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集村
杨集村 杨集村村史简介 杨集村经济发展 杨集村村委会
位于龙居镇西南方向,龙麻路南侧,镇政府西三公里处。全村有180户,共有人口626人,耕地132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棉花和桑蚕。明洪武二年,杨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旧官府推行图制行政区划编九图,命名为九图杨。清同治年间立集市,故更名为杨家集。一九五八年简称杨集,沿用至今。全村有140户,619口人,耕地1320亩。村内有传统的柳编手工艺产品,飘洋过海远销德、美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四十多年村民团结一致,兴修水利,创建家园。先辈创业之艰辛,为可继也,谨立村碑,永以记之。建国50多年来,村民团结一致,兴修水利,创建家园,全村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以经济为中心,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进行了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以 棉花、桑蚕为主导产业的新格局。现在全村种植棉花800苗,桑园380苗,全村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
详情位于龙居镇西南方向,龙麻路南侧,镇政府西三公里处。全村有180户,共有人口626人,耕地132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主产棉花和桑蚕。
明洪武二年,杨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旧官府推行图制行政区划编九图,命名为九图杨。清同治年间立集市,故更名为杨家集。一九五八年简称杨集,沿用至今。全村有140户,619口人,耕地1320亩。村内有传统的柳编手工艺产品,飘洋过海远销德、美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建国四十多年村民团结一致,兴修水利,创建家园。先辈创业之艰辛,为可继也,谨立村碑,永以记之。
建国50多年来,村民团结一致,兴修水利,创建家园,全村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以经济为中心,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进行了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以 棉花、桑蚕为主导产业的新格局。现在全村种植棉花800苗,桑园380苗,全村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2006年在市卫生局包村组的大力帮扶下该村建设了集文化大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两委办公场所“三位一体”的“文化安康”工程,对村内主街道三纵二横进行了路面硬化,给杨集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村内主街道设有排水沟,并已绿化。“三池一改”工程试点成功,现正在大力推广中。村内环境卫生良好,井然有序,2006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庄。在市卫生局包村组的帮扶下实现了闭路电视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文化大院内设有健身器材、小康书屋等,村里成立了业余民间文艺团体组织,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2005年该村被评为镇平安建设先进单位、镇先进民兵连、区“五好”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庄等荣誉称号。
杨集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共有3人组成。卜祥山担任主任,村委会委员有刘建民、刘新峰。其主要职能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好社会治安治理。努力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呈现村美、民富、风正的良好局面。2006年2月8日,召开村委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通街修路问题。会议由村委主任卜祥山主持。经过村委提议和村民发表意见看法,最终决定对村内三纵二横主街道进行疏通改造,为街道硬化打下基础,此工程必须在2006年6月底完成。
2007年2月26日,在村委办公室召开会议。经多方研究决定由村委委员刘建民、刘新峰负责此项通街工程,组织得力人员12人并划分2个通街小组,由村委委员分别任组长,从2006年3月8日开始在二个月内完工。
周边政府机关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小麻湾村民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周边
龙居镇杨集村党群服务中心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东营区龙居镇杨集村陀伍聪金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周边政府机构
东营区龙居镇大杨村趔退啼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周边村民委员会
琊集杨义村民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兴龙路
周边村庄
杨集村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