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家庄村

卜家庄村 卜家庄村村情概况 卜家庄村大事记 卜家庄村经济发展 卜家庄村社会进步 卜家庄村组织建设


卜家庄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东南部,在白马河、吉利河交汇处的西岸,西接镇环路,南与高家庄村接壤,北到同三高速公路近一公里。 该村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最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全村面积45公顷,其中住房面积5公顷,林地面积10公顷,粮田面积25公顷,在小场村地域有岭地面积3.5亩,河沿面积70余亩,最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土豆、白菜、萝卜等。2005年全村共114户396人。全村姓氏有赵姓、徐姓、李姓,其中李姓、赵姓人口基本相等,徐姓人口较少。改革开放前,全村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因人多地少,群众生活困难。1978年以后,随着政策放开,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发展,全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人均纯收入5260元,总收入达到近400万元。卜家庄村土壤条件好,村民勤劳,致富能力强,思想素质好。获得的荣誉称号有“胶南市文明村...

详情

卜家庄村地名网_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卜家庄村资料简介
  卜家庄村是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21110423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211。卜家庄村与馨和嘉园社区、大场村、凤凰庄村、苏家庄子村、西丁家庄村、周家村、东丁家庄村、前园村、大楼子村、小楼子村、陈家屯村、南辛庄村、大石河口村、凤墩村、坊上村、韩家洼村、冯家坊村、前河岔村、后河岔村、魏家湾村、青竹园村、李家小庄村、陈家小庄村、湾东村、河崖村、大营村、小营村、殷家庄村、邓家滩村、营南头村、马家滩村、高家村、曾家村、董家村、郝疃村、干河子村、胜水河东村、胜水河西村、胜水东北村、胜水西北村、西南岭村、正南岭村、吉湄村、雹泉庙村、西王家柳沟村、殷家柳沟村、东王家柳沟村、宋家柳沟村、丁家柳沟村、刘家疃村、前老窝村、后老窝村、西老窝村、马戈庄村、张家大庄村、丁家大庄村、蔡家村、保子埠村、王家屯村、王庄村、魏家大庄村、柳行大庄村、刘家大庄村、西寺村、新大庄村、吉利河村、前进村、金头岭村、新官庄村、肖家洼一村、肖家洼二村、肖家洼三村、肖家洼四村、井戈庄村、红旗岭村、前官庄村、后官庄村、黄古墩岭村、塔山店子村、淘金河村、立新村、东寺村、北寺村、南寺村、驼沟村、小辛庄村、幸福村、大场村、大庄寺村、东蓬村、凤凰墩村、凤栖村、官庄岭村、汇水湾村、吉利河村、金大庄村、金塔村、柳溪村、三河埠村、胜岭村、胜水村、围山河村、秀水湾村、营楼村相邻。 还有6个地名与卜家庄村同名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卜家庄村介绍

卜家庄村位于山东省胶南市大场镇东南部,在白马河、吉利河交汇处的西岸,西接镇环路,南与高家庄村接壤,北到同三高速公路近一公里。 该村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最适宜居住的好地方。全村面积45公顷,其中住房面积5公顷,林地面积10公顷,粮田面积25公顷,在小场村地域有岭地面积3.5亩,河沿面积70余亩,最适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土豆、白菜、萝卜等。2005年全村共114户396人。全村姓氏有赵姓、徐姓、李姓,其中李姓、赵姓人口基本相等,徐姓人口较少。

改革开放前,全村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因人多地少,群众生活困难。1978年以后,随着政策放开,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发展,全村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人均纯收入5260元,总收入达到近400万元。

卜家庄村土壤条件好,村民勤劳,致富能力强,思想素质好。获得的荣誉称号有“胶南市文明村庄”、“税收先进村庄”、“ 大场镇精神文明先进村”、“经济建设先进村”、“种植业先进村庄”等。

1947年李钦茂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卜家庄村第一个共产党员。

1953年,建立第一个互助组。

1954年成立初级社。

1955年成立高级社。

是年中共卜家庄党支部成立,李钦茂任支部书记。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设立卜家庄大队,李福存任大队长。下设两个生产小队。

1961年有生产大队,设立两个生产小队。

1966年,成立卜家庄村革命委员会。

1969年老房改造,规化新村,以南北大街为主,大队院为中心,进行统一规化。

1977电网开通,彻底消除煤油灯照明的生活方式。

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解散两个生产小队,土地承包到户。

1989年,修建了通村路,修建了村东西大街,方便了交通状况。

1993年第一家个体私营企业“胶南营信布厂”在该村落成。开始发展工业的革命。

1994年有17户村民率先按上了电话。

1998年,按国家的政策调整了土地30年不变的政策。

2000年,80%的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

2003年重新改造了大街通村路。

2005年,全村统一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

第一产业

种植业: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亩产200公斤,全村总产量10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600公斤,总产20万公斤。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2005年总产量达30万公斤,经济作物与农作物进行间作,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05年种植业收入100多万元。

养殖业:养猪、养鸡及特种动物养殖,是村民最传统的养殖产业,从村集体的养猪厂、养貂厂到现在的养殖示范户,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2005年有养鸡大户5户,养猪大户4户,特种养殖大户3户。全村养殖收入近80万元。

第二产业

随着改革的深入,本村的私营企业蒸蒸日上,个人从事工业、商业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全村2005年转移剩余劳动力60多名,有的村民在外学技术从事高职位工作。有的把得到的经验技术带回来自己创业。本村的妇女更是楷模,她们利用农闲季节搞刺绣加工,每个绣工每年多收入4000元。经营收入也是本村的又一特长 。

第三产业

经营土豆种有20多年的历史。起初有两三户经营,以后逐渐带动到30多户,他们对品种、质量、进货、销售等活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仅此一项2005年收入近10多万元。

文化教育:建国前,卜家庄村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村民。新中国成立后,村里逐渐建起了小学,有原来的土房,到现在的白马河小学,使村民得到较好的学习条件。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为国家输送大学生45名,其中研究生4名,博士生1名,军队培养干部6名。

人民生活:建国初期,人民生活困苦,接止到1978年,人均纯收入200元左右。改期开放后村民生活逐渐提高。2005年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全村90%以上的户安装了电话。彩电、冰箱普及到户,摩托车70余辆,机动车80多辆。

村庄建设:建国初期,全村共有30余户村民的住房全部是土坯房。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老房改造,统一规划,扩大了居住面积。2005年在114户村民中60%的户进行了旧房翻新,改善了居住环境。村集体整修了中心大街,通村路。连接了高压电网、通信电网、有线电视网,统一安装了自来水等重大变化。

1947年李钦茂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卜家庄村党支部建立,李钦茂任支部书记。

1953年建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卜家庄大队,李福存任大队长;1966年成立卜家庄革命委员会;1983年设立卜家庄村委会。

周边村庄

卜家庄村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

逯家庄村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

戴家庄村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

张家大庄村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