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
河口镇 河口镇地理位置 河口镇历史沿革 河口镇行政区划 河口镇经济建设
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铅山县管辖,位于铅山县境 北部,东与 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 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57.4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常住人口67930人(2017年) ,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 四大名镇。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 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2013年6月,河口镇明清 赣派建筑古街入选中国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3月,河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铅山县管辖,古称沙湾市, 因地处信江河与 铅山河的合流之处,故名河口,是古代的江西 四大名镇。古称沙湾市,明初改称河口。1949年置河口镇,1958年改河口镇公社,1981年复为河口镇。 详情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有13个社区
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铅山县管辖,位于铅山县境 北部,东与 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 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57.4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常住人口67930人(2017年) ,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历史上曾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 四大名镇。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 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2013年6月,河口镇明清 赣派建筑古街入选中国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3月,河口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河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铅山县管辖,古称沙湾市, 因地处信江河与 铅山河的合流之处,故名河口,是古代的江西 四大名镇。
古称沙湾市,明初改称河口。1949年置河口镇,1958年改河口镇公社,1981年复为河口镇。
河口镇,铅山同知驻河口。同治《铅山县志》载:河口镇,县北三十里,即古沙湾市也。当信河铅河二水交会之冲,在汭口九阳石之上。商贾往来,货物充牣。乾隆四十年改驻湖坊,移军粮分府驻扎于此。按,河口之盛,由来旧矣。货聚 八闽川广,语杂 两浙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盛事,实铅巨观。第操奇赢者多践土,甘败类者或潜形。旌别彰瘅,防泛辑安。当必有道以处此。
河口是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航运港口。
信江流至河口,水面增宽,水流平缓,水深清澈,又有铅山河(桐木江)水南来合流,信江上往来的商货大多都在这里换船,转运别处。 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记述:河口有水自东南 分水关发源,经铅山县,至此入大溪,市肆甚众,在大溪之左,盖两溪合而始胜重舟也。
河口,因位于 信江、等河流交汇之口而得名,成镇于唐朝初,北宋初年发展为赣东名镇。北宋政府在 河口镇地理位置 铅山设铅山铜场,并设永平监铸钱,有10多万工人,每年采铜38万用斤、采铅28万斤。此时的河口,人来船往,一派繁荣。到明代,河口的商事更是繁荣。著名史学家 翦伯赞主编的《 中国史纲要》指出:“明代中叶,江南水运发达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 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这五大手工业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
河口明清古街,由东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长25公里,路面用长条 青石和麻石铺砌,现尚存旧时店铺450多家,建筑风格为明清特色。
明清时,河口是 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地百货集散地,商贾云集,沿江10多处码头泊船达数千艘,常有船到三日不能靠码头,极盛时有店铺2000多家,大小纸店100多家,茶行50多家,丰城人何柱成开的药号金利合与全国500多家药号有业务往来,徵商朱少峰的绸缎店资本逾20多万银元,晋、陕茶商每家资产均在30万银元以上,各地商人在河口建的会馆有20多家, 徽宁会馆在河口的同乡会员有724人。清乾隆八年,《 铅山县志》记载:(河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 两浙淮扬;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山巨观。”民间有“买不尽的河口,装不完的汉口”之说。商界则称之为八省码头”。
如今的河口镇,当年的九弄十三街格局依然如故,穿城而过的惠济河小桥流水的风韵犹存,旧时的繁华仍然可以窥见。有关人士指出,河口明清商贸古镇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文化厚重,是构建 上饶“大旅游”格局一个潜力巨大的资源。
河口镇位于 铅山县境北部,东与 鹅湖镇为邻,北隔信江与 新滩乡相望,南部多丘陵,其余为冲积平原,面积为57.4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8个街道居委会,1个茶场,常住人口67930人(2017年),其中农业人口1.8万,财政总收入达1389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历史上曾与 景德镇、 樟树镇、 吴城镇并称为江西 四大名镇。
辖胜利、复兴、解放、团结、民主、联合、和平、城南8个居委会和民和、韩家、清湖3个村委会。
集镇建设
河口镇是 铅山县的 城关镇,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发展框架,把“城市化促镇”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取向,加快城市化步伐,着力把河口建设成“两河抱三山,山水映新城,街区嵌明珠,绿地镶裴翠”的山 水园林城市。截止去年底,已相继完成对 黄岗山大道、狮江大道的改造,并安装了各式美化、亮化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河口镇的城市化气息。2004年,河口镇提出以扩张城市,美化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发展举措,不断提高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第一,加快城东开发建设步伐。城东500亩整体开发进展顺利,占地27万余平方米的“滨江花城”花园在宅小区建设已启动,商品房销售火爆。将全面完成城东商品房一期工程建设,并适时启动二期工程;第二,启动城南小区建设,加快退城进郊步伐。计划进入城南小区的第一批单位有县行政中心、建设、环保、地税、国税、二中等单位,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拓展;第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县城复兴中路的改造,完成了河雷公路镇内的路面铺设。并预备在年内筹集250万元资金对所辖七里、高岭二村两条10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增强镇内交通通畅能力;第四,加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力度,使县城的整体面貌达到新高。计划安排80万元资金对城区3公里的惠济河进行清理和净化,恢复母亲河昔日风采,对老城区九弄十八街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逐步修缮整理以明清古街为主的城区古建筑,不断提高城市的品味。
经济发展
全镇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突破,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财税任务,财政总收入1389.88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4.87%; 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完成844.20万元,比年初计划数增长12.56%,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0元,比上年增长9.5%。在发展经济上,河口镇提出抓好 外向型经济搞活民营经济,加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抓好外向型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倡导人人争当招商引资员、市场中介员、政策宣传员和形象塑造员,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并坚持“以情招商,以诚招商,以商招商,以良好的 服务环境招商”, 2003年引进 腾马木业公司、灿海农副产品工贸公司、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蓝翔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际进资13772万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外向型经济税收98万元。二、搞活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解决个私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浓厚氛围,大力引导个私经济参与农业化、产业化、特色化建设等,促进个私经济“二次创业”。三、加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强化基础,加强服务,培育扶持龙头产业,带动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树立“跳出农民抓企业,跳出农民抓增收”的新观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和加工业三大重点,建立初具河口特色的农业体系。一是抓好特色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适宜该镇优势的虞家 反季节蔬菜,清湖、韩家 荸荠、渭口 草莓、 食用仙人掌等品种的种植。二是发展特色养殖业,按照“突出种猪,稳定鸡鸭,兼顾牛羊”等 特种养殖的思路,大力发展了以柴家、七里、洋田、清湖、玉石为基地的养鸡、养鸭、养羊、母猪繁殖等为主的养殖业。三是结合退耕还林工作,重点抓好高岭、玉石、洋田等村 林业基地建设,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四是做好农产品深加工业。
独特魅力
第一,河口古街保存完好,散发古镇韵味。明清古街由东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筑,旧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长约2.5公里,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布满车辙。街道两边尚存旧店铺多家,多数保持了明、清建筑特色;
第二、保存多处名人遗迹。“隔河两宰相”之一的明代宰相 费宏墓在河口镇柴家埠村,茔城恢弘,前有石碑坊,两旁排列石人、石马、石狮、石象、石羊、石猪等,中立墓碑;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大词人辛弃疾的石雕像屹立于县城广场中央, 巍峨挺拔,供后人瞻仰。
第三、工业园区建设颇为壮观,园区位于河口镇渭口村旁,两边厂房林立,入园企业已达20多家,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江西第一古街——河口古街
铅山河口镇、历史上被称为中国 四大名镇。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 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
河口码头
由河口顺 信江而下可达于 鄱阳湖,经鄱阳湖出湖口即可进入长江;由鄱阳湖溯 赣江而上至大庾,越 大庾岭入北江可抵广州;由河口沿信江溯流而上,至玉山转陆路可达浙江 常山,进入 钱塘江水系。这条水道联结闽、浙、赣、皖、湘、鄂、苏、粤,是江南诸省的水运中心之一,所以明清时河口有“八省码头”之称。
河口镇的兴起约在明中叶前后,明万历《铅书》载:以其通于江、达于河也,故凡天下之货又集焉。……顾河口水奥商贾,骈毕藏奸之薮,迩有 县佐分驻之议。明费元禄在《晁采馆清课》中记述:河口,余家始迁居时仅二三家,今阅世七十余年,而百而千,当成邑成都矣。……技艺杂耍,盖期舟车四出,货镪所兴。
清初,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河口进入一个新的繁盛时期。 康乾盛世时,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称。
河口是纸、茶、布匹、药材、瓷器等商品的集散地。《铅山乡土志》称:铅民大商贾贸易纸、茶,次等之商贸易粮食,小本经营极少。……论进口货,铅不产棉,巴河布、省布、棉花等第一大宗,商本极巨,每交销售铅邑四境,不下三十万,在河口分销上游者,不下二百万。杂货为第二大宗,运自上海、南京。粮食为第三大宗, 安仁、东乡、弋阳、贵溪与铅为邻,四县皆产米之地,米商运至河口。
周边政府机关
铅山县政府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行政中心大楼F6
营业时间:08:00-12:00;14:30-17:30
周边综合医院
铅山县中医院
地址: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复兴中路79号
周边小学
铅山县河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汪乌线九阳城B区附近
周边乡镇
河口镇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