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台街道

王台街道, 王台街道地理位置, 王台街道火车站, 王台街道历史沿革, 王台街道历史遗址, 王台街道文化休闲场所, 王台街道经济建设, 王台街道民俗风情, 王台街道历史名人, 王台街道特产, 王台街道教育概况, 王台街道重点企业, 王台街道招商引资, 王台街道下辖村庄, 王台街道人口数据


王台镇于2020年07月08日正式挂牌为王台街道。 青岛市 黄岛区下辖街道。王台街道位于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最西北部,西部北部与 胶州市 洋河镇接壤,东部与 红石崖街道办事处相接,南部与 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相接。距新海岸新区政府24公里,距离胶州市24公里。同三 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距青岛前湾港15公里,距 青岛国际机场55公里。区域面积136.53平方千米。全镇辖14个新村、83个网格、2个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2020)。王台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境内置柜县,唐 贞观年间立镇,迄今1300余年,民国时期为镇治,商业繁荣,店铺林立订钻殃,所出"增聚回饼"为当地名点。王台街道隶属青岛市西海岸新区 ,街道总面积136.53平方千米。全镇辖83个行政村,王台街道地处暖温带,属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年日照时间244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98毫米,无霜期206天。...

详情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王台街道所有城乡结合区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王台街道介绍

王台镇于2020年07月08日正式挂牌为王台街道。 青岛市 黄岛区下辖街道。王台街道位于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最西北部,西部北部与 胶州市 洋河镇接壤,东部与 红石崖街道办事处相接,南部与 青岛临港经济开发区相接。距新海岸新区政府24公里,距离胶州市24公里。同三 高速公路贯穿其中。距青岛前湾港15公里,距 青岛国际机场55公里。区域面积136.53平方千米。全镇辖14个新村、83个网格、2个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2020)。

王台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境内置柜县,唐 贞观年间立镇,迄今1300余年,民国时期为镇治,商业繁荣,店铺林立订钻殃,所出"增聚回饼"为当地名点。王台街道隶属青岛市西海岸新区 ,街道总面积136.53平方千米。全镇辖83个行政村,王台街道地处暖温带,属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年日照时间244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98毫米,无霜期206天。土壤属潮棕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高,PH值在6.0-6.5之间,土地肥沃平坦,附近无污染源。胶南市十大河流有三条流经王台镇,水源充足,当地农民有传统种菜习惯,具备发展优质蔬菜、花卉、果品等高效创汇农业的条件。

王台街道位于青岛市的西海岸,东临 胶州湾,射龙巩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同三(黑龙江同江乌精-海南三亚)高速公路、二零四国道(烟台-上海)、诸黄(诸城-黄岛)省道贯穿其中。乘车去青岛国际机场、青岛港均需30分钟,乘车去青岛前湾港仅需20分钟。

王台镇

洋河口站,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王台街道办事处,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越行站、五级站,2017年9月6日投入使用。洋河口站是胶黄铁路与新建青盐铁路(青连部分)的交汇点。

洋河口站为越行站、五级站,不办理客运、货运业务。

王台镇 (37张) 1946年属胶南县洋河区,1949年更名王台区,1958年先后改更名乡、更名公社,1976年王台公社析置薛家庄公社。1984年分别改为王台镇、薛家庄乡。1993年撤销薛家庄乡设立黄山镇。1997年,王台镇面积85平方千米,海岸长4.5千米,人口4.7万,辖王台东村、王台西村、王台北村、王台前村、王台承担影淋中村、雒家、河西董、河西庄、前营、殷家洼子、河南邢、河南薛、郎中沟、西柳圈、北柳圈、南柳圈、张小庄、西漕汶东、西漕汶西、东漕汶、天妃庙、陈郑屯、宗家屯、铲尖、张小屯、张家岛耳河、庄家岛耳河、魏家岛耳河、王家岛耳河、埠上、小朱阳、大朱阳、逄猛王、逄猛张、逄猛孙、住范、田家窑、观里、崖逄、大杨家、庄家茔、石梁杨、石梁刘、石梁唐、井头、魏家庄、小杨家、朱郭、北马连、前二沟、东法家庄、前马连52个行政村;黄山镇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薛家庄、小屯、小袁家沟、大袁家沟、迟家屯、西灰村、东灰村、小王家庄、崔家屯、西草夼、东草夼、薛家店子、邱家、大王家庄、菜疃、东王家屯、沙沟东村、沙沟西村、沙沟中村、大荒、小荒、岳家、周家庄、徐村、西埠后、东埠后、韩家寨、三角湾、插旗崖、西韩家台、殷家台、石灰窑西村、探愚端提石灰窑北村、石灰窑东村、山柴、山赵、姜家屯37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黄山镇,成立 胶南黄山经济区。2014年底,全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辖8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7万人,总人口10万人 。2020年正式挂牌改为王台街道。

航拍王台小城 (20张)

王台镇 (6张) 为西汉县治,属琅琊郡。《增修胶志》载:“柜城,在治东南四十五里,洋水之南。”即今王台附近。《 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柜城标注于此。《水经注》:“柜艾水出柜艾山,东北流经 柜县故城西。王莽之祓同也,世谓之王城。又谓是水为洋水矣,又东入海。今其地仍名王城,而社讹为王昌矣。”清代顾炎武著《山东考古录》及叶圭绶著《 续山东考古录》有关记述均与《水经注》相符她厦备。该县于东汉裁撤。

经实地考察,王台附近有3处遗址,疑为柜城故址。一是王台(村)西北至辛庄河南。1973年王台(村)整地改土时,曾于此处挖出不少汉代砖瓦和铜器,其中五铢钱、刀币、剑、鼎等100余公斤。二是王台(村)西南3.5公里处的前营村曾出土大量汉代残碎砖瓦和马骨等,且该村有棋盘地、石门等地片名称。三是王台(村)东北3.5公里巨洋河转弯处,有一约1000平方米的古建筑遗址,往年河水常冲出一些古器,有铜剑、古瓶、盆、碗等。柜县故城址确切位置尚待查考。

位于王台镇田家窑村东阁老山上。《增修胶志》载:“(明)大学士 高宏图墓在治南五十里阁老山。” 1967年,高宏图墓被盗掘,现存两个砖砌墓室。

王台当铺位于黄岛区王台镇中村,清咸丰年间,胶县城一位姓孙的富户于王台镇中村开设“广顺”当铺。

清同治六年(1857),东捻军来到时倒闭。第二年,捻军撤走,黄县又一姓丁的富户(据说是位丁姓未出阁的姑娘出资“体己钱”)在“广顺”原址开设“天有”当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当铺重修(2008年10月,文拜篮境物部门修缮前排正房,在梁上发现清光绪三十三年重修字迹)。

王台镇 (3张) 当铺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40余米,面积4120平方米,计一百二十二间房屋。正门面西,面广一间,进深一间,进门向右一拐就是柜台(柜台房屋即围房与大门相连)。东、西、南三面围房(俗称圈屋)为小式硬山建筑,房门内开,东面一排二十七间,西面一排二十六(一间大门)间,南面一排九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库房前三排的西山均有单间房。正房(库房)座北朝南,五排四十八间,通高7米余,檐高4.2米。当铺库房大式无斗拱硬山建筑,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四排立柱,檩上施木望板。墙壁石基清水砖墙,磨砖对缝。房脊高耸,无脊兽。前后出廊,无檐柱,飞椽出檐,使屋檐下形成走廊,雨淋不湿墙壁。窗户上下两层,上层小窗透气透光,下层大窗平时不开,两侧窗框的上下有两对窗挡木槽,窗上挡板,上、下窗挡棍卡在槽里,两端上锁可以防盗。

民国时,“天有”当铺被乱兵抢掠罄尽而告倒闭。当铺主人将当铺房屋卖给“瑞生祥”、“永发”和庄姓三家做了居室。解放后,房屋产权由粮食部门转为市丝绸公司。房屋面貌也略有改变,青灰板瓦换为挂瓦,东面围房及东西厢房,库房前三排西房山之单间房都被拆除,但房屋尚有八十一间。

王台当铺是胶南境内仅存的一处当铺,其建筑规模不但在胶南市仅见,在青岛市也不多见。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民族遗产,胶南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将其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2月5日公布为青岛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王台镇政府投资200万余元在环台东路与环台北路交叉口建成了占地面积30亩的含高标准灯光篮球场地,塑胶跑道,文化广场,门球场地,乒乓球区域等区的综合休闲健身场——王台公园。

王台纺织机械博物馆 (6张) 王台纺织机械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纺织机械博物馆,于2020年9月建成开放。王台纺机产业实力雄厚,是国内最大的无梭织机和喷气织机生产基地,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镇”荣誉称号的特色产业集群镇。博物馆展览面积1500余平方,馆藏文物300余件,设有18个展区,集历史、科学、艺术于一体的中国首座纺织机械专业的产业博物馆,集中展现了王台纺织机械产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发展历程。

随着青岛市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和青岛港外贸集装箱业务重心西移,以及 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王台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经济和 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青岛(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1万亩,已发展冬暖式大棚2032个,大拱棚8000余个,拥有全国一流的育苗中心、组培中心,是集冬暖棚蔬菜和瓜果种植、良种繁育、动物养殖、市场流通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漕汶”牌甜椒、番茄、黄瓜三个品牌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并荣获“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园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示范模式。

王台是青岛市西海岸著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奶牛养殖基地,青岛市(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就坐落在王台镇,于2000年5月被青岛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高效农业示范园,是青岛市高效农业的窗口,已成为代表青岛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总体规划10000亩,园区布局分为5000亩的设施农业区、300亩的工厂化育苗、组培、培训、芽苗菜生产及无土栽培区、2000亩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00亩的蔬菜批发市场以及特种动物养殖区、巨洋河观光旅游区、农产品加工区。

漕汶蔬菜批发市场拥有1万平方米钢管结构遮雨交易大棚,设立了农经网信息中心,年交易量1.76亿公斤,年交易额1.56亿元,2002年被青岛市农业局认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产地批发市场",2002年园区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漕汶牌"甜椒、 西红柿、黄瓜3个品牌,被认定为省级 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场地挂钩"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家,年加工蔬菜生产能力5000余吨,引进了韩国仙人掌种植、澳大利亚温室养鱼等项目。

已形成机械制造、物流器械、环保设备、旅游用品、建筑材料、橡胶轮胎、服装加工和食品加工八大行业。2005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6.2亿元。工业是王台镇的经济支柱,自80年代就享有"全国纺机配件城"的美誉。现有各类生产企业178家,其中国家二级企业2家,青岛市 高新技术企业3家,青岛东佳纺织纺机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星火纺织纺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家级大型工业集团。全镇已经形成机械制造、化纤纺织、环保设备和药剂、建筑材料、橡胶轮胎、服装加工、医疗器械和食品加工等八大行业。其中机械加工装配方面尤为突出,技术水平高、加工能力强、生产规模大。2002年全镇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7亿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5380万元。工业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

全镇已建成住宅小区8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城市化水平达到50%。先后被评为中国纺织机械名镇、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省环境优美镇、青岛市十佳小城镇等荣誉称号。在城镇发展上,实施了"城区东扩、两园一城"战略,将镇 工业园和青岛(王台)高效农业示范园纳入城镇发展总体框架,镇区规模迅速扩大一倍。如今,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到9.3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 。在城镇建设上,重点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建设。一是投资300万元,实施了星火大道的综合整治和高标准绿化、亮化,使之成为王台的标志性道路,镇区形成了"五纵六横"道路交通网络;二是投资200万元,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中心绿地广场。三是投资300多万元综合治理了错水河,使之成为一条集防洪、畜水、灌溉、观光于一体的城中河,新建了第四供水厂;四是投资300万元,建成占地2.68万平方米省内乡镇一流的大型体育场;五是运用市场手段,放活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启动房地产开发业,已完成6万平方米的天龙花园住宅小区和其他4个住宅小区,新增住宅面积10万平方米,开发商业网点1.27万平方米,完成生产性建筑5万平方米,镇驻地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先后被列为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和青岛市十佳重点小城镇,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青岛西海岸生物质热电项目

位于王台街道工业园的青岛西海岸生物质热电项目是青岛市范围内唯一获批得到国家扶持的生物质热电项目,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5.8亿元。通过秸秆燃烧,西海岸每年可发电1.7亿度、可供蒸汽65万吨,蒸汽和循环废水还可以解决近10万户居民的供暖问题,项目预计于2014建成投产

包括红石崖、辛安、灵珠山、黄岛街道部分区域和王台镇,面积约19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中德生态园核心区,加强与德方在生态城市改造和生态园区规划、节能环保产业、能源环境技术、节能生态示范建筑、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建设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加强与欧美在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设计、科技研发、 文化创意产业。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依托中日韩十城市签署的《青岛宣言》,加强与日韩在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合作,建设中日产业园、中韩产业园等,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零部件、船舶零部件、临港装备制造、纺织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建设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汽车整车和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王台保税功能拓展区

2013年经青岛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自2013年2月1日起,将王台拓展区和西海岸出工加工区正式纳入保税港区进行管理。王台拓展区位于原王台镇黄张路以北,共计有25个自然村,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仑山路以西、红石崖八号路以南,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为推进保税港区协调快速发展, 青岛市规划局及时调整了职能分工,确定将以上区域划入保税港区分局进行统一管理。

王台拓展区着力打造“东工(高端制造业)、西贸(市场物流)、南商(商业服务业)、北高(高效农业)”四大群众致富平台,营造“四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拓展区、胶州功能区)联动、六业(酒水产业、汽车产业、机械加工、高效观光农业、三产服务业、保税仓储)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了面积约1平方公里、覆盖全部25个村、2万人的大型集聚类社区。

王台保税拓展区高标准、高起点完成 概念性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理顺机制体制,健全机构;全面做好东黄管线5条燃气管线的隐患排查及治理,切实抓好防汛工作。

王台街道先后获得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山东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等称号。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惟一的一家“中国纺织机械产业名镇”荣誉称号。王台镇企业生产的梳棉机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3/4,喷水织机占全国销售总量的1/2,并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阁老山,又叫国老山,果老山,俗称驴山子。别看这山不高不大,名气却不小。传说八仙之一的张阁老去蓬莱会“八仙”,曾骑驴路过此处,在山上拴驴休息,并留有驴蹄印。山顶上有一陨石叫“拴驴桩”。

大凡仙人住过的地方,常常仙风袅袅,瑞气缭绕。张阁老是凡人成仙的典范,连他拴驴的橛子也不同于人间常用的石头或木桩,而是天上降下的一块陨石。陨石是天外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燃烧落地后未燃尽的物体,这块陨石正好落在阁老山的山顶上,成了张阁老来此休息拴驴的橛子。这块周长一米有余,长三米多的长条形陨石就叫拴驴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因为几千年来民间盛传着张阁老拴驴的传说,才使阁老山的灵气与名气与日俱增。特别是正月十五的阁老山庙会,让“驴山子”成了人们争相观瞻的地方,。为赶个好时辰,周遍十里八乡的百姓大都在古历正月十四晚上十点前赶到山上,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祭奠先人与神灵,期盼吉祥和平安。很多外地商人专程起大早从几百里外的地方赶来,图的是心诚则灵、大吉大利。

正月十五一整天,阁老山山上山下鞭炮声不绝于耳,孟山路、田家窑村、逄孟诸村的大街上车辆云集。人们擦肩摩踵、络绎不绝地穿行在阁老山和孟庄路上,形成了人流量每天十几万人次的大型庙会。这个每年一次、完全是民间自愿自发而成名的庙会,其盛况和人气呈逐年上升的势头。

阁老山顶部曾有“阁老座”和“饮驴泉”,已不存。山南侧半山处,有明代大学士高宏图的墓室,墓前有碑铭。

在胶州、胶南和即墨西乡民间张二凤(或张二疯或张二丰或张二峰或张尔峰或张二风)是个颇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从各处的遗迹看,张二凤确有其人。据胶州文史办主任石业华考证,张二凤便是明末清初历仕三代的大官僚张若麒。原因是,明朝末年,胶州曹汶张熙的两个儿子考中进士,人称“二凤”,张若麒排行第二,被称为张二凤。

另据烟台文史专家考察:清初张二丰赞助修建的胶南王台一座殿堂的准提庵,准提庵原是个大型的宗教建筑群。在王台新近发现的一方碑刻,碑额为:“王台准提庵饭僧田碑记”,落款为康熙四十四年监察御史张洽撰,烟台文史专家认为张二丰是张应桂(张若麒的次子),张洽为张应桂(张二丰,准提庵的创建人)之侄,康熙三十五年进士。

再据胶南市文物部门专家鉴定,藏身于胶南市王台镇 王台东村普通农家院落里的 “金銮殿”和“东庙宇”也是传说中张二丰建的,专家鉴定建造年代是清康熙年间,而张若麒在清顺治十三年(1656)就在家病逝,因而不可能是张若麒只能是张应桂。

而蓝村观音阁传说也是漕汶张二凤扩建,由于和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金銮殿”的建筑风格、传说、庙内供奉菩萨都相同,因而也应该在康熙初年扩建。

笔者认为最初的张二凤称号应该是张若麒,后来次子张应桂出来办的事情也加在父亲身上,儿子承袭了父亲的雅号,而扩建蓝村观音阁的应是张应桂,扩建时间当在清康熙初年。

张二凤的传说

张二凤进京赶考

据高祀祖等老人讲明万历年间,漕汶张二凤带书童进京赶考,走到三官庙村下起了大雨,二人急忙跑到纪五常门楼下避雨,张二凤触景生情,脱口说了句“风起千重浪”,书童接了句“雨打万点波”。纪五常听了,觉得门外避雨之人有点文才,便叫养子嘲蛋到门口看看什么人。嘲旦回来说:“是个举子,还跟着个书童。”纪五常吩咐嘲旦:“天快黑了,雨又这么大,去叫他们进来避雨吧。”嘲旦把张二凤主仆叫进屋后,纪五常又吩咐嘲蛋准备饭菜招待客人。张二凤对主人的热情,感激不尽。饭后,纪五常问张二凤:“您是哪里人,准备到哪里去?”张二凤说:“我俩是漕汶人,想进京赶考。”纪大爷又问:“你去赶考,可准备份答卷?”“准备了”。张二凤说。“你的答卷可否让老朽过目?”“可以”。张二凤找出答卷,双手递给纪五常。纪五常看后想了想说:“愿听老朽一言否?”“愿意”。张二凤连忙回答。于是纪五常一一指点了答卷应改之处。后来,张二凤进考场,按纪五常的指点答卷,果然考中进士。尔后,张二凤拜纪五常为师,常登门求教。

(摘自《胶州百家姓》)

漕汶张二凤的传说

在胶州民间张二凤是个颇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从胶州各处的遗迹看,张二凤确有其人。据笔者考证,张二凤便是明末清初历仕三代的大官僚张若麒。也有人认为张二凤另有其人。

关于张二疯或张二凤名子的由来,说法不一。据宫天豫老人讲,张二凤在北京做守护皇陵的军官,一个严寒的夜晚,他喝醉酒睡在地上,巡查的人怎么叫也叫不醒他。翌日清晨,上司问他何以醉成这个样子,这么冷的天却不知道冷。张二凤回答:“我身上穿的是火龙丹,所以不怕冷。”从此,人们都笑他说痴话,是个“疯子”,又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家乡人就称他“张二疯”。也有人认为,明朝末年,胶州漕汶张熙的两个儿子考中进士,人称“二凤”,张若麒排行第二,被称为张二凤。笔者认为第二种说法是可信的。关于张二凤的传说很多,有些还带有荒诞色彩,这里仅选取几例。

张二凤告老还乡后,闲来无事就骑毛驴游崂山。他走到半路上,天黑了,村中没有旅店,看到村中一家塾馆亮着灯,老先生在批改学生作业,就要求借住一宿。没想到,这个教着八个学生的塾师见张二凤说话疯疯癫癫的,说什么也不答应。张二凤正在烦恼之际,迎面走来一位七旬老人,关心的问他:“哪里的客人,是不是没有地方歇脚啊?”张二凤随老人来到家中,老人嘱咐家人打酒炒菜,两人边喝边聊。第二天,早饭比头天还丰盛。张二凤观察老人家中虽然不很富裕,却男女老少厚道和气,只是几个青少年没有一个读过书,便问为何不把孩子送去读书。老汉就把家里穷孩子多等原因说了。张二凤沉吟半刻,说:“我教过几年书,现在老而无事,就住在你家教几个孩子如何?”老汉喜出望外,连声称谢。老汉有五个儿子,又从兄弟家招来两个,一共凑了七个学生,腾出一间东屋当学屋。张二凤认真的教起来,学生们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个个如饥似渴的学习。转眼三年过去了, 莱州府开科取秀才,张二凤和那个塾师分别带着自己的学生去报名应考。考试前,张二凤去见莱州知府,要求自己所教的学生都考中秀才,并把那塾师教的八个学生一笔抹掉,知府虽面有难色,却知道张二凤是老臣得罪不起,便答应给他七个铁头秀才。发榜后,张二凤教的七个学生果然榜上有名,而那个不留宿的塾师教的学生却没有一个考中的。那位塾师知道内情后,气得一口吞下胸前的铜扣而亡。张二凤却骑着毛驴回到胶州。

胶州民间有“雹子不打漕汶张”的说法。传说有一次,张二凤和张天师一起参加皇帝的宴会,看到雹王爷戴着笼嘴端盘子,很是不方便。于是他请求张天师把雹王爷的笼嘴摘了。雹王爷感激他:“以后下雹子,永远不打漕汶和闹埠子。”漕汶是张二凤的家乡,闹埠子是他的佃户村。雹王爷还说:“张二凤告老还乡,送他一把清凉伞。”后来,张二凤从京城回乡的路上,正值炎热的夏天,可他走到哪里,那儿的天空便有一片云彩为他遮挡太阳。

(摘自《胶州百家姓》)

胶南王台“张二疯”的传说

据青岛晚报2007年10月14日星期日第18版琴岛钩沉报道 胶南市王台镇北端,洋河以南 204国道东边,有三个相邻的行政村,分别叫西汶西、西汶东和东漕汶。明时,三村各不相连,而居中的西汶东出了几位历史名人及景点故事,使其人文历史更显丰厚。明朝末年,漕汶的张若麒、张若麒兄弟俩中了进士,为褒扬张家功德,二人在村西建起一处占地21.6亩的园林,置石人石马于大片松林中,内修牌坊、甬道、池塘、亭阁等,成为当时古胶州以南一处风格特异的园林景观。

后来,张若麒的儿子张永桂16岁时中翰林。传说顺治当皇帝的一年冬天,皇上路过这里,顺便来园林游巡,见路旁有一少年睡着了。怕着凉,皇上为张永桂披上了黄袍。张醒来,慌忙到皇上面前请罪。皇帝大笑,问他在家排行老几,张说排行老二,皇上就说“好个二疯”,从此,“张二疯”而得名。

不想顺治皇帝的这句嗔言一下子把张家的知名度提升了,张家在这一带威望大增。园林东南有一个水塘,盛夏期间,青蛙蛤蟆叫声喧耳,令人烦躁。张永桂随口一声“上一边叫去”!从此,这池塘里的青蛙蛤蟆就不再叫唤了。

(摘自《青岛晚报2007年10月14日星期日第18版琴岛钩沉》)

漕汶张氏“三田”

张若麒因为投降了李自成,后又投降清朝,封建社会被视为“逆子贰臣”,在人们眼中形像不佳,所以史志不立传。然而,他在家乡漕汶设立“三田”的义举,数百年来被乡人津津乐道。清朝初年,张若麒回籍后,拿出 1080亩粮田,分成三份,一供祭,一瞻族,一养士,号称“张氏三田”。供祭也称祭田,利用收租利润用做祭祀祖先、修缮祠堂祖茔等;瞻祖也称义田,地租收入专为帮助家族内贫穷人家办理婚丧嫁娶、生病无钱救治及天灾人祸等事宜;养士也称学田,学田收入专门为设学堂、聘塾师、供应贫穷子弟读书之用。张氏三田有专人管理,有规章制度约束,对于三田收入的使用有详细的说明,规矩非常严格。张若麒生前亲自主持张氏三田,他死后由其长子张应甲负责。张应甲,年轻做秀才时很有文名,后来遵父亲遗嘱,继承父志,经理张氏三田,从此绝意仕进。据《增修胶志》记载,张应甲主持三田期间,“祀必尽祀,瞻祖亲疏不遗,择贫士有志力学者给栗四石,岁以为常,80年遵循弗改”。张氏三田的第三代主持人是张若麒的曾孙张楷。张楷,字书田,张淳子,八岁丧母,事父以孝闻,援例授教谕,改光禄寺署正,不仕,居家主持张氏三田。张楷主持三田事必亲躬,以公允著闻,史书称“奉祀、瞻族、养士无不周至,岁饥出栗煮粥,全活不胜计”。在张楷的感召下,他的胞弟张让木、族弟张袭庆、从孙张元倩等人,个个乐善好施,修河、捐赈、济贫,成为胶州南乡的大善人。起初,由于封建家族思想的局限,张氏三田只服务于张氏本族穷人。至清朝晚期,张姓后裔张筠、张怀澄、张元庆等人时,冲破了只救助本族人的框框,把救济的范围扩大到家乡所有姓氏的贫穷者。清光绪年间,张姓后裔与胶州名绅赵文运、宋希周、徐宗勉等人成立谷社,为贫苦百姓发放棉衣、送药品、施棺木、赠纸笔,得到知州余则达的褒奖。张氏三田持续了200多年,做为封建社会私人慈善机构,在救济张姓贫苦百姓、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由于张氏直系后人分居各地,家境破落,加之兵荒马乱,张氏三田渐渐地名存实亡了。

张若獬与张若麒

张若獬与张若麒系同胞兄弟,人称大凤、二凤,两人同为明朝进士,又同朝为官,但虽说一母同胞,却性格气节不同。明朝灭亡后,张若麒先投降的李自成,后来又归顺了清朝,做了大清的通政使;兄张若獬却誓死不作贰臣,谢绝清朝高官厚禄,告老还乡,在胶城南建旃檀庵,出家做了和尚。庵内除了供奉佛祖外,还有崇祯皇帝的神像,张若獬一日三次焚香朝拜,才不间断。

有一年,时任署顺天府的张若麒回乡省亲,派人请兄长张若獬回家团聚。张若獬写了一幅对联,让来人捎给弟弟。张若麒看了对联,上面写着“二心臣子恨,兄弟同胞羞”,不禁恼羞成怒。回到京城后,他向朝廷告发,说张若獬有反清复明野心,证据是至今还每天朝拜崇祯皇帝的神像。清廷大惊,立即下令到胶州捉拿张若獬归案。这个消息被张若獬在京做官的一个好友获悉,此人素来敬佩张若獬的气节,赶紧写了一封密信,派心腹家人快马驰至胶州。张若獬读了朋友的信,当天从胶城高薪请来几个泥塑师傅,用一夜的时间,在崇祯皇帝的坐像左右又塑了两个神像,一个是周仓,别一个是关平。翌日,周仓和关平神像的釉(you4)彩未干,崇祯皇帝的塑像还没来得及改面,仍然为黄脸、短须,胶州知州便陪着钦差率兵包围了大庙,叫张若獬接旨服罪。张若獬问钦差:“贫僧所犯何罪?”钦差回答:“有人告你谋反,建崇祯庙,供奉崇祯神像。”张若獬说:“我建的是佛祖庙,我敬佛,也敬关公,关公忠义双全,为我楷模。你看我庙中哪有崇祯神像?”“这个短须黄脸、身着明朝服的神像是谁?”钦差质问到。“这个是关爷神像。”张若獬回答。钦差又问:“关爷是红脸长须,这个像却是黄脸短须,你怎么解释?”张若獬争辩道:“崇祯是明末皇帝,哪有三国周仓、关平保明朝皇帝的道理?关公神像塑的不像,只能怪泥塑师傅知识浅薄。”钦差觉得张若獬的话有点道理,又在庙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加之张若麒在朝中名声很臭,便就此作罢。

且说钦差回朝后,禀报朝廷说张若獬谋反实为冤案,清廷再也没有追究。1947年砸庙搬神前,周仓和关平塑像一直在崇祯皇帝塑像两旁。为此事,张姓兄弟结仇,再不往来。张若獬无后,他宁可从前 店口过继远房兄弟之子,也不过继张若麒的儿子。(据高祀祖等老人采访)

(摘自《胶州百家姓》)

张若麒与松山之役

从明崇祯九年( 1636)七月起,清军多次进攻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中原农民纷纷起义,清大学士范文程向多尔滚建议,乘机果断出兵。于是清太宗亲率军大举进攻明朝,占领东北不少县城。崇祯十四年(1641),清军集中全力围攻锦州,环城列炮猛攻。守将祖大寿率领军民誓死固守,清军急切不能攻下。清军围攻锦州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帝立即任命洪承畴为总督,张若麒为锦州前线监军,率军驰援。兵部尚书陈新甲嘱张若麒分兵四路,夹击清军。洪承畴顾虑兵力弱,主张慎重,不愿分军作战。张若麒说:“只要兵分四路夹击,锦州之围,可以立解。”陈新甲也督促承畴进兵。张若麒不管实战如何,屡屡报捷,被推荐提升为光禄寺卿。结果松山一战,明军损失过半,洪承畴率败军退到松山,张若麒从海上逃回北京。由于陈新甲的庇护,皇上没有追究张若麒责任,又令他出关为监军。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 松山城被清军攻破,洪承畴被俘降清,张若麒从 宁远逃回京师。当时大学士谢升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壁虎张若麒,为廷臣交章纠刻。御史米寿图向皇帝上疏,陈述张若麒的罪责,疏曰:“若麒本不谙军旅,淊(yan1)附杨嗣昌,遂由刑曹调职方,督臣洪承畴孤军远出,若麒任意指挥,视封疆如儿戏,虚报大捷,冒功罔上,恃乡人谢升为内援,当骈斩以慰九庙之灵。”崇祯皇帝准奏,并着刑部将张若麒论死罪,打入大牢。与张若麒一起入狱的多已被斩,因朝廷有人为张若麒说话,所以他只监押,未行斩刑。明朝灭亡后,张若麒被李自成从监狱中释放,后来投降了李自成。

张若麒劝降吴三桂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九日,大顺军占领了北京。崇祯帝在 煤山( 景山)上吊自尽,明朝灭亡。李自成命打开监狱,放了所有的囚犯。李自成进京后,发兵20万,下令亲征。在 一片石,吴三桂在清军的协助下,大败李自成。李自成率残兵败将逃到永平。整顿军队,发现损失近10万将士,兵士们人心不定。李自成与牛金星、宋献策会商。牛、宋均以为吴三桂有清军为援,兵势猛锐,大顺军新败,不宜与吴三桂决战,应该与其讲和,争取时间。李自成反复权衡,认为只有讲和为上策。这时候,吴三桂带大军追到永平城外,包围了永平城。

与吴三桂讲和,派谁去合适?众议认为派张若麒最好。因为张若麒是明朝老臣,两度出任监军,与吴三桂有旧交,而且吴三桂以老师尊称张若麒;同时张若麒精明干练,能言善辩,去谈判,正用其所长。于是,李自成任命张若麒为大顺兵政府和尚书,让他立即到城外二里处吴三桂大营求见。此时正是深夜时刻,中军大帐灯光依旧。吴三桂正在考虑如何攻城,军卒入帐报告:“报大帅,李自成派使者求见!”吴三桂一顿:“让他进来!”张若麒进帐,见吴三桂帐中极为简朴,心中颇为感慨。他拱手说:“大顺兵政府尚书张若麒奉命来与将军议和。”“议和?怎么议?”吴三桂冷笑道。“以目下形势论,大顺军虽然新败,然其主力仍在。大顺军欲退出北京,与将军以复明之机,两军罢兵,不让清室外夷居间得利。将军以为如何?”吴三桂觉得张若麒说的不无道理,加上张原为他的上司,昔日以老师尊称,便说:“请老师稍候,容我与众将议决。”

吴三桂令众将集体议论。有人主张战,认为李自成新败,士气不振,正是追穷寇之机。有人主张讲和,认为大战使兵力消耗不少,极需休整。吴三桂权衡利弊,认为清军在侧,免遭多尔衮暗算,应保存实力,和为上策。

吴三桂主意已定,让使者张若麒进帐,提出“交还太子,撤离北京,互不侵犯”的议和条件。张若麒把谈判情况报告李自成。第二天,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城外两军中间会面。牛金星宣读盟约:“自誓以后,各守本有疆土,不相侵越,大顺朝已得北京,五月一日交还大明世守;京师财货归大顺朝;人民皆从其便;如清兵侵掠,合力攻击,人戚相共,甲申年四月二十四日。”然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先后画押用印。两人执手对饮,共告天地。然而,李自成尚未撤出北京,吴三桂便在清军唆使利诱下撕毁盟约,引清兵入关,成为清兵南下的急先锋。

(摘自《胶州百家姓》)

漕汶张氏家族重要人物资料

张若獬字义公,号宿松,胶州南乡漕汶人(现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镇漕汶村),张熙长子,明朝遗老。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北直隶河间知县,赴任后弭盗安民,境内大治。以考核政绩最优,擢南京户部主事,又升为淮徐道按察司佥(qian)事,督办漕防,政绩显著。明亡弃官,拒绝仕清,在胶城西南建旃(zhan1)檀庵,出家为僧,现战太安村即源于此。享年74岁,妻韩氏封孺人,无嗣,过继张桐之子张应建为嗣子,死后葬城南双岭北。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为张应建十世孙。

张若麒(?—— 1656) 字振公,号天石,别号常在,张若獬之弟,明末清初政治家。崇祯四年(1631)进士,初任直隶清范县知县,为官清明,政绩突出,授给事中。正巧,当时南北两地的官员派系斗争激烈。少詹事黄道周弹劾大学士杨嗣昌,杨嗣昌以张若麒弹劾黄道周之功,由刑部主事调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接着提升为兵部职方司郎中,成为明朝军事部门的实权人物。 崇祯十四年( 1641),清军集中全力围攻锦州,崇祯帝任命洪承畴为总督,统帅蓟、辽军务,张若麟为锦州前线监军。张若麒按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意思督促洪承畴进兵,结果松山一战,明军损失过半。崇祯皇帝将张若麒论死罪。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九日,大顺军占领北京,打开监狱,放了所有的囚犯。张若麒感激李自成救命之恩,投降了李自成。因若麒是明朝大官,又做过明朝的监军,便命他为兵政府尚书,并派他为使者劝降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后来因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吴三桂毁盟,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进攻北京。清顺治元年(1644),睿亲王多尔衮夺取京师,张若麒开门迎降。多尔衮认为张若麒本明朝官员,又投降李自成,不愿接受其投降。但为拉笼明朝官员,加上吴三桂为其说情,最后任命他为顺天府丞,暂管府尹事(相当于代理北京地区的一把手)。 顺治元年( 1644)九月,若麒上疏请为父丁忧,皇上降旨解任,在京守制。翌年,(1645)四月,请假葬父,皇上准假。五年(1648)九月,起补顺天府丞。顺治七年(1650)升迁大理寺少卿。不久又升太常寺卿,管理太仆寺卿事。顺治九年四月提拔为通政使,成为清朝廷大员。八月母亲病重乞假回家,十年(1653)三月以母亲未愈自己又患病,请假在家治疗。十三年(1656)在家病逝。张若麟学识渊博,尤精于经史之学,因历事三代,后人以为不忠,史志或不立传,或列为逆臣传。著有《诗经课》、《礼记课》、《止足轩集》等书行世。《清史列传》有传。是张姓家族最知名的人物,妻韩氏生子二:张应甲、张应桂。

张应甲字先三,号静庵,顺治丁亥拔贡,妻单氏有子四:张淳、张洽、张友逸、张兆西(养子)。张氏三田第二代支持人。

张应桂字子孚,号复我,张若麒之子,曹汶张姓后裔,清朝官员。自小聪明异常,刻苦好学,考中顺治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当时,清朝初定天下,广开言路,张应桂以明朝忠臣左懋第子孙久徙海滨,以为这样不利于教化忠孝,要求朝廷特赦,给忠臣后裔一个安居的环境。疏上,顺治皇帝采纳了张应桂的建议,特赦左懋第子孙回原籍居住。迁张应桂为左行人。后来,张应桂以出使四川宣谕称旨,迁光禄寺丞,以终养归乡。晚年,在家乡以乐善好施著称。工诗善文,著有《奏疏》、《脱箨(tuo4)轩偶存草》行世。《莱州府志》有传。享年86岁,妻匡氏封安人,生子三:张友臣、张邦臣、张廷臣。

张洽字仲和,张若麒之孙,清朝官员。康熙三十五年(1696)进士,初授永宁县知县,“劝农桑,修学校,教化大行”。以治绩高等擢山西道监察御史,遇事敢言,无所回避,直声震海内。当时初定社会,上司奉行不能如诏旨所言,张洽上疏,建议制定限时出入,为久远计,无扰百姓;又以关税滞留,不便商贾,建议严禁需索,盖监督与文印,以防重税。这些建议均蒙朝廷采纳。工诗,著有《谏垣草》、《吏隐堂稿》。

(摘自《胶海张氏世系谱》和《胶州百家姓》)

匡常修,俗名匡桂林,字华泉,号山原,别号卧云居士;出家后,改道名匡常修,字和阳,别号一器道人,当代著名道士。匡常修道长生前任青岛崂山太清宫住持,还身兼 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山东道教协会副会长、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武术气功学会第一名誉会长、青岛市气功科学研究会顾问、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人大代表等数职,爱国爱教,传经讲学,弘扬武术,倡导气功,振兴医学,名扬于世。

匡常修道长,以道名行世。出家前,俗名匡桂林,字华泉,号山原,别号卧云居士;出家后,改道名匡常修,字和阳,别号一器道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二月四日生于胶州城里,先后住胶州城翰林院、郭家庄、蜈蚣街、辛街。祖籍胶县 王台镇石灰窑村,祖父自小务农,家境贫寒,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借邻居场院屋(俗称团瓢)栖居,给地主扛活糊口,直至扛锄饿死于门前。父亲匡松,从小给地主放牛,后来迁居胶州城里谋生,主要靠推小车卖脚力。

一生坎坷 一心修道

匡常修自6岁起,即帮父亲拉车,7岁时,有一天给父亲拉车到东营,来回走了70里路,年幼的匡常修累得连车绳都拉不直。

民国元年(1912年),匡常修8岁入学堂读书。两年半之后,因母亲生病而辍学,后母亲病故。匡常修在少年丧母的悲痛中更加奋志,民国五年(1916年)改入私塾,拜董纪惠为师,在贫困中又发愤攻读两年,先后读了4年半书。

民国七年(1918年),匡常修14岁,因家庭生活所迫,便停学和同里车氏结婚。连续生子养女,生活更加困苦,匡常修便踏入社会开始谋生计,先后去高家同聚福糕点铺、衙门粮房、坊子街同兴福学徒,业余读书、习武。

民国十年(1921年)匡常修17岁,去青岛四方胶县籍高家兴华店学鞋匠,学成后,去 王台高家鞋庄当伙计。

民国十一年(1922年),匡常修18岁,返回胶城,自己先后独立经营全真靴子店、新大鞋店。鞋业开成后,匡常修让给二弟经营,自己另攻中医,业余习武,带徒弟,医道武术大进。

民国十四年(1925年),匡常修21岁,说服了妻子,背着父亲,到胶南县卧云庵出家做了道士,后日本鬼子烧了庙,又返俗归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匡常修26岁,其妻车氏病故。次年,早有出家之心的匡常修遂撇家舍子只身去了崂山白云洞,在那里拜了白云洞二当家即匡常修的二叔俗名匡梦辰、道名匡真觉为师,匡真觉系武当派传人李士卿的徒弟,道术武功俱深。匡常修从此当了崂山道士,先后住持在白云洞、明霞洞、凝真观、太清宫,悠悠36载。

1966年6月,为人所共知的原因,匡常修被遣返回原籍胶县,在城关中云生产队当了14年医生。

1980年5月,青岛园林局又将匡常修请回崂山,任太清宫监院。

增聚回饼是当地的名产。清末,王台“增聚”作坊是远近闻名的糕点食品生产厂家。生产回饼、饼干、糖果、芝麻蛋等食品糕点近百种,年产3万余公斤。其中“增聚回饼”年产1.8万公斤。

王台街道设有高级中学、初级中学、职业技术中学各一处,在校学生5000人。全镇有大中专毕业生3000多人,其中本科生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50多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000多人。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山东省中心镇、省中心镇建设示范镇、青岛市重点小城镇、青岛市十佳重点小城镇、青岛市文明镇、青岛市安全创建活动先进集体、青岛市菜篮子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水利建设先进镇、青岛市卫生模范镇等。镇工业园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青岛市重点园区。

青岛星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星火产业集团,国家大一档企业,中国五百家最大机械工业企业之一,山东最大 民营科技企业之一和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市十强企业。青岛星火集团现有职工两千人,占地32万平方米,拥有各种先进 动力设备800余台套,其中 CNC加工中心近百台。设立胶南海滨星火工业园、王台星火工业园的26万平方米高新技术开发区,总资产6.6亿元。

青岛星火集团下辖十八个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主要生产各种高档 无梭织机、梳棉机、物流器械、纺织器械、环保机械、橡胶机械、挖掘工程机械、电控柜、轻钢建筑结构、建筑 装饰材料,同时承接环保工程、轻钢结构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工程。 喷水织机、喷气织布机享誉国内外纺织行业。1997年12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以色列、加拿大、新加坡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

青岛海佳机械有限公司于2001年注册成立,公司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810万元,其中厂房投资430万元,设备投资380万元,拥有CNC加工中心6台,普通机床70多台,现有职工210人。公司主要产品是HJ系列型喷水织机及A186F、H系列梳棉机,年生产能力4000台。其中HJ系列喷水织机是海佳公司的主要产品,该产品是海佳公司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经验,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自发研制的新产品,在江、浙一带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2005年海佳公司又新增加了物流器械生产项目,产品主要有:高架车、手推车、托盘车、 货柜等物流器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物流器械项目预计年销售额5000万元,利税200万元。

青岛海佳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起步于家庭工厂,1995年,注册“鑫春纺织配件服务中心”,投资30万元,购买了几台加工 机床,主要加工纺机配件,给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配套。1997年起,开始组装喷水织机,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抢抓市场机遇,发展壮大成为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韩国泰昌产业社独资兴建,成立于2001年1月,总投资137万美元,注册资本96万美元,主要生产一次性 注射针、 穿刺针和 麻醉针,产品100%外销。公司位于王台镇庄家茔村,公司占地面积8.95亩,2004年完成出口149万美元。

韩国金根植先生独资兴建,成立于2001年3月,总投资35万美元,主要生产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和非灭菌针灸针、 拔火罐、磁性用品针灸仪等产品,产品100%出口日本、德国等市场,公司位于王台镇庄家茔村,占地9.04亩,2004年出口57万美元。

韩国韩洸盛先生独资设立,成立于2001年8月,总投资28万美元,注册资本20万美元,公司主要从事萝卜酱菜等食品加工。产品100%销往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位于镇驻地,占地5000平方米,其中车间1200平方米,办公楼为1100平方米。2004年完成出口52万美元。

韩国李基天先生独资兴建,成立于2000年3月,现有职工400人,总投资70万美元,注册资本50万美元,公司位于镇驻地,占地30000平方米,厂房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帐篷、箱包等旅游制品,产品主要出口 欧美国家,2004年完成出口517万美元。

全镇现已投产外商投资企业36家,主要外资企业有:青岛三才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高合化纤有限公司、青岛新技术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青岛青青旅游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大兴医材有限公司、青岛东邦食品公司等。分别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近1亿美元。

王台街道经济贸易服务中心是王台街道政府设立的专门为外商服务的机构,具体服务内容有:

一、企业成立的注册登记手续(接到全部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

二、海关备案登记手续(企业提供验资报告后五个工作日)。

三、外国人护照签证的延期。四、外国人就业许可证、 就业证、长期居留证的办理。

五、代理进口设备减免税。

六、协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涉及海关、税务、工商、公安、劳动、环保、供电、供水等部门的问题。

1、利用交通便利,离港口、机场比较近的优势发展加工贸易。2、利用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等优势发展蔬菜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和养殖业。3、利用机械加工装配能力强的优势发展机械加工装配业。4、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素质高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征用土地自己建设,也可租赁中方厂房。

一、 土地政策:出让:原则上按50000元/亩的指导价执行,2003-2005年分别按指导价的40%、30%、20%给予优惠,其出让使用期限为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限。

二、 税收政策:入驻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享受国家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即:对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企业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 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进技术企业,依照税法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 税率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凡入驻王台的企业,从前期立项、审批、规划、建设到后期生产经营管理,由政府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四、对王台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殊项目,可一事一议。

王台东村 王台西村 王台前村 王台北村

王台中村 雒家村 住范村庄家莹村

前营村 河西庄村 河西董村殷家洼子村

河南邢村 河南薛村 郎中沟村 东漕文村

西漕文东村 西漕文西村 南柳圈村 北柳圈村

西柳圈村 大朱阳村 小朱阳村 田家窑村

逄猛孙村 逄猛王村 逄猛张村埠上村

观里村 石梁刘村 石梁杨村石梁唐村

井头村前二沟村 东法家庄村 魏家庄村

前马连村 北马连村 朱郭村 崖逄村

大杨家村 小杨家村 王家岛耳河村 魏家岛耳河村

庄家岛耳河村 张家岛耳河村 张小庄村 宗家屯村

铲尖村 张小屯村 陈郑屯村天妃庙村

台东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韩家寨村(黄山经济区) 插旗崖村 西韩家台村

东埠后村 西埠后村 三角湾村 徐村村

岳家村 大荒村 小荒村 周家庄村

大王家庄村 邱家村沙沟东村 沙沟西村

沙沟中村 东草夼村 西草夼村 王家屯村

莱疃村 薛家庄村 薛家店子村 小王家庄村

西灰村 东灰村 大袁家沟村 小袁家沟村

崔家屯村 迟家屯村 小屯村 山赵村

山柴村 姜家屯村 石灰窑东村 石灰窑西村

石灰窑北村 殷家台村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7年,总人口71720人。

周边门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南门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王台路113号

周边乡镇

王台街道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