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镇街道

惜福镇街道 惜福街道 惜福镇 惜福镇街道历史沿革 惜福镇街道行政区划 惜福镇街道地理环境 惜福镇街道自然资源 惜福镇街道人口民族 惜福镇街道经济 惜福镇街道社会事业 惜福镇街道风景名胜 惜福镇街道著名人物


惜福镇街道位于 青岛市城阳区东部,中心位于东经120°0′36″,北纬36°0′12″。东靠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邻 城阳街道,南同夏庄街道相连,北与 即墨市龙山、环秀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4公里,总面积53.9平方公里。辖32个社区(2016年),总人口4.6万人(2014年)。2014年,惜福镇街道生产总值4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65元、同比2013年增长14%。夏、 商、 西周(约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为莱夷地,属青州。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初为介国、夷国、 莱国等诸侯国属地,中期归 齐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属齐国隶即墨。秦朝(公元前221~...

详情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所有村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介绍

惜福镇街道位于 青岛市城阳区东部,中心位于东经120°0′36″,北纬36°0′12″。东靠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邻 城阳街道,南同夏庄街道相连,北与 即墨市龙山、环秀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4公里,总面积53.9平方公里。辖32个社区(2016年),总人口4.6万人(2014年)。

2014年,惜福镇街道生产总值4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65元、同比2013年增长14%。

夏、 商、 西周(约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为莱夷地,属青州。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5年),初为介国、夷国、 莱国等诸侯国属地,中期归 齐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属齐国隶即墨。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属胶东郡不其县。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初期,仍属胶东郡不其县。东汉(25~220年)初期,仍属 琅琊郡不其县。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属 东莱郡管辖不其县。 三国(220~265年)时期,属 魏国青州东莱郡不其县。 西晋(265~317年)时期,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 南北朝 北魏(386~534年)时期,改隶 光州 长广郡不其县。 北齐(550~577年),废除不其县,划并于长广郡长广县。

隋朝(581~618年),重置不其县,不久又将其并入新设的即墨县。 唐朝(618~907年),属 河南道莱州即墨县。 北宋(960~1127年),为 京东东路莱州 东莱郡 即墨县。 金朝(1115~1234年),属山东东路莱州定海军(东莱郡)即墨县。

元朝(1206~1368年),先后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即墨县、般阳路莱州府即墨县。 明朝(1368~1644年),属山东省,初隶青州府即墨县。 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莱州府胶州即墨县。 清初,属山东省登莱青道莱州府胶州即墨县; 乾隆年间(1736~1795年),直隶莱州府即墨县; 光绪三十年(1940年),胶州改 直隶州,属胶州即墨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属山东省胶东道即墨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制废除,即墨县直属省辖,属山东省即墨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青岛市和即墨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1日,属日伪政权青岛特别市和即墨乡政处;1940年2月15日,伪即墨乡政处改称伪属即墨区办事处。1943年,属抗日民主政府区划的胶东区中海专区即东县。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仍沿战前区划。1949年5月30日,惜福镇全境解放,分属胶东区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和即东县。

1949年10月1日后,惜福镇境域仍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和即东县。1950年5月1日,撤销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改属 胶州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1951年4月1日,改属青岛市崂山行政办事处。1953年6月,改属青岛市崂山郊区。1961年10月5日,崂山撤区置县,其隶属不变。1988年11月,崂山撤县改区,仍归其辖治。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隶属新置城阳区。

明代,即墨县设立7个乡、82个社。 清代,即墨县设7个乡、81个社。惜福镇域内分属仁化乡铁旗社、训虎社、聚仙社,其中铁旗社辖东铁骑后、西铁骑后、院后、棉花、书院、演礼、东葛家夼、西葛家夼、前荆沟、后荆沟、后庄、河洼、霞沟、吴家、松园、后寨、北寨、歇佛寺(沟东崖)18个村;训虎社辖歇佛寺(沟西崖)、 王家村、 李家村、 辛家村、 邵家村、荆沟、 牟家村、小庄8个村;聚仙社辖纸房、 黄家营、 埠上、风口子、宫家村、草庵、上拖埠、下拖埠8个村。清末(1840~1912年),松园更名为松树庄。

民国初年(1912年),荆沟村改称杜家村。是年,改乡社制为区乡制,域内属即墨县仁化区铁骑、训虎、聚仙乡。民国十六年(1927年),即墨县将仁化区所辖的铁骑、训虎、聚仙乡合并为训东、舞旗乡,辖东铁骑后、西铁骑后、院后、棉花、书院、演礼、东葛家夼、西葛家夼、前荆沟、后荆沟、后庄、河洼、霞沟、吴家村、松树庄、后寨、北寨、歇佛寺、王家村、李家村、辛家村、 牟家村、 小庄、纸房、黄家营、埠上、风口子、宫家村、草庵、上拖埠、下拖埠34个村庄。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墨县设将12个区调整组合,按序数改划为10个区、57乡镇,训东、舞旗乡改属即墨县第四区,所辖村庄不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草庵更名为超然。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歇佛寺更名为惜福镇,前荆沟、后荆沟更名为前金沟、后金沟,风口子更名为青峰,河洼更名为河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吴家更名为吴贾;7月1日,青岛市郊区扩大,即墨县第四区的 惜福镇、王家村、李家村、辛家村、 杜家村、邵家村、黄家营、埠上、宫家村、青峰、超然、霞沟、棉花、演礼、后寨、吴贾、院后、前 金沟、后金沟、 后庄、松树庄、上拖埠、下拖埠、 河湾24个村划入青岛市夏庄区,东葛家夼、西葛家夼、书院3个村划入青岛市崂东区,纸房、牟家村、东铁骑后、西铁骑后、 北寨、小庄6个村仍属即墨县第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家村、辛家村合并为李辛村, 杜家村、邵家村合并为杜邵村。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域内划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的 即东县井山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埠上改称傅家埠。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后寨改称南寨。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惜福镇全境解放,地域大部属崂山行政办事处夏庄、崂东区;8月,中共崂山工委决定将夏庄、崂东、崂西3个行政区域改划为8个行政区,以序数命名,惜福镇地域为第三区,纸房、牟家村、北寨、小庄4个村,由即东县井山区划入第三区,南寨、北寨合并为南寨村。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上拖埠、下拖埠合并为科埠村,西葛家夼更称西葛家村。

1955年12月,葛家乡由崂东区划入惜福镇区,建新、曹村乡划入夏庄区,全区辖惜福镇、李辛、杜邵、傅家埠、科埠、金村、院铁、棉花、葛家9个乡。东葛家夼更名为东葛家村。

1957年4月,撤区并乡,撤销惜福镇区,由惜福镇、杜邵、李辛3个乡合并成立惜福镇乡,傅家埠、科埠2个乡合并成立傅家埠乡,金村、院铁2个乡合并成立金院乡,葛家、棉花2个乡合并成立书院乡。1958年9月5日,惜福镇、傅家埠、金院、书院4个乡合并成立卫星人民公社,辖9个生产管理区、56个生产队。

1959年1月,人民公社以驻地冠名,卫星人民公社更名为惜福镇人民公社。

1961年1月, 南寨、松树庄、吴贾从惜福镇生产大队析出自建生产大队,东荆、纸房、黄家营、王家村从杜邵生产大队析出自建生产大队,撤销金村生产大队,前金沟、后金沟、后庄、河湾自建生产大队。至此,惜福镇公社共辖31个生产大队、208个生产小队。1966年12月7日,惜福镇公社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1974年9月,恢复惜福镇人民公社原名。

1984年4月4日,农村进行体制改革,撤销惜福镇公社设立惜福镇,31个生产大队改为31个行政村,225个生产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而自行解体;6月,杜邵村更名为西荆村。2001年6月13日,为适应青岛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惜福镇撤镇设街道。2004年,除牟家、纸房村外,所有行政村均改为农村社区。截止2005年12月,惜福镇街道辖惜福镇、杨家村、李辛、小庄、西荆、东荆、 黄家营、傅家埠、青峰、 宫家村、超然、科埠、前金沟、后金沟、后庄、霞沟、河湾、院后、演礼、西铁骑后、东铁骑后、西葛家、东葛家、书院、棉花、 吴贾村、松树庄、南寨、 王家村29个社区和牟家、纸房两个行政村。2007年4月30日,牟家、纸房2个行政村也改为农村社区。

惜福镇街道位于青岛市城阳区东部,地处东经120°0′36″,北纬36°0′12″。东靠 崂山区 王哥庄街道,西邻城阳街道,南衔 夏庄街道,北与 即墨市环秀、 龙山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4公里,总面积53.9平方公里。

惜福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由变质岩构成的复背褶皱。此后,地层褶皱覆盖层不甚发育,受断裂影响而形成单斜构造或舒缓的波状褶曲。在距今约0.8~1.29亿年的 燕山运动后期,相继有熔岩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缓慢冷却上升,逐步构成现今的地质轮廓。

惜福镇地域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是中生界青山组和王氏组。以前金沟-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西为火山喷发岩产物,凝灰岩、安山岩等大都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自东部山区向中西部丘陵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墨水河源头葛家河、 白沙河支流上中游 惜福镇河、傅家埠河一带分布稍厚,约8~30米,多由砂土、砂质粘土、砂砾、卵石组成。

惜福镇境域东部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南走向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扭性断裂为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沟-夏庄-大枣园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东部、南部和西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东西向构造分布在崂山西北部及北部,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形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沟-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新构造运动不强烈,一直处于地壳缓慢上升剥蚀夷平的过程中,形成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剥蚀型平原。整体地域在胶辽地盾之上,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惜福镇街道域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群山,由花岗岩侵入形成三标山山脉,中部为低山丘陵区, 葛家河、傅家埠河、惜福镇河上中游形成小冲积平原,最高海拔683米,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

惜福镇街道域内有山区、丘陵、平原3个不同地貌类型,分为裸岩石砾地、荒坡岭地、陡坡梯田地、缓坡梯田地、沿河平地5个不同地貌单元。

惜福镇街道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季风和海潮的影响,空气湿润,温度适中,雨水丰富,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较为明显,四季分明,夏季及早秋时有台风影响,晚秋至春,虽有西北寒流入侵但较少。春季多为南风或东南风,气温回升缓慢,时有大风、大雾天出现,多春旱;夏季空气湿润,气温高而不燥,降雨较集中,灾害性天气较多;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缓慢,雨量减少,常受旱涝威胁;冬季雨雪稀少,易干旱,气温下降迟缓,多西北风,无严寒。气候总的表现为春寒、夏凉、秋温、冬暖,具有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境域有 葛家河、惜福镇南河、 北河,傅家埠 南河、北河5条河流,长26公里,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均发源于东部山区。由于落差较大,易暴涨暴落,其特点是源短、流急,属季节性河流。

惜福镇地域属暖温型半湿润性气候,历史上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至2005年的474年间,危及域内较严重的自然灾害110多次,平均三年半就有一次灾荒年。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年份中,大旱年份占25%,涝灾年份占24.6%,虫灾年份占13%,风雹年份占6.3%。

地域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储蓄量及丰枯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由于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不均匀,使水资源呈丰枯或连丰、连枯交替状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枯水年份居多,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七八月汛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45.21万立方米,按2005年全街道总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461.33立方米。

地表水

1956~2000年,境域河流径流量6876.6万立方米,年径流深487.7毫米。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由于降水不均匀,年径流也不均匀。丰水期6~9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80%,枯水期10~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20%。1957~2000年,域内共建水库6座,其中书院中型水库1座,库容1349万立方米,军援、金村、东铁、金垛沟、岔河小(二)型水库5座,有塘坝46座,库容79.1万立方米,这些水库、塘坝总蓄水1552.7万立方米。

地下水

地下水域内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392.53万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211.54万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147.41万立方米,其它地下水资源33.58万立方米,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下水的开采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农田灌溉靠打井取水。至2005年,全街道有机电井186眼,全年开采地下水287.18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73.16%。

野生植物有 狗尾草、 芦苇、 茅草、 香草、 牛鞭草、 鸡眼草(掐不齐)、 芨芨草、碱草、爬蔓青、 野麦子、 稗子、水穇、 麦蒿、 艾蒿、 苦菜、 苣荬菜、 苜蓿、扁朱芽、 荠菜、 灰菜、 地肤子(扫帚菜)、 猪毛菜(刺蓬)、肤子苗、 蒲草、 水红等。

植物药材 地肤子、 马齿苋、 酸枣、 柴胡、 野菊花、 鸡冠花、 金银花、 荠菜、 蒲公英、 沙参、 车前子、 栝蒌、 兔丝子、 半夏、 苍耳、 槐米、 蓖麻、 蒺藜、 防风、 香艾、芦苇根、 无花果、 枸杞、 茅草根、 香草、节骨草、臭蒲、 花椒、蒜草、 爬山虎、 海带、芭蒌棵、老鼠布袋、 桔梗、野茶、小叶石苇、 元胡、 细辛、 玉竹、 茵陈、 远志、 黄芪、 益母草等。

野生动物

兽类 狼、 黄鼠狼、 獾、 狐狸、 刺猬、 野兔、 狸、 貂、 老鼠等。

鸟类 麻雀、 喜鹊、 燕子、 鸿雁、 灰鹤、 鹌鹑、 苍鹰、 布谷鸟、 斑鸠、 猫头鹰、 鸽子、 野鸡、 雀、 杜鹃、 啄木鸟、 百灵鸟、 翠鸟、 乌鸦、 鱼鹰、 苍鹭、 水鸭等。

两栖类 青蛙、 蛤蟆。

昆虫类 蚕、 蜜蜂、 蝎子、 土元(土鳖)、 蚯蚓、 蚂蚁、 蝴蝶、 蜻蜓、 蟑螂、 螳螂、 蟋蟀、 野蜂、 蝗虫(蚂蚱)、 蝼蛄、 蟑、 苍蝇、 蚊子、 蜘蛛、 地老虎、 飞蛾、 天牛、 蚜虫、 瓢虫、 豆虫、地瓜虎等。

爬虫类蛇、蜥蜴(马蛇子)、壁虎、蜗牛、蜈蚣、鳖等。

动物药材 獾油、 蛴螬、 蛇、 蜈蚣、 蟾酥、 蜗牛、 土元、 壁虎、 蝎子、 蟋蟀、 蝉蜕、 刺猬皮、 蜥蜴、 地龙( 蚯蚓)、 蜂房、 鸡内金、 蛤粉、 蜂巢、 蜂蜜、 蜂胶、 斑蝥等。

淡水生物

鱼类 鲫鱼、 黄鳝、 鲢鱼、 草鱼、 鲤鱼、 鲶鱼、 黑鱼、 泥鳅等。

虾蟹类 青虾、 草虾、 中华绒螯蟹、 河蟹等。

贝类 河蚌、河螺等。

1958年,惜福镇公社有4866户、25409人,人口比1949年增长84.6%。1960~1961年因生活困难,人口增长减缓。1962年后,人口增长加快。1971年,全社人口达到32760人,比1958年增长28.9%。1972年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78年9月后,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全镇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1980年,全社人口自然增长率6.37‰,1985年降到3.25‰,1991年降到1.83‰。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多。1995~2005年,人口由38133人增加到42165人,增加4032人。在2005年的总人口中,男性20789人、女性213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68人,占总人口的13.7%,比建国之初增加近10倍。

截至2014年,惜福镇街道总人口4.6万人。

截至2000年,惜福镇街道除 汉族以外有 蒙古族、 回族、 朝鲜族、 满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彝族、 布依族、 达斡尔族。

2014年,惜福镇街道生产总值4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65元、同比2013年增长14%。

进入21世纪,虽然惜福镇街道在三产结构调整中,二三产业比重增大,土地面积继续减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199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3620吨,平均亩产332公斤,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全镇有经济林2180亩,果品产量达到6620吨,肉蛋奶产量8000吨,蔬菜产量3.2万吨。2005年,全街道农业收入仍完成28.52亿元。

2014年,全年新批准过亿元、过千万美元内外资大项目10个,实际利用内资完成18亿元,到账外资完成1.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量完成6.7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亿元。

2010年,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前十个月累计接待游客157万人次,同比2009年增长28.1%;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7.9%;促进山区居民人均增收4800元,同比2009年增长16.7%。

截至2014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销售额15.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9.2%。

2005年,全街道有印刷企业11家、图书门市部8家、网吧6处、歌舞厅2处、照相馆10处、旱冰场3处。

截至2015年,惜福镇街道共配送公益电影、社区演出213场;召开了惜福镇街道2015年市民运动会,近千名运动员参加。

2005年,全街道有幼儿园5处,入园幼儿886名,入园率96%,有幼儿教师60名,学历达标100%,其中,东铁骑后幼儿园为青岛市农村示范幼儿园。

2001年,全街道有小学9处,81个教学班,学生2716人,教职工192人。2005年,全街道有小学8处,88个教学班,教职工198人。

1985年,全镇有金院、惜福镇、傅家埠、崂山五中4处普通中学,另有葛家和棉花九年制联办中学。2005年,城阳第十中学仍为惜福镇街道的初等中学。有17个教学班,学生666人,教职员工80人,是城阳区规范化学校。

1984年,全镇有各类诊所31个,乡村卫生员86人,其中有证书的乡村医生60人。2005年,全街道有卫生室、医疗诊所69家,其中甲级卫生室31家,乡村卫生员102人,有证书的乡村医生92人。

2003年,城阳区和惜福镇街道共同投资100多万元,修建惜福镇中心医院病房等设施, 增加全数字B超、半自动生化仪、血球计数仪、500毫安X光机、心电监护仪各1台。2005年,又新增加双床球管遥控X光仪和微循检查仪、光量子血疗仪等设施。

康成书院

康成书院位于铁骑山东麓,为高密人、东汉经学家郑玄,字康成所建。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年),郑玄受聘于北海相孔融处讲学授徒。灵帝中平五年(188年)10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复起,攻破北海,郑玄与门生崔琰等24人到铁骑山下筑庐讲学授徒近一年,学生多达数百上千人。因适逢灾荒,粮食匮乏,郑玄罢谢诸生,学子解散,避地徐州。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即墨县令高允中因敬慕郑玄为人,在郑玄筑庐授徒之处,建院宇、聘教授、辟学田,书匾额“康成书院”。重建后的康成书院坐北朝南,东西呈长方形,占地666.7平方米,围有院墙,门南向,房屋3间,高约5米,东西长约12米,南北宽约4米,垂梁起架,檐下4根梁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由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等组成。清初,即墨城开设县学,此后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

童真宫

童真宫坐落于傅家埠村南,东汉末年(184~220年)始建,名为童公祠,祀不其县令童恢。元皇庆二年(1313年),全真道华山派道士进住成为道教庙宇,改名童真宫,正殿主祀仍为童恢像。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重修童公祠碑,记叙童公祠历史和童恢事迹。该祠分前、后二院,祠堂3间,高4米多,重梁起架,彩绘云龙,前出檐,4柱,雀替撑顶,青砖小瓦,系硬山式。堂前置清乾隆、道光年间童宫碑2通,柏树6株;后院建寝室3间,设床帐被褥。祠后为童恢衣冠冢,墓为土堆,高约3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置墓碑1座,高约2米,碑文“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其旁有石雕幼虎2只,墓地遍栽古柏。东为道院3层,建镇武、娘娘两殿,殿堂、道舍36间,占地约0.2公顷,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时期,塑像、供器均毁,仅存房舍。院内植牡丹、芍药和柏、松、银杏等花木,国槐树龄100多年,胸围1.7米,银杏树高17米,胸围2.24米,树龄250年,两株古柏,一株树高12米,胸围1米,另一株树高11.5米,胸围1.1米,树龄均100年左右,雪松树高13米,胸围1.52米,树龄约150年。这些树木均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古树。1982年,青岛市将其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文化遗址

文物地处傅家埠村东北的 龙山文化遗址,因明代以前有一个500多人的“半阡子”村庄而得名。遗址地势较高,东靠铁骑山,南临河流,西南距夏庄街道冷家沙沟龙山文化遗址2公里,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200米,面积约6公顷(90亩),黄粘土壤,上层多沙较松疏,取去浮土,即暴露红烧土灰层。1958年春首次发现,1982年再次考察时,遗址为耕地,无大的破坏,保存较好。在遗址采集到石器5件、石斧2件、石铲1件、石锛2件。该遗址未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暴露较少,保存较好,但文化面貌不清,遗物的造型、工艺具有龙山文化早期的特点。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城阳区建立后,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佛寺

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原址坐落于院后村南河之北岸,已圮。历史上的崇佛寺庙宇很多,其地域东到王哥庄大桥村北寿砣山,西起玉皇顶通明宫旧址,南至惜福镇南部山区的金蝉顶,北到即墨留村、杨头村的冥王山小庙。崇佛寺建于三国景元五年(公元264年)。20世纪80年代,院后村李永业在崇佛寺旧址附近挖菜窖,发掘出土残碑一截,镌刻有“魏甲申”字样。后又相继出土一铜像、铜权(称砣)。1968年,村民李书业在古寺旧址挖掘石砌井一口,该寺建于何年,尚待考证。建国初,崇佛寺废墟原址依稀可辨,周围有残留的瓦砾、基石,河南岸也有钟鼓楼残石,后全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

百福庵

百福庵是崂山祠庙之一,位于铁骑山之阳,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初创时奉佛教,祭祀菩萨,名曰百佛庵。清初,道士蒋清山将庙宇扩建,改奉道教,更名百福庵。扩建后庙为两院三殿,内祭祀菩萨,中殿穿堂,祭祀三宫,后殿祭祀玉皇。相传,明崇祯皇帝的二位妃子养艳姬、蔺婉玉曾逃难至此,将崂山道乐与宫廷乐舞相结合编写了《离恨天》曲,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迎风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庙宇初建时的萃元洞、娘娘洞犹存,养、蔺二妃栽植的黑丑树仍枝繁叶茂。庙宇虽经“文革”摧残,然遗址犹存。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庵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解放后多作为看山的临时住所,保护较好。现在的百福庵是推倒重修,原址依照原样修复。新建的百福庵分3殿3门,正殿还保留些许旧庵痕迹。后殿和中殿的西侧是著名的萃元洞,烟熏火燎保留着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浅洞,外廓初具规模,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思考。

三官庙遗址

三官庙遗址坐落于纸房村与黄家营村之间,现青岛维达福利厂南侧,占地160平方米。庙门正南不远处有一池塘,椭圆形,塘内水清见底,金鳞游泳,夏天荷花盛开,故三官庙又称连叶庵。三官庙正殿3间,砖石结构,单檐无斗拱,屋脊塑有“神上神”,屋山顶饰龙头,青瓦飞檐,木柱撑顶,重梁起架,朱漆大门,格子窗,出门石阶而下,殿正中匾额金字“三官大帝”,殿内供奉“三官”,皆彩泥塑,中者高大,左右次之,左面神像瞪眼如斗,右面神像怒气冲天,唯独中间之神像面容安祥自若。庙内的装饰壁画,白垩涂壁,内容主要是神龙汲水,上方装饰画是水果、食品,壁画单线白描渲染,无不工细,是纸房村民间艺人工氏所绘。正殿院内植古柏2株,粗可合抱,已毁于战乱。东侧设3间矮房,为道人和后来看管庙产之人居住用房。该庙东南约百米有一道士茔,碑上残留镌刻“道光袁嘉盛道人”等字样。建庙年代无考,庙中神像毁于1953年前后,后拆庙种地,建起工厂。

老母庙

老母庙坐落于霞沟村东南2公里黑尖山涧台满石壁下,台满石隙中常年流出一股清泉,曰“圣母泉”。该庙初建于1915~1916年,供奉老母娘娘。原庙很小,占地仅3平方米,青砖瓦结构,庙中无神像,老母庙只供奉一砖刻“龙山老母之神位”字样的牌位,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但每年农历四月十九为庙会,会期3天。善男信女们抬着花轿,高举神像,旗幡笙管,走村串乡先后到即墨县龙山、马山,崂山玉皇庙、华楼宫等积钱募捐,以备庙宇修缮及祭神活动之费用。此后,又“进会”两天,到其他庙宇举行祭神“跪经”等仪式。1934年,村民自发筹集资金2000多元,修复老母庙,庙门坐北向南,背靠台满石削壁,面临圣母泉,建筑面积长约3米,宽约2米,红砖瓦,抽屉檐,鞍瓦四翘,两间两门,只挂门帘,门两旁有对联“黄伞遮日圣母来,红毯铺地坐莲台。”庙内东间供奉观音老母、三老母神像,两间供奉天皇姑,神像都是瓷制,每尊神像做花被两床,庙内积满旗、匾、灯笼等,庙事活动由“香头”负责。如今,每逢庙会之日,青岛、即墨等地赶庙会的人接踵而至,周围村庄的人也纷纷涌来,供“三牲”、烧香纸,幽静的山沟如闹市,也有忙中偷闲的人自带水酒席地而坐,把酒临风,听松涛阵阵,看流水潺潺,宛如兰亭盛会。

玉皇庙

玉皇庙原称通明宫,地处惜福镇街道与夏庄街道交界,凤凰山南,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再修。清乾隆年间再修的玉皇庙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整体建筑恢弘壮观。庙大门正南向,起拱洞开通后院,为二层阁楼,上下各3间,称为南阁,上层3间,东间挂巨钟,中间藏经卷,西间立大鼓。中院建东西廊房,西祀十二殿阎君、判官、牛头、马面及其它阴曹鬼神,东祀送生爷爷、送生娘娘等神像,院正北筑石阶数十层,顶部砌铺方形巨石,其上筑八角琉璃殿,为重檐歇山九脊式,檐下立柱撑顶,朱漆雀替承重斗拱结体,殿顶披黄色釉质瓷瓦,殿内方砖铺地,朱漆圆木立柱撑顶,重梁起架,极顶形成藻井,雕梁画栋,彩绘壁画,为崂山古庙宇建筑之最。正殿内北筑神台,分三隔扇,中间祀玉皇大帝,左隔扇祀霹雳将军,右隔扇祀闪电娘娘。东廊房后建道舍等数10间。玉皇庙奉道教,每年农历四月十八逢庙会,后毁于1937~1949年战火。

毗庐庵

毗庐庵坐落于傅家埠村东,东靠科埠、超然,南望王乔崮,距童真宫仅一河之隔,北临傅家埠北河。毗庐庵建于明代,正殿3间,西厢3间,硬山式砖木结构,顶披灰色小瓦,内祀木雕千手佛观音菩萨,奉佛教。历代有僧持庙事。院内东南角有木兰花(辛夷)1株,约碗口粗,冠幅4米,春季花开紫红色,色泽艳丽。1934年庵址东侧建学堂,间隔一墙,袭庵名毗庐庵小学。60年代庵内雕像被毁。70年代推墙建一甬道和庵连成一处,被中学用作教室及食堂,小学移建庵西侧。80年代,辟建为傅家埠中学印刷厂。90年代院宇尚存,仅供傅家埠中学印刷厂使用,现已无存。

林花庵

林花庵坐落于东葛家村南,临水面山,环境幽雅,为明代所建,奉佛教,久圯无垣。废墟南标山半腰处有一墓,人称“康师父坟”,“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挖掘,全墓松香凝固,水气不透,出土尸体肌肤衣饰完好,但旋即化为灰烬。

黄贞明墓

黄贞明墓坐落于黄家营村东岭最高处,清初所建,占地150平方米。墓前设石桌,立圆头碑,为黄贞明与王、刘二夫人合葬墓。其东南不远处,有“后土”石碑,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墓毁后,发现墓穴石条锁口殉葬物仅有铜镜3枚。

王邦直字子鱼,别号东溟,小庄王氏第八世祖,系汉朝名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裔,明正德八年(1513年),生于即墨城东关(今属即墨市潮海街道),其祖父王佑,字翰之,为明成化年间副榜举人,署山西忻州学正,建飞黄坊于即墨城东关南北大街。幼时聪明过人,少年时应试童子科,考官以其文章不俗,将其选为岁贡生头名。

张铪又名 张鹤,字萧苏,号阳扶,惜福镇村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恩科举人,福建建阳知县。张铪为官清廉,名列当朝循吏。《即墨县志》(同治版)载:“官福建建阳县尹,即权同治,所至不名一钱,行显擢矣。”张铪才气高卓,对诗词造诣很深,交友甚广,但厌烦官场的繁文褥节,淡泊功名。辞官归里后,半生精力探访奇胜,研究诗文古帖名画。

傅士古字商贤,傅家埠村人,生于1750年。自幼酷爱武术,师从许青云,学四门斗拳、少林地功拳、练硬气功。出师后,在村中设武馆,与胶东拳师孙克扬、宋允通齐名,号称“胶东三杰”,威名远扬。他拳路广泛,有仙人拱手、霸王举鼎、左右插花、枯树盘根、夜叉探海、推窗亮格、韦陀献杵、老僧入禅、铁牛耕地、青龙摆尾、左右骗马、燕子啄水、虎奔人身、陈搏大困、鲤鱼大挺、张辽献袍、金钩挂瓶、拱手跕定18种罗汉拳,套路有四面采手、回马、大泰山、小泰山、胸前挂卯、双龙剑、太极刀、齐眉棍等。其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晚年屡遭报复和暗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沉睡中被人用巨石砸断腿,因伤口感染等去世,享年70岁。

牟亮义字道明,学名熙彩,牟家村人,清末庠生。自幼聪颖好学,善书法,民国初年省试第一。1921年,任河北省青县县令。1922年,其侄牟崇礼任河北省清峰县县令。1925年,次侄牟恕礼省试又中金榜,任河北省景县县令。

周边乡镇

惜福镇街道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周边村庄

纸房村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