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一村

庙一村 庙一村村名由来 庙一村历史沿革 庙一村发展历程 庙一村革命烈士 庙一村科级以上干部


庙一村隶属于山东省 东营市河口区 六合乡,位于六合乡东北角6公里处,资料表明,该村有耕地700亩,人口721人,户数228户。据传“老爷庙”原名“萧神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同治年间重修,毁于1941年。1865年陈氏由利津县陈家庄行迁庙旁居住,居住户陆续增多,形成村庄,人们俗称庙神为“萧神老爷”。村名故称“老爷庙村”,沿用至今。据传当地原有一座“老爷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重修,初名“萧神庙”。同治四年(1865年)陈氏由利津县陈家庄迁庙旁居住,后居住户陆续增多,形成村庄,称“老爷庙村”。1961年老爷庙村成立两个大队,时庙一村名为“庙一”大队。1964年,因黄河水灾曾迁到“六合村”,1965年回迁到“老爷庙”村北,称“庙一屋子”。1980年地名普查时,“庙一屋子”与“庙二屋子”已经形成了新的 自然村,遂命名为“庙一村”。 详情


庙一村地名网_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资料简介
  庙一村是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30022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503。庙一村与河庆路、河安社区、御园社区、河运社区、河辉社区、崇文社区、河泰社区、河祥社区、三义和村、广河村、新胜村、协胜村、庙二村、新合村、薄家嘴村、大夹河村、小夹河村、于家村、东崔村、范家村、西崔村、东坝村、小义和村、六合村、安家村、后沟村、荆家村、后毕村、闫家村、前沟村、梅家村、上小街村、胡家村、毕家咀村、芦山村相邻。 还有2个地名与庙一村同名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介绍

庙一村隶属于山东省 东营市河口区 六合乡,位于六合乡东北角6公里处,资料表明,该村有耕地700亩,人口721人,户数228户。

据传“老爷庙”原名“萧神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同治年间重修,毁于1941年。

1865年陈氏由利津县陈家庄行迁庙旁居住,居住户陆续增多,形成村庄,人们俗称庙神为“萧神老爷”。村名故称“老爷庙村”,沿用至今。

据传当地原有一座“老爷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重修,初名“萧神庙”。同治四年(1865年)陈氏由利津县陈家庄迁庙旁居住,后居住户陆续增多,形成村庄,称“老爷庙村”。1961年老爷庙村成立两个大队,时庙一村名为“庙一”大队。1964年,因黄河水灾曾迁到“六合村”,1965年回迁到“老爷庙”村北,称“庙一屋子”。1980年地名普查时,“庙一屋子”与“庙二屋子”已经形成了新的 自然村,遂命名为“庙一村”。

村中“老爷庙”远近闻名。清乾隆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一日傍晚,浙江宁波一艘大商船在此遇上暴风。狂风恶浪把大船抛向空中,又压入波谷,樯倾楫摧,大难临头。船上200余人欲哭无泪,一筹莫展。突然,不远处升起红灯一盏,光芒四射,满船人惊喜若狂,忙操舵挽篙,奋力挣扎向红灯方向驶去。时风浪越来越小,红灯也渐渐暗淡,而远处狂风恶浪依然如旧。正行进间,猛然四周风平浪静,红灯顿失。天微亮,大难不死的人们发现大船靠在一个由海底贝壳和砂石形成的大砣矶上。船主遂带船工们到砣矶上焚香跪拜,对天祈祷。忽闻云中回音“我乃萧圣老爷陈光磊!”船主铭刻于心,暗誓:“再生之恩,当永世不忘!”

翌年,船主率船队满载木材、石、砂、砖、瓦及能工巧匠跨海而来,在当年有救命之功的砣矶上修起一座宏伟的庙宇,这就是“萧神庙”。青砖围墙,垂珠大门面东而开,门前砌有十八级条石台阶,大门上镌刻“萧神庙”三个鎏金大字,苍遒有力。

门框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朝朝朝朝朝朝朝”,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横批是:“海不扬波”。庙宇分正殿、偏殿、藏经殿、厢屋房。正殿大檐上刻满龙船,两侧各雕一条腾空欲飞的金龙。墙壁上挂着一艘惟妙惟肖的南船模型。大殿内塑一尊高大威严的陈光磊金面神像。大门口左右矗立着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院中竖一根数丈高的旗杆,每当雨雪风雾时,红灯高挂指示远近船只别迷失方向。萧神庙第一位主持为王莲法师,徒弟崇义、崇俊,晨钟暮鼓伴随海涛,磬音木鱼环绕芦荡。因后黄河大水入注,以庙为中心形成了最初的三角洲。清同治五年(1866年),有陈氏兄弟四人,携妻小迁至庙旁,依庙宇搭筑窝棚,开荒种地,捕鱼虾,割芦苇、削荆条,立业生根。后来同宗、亲友陆续迁来,渐成村落。村以庙得名,“老爷庙”沿用至今。

“王旬滩”的故事。由于黄河大水带来大量泥沙,渤海岸线逐渐向北退迁。清朝末年,老爷庙一带出现了大片陆地。相传,当时利津买河村有个财主王旬,多年在老爷庙村北的海滩上晒盐,人们就把他的盐滩称为“王旬滩”。传说王旬为寻找上好盐滩,专请风水先生,在海边看了半月之久,后来认定了老爷庙村北二里处是片好滩。王旬遂雇了20多个盐工在这里晒盐。不到二年,果然发了大财。时老爷庙村有30来户人家,多为陈姓。陈氏家族依仗人多,声言这滩是老爷庙村的。王旬不服,陈氏家族便终日在盐滩上寻衅滋事,致盐工无法干活。王旬无奈,便把盐滩分给老爷庙村一份。可是陈氏家族成员只是见王旬发财眼红,晒盐的苦差使又干不了,不到一年,分得的盐滩就面目全非。尔后又向王旬要银两作为地场税。

民国初期,王旬的一个侄子在外混得一个官职。回家后听说此事,便带上百十号人马来到村中,将陈氏家族中几个头面人物暴打一顿。并把当地县衙传来,硬逼陈家签字画押,承认此滩归王旬所有。后来王旬请来石匠,凿了一块有1米多高的长形石碑,上刻“王旬滩”三字。1923年,黄河又一次发大水,老爷庙村又平地淤积一米多深,渤海又退十多里,“王旬滩”便被泥沙盖在下面。盐滩便成了肥沃土地。盐晒不成了,王旬就在这里开荒种地,但因陈姓家族越来越势大,怕又引起纠纷,只好弃滩从商去了。

王旬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民国二年(1913年)闹大灾,王旬曾率领当地贫民吃大户。民国四年(1915年)当地涝灾歉收,他又组织农民反抗县长黄立猷横征暴敛。民国十二年(1923年)组织“红枪会”,自任会长,率领会员们打击土匪。民国十六年(1927年)率领会众包围县衙,杀死了勾结土匪残害民众的县卫队长林振海。民国十八年(1929年),王旬率领红枪会众与张宗昌残部作战,遭火烧身亡。王旬虽然故去多年了,但他开垦的“王旬滩”和其事迹,至今还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全村村民在党委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村组的大协助下,于2003年投资39万元,全村用上自来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借助上级扶持政策,开垦荒碱地1100亩,新造台面450余亩,人均增加0.6亩。2002年乡党委政政府大力扶助村集体协助投资,总投资48万余元,新建柏油路1.9公里 ,未全村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1958年全国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为垦利县罗镇人民公社。1963年又属萧庙公社,64年陆续迁到六合为六合公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1980年底至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村土地承包到户,结束了“生产靠队长指挥、社员凭工分吃饭”的历史,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民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断改观。

1982年该村通电,2002年通公路,2003年通自来水,2007年8月通城镇统一自来水。1984年河口区正式成立,该村划归河口区。1988年该村推行双田制改革初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土地少的矛盾。1989年开始实行延长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的政策。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该村充分发挥优势,鼓励群众搞养殖业走上致富路。人均纯收入由84年的1200元增至2006年的3800元。

闫承泉 陈锡武 杨福江 杨俊超

(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陈振钢 陈步科 陈晓峰 董兆林

周边农林园艺

河口区六合春成家庭农场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办事处庙一村村北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办事处庙一村村北

周边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巯一庙批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

周边居民委员会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民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

周边政府机构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

六合街道庙二村党群服务中心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二村

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二村民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二村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二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二村

周边机关单位

六合街道庙一村党群服务中心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庙一村

周边村庄

庙一村 地址:东营市河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