇里,说普通话的人多了,讲文明懂礼貌的现象也多了,无形中促进了居民的素质提高。
周孔教(1548—1613)
周孔教,字明行,号怀鲁。临川河东乡人。自小聪明颍异,才思敏捷,读书时,即兴赋诗,常有惊人佳句,老师学友赞不绝口。与汤显祖、姜耀先等从少年时就结为好友。隆庆四年(1570),与 汤显祖同年秋试中举。明万历八年(1580)春试中进士。授福建省福清县知县,四年后,改任浙江 临海知县。这两个县都是沿海地区,有钱有势的人非常横蛮,日本海盗也常来掠夺骚扰,百姓无法安生,外出逃难者与日俱增。周孔教通过深入考察,查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平息了海寇。被朝廷征拜为监察御史,巡按长芦(今河北 沧州市)、河南。后又迁任 直隶(今北京,天津一带)学政。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青海火落赤部侵犯旧 洮州(今甘肃 临潭县),副总兵李联芳战败身亡,七月,该兵又进攻河州(今甘肃临夏市),总兵刘承嗣迎战失利,游击 李芳等人战死。朝野震惊。万历帝急忙召开阁臣会议,商讨对策。 首辅(宰相) 申时行, 兵部尚书三一鄂等人不仅千方百计隐瞒战败事实,而且竭力为侵略者进行辩解,反对作战,鼓吹和议。当时正任巡按 直隶御史的周孔教,上疏万历帝,痛斥和议,并对 甘肃巡抚 李廷机, 陕西巡抚 赵可怀,总督郜光先、梅友松等人的失职罪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592——1597年),倭寇(日本)入侵朝鲜,宰相 赵志皋支持兵部尚书石星,极力主张对日本封贡议和,这种奴颜屈膝的议论一传开,立即引起有民族自尊心的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周礼教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万历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他在河南(时任该 道监察御史)给万历帝上疏,痛斥赵志皋、石星、 李宗城(封议正使)、杨万享(副使)等人丧权辱国的封贡主张,指出:倭情,不封固变,封亦变,惟有守朝鲜为上策”。阐明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失,则 辽阳危;辽阳危,则京师震矣!”并请求万历帝对提出封贡和议的 赵志皋、石星,丧权辱国的李宗诚、杨万享等人严肃惩处。这封奏疏受到万历帝的嘉奖和正直士大夫的称道。周孔教因此被晋升为 太仆寺卿,巡抚应天(今苏州)。到职后,减免赋税,修筑河堤,受到百姓爱戴。苏州百姓特地兴建祠堂纪念他。万历三十五年(1607)升任副都御史,由于治理河道的任务未完成,仍留在苏州总理治河工程。晚年告老还乡后,常捐款修建学舍,并拨田给崇儒书院。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二十七日病逝于 临川,终年六十六岁。汤显祖写了《怀鲁公传赞》一篇,盛赞周孔教是:“容温而肃,度宽而严。留人间之正气,行壮志于当年。位高不亢,志大弥坚,宠锡卸恩,不已湛露。频醉御筵。”
王约(1487—1544)
王约,字资博。河东章舍村人,明 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任温州 平阳县知县。破除“嫁女必厚费,葬必垒石为高冢”的旧风俗,毁淫祠六十余所,以建社学。岁饥,请发粟救民,掌权的不同意,王约说:“民众困难太甚,为救民获罪,在所不辞。”终于发粟。擢御史,出巡苏、松,再按湖广。风裁甚著,墨吏望风遥去。转云南副使。母死,以哀毁得疾卒,年五十七。
范惟中
范惟中,字元夫,临川洛石人。 崇祯时诸生。侠烈奇男子,读书好击剑, 膂力过人,善博虎,常牧山南,挟犊逾溪涧一跃而过。家居数十年,1644年 甲申之变, 揭重熙起兵勤王,范惟中 挟策相从,运六十斤钢矛,上阵如飞,筹略悉中兵机。揭重熙被害后,家属赖以保全。事平,敛迹归里,日与游东升、刘命清诸人诗酒往来,啸歌一室,曾署对联:“何中未曾为,到头来无过穿衣吃饭;诸艰皆历尽,归根处不如凿井耕田。”士惜其遇。死后,李伍英人为文祭之。
许泳祺(1877—1959)
许泳祺又名进贤,字济芸。 临川上顿渡人。1877年7月22日(清光绪三年六月十二日)生。少时家贫。自幼参加劳动,稍长就读于仙桂峰学塾。宣统元年(1909年)考中清朝末次 拔贡,受诰封,其师助银200元宴客庆贺,遂闻名于当地。当时清廷已摇摇欲坠,未赴京求官而在家经商心得长女婿资助,先后经营硝磺局、粮食加工和销售等。当北伐时,送次子参加革命军往南声,并举家到上海暂住。两年后返乡经商,先后在上顿渡建房多栋,捐资参与多项公益事业,如连接外河街与河西街之浮桥,收养弃婴定时发放抚养费之育婴局等,1937年兴办培基小学,以缓解当时儿童入学困难。能牛善对,为当时当地文人所推崇。民国时,上顿渡傅某被暗杀,传为某区长使人所为作挽联曰:“公死何奇,死于被刺始为奇,真欤误欤?暗杀成威教我怕;人言可畏,言出一辞尤可畏,是耶非耶?沉冤能雪待谁来。”抗战时,受战事影响,所营商业相继倒闭收缩。解放后,家产全被没收,但查无劣迹而未判处。1959年9月病逝于上顿渡。
傅再希(1899—1984)
傅再希,又名傅晋贤。著名中医学家。临川上顿渡人。1899年6月出生。1916年毕业于省立临川第七中学。因家贫无力升学,遂于李圃孙处学医。学满之后,悬壶济世。又三年,名闻乡里。其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堂弟 傅烈影响下,1926年年投身北伐,转战苏浙。第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受党派遣回到临川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因党组织受到破坏,被迫潜隐福建,与党失去联系,化名行医,5年后回临川继续行医。建国后,历任 抚州市中医院副院长, 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基础教研室主任,江西 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学会理事。 临川县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席,抚州市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江西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江西省第一至第五届政协委员。
傅再希不仅对医学著作和中国医学发展史研究有素,且精于中医内、妇、儿科临床治疗。主张“方必切病,药必对症”,但用药却偏重滋阴。认为 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甚合南方人体质的一般情况。行医34年,方圆数百里,无不知其名。所著《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一书,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科学整理,澄清了各家学说中的紊乱思想。诸如《我对五运天气的看法》、《本草晶汇精要的评价问题》、《祖国医学中“神”的初步探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作者问题》等,皆发前人之未发,受到中医学术界的重视。为表彰其对祖国医学所作贡献,1959年卫生部授于其“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和奖状。
傅再希还为全省培育了大量中医人才。1959年执教于 江西中医学院,以其渊溥的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深受师生尊敬,被誉为学院的“活字典”。1960年出席江西省和全国两级文教卫生群英大会,1962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6月在南昌病逝。
饶漱石(1903年9月-1975年3月2日)
1903年11月23日,出生于江西 抚州市 临川钟岭乡环洲,父亲是著名的民主人士 饶思诚。饶思诚也是八一 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到1958年仍担任江西副省长。
周边派出所
公安
地址:抚州市临川区广场西路与府前路交叉路口往东南约100米(上顿渡派出所)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行政单位
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民政所
地址:抚州市临川区邓家街河滨广场北侧
仙桃服务区湖北随岳南高速公路管理所
地址:抚州市临川区临川大道翰林府邸西侧约40米
周边商圈
上顿渡镇
地址:临川区
周边乡镇
上顿渡镇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