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洼村
高家洼村
高家洼村隶属济南市莱芜区 张家洼街道 ,位于莱芜区西北8公里、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西南6公里处,东邻邹家庄,西与崔台子、刘封邱相望,南邻孟公清,北邻任家洼,嘶马河从村前流过。全村共有670户,共2017口人,总面积1856亩,耕地面积1625亩。 高家洼村共有高、王、崔、苗、吕、束、耿、亓、马九姓,以王姓居多,高姓次之。大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建村,高姓先居,遂立高家洼。 据高家族谱记载,大明洪武二年(1370年),先祖高玉奉旨由山西洪洞县野鹊窝庄迁来。初居生活很差,祖先辛勤劳动,扩展地域,济世赈灾,济世助人。次年容崔、王二姓同户而居,同锅而餐,异姓相聚,亲如骨肉,世人皆知。流传高、崔、王同居36年之美谈。王家谱腊战恋序:“先祖王权于洪武三年(1371年)由枣强县野鹊窝庄(现名野鹊林)迁徙高家洼。此前已有高、崔两家在此居住,高家系地主。先...
详情高家洼村隶属济南市莱芜区 张家洼街道 ,位于莱芜区西北8公里、张家洼街道办事处西南6公里处,东邻邹家庄,西与崔台子、刘封邱相望,南邻孟公清,北邻任家洼,嘶马河从村前流过。全村共有670户,共2017口人,总面积1856亩,耕地面积1625亩。 高家洼村共有高、王、崔、苗、吕、束、耿、亓、马九姓,以王姓居多,高姓次之。
大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河北省枣强县迁来建村,高姓先居,遂立高家洼。 据高家族谱记载,大明洪武二年(1370年),先祖高玉奉旨由山西洪洞县野鹊窝庄迁来。初居生活很差,祖先辛勤劳动,扩展地域,济世赈灾,济世助人。次年容崔、王二姓同户而居,同锅而餐,异姓相聚,亲如骨肉,世人皆知。流传高、崔、王同居36年之美谈。
王家谱腊战恋序:“先祖王权于洪武三年(1371年)由枣强县野鹊窝庄(现名野鹊林)迁徙高家洼。此前已有高、崔两家在此居住,高家系地主。先祖赘人崔家,三家关系十分密切,和睦相处若干年。数传之后,王氏人繁鼎盛,人才辈出,有为官造福于民者;有博学广才谓时代精英者,有老守田园尽孝者……。”
王氏五世族谱记载:“先世枣强人,明初迁莱……”,“王氏家族铜佛乃我始祖的象征,已相传600余年,故有铜佛王之称。铜佛高18.5厘米,宽12.5厘米,坐佛下设莲花座,两肩各有一鸽,胸前挂三串珍珠,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实为传世精品。”
高家洼自明朝以来,隶属莱芜县42个保中的封邱保管辖;民国时期,全县划臭姜妹为10个区,归鲁西(四)区管辖;抗战期间,隶属莱东县崇文乡管辖;解放后,1955年成立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宙盛讲归方下人民公社管辖;1960年,隶属方下人民公社公清管理区。高家洼大队分12个生产队;1984年10月,归为莱城办事处;1985年撤销办事处后,归张家洼镇张家洼管区;2001年隶属 张家洼街道办事处管剃连辖。 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高家洼村隶属于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街道。
高家洼村 居于 盆地,水资源丰富,有东西南北四岭、三洼(西洼、南洼、淤土洼)、三泉(东泉、西泉、饮鹤泉)、三湾(藕湾、长湾、玉皇湾)、三崖(泉子崖、凉湾崖、麻湾崖),河水泉水纵横。先人为生息繁衍,筑围御匪,疏理河道,屯修大堰,修桥铺路,围堰造田,福泽后人;建学堂,修庙宇,德儒育人。知之即聚,村事共理。西建御带桥、关帝庙、土围子;东建永固桥、文昌阁;北有跑马道,高氏之墓地。实风水宝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雅炼店欠
先人为御匪患,1928年,筑起高大结实的土围子,有四门八楼,气势雄伟。南门名曰“蒲云门”;东门名曰“展台门”;北门、西门无人记起。八楼叫巡楼,也叫炮楼子,土墙叫巡墙,各炮楼子装有“五大环”大抬杆、土枪,护庄队昼夜轮流巡墙,一旦有事,庄主一声号令,立即投入战斗。此围为保护民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惜已无踪迹可寻。据说刘黑七带领人马来抢,王瑞银点燃五大环一声炮响,火光冲天,吓得刘黑七之军抱头鼠窜,从此光棍毛子再不敢来犯。
高家洼自建村以来就重视文化教育,崇尚礼义道德,以文化德育后人。所以多姓相处和睦,耕读传世。古时曾出过一些有功名的人:苗雨三是贡生,苗建章是廪生,王佃甲是武举。近代高永修(字会清)曾是张作霖大帅某部师长,王德庆是黄埔军校27届学生。1939年共有三家私塾,分别由王余一、王孝先、王余荣执教。1940年私塾改为洋学(即小学)由王瑞汉执教,后被害死(他系共产党员)。1942年八路军在本村成立学校,由高凤书、王中轩执教。课本是油印本,改洋学为国语。王余周老先生还能背出战时国语第一课:“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希洪照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并非不能打,委曲求全退出了沈阳城……”。
1942年底,该学校停办,直到1944年开始成立小学,学校设在东大庙。1964年,在村中建立学校。1969年8月份,成立初中,教师达到15人恋糊海危之多,学生达到200余人。1970年成立幼儿园。1985年小学重新翻盖。1975年重修幼儿园,1996年又投资改建园所,优化环境,增添教学设施,达到办园标准,被评为莱城区示范园所。办学标准育人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使学龄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60年代初第一批大学生:王茂轩、王余禄分别考取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王敦语考入泰安师专,毕业后分配于 莱芜市第一中学任教,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自1977年恢复高考,高家洼陆续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已有90余人。
高家洼村人,勤劳勇敢,英勇抗战.保家卫国。在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参军、参战。王佩芝空手夺机枪,英雄事迹流传。共产党员王余芬在 淮海战役中积极组织几十人的担架队。共产党员,营长高凤聚等19名烈士,为党为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共产党员兵团政委王俊杰等19名县级以上干部,和王茂轩、王敦语等高级知识分子,为党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高家洼村人的光荣和骄傲。
高家洼与旧时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全体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深翻整平土地,大搞水利建设,先后兴建了村东、村西扬水站,挖水渠3500米,打机井8眼,方便了水灌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东风的吹动下,民营经济大力发展,现已有百余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村两委一班人呕心沥血,艰苦创业,进行村庄改造。架电网,成为电话村,甚至有的家中安装了电脑,不出门就知道天下大事,既方便又快捷。村里硬化道路600余米,柏油路1500多米,并投资21万多元建了长55米、宽6米,高3.5米的灌桩南河大桥,便利了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高家洼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排排砖瓦房拔地而起,有的还建起了小洋楼,过上了城市人般的生活,出门有公交车,面的、摩的川流不息。
高家洼人立足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在辛勤的耕耘中,高家洼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周边乡镇
张家洼街道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周边村庄
高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高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
任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侯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魏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秦家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