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村

石桥子村, 石桥子村历史沿革, 石桥子村岁月洗礼, 石桥子村风土人情, 石桥子村重要人物, 石桥子村经济发展


石桥子村隶属莱城区方下镇,位于莱城西l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地处平原地带。南隔汶河与牛泉镇接壤,村东是小辛庄村,西邻鲁西村,北以泰莱高速公路与何家庄为界。人口720人,219户,耕地828亩。据桥头碑记载: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王姓建村,村南小河上有五孔石桥,以桥名村石桥子。起初,居民以刘、毛二姓为多,后毛姓渐衰,最后不知所终,今全村8姓,以王、亓两姓居多,居民大多为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聚。民国初年,全县划为10个区,石桥子属第十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石桥子初属新甫县;1944年夏,随鲁西区划归莱芜县;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全县划为13个区,石桥子属鲁西区;1951年3月,莱芜县各区由按地名称呼,改为数字称呼,石桥子属第四区;1955年邀巴估企10月,区名改用地名称呼,第四区复称鲁西区;1958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新形势...

详情

石桥子村地名网_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石桥子村资料简介
  石桥子村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600724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116。石桥子村与方下北街村、方下南街村、耿公清村、张公清村、谷家台子村、安家台子村、时家方下村、王家方下村、嘶马河村、田封邱村、李封邱村、孙封邱村、台头村、沟头村、铁牛岭村、徐封邱村、土楼村、沈家岭村、刘家庙村、方赵庄村、亓官庄村、韩官庄村、谢官庄村、兰沟崖村、王家义村、李家义村、鹿家堂村、王家庄村、梁家庄村、蔺家楼村、陈家庄村、乔家义村、雪官庄村、小义和村、何家庄村、石家泉村、柳行沟村、龙泉官庄村、丰登官庄村、何官庄村、贾官庄村、许小洼村、石泉官庄村、冶河村、卢家庄村、大辛庄村、小辛庄村、鲁西村、龙口东村、龙口西村、店子村、西五龙口村相邻。 还有8个地名与石桥子村同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石桥子村介绍

石桥子村隶属莱城区方下镇,位于莱城西l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地处平原地带。南隔汶河与牛泉镇接壤,村东是小辛庄村,西邻鲁西村,北以泰莱高速公路与何家庄为界。人口720人,219户,耕地828亩。

据桥头碑记载: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王姓建村,村南小河上有五孔石桥,以桥名村石桥子。起初,居民以刘、毛二姓为多,后毛姓渐衰,最后不知所终,今全村8姓,以王、亓两姓居多,居民大多为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聚。

民国初年,全县划为10个区,石桥子属第十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石桥子初属新甫县;1944年夏,随鲁西区划归莱芜县;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全县划为13个区,石桥子属鲁西区;1951年3月,莱芜县各区由按地名称呼,改为数字称呼,石桥子属第四区;1955年邀巴估企10月,区名改用地名称呼,第四区复称鲁西区;1958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新形势,县委撤区并乡,撤销鲁西区,同时建立鲁西乡,石桥子属该乡管辖;1958年10月,石桥子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方下人民公社、鲁西公社合并,称为方下人民公社。之后,方下公社更改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石桥横贯村东义和沟。唐代,义和沟四季长流,那时沟东大辛庄建有大圣寺,香火非常兴盛,村西又邻鲁西大村,石桥子是交通中间站。 唐太宗时期,村人在义和沟上建桥,桥墩用大石块砌成,共四座,桥面用厚石板铺成,因石块宽度不等。每孔桥石板数不尽相同,因而就成为“五孔二十三桥板”之奇观,这在我国桥梁史上实属少见。所以,辨遥乌棵石板曾一度闻名遐迩。据传,走南闯北的石桥人,所到之处,只要说自己是石桥子人,人们便以“石桥有几孔几桥板”的问题来验证。

石桥曾一度为新泰至 淄博的交通要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推动了石桥工商业的发展。宋代时期,冶铁、制陶业发达。村中有宋代冶铁遗址,出土有瓷罐、铁硫渣等物。石桥建成后,桥头两端店铺也应运而生。清顺治年间,有王姓、马姓两家旅店小有名气,有“石桥子开店一沙毡”之说。同时,石桥子又是强盗经常出没的地方,一些有钱大户和富商经过此地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遭劫,所以有“宁走九江口,不从石桥子走”的说法。

石桥曾经过战火的精鸦虹洗礼。抗战时期,鲁西村是日军的一个据点。日本军火和粮草运输都必须经过石桥。1944年,八路军攻打鲁西据点,为切断日军军需供应,阻止日军溃逃,村民配合八路军将石桥桥板掀掉一部分,每孔剩一块,为彻底消灭盘踞在鲁西占据的日伪军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莱芜人民掀起了保家卫国、保卫胜利果实的参军运动。1946年冬,有10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参战,石桥子村民在石桥上举行欢送仪式;1947年,为支援愉龙润莱芜战役,石桥子也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中,石桥上车轮滚滚。

石桥位于石桥子村东南,横跨义和沟下游,桥长14.5米,始建于 唐朝。抗战时期,桥板拆掉一部分,每孔仅保留一块。解放后,又恢复旧貌。1965年,因防洪需要,桥面灌浇水泥,在桥底仍可查清乎厦愉桥板数。

石桥子人头脑灵活,经商意识强。从过去的旅店,到现在的刘家杂货店、王家油果铺、亓家煎饼铺、王家挂面房、王家养猪厂、吴家生姜代购处生意红红火火,此外,还有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废旧物品回收队伍。他们每天早上乘车进城,傍晚又搭车回家,收入不菲。

过去的说法是石桥子人精明,但富不了家。解放前也只是有几户土财主,很少有常年雇工,与邻村鲁西相比,逊色不少。 解放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村民生活仍落后本地平均水准。到80年代初.经营日用小百货的王增祥拥有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从此,石桥子变化日新月异。十年后,村里安上了电话,黑白电视机拥有率达75%,并出现了彩色电视机。2000年,成为电话村,电话基本普及,其它高档家电走进寻常百姓家。期间,村庄布局也不断变化,1999年实行旧村改造,通开了南北街、东西街,炒懂再硬化了路面。沿路两边,店铺林立,甚是红火。

石桥子村自建村以来就重视文化教育, 清代不少人获取功名,出现过文举、武举。1954年建起了小学堂。1978年重修校舍。1986年新建小学14间,合班并校后改建成高标准幼儿园。尊师重教的风尚,促进了村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自1977年至2002年,先后有54名学生考取了大中专。1990年至2002年,小学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率均保持100%。

一、烈士英名录

王万玉 (1946年牺牲)吴钦增 吴乃亮 王德祥 亓瑞有 郭金斗 (1948年牺牲)

二、历任村支书

1947年-1956年 王万军

1958年-1960年 王万军

1960年-1964年 亓瑞增

1964年-1976年 王万军

1976年旋婆-1981年 王银祥

1981年-1983年 王宗太

1983年-1986年 王银祥

1987年-1990年 刘永升

1990年-   刘永平

三、历任村主任

1946年-1950年 王万军

1950年-1959年 刘道武

1960年-1962年 亓瑞增

1962年-1964年 时润清

1965年-1966年 刘 武

1966年-1976年 王万军

1976年-1979年 王银祥

1979年-1981年 王宗太

1981年-1983年 王银祥

1983年-1987年 王成海

1987年-1990年 刘永平

1990年-2001年 王月明

2002年1月-  刘永平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高占华 原泰安市(县)武装部部长

石桥子村地处平原,土地肥沃,1999年以前以粮食、大麻等为主20世纪70年代,结合“ 农业学大寨”,北部长埠岭土地治理,土地得以平整,部分土地成为水浇田。1999年全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石桥子人利用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源,大面积引进种植西瓜、 生姜、 大蒜。凭借便利交通,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新修南北大街一条,直通泰莱路。在村北大街两旁,建成五个温室大棚,作为示范园,种植蔬菜。到2000年,发展为11个,2002年,温室大棚扩展到泰莱公路以北,已达30个。如今,80%的家庭以温室大棚为依托,走发家致富之路。

周边村庄

石桥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石湾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南山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石庙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下石臼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冢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济南市莱芜区

北山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沙埠子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