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家泉村
上马家泉村
上马家泉村隶属莱城区杨庄镇,位于莱城西19公里,杨庄镇政府东南3公里处。南望汶河,北临泰(安)薛(家岛)公路,西与泰安市郊区接壤。地处丘陵,耕地544亩,90户人家,322人。编席为传统手工业。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莱芜县全图”标注:“马家泉”。据《马氏谱》舟墓寒询记载,明洪武年间马姓由 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旁有泉,冠以姓氏,曾名马家泉,后改称上马家泉。据马家庙碑记载, 明朝时有一大庙,名马家庙。与上马家泉为一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设在上马家泉。据史志记载, 解放战争初上马家泉隶属鲁西区;1950年3月后,上马家泉隶属闫桥乡;1956年10月以后,上马家泉隶属胡宅乡;1958年10月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撤销鲁西人民公社,上马家泉划归杨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后属杨庄办事处、杨庄镇至今。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详情上马家泉村隶属莱城区杨庄镇,位于莱城西19公里,杨庄镇政府东南3公里处。南望汶河,北临泰(安)薛(家岛)公路,西与泰安市郊区接壤。地处丘陵,耕地544亩,90户人家,322人。编席为传统手工业。
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莱芜县全图”标注:“马家泉”。
据《马氏谱》舟墓寒询记载,明洪武年间马姓由 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旁有泉,冠以姓氏,曾名马家泉,后改称上马家泉。据马家庙碑记载, 明朝时有一大庙,名马家庙。与上马家泉为一行政村,村民委员会设在上马家泉。
据史志记载, 解放战争初上马家泉隶属鲁西区;1950年3月后,上马家泉隶属闫桥乡;1956年10月以后,上马家泉隶属胡宅乡;1958年10月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撤销鲁西人民公社,上马家泉划归杨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后属杨庄办事处、杨庄镇至今。
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村民组织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运送弹药、给养,积极支援前线。其中马吉训同志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为国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60年代末建起了马家泉扬水站。扬水站位于杨庄公社马家泉村东,在汶河北岸,提取大口井水。有效灌溉面积0.2万亩。扬水站自初建和维修加固,共动用土石方2.34万全洒邀立方,用工日3.1万个享主键,国家投资13. 60万恋夜润元。70年代上马家泉村的人民积极响应毛腿危乌您主席“ 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将往日颗粒不收的涝洼地改造成块块平整的梯田,使原来的荒岭坡地变成了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路旁、堰边到处绿色成荫,调节了气候,改变了生态环境。
1977年,上马家泉村党支部动员全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兴修水利。在泰莱路北沿,兴建一个长100米、宽50米、高3.2米的方塘,蓄水量16000立方米,动用土石17000立方,用工日2.2万个,灌溉面积2000余亩。2001年,上马家泉、石家河、大桥沟与镇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引汶河水工程,并当年投入使用,为戒去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6年,村两委两次组织村民集资修路,并与镇政府共同出资修成一条沥青马路——双泉路,同时又拓宽、整修、加固了汶泉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汗趋芝济发展卡脖子的问题。
昔日的土墙坯屋不见了,都是砖石结构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由于党的富民政策好,人民的生活日益提高,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上马家泉村的人民不辞劳苦,辛勤耕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沿着党的富民政策这条金光大道阔步前进。
周边超市
马上抱泉粕家农资超市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G341(胶海线)
周边村庄
上马家泉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三三零省道
下马家泉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马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马庄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石家泉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李家泉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张家泉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东泉河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