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镇

棠阴镇 棠阴镇历史沿革 棠阴镇自然地理 棠阴镇区划人口 棠阴镇基础设施 棠阴镇经济发展 棠阴镇社会事业 棠阴镇名胜古迹 棠阴镇古镇文化


棠阴镇隶属于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地处 江西省中部偏东, 宜黄东南部,宜水中游;东与 南源乡相连,南与 圳口乡接壤,西与 中港乡毗邻,北与凤岗镇交界。全镇国土总面积183.7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6362人(2017年) 。镇所在地辖雷湾、民主、建设、解放四个村委会。镇属办单位24个。 棠阴镇交通便利,省道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3公里,离昌厦公路39公里,通讯便捷,移动通讯基本无盲区,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镇硬质路通路率达94%。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有着981年的建镇历史。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

详情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所有镇中心区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介绍

棠阴镇隶属于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地处 江西省中部偏东, 宜黄东南部,宜水中游;东与 南源乡相连,南与 圳口乡接壤,西与 中港乡毗邻,北与凤岗镇交界。全镇国土总面积183.7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6362人(2017年) 。镇所在地辖雷湾、民主、建设、解放四个村委会。镇属办单位24个。 棠阴镇交通便利,省道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3公里,离昌厦公路39公里,通讯便捷,移动通讯基本无盲区,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镇硬质路通路率达94%。

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有着981年的建镇历史。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

棠阴始名“陂坪”。公元1031年,临川人吴竦携妻邹氏来此肇址定居,并亲种甘棠树于西南通道,且祝曰:“汝茂,吾子孙亦茂。”越数年,其树枝繁叶茂,茂然成荫。吴竦又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深得民心。后人为纪念吴竦,遂改“陂坪”为棠荫(取甘棠树茂然成荫之意)。现改为棠阴。

由于棠阴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宜水,所产夏布产量全省居首,夏布产业的兴旺带来了古棠的繁荣。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般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现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

棠阴镇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名陂坪,后改称棠阴。清代以前属仙七都,民国时期属第五区棠阴镇,建国后属第五区棠阴乡,1985年改称棠阴镇至今。棠阴夏布曾名扬海内外,与万载夏布合誉,素称为江西省近代纺织业中两颗明珠。

2003年7月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棠阴镇地处武夷山翼,北临赣抚平原,为山区与平原之过渡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 棠阴镇 峦峰连绵,北部低山丘陵地起伏,间夹少量冲积平原。属赣东南中低山丘陵区,丘陵占总面积60%,低山区总面积40%。最高处海拔高度720米,最低处海拔高度90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较厚,质地中壤至重壤,肥力较高,土质呈微 酸性。

棠阴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冷。年平均温度17℃,年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为5.3℃,年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为28,6℃,无霜期为270天左右。年降水量176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2591毫米(1970年),水量分布春夏多,秋冬少。

棠阴镇国土总面积183.76平方公里 ,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6362人(2017年) 。镇所在地辖雷湾、民主、建设、解放四个村委会。镇属办单位24个。

棠阴镇交通便利,省道穿境而过,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3公里,离昌厦公路39公里,通讯便捷,移动通讯基本无盲区,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镇硬质路通路率达94%。

1985年重新设镇,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178万,农民人均收入2750元。工业形成以桦榕、金宝来等水电企业;以纯美( 上海)、乐世等矿泉水企业;以棠桦、崇发等木材加工企业。农业形成以制种、 白莲、 红薯为支杜产业,2005年棠阴镇制种11000亩,已成功打造江西省“制种第一乡镇”。太空白莲种植8000亩,红薯粉丝产量500吨。棠阴镇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速轨道。棠阴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主要巩固、发展了以 硖石、 大岚等村为主的10000亩白莲、以民主、君山等村为主的7000亩红薯和大河、小河等村为主的4000亩种子等三大主导产业,使其初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格局。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工作,2002年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任务4410亩。乡镇企业上新台阶,“红胖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凤凰红薯粉丝加工厂已成为棠阴镇红薯产业的龙头企业;既带动了红薯种植,更联合了近200户的红薯粉丝加工户;同时新办和技改企业项目3个,新增规模企业1个。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先后引进广东、浙江等客商兴建桦荣电站、君山电站和棠阴松脂厂。

2007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8016万,农民人均收入3961元,财政总收入达524。86万元。

2007年,棠阴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财税方面:财税总收入达524.65万元(其中财政收入52.78万元,地税收入358.97万元,国税收入112.90万元),超额完成县下达棠阴镇财税任务44.65万元,首次突破500万元大关,并连续2年实现财税收入翻番。在农业方面:以白莲、种子、 红薯粉丝、 烟叶为主,并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棠阴镇有白莲8000亩、水稻制种11000余亩、红薯粉丝500吨、烟叶500亩。在招商引资方面:棠阴镇共新上项目2个,共引进资金2300万元,其中引进 浙江客商投资总额1500万元,在宜黄县县工业园区投资新建了富联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2015年镇财政供养人口99人,财政收入1195.12万元。

工业形成了以水电、矿泉水、红薯粉丝加工、木竹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拥有中、小型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

以优质稻、烟叶、白莲、杂交制种、红薯粉丝为主,并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201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0803亩,总产稳定在1800万公斤,全镇有烟叶1855亩、白莲4500亩、水稻制种8600余亩、红薯粉丝1000余吨。

在文体教育方面:一是于11月17日至18日承办了江西首届小小说作家联谊会·棠阴笔会,因其成为“江西小小说发展史上不可掀掉的一页,它宣告了江西小小说作家力量整合的到来”(评委会定位)而被评为“2007年度江西小小说十大热点事件”。二是筹资9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有教室15间的“明德小学”教学楼。三是筹资10000元,印制棠阴古镇画册1500册。五是投资9200余元兴建的棠阴门球场于10月下旬正式交付使用。

棠阴古建筑群位于宜黄县东部的棠阴镇,属山区,离县城28华里。棠阴镇在2003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棠阴集镇,左山陵、右水泽、注秀抢奇,风光绚丽,古文化非常发达。棠阴古建筑类型很多,有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等等,尤以民舍为最多。棠阴古建筑群被国内建筑学者誉为“明清建筑史的缩影”。

唐末五代时,四川节度使吴氏宣后裔吴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树,茂然成阴。《吴氏族谱?竦公传》这样记载:“公年植甘棠,于西南通衢,曰:‘汝茂吾子孙茂’,嗣是木秀繁阴,族游息肩其下,里之得名自此始。”故名“棠阴”。棠阴因水质独特而产夏布,因夏布经济蓬勃发展而使棠阴兴旺昌盛。据棠阴吴姓《吴氏族谱》记载:“……时宋仁宗九年(1031年)辛末,开址坡坪、逐留家,今上吴坊是也。”(注:上吴坊,即棠阴西角部)可见棠阴是相当古老的集镇,推算起来,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棠阴一带气候温和,河水清辙,适宜种植贮麻和茶叶,明清时期以夏布生产、茶叶种植而闻名。特别是夏布制作十分发达,最高产量一年十万余匹,远销东南亚。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通商贸易,交通集市,常住人口随之发展。明清时期,棠阴已成为方圆百里中的大镇,人口达十二万之多,当时人称之“大大棠阴镇”,而称县城则为“小小宜黄县”。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经济、兴盛的工商业、富饶的物产,使棠阴的集镇建筑大规模的发展起来,街道纵横,店铺林立,明清时期,更是十分繁荣。棠阴有一首传唱了几百年的民歌:“棠阴街有几里长?棠阴街有几条巷?几座桥来几座岭?几个菩萨坐壁上?”。当一群儿童游戏,左手拍右手互问互答时,棠阴镇的繁兴历史便全映在这首宛若“赵州桥来何人修?”式的古老相和歌特色之中。“棠阴街有五里长,棠阴街有十三巷。五座桥来九座岭,三尊菩萨坐壁上,满街都是夏布行。”其实,有着五里十三巷的棠阴镇,论起来就是吴氏、罗氏和符氏三大家族的聚居地,其中以吴氏家族最为显达,故民间有谣谚云“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倌无边价”,道出了吴氏家族家产无法数计的感叹。吴氏家族的兴盛,与吴余庆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被推荐赴京入阁院是分不开的,他后官到中书舍人,授徵仕郎,再擢升为右通政,由于精通书法,凡朝廷金银宝册、铁券诰敕、御制诗文等均出于其手书。吴余庆从政四十余年,清政廉明,告归故里时,随带的只有皇帝赐给的一些书籍而已,著作有《斯白集》、《流芳集》传世。明宣德五年(1430年),宜黄知县谭政为他“恩赐”荣归祭祖兴建牌楼“承恩坊”竖立街口以示彰显。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吴氏后裔经商夏布发迹后,在中街兴建大宗祠“八府君”祠。

棠阴属于抚州,古称临川。发达的 临川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赣东得建筑风格。由于建筑工匠多出于抚州,因此这里的古代建筑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特有的艺术风格。这些建筑无论是梁坊、外檐,还是窗扇、柱础上都有充分的反映。当地有很多人认为这里的建筑为宋代和明代,但从至今保留完善的建筑,看来多属于清代的建筑风格。棠阴古建多为梁式木构架,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之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屋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前后天井,格局严谨而富于变化,善于结合自然环境组成和谐巧趣的建筑空间,建筑雕饰题材广泛,技艺高超,造型优美,在风火山墙、檐椽、斗供、梁坊、雀替、柱头、柱础、门眉隔扇、窗檑各处,无不考究形制,巧着雕饰,图案纹样繁复巧妙,人物戏文、鱼虫花鸟、山水楼台生动精美,构图别致,刀法精湛,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等多种形式。

“八府君”祠

“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吴姓为棠阴大姓,人数最多)的大宗祠,现在是棠阴小学的所在地。从建筑总体上看,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室已毁,前院门楼也拆除,改建成了小学校舍。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记载:八府君为吴氏开基始祖,即种甘棠者也。其姓吴,名竦公,字敬之,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此祠的兴建年代,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卷九)记载:“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岁七月于人和市(人和市即宗祠所在地)建造祠宇寝室,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楼店、祠西厨房,祠前买地立人和神庙,规划井然。”由此可见,吴氏宗祠创建年代应是明中、晚期,其建筑主要是祭祖而营造的,故尊称为“八府君”祠。“八府君”祠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都是在这里举行。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据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石础周长达到2.90米,有镂空宝相仰莲图饰;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纹;前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隐喻“爵禄封侯”之意。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长19.67米,宽17.46米,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至今,“八府君”祠与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筑风貌,成为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盛的标志。

“日字塘”老居

“日字塘”是座民屋五开间住宅,坐落在棠阴镇下街西巷,因天井前半部为一长方型池塘,中隔长条麻石,形如“日”字而得名,现为罗姓居屋。“日字塘”以高大的外墙封闭,内屋分前后两厅,前厅设有门厅,前厅和门厅的地面以石板铺就,础柱木质,有简单纹饰;后厅础柱石。前厅和后厅以天井分开,沿天井两侧为廊,勾通“日字塘”前后两部分。天井中央设有水池,池边未设栏杆。“日池”的地形,前厅高于后厅,堂外又高于堂内,这种反常的做法,据当地老百姓告诉是举步出书堂,寓“出门就步步高升”之意。 “日字塘”的结构整齐,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分区也很明确,其构架的用材较大,柱与檩梁的连接均依靠斗拱。月梁弯部的凸曲率较大,带有明代作风,前厅采用的斗拱多设置于廊檐上,而后厅的斗拱设置较多,做法也很精细。前厅的立柱粗于后厅,柱础为木质,雕刻有简单纹饰,天井两侧厢房曾修整,其余保存完好,是一典型的明代中早期建筑。

承恩坊

承恩坊又叫功名牌坊,座落在棠阴镇的下街口上,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是知事谭政为当时由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吴余庆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庆辛未(1570年)重建,1985年重修。一座承恩坊,堪称牌楼之经典,全木质结构,四百多年来一直矗立街口,成为棠阴镇的一张历史名片。其造型美观,坊高8.35米,宽5.1米,四柱三门三楼式。枋分三层,底层为两根1.12米长的楮木圆柱,立于基石上,每柱有两块刻花护柱石。中门高3.13米,宽3.1米。门上横额镂刻有“中宪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吴余庆”十三个正楷字,字下嵌有四个木质葵花园柱。字额上端为第二层,斗拱直托檩椽,八字檐向左右延伸而出,中央下嵌长方形额匾,黑边红底,横书“承恩”二字,遒劲俊逸,据传是吴余庆的手迹。最上层为土瓦歇山式枋顶,斗拱疏密得体,错落有致,翼角飞翘,斗拱复杂、斗拱间还有许多下昂,顶端有鲤鱼跳龙门的造型设计,反映了当时民间工匠精谌的工艺。《吴氏族谱》记载了吴余庆的生平。吴余庆即“棠阴十七世秉良公、儒仕,三台书经,名余庆,字彦积,号斯白,行四、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85年)丁丑四月,殁于天顺六年(1462年)巳时”。因此说此坊创建于明前期是有文字根据的。

棠阴曾是古代赣东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捡漏趁晴天,读书趁少年”,百姓“乐读书而好文辞”,故书院林立,贤能辈出。唐天佑年间官办的“湖山书院”和“山湾书院”就设在杨坊村附近。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启蒙恩师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书立说,大戏剧家汤显祖的惊世之作《 临川四梦》,也是在棠阴初演而闻名于世。此外,这里还留存有第四次反围剿时红军活动的大量遗迹,如朱德和林彪的作战指挥所及红军大学遗址、红军战士书写的革命标语等。棠阴街最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五的“承恩花灯”会。承恩花灯会的来历有个传说,明永乐年间,京师大放花灯,明成祖和文武大臣在宫廷楼上饮酒观灯,诗兴大发。皇帝有个习惯,他作的诗一定要吴余庆的手书誊写。当吴余庆被召来时,只见他满面愁容。皇上问他何事发愁,吴余庆回奏,说是自幼丧父而今家中老母卧病冷冷清清,故而悲伤,皇上为吴余庆的孝心感动,特赐宫廷花灯给吴母观赏,从此棠阴的承恩花灯会越来越红火,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时,还特地制作“五朝名卿”,“纂修大典”、“出纳王言”、“乡贤名宦”等四座牌灯,以纪念吴余庆的功德。

周边行政单位

棠阴镇店前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周边诊所

棠阴镇中心卫生院 地址: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316省道棠阴小学附近

周边乡镇

棠阴镇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