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朱家店村
下朱家店村, 下朱家店村历史, 下朱家店村地理环境, 下朱家店村建制沿革, 下朱家店村政治体制, 下朱家店村历史文化, 下朱家店村风景名胜
下朱家店村隶属 钢城区辛庄镇,位于莱城东北16公里。距辛庄镇政府驻地10公里。北界苗山镇唐上坡村,南临辛庄镇岔道村,东接辛庄镇杨家横村,西与苗山镇陈家峪村相邻。下朱家店村地处丘陵,203户,620口人,全村耕地760亩。据下朱家店村村碑记载:明朝初年,朱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通往淄博大道,朱姓以开店为业,曾名朱家店,因与现在的上朱家店重名,冠以“下”字,故名下朱家店村。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下朱家店村隶属鹏山保·至道乡;民国初年属第五区(铁车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下朱家店村属于莱东县铁车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下朱家店村采笑拔属于莱芜县辛庄区;1958年3月辛庄区改为辛庄乡;同年10月成立辛庄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页朽,下朱家店村属于辛庄公社徐店管理区;1984年3月,莱芜县称莱芜市,辛庄人民公社改称辛...
详情下朱家店村隶属 钢城区辛庄镇,位于莱城东北16公里。距辛庄镇政府驻地10公里。北界苗山镇唐上坡村,南临辛庄镇岔道村,东接辛庄镇杨家横村,西与苗山镇陈家峪村相邻。下朱家店村地处丘陵,203户,620口人,全村耕地760亩。
据下朱家店村村碑记载:明朝初年,朱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通往淄博大道,朱姓以开店为业,曾名朱家店,因与现在的上朱家店重名,冠以“下”字,故名下朱家店村。
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下朱家店村隶属鹏山保·至道乡;民国初年属第五区(铁车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下朱家店村属于莱东县铁车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下朱家店村采笑拔属于莱芜县辛庄区;1958年3月辛庄区改为辛庄乡;同年10月成立辛庄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页朽,下朱家店村属于辛庄公社徐店管理区;1984年3月,莱芜县称莱芜市,辛庄人民公社改称辛庄办事处,徐店管理区改称徐店乡;1985年11月改办事处为镇,下朱家店村属于辛庄徐店管理区。 下朱家店村嘱料谜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建村之初只有刘、李、朱姓,以后韩、吕、张、邹四姓陆续迁入,其中韩姓最多,为第一大家族,吕姓次之,族姓之间不分众寡,贫富强弱,都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村庄背靠小山子,辛大铁路从小山子脚下穿过。村内树木茂盛,遮荫蔽日,村前小河长年流水潺潺,颜苗公路从村前经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1993年,村两委为了解决村民出村行路难的问题,投资3万多元,在村前小河上修筑了一座长12米、宽5米、高3米的两孔石桥,方便了村民的来往。
下朱家店村旧址,全部是肥沃的良田。20世纪70年代,村两委针对村子现状决定将村庄归舟挨搬迁到小河北边的北岭上,经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决定从1976年开始搬迁,计划十年搬完。由于村两委工作思路对头,带头搬迁,结果只用了8年时间就全部搬完了,随搬迁,随进行土地开发,搬迁完了,100多亩良田也开发出来了,现在在原村址开发的土地上,植上了果树,种上了姜,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下朱家店村人极富革命精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抗日战争时期,邹敬言、邹敬信、韩其柱等人参加了八路军,并参加了1941年4月J1日发生的小山子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又有许多青年参军,如:韩其训、邹效海、邹效水、邹敬共、韩其式等。 莱芜战役时,下朱家店村积极组织小车队、担架队支前,跟随主力部队转战南北,为主力部队供弹药,送军粮,救伤员。老人、小孩常为驻村部队站岗放哨,送情报,妇女则做军鞋,摊煎饼奔局坑元,支援人民子弟兵,为莱芜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抗美援朝时期,下朱家店村有8人奔赴朝鲜战场,其中吕庆信同志1952年牺牲在朝鲜战场,成为革命烈士。1946年张庆路作为北上干部任黑龙江省呼兰县县长;南下干部韩其成任浙江省宁波市计划委员会主任。
古老的村庄,淳朴的村风,使得村民健康长寿。下朱家店村建村已有600多年,自古以来下朱家店人就有团结和睦,尊老爱幼的美德。晚辈们都能想方设法给老年人创造舒心的生活环境,并认真照顾好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也自得其乐。婆媳、妯娌、邻里之间团结和睦生活愉快,使老人们健康长寿。下朱家店村,人门虽然不很多,但是老年人不少。现在全村70多岁以上的老人有26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1人;90岁以上的有2人。
下朱家店村人重视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建国初期,下朱家店村乐枣体雅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然后分田到生产队,至土地承包到户,各项工作开展顺利。1971年杨横水库干渠从下朱家店村东经过,解决了下朱家店村农业用水问道辣屑题,使该村土地水浇面积增加了180余亩,使原来的低产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的吃饭喝水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朱家店人深知水对农业牛产的重要性,1983年村里投资2万元打机井一眼,并配套使用,从而村里有了自己的看家水,为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1998年村里投资3万余元,在村东陡沟修建蓄水2万方的小型水库陡沟水库,又增加水浇面积80余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2002年村里投资2.3万元。在村西北沟修建了蓄水1500方的小型水库北沟水库,又增加水浇面积60余亩:充足的水源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来,下朱家店村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的种植方式,种黄烟、大蒜、姜、植桑养蚕,经济效益很可观。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村里专门规划出养殖小区,让养殖户人住养殖小区,现在下朱家店村已发展养猪专业户12户,养鸡专业户5户。家家户户养猪1-2头,每年全栏仔猪2000余头,肥猪4000余头,肉鸡6万余只,仅养殖一项全村人均收入800余元。养猪大户邹敬玉,每年出栏肥猪500余头,收入5万多元,养鸡大户吕守国、韩克红,每人建有3个养鸡大棚,每年出售成品肉鸡15000余只,收入2万多元。他们都是下朱家店村的经济大户。
下朱家店村人,勤劳善良,崇尚文明,重视教育。解放前由于生活贫穷,办不起学校;解放初期与岔道村合办小学,1952年下朱家店村建立了自己的小学。1998年村小学全部合并到杨家横小学。下朱家店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本科)是吕守忠,1963年考入 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在新汶矿务局良庄煤矿任工程师。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全村共考取大中专学生26人。毕业后,他们工作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他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成就不凡,其中佼佼者如:韩克收,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在山东电台工作;韩克春毕业于 山东水利专科学校,现任莱芜市莱城区水务局副局长,助理工程师;吕守敬,毕业于泰山医学院,现在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工作。现正在就读的大、中专学生,也都成绩过人,韩海祥就读于 浙江工业大学,在凤城高中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下朱家店村的骄傲。
勤劳朴实的下朱家店村人,自改革开放以来,认真抓好农业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1983年村民用上电灯,安上了电话,现在下朱家店村已安装程控电话82部,购买拖拉机5辆,三轮车76辆,汽车4辆,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随着中国加入WTO,下朱家店人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勤劳智慧的下朱家店人,正以崭新的观念,崭新的姿态,科学的精神,冲天的干劲,开创自己美好的明天。
下朱家店村坐落在牟汶河的支流蟠龙河的发源地小山子脚下,位于辛庄镇最北边。
据下朱家店村村碑记载:明朝初年,朱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因邻通往淄博大道,朱姓以开店为业,曾名朱家店,因与现在的上朱家店重名,冠以“下”字,故名下朱家店村。
据民国二十四年《续修莱芜县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下朱家店村隶属鹏山保·至道乡;民国初年属第五区(铁车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下朱家店村属于莱东县铁车区;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下朱家店村属于莱芜县辛庄区;1958年3月辛庄区改为辛庄乡;同年10月成立辛庄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下朱家店村属于辛庄公社徐店管理区;1984年3月,莱芜县称莱芜市,辛庄人民公社改称辛庄办事处,徐店管理区改称徐店乡;1985年11月改办事处为镇,下朱家店村属于辛庄徐店管理区。
下朱家店村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了。建村之初只有刘、李、朱姓,以后韩、吕、张、邹四姓陆续迁入,其中吕姓最多,为第一大家族,韩姓次之,族姓之间不分众寡,贫富强弱,都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一、烈士英名录
吕庆信
二、历任村支书
1940年-1947年 吕善诺
1947年-1950年 韩瑞祥
1950年-1953年 韩其峨
1954年-1958年 吕善策
1959年-1961年 韩其峨
1962年-1963年 韩来祥
1964年-1966年 李自笃
1971年-1995年 韩呈祥
1996年-2001年 韩元祥
2002年- 吕庆来
三、历任村主任
1940年-1947年 韩其峨
1947年-1950年 韩西祥
1950年-1953年 韩来祥
1954年-1958年 韩其峨
1959年-1966年 吕守贵
1966年-1967年 邹祥春
1968年-1970年 张庆林
1970年-1976年 李自笃
1976年-1984年 吕守贵
1984年-1995年 韩元祥
1996年-1998年 张庆玉
1998年- 吕庆来
小山子战斗
1940年4月l1日,发生在下来家店村北小山子的一次战斗,1940年4月10日夜晚,驻博山的日寇300余人,和汉奸共500余人由博山出发,妄图消灭活动在铁车区境内我八路军四支队。敌人于4月11日凌晨4点左右到达小山子西北边的高上坡村,稍息后,便直奔杨横村和下朱家店村,很快敌人便占据了小山子制高点,其余的敌人则进入了杨横村和下朱家店村,在两村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我八路军四支队二团奉命在杨家横村东二虎山子,下朱家庄村南白罗山及小山子北部唐上村形成包围圈。4月11日上午我八路军四支队二团在团长吴瑞林的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下午3点左右攻下了小山子,把进入杨横、下朱家店两村的敌人赶出村去,并把他们赶到杨横西,下来家店村东的“光光顶子”及下朱家店村北的李家林、亓家林一带敌人借助有利地形负隅顽抗。4月11日傍晚,我八路军四支队二团,又向集结在光光顶子、李家林、亓家林的敌人发起冲锋,战斗持续到夜里12点左右敌人扔下200多具尸体,仓皇而逃。这次战斗共缴获敌人迫击炮2门,机关抢5挺,战马3匹,子弹10000余发,长枪短枪400余支,布鞋、钢盔等物一宗。我军有37位同志为国捐躯一这次战斗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打出了我军的志气,挫败了敌人的威风,坚定了抗日军民战胜侵略者的信心
下朱家店村原有准提庙和关帝庙,是村人为祈求风调雨顺,祷告建有三间正堂,为准提大殿,里面塑有准提奶奶的塑像;西面建有三间厢房,作为护庙人住房,庙前广场石碑矗立,每年三月十六日为该庙庙会,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都来赶庙会,祷告生活幸福全家平安。1965年因小学建设新校舍,将此庙拆毁。关帝庙位于村旧址南边,约有百余年历史,1965年拆毁,现在庙址已成为良田。
在旧村原址原有一株古槐,根据木质考证栽植于600多年前。这株古槐曾是下朱家店村的标志。古槐主干有4人合抱粗,高约20余米,树冠遮荫约70平方米,树下是村民重要的活动场所,1972年5月4日修建辛大铁路的沂南民工,在树洞内点火呛鸟,不慎将树干内部的腐木点燃,村民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灭火,因火在树干内部慢燃,水浇不到,土压不住,结果到了夜间火势蔓延窜到树顶将树烧死。1983年村里修建砖厂,取土时便把已死的树干彻底推倒,至此,这株古槐从它生长了600多年的土地上消失了。
周边
辛庄街道役山锍庵辨下村退三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
周边政府机构
下朱家店村贫军勾退伍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
周边村庄
下朱家店村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
上朱家店村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南朱家庄村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
兴旺村
地址:济南市钢城区
朱家村
地址:济南市济阳区富强街
朱家村
地址:济南市章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