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村

一里村 一里村村庄由来 一里村政区人口 一里村经济发展 一里村自然资源 一里村基础设施 一里村农村经济 一里村特色产业 一里村文化教育 一里村村务公开 一里村基层组织 一里村发展重点


蓝村镇在 山东省 青岛市城西26公里处,是 即墨市四大集市之一。一里村,是蓝村镇驻地。地当胶济、蓝烟两铁路的衔接处,是胶东半岛铁路交通的 枢纽。公路有班车通青岛、即城、郊县、平度等地。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氏由云南迁至栾村。栾村,系因附近盛产栾树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租胶州湾,修胶济铁路,在此村前设站,称蓝村站。“栾村”随之演变为“蓝村”。按:栾村,明、清属西移风乡栾村社。明万历《莱州府志》列为即墨县十三乡集之一。栾村立村应远在孙氏迁来之前。栾村曾分为六个村,称前桑行、栾前、栾吉、栾集、栾艮、栾乾,即今之一、二、三、四、五、六里。此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卢圣福、姜显超二位烈士的故里。全村有 耕地面积240亩。2006年,全村共有238户,劳动力人数有474人。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06吨...

详情

一里村地名网_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镇一里村资料简介
  一里村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215105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215。一里村与姜家屋子、辛家屋子、新立、桥西头、皮鞋城、安康路社区、阳辉路社区、政和路社区、三里村、四里村、二里村、郭家庄村、郭家屋子村、稻香村、管家屋子村、王家屋子村、小官庄村、大官庄村、鲁家埠村、泊子村、后白塔村、前白塔村、贾戈庄村、城后村、古城村、六里村、五里村、南泉村、北泉村、泉东村、乔戈庄村、前埠头村、后埠头村、栾埠村、朱家官庄村、大埠后村、小埠后村、东时于庄村、西时于庄村、王演庄南村、王演庄北村、王演庄东村、王家小桥村、南郝家屯村、挪城王村、挪城刘村、挪城宋村、挪城范村、挪城河南村、北郝家屯村、东辛城村、西辛城村、戴家庄村、范沟疃村、马家屯村、赵家屯村、庆余屯村、王家辛庄村、崔家屋子村、午山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一里村同名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镇一里村介绍

蓝村镇在 山东省 青岛市城西26公里处,是 即墨市四大集市之一。一里村,是蓝村镇驻地。地当胶济、蓝烟两铁路的衔接处,是胶东半岛铁路交通的 枢纽。公路有班车通青岛、即城、郊县、平度等地。

据传:明永乐时(1403—1424),孙氏由云南迁至栾村。栾村,系因附近盛产栾树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租胶州湾,修胶济铁路,在此村前设站,称蓝村站。“栾村”随之演变为“蓝村”。按:栾村,明、清属西移风乡栾村社。明万历《莱州府志》列为即墨县十三乡集之一。栾村立村应远在孙氏迁来之前。栾村曾分为六个村,称前桑行、栾前、栾吉、栾集、栾艮、栾乾,即今之一、二、三、四、五、六里。

此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卢圣福、姜显超二位烈士的故里。

全村有 耕地面积240亩。2006年,全村共有238户,劳动力人数有474人。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306吨,经济总收入为605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720元。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6亩(其中:地326亩),人均耕地1.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570亩,主要种植花椒、桃子、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亩。草地2600亩,荒山荒地3100亩,其它面积400亩。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全村有20户饮用井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2户。

该村到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8公里。全村共 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建有小水窑4户。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2元,畜牧业收入1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8头,肉牛5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万元,工资性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2元,农民收入以务工、种养殖等为主。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排口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兴泉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17公里。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计生、民政、农村宅基地。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2人,党员中男党员2人。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未通电,未通公路,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主要养羊、牛、猪为主。种植业主要花椒、核桃、水果为主。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25元增加到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