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洋街道

清洋街道 清洋街道历史沿革 清洋街道行政区划 清洋街道地理 清洋街道旅游 清洋街道特色产业 清洋街道建设


清洋街道位于 福山区东北部,办事处设于 南关村,距区委、区政府办公楼1公里。东以 大沽夹河为界与芝罘区相望,西、南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界与高疃镇、门楼镇相连,北以汇福街为界与福新街道、福山高新产业区相接。总面积为3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公顷。辖30个 居委会、5个小区,总人口104967人(2010年)。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白、高山、十家族等少数民族。街办 位于河滨路。1958年建福山镇公社。1982年更名城关镇。1984年建福山镇。1997年,面积42.4平方千米,人口6.7万,辖大沙埠、山后、芝阳、盐场、永福园、前埠、东关、曾家庄、史家庄、西关、南关、城里、东北关、西北关、栾家疃、姜刘疃、蒲湾、泊子、宋家疃、三里店、城西、上夼、下夼、朱甲山、銮驾庄、吕格庄、东留公、西留公、泉水眼、兴华庄、姜家庄、东黄埠、西黄埠、包家...

详情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所有城乡结合区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介绍

清洋街道位于 福山区东北部,办事处设于 南关村,距区委、区政府办公楼1公里。东以 大沽夹河为界与芝罘区相望,西、南以绕城高速公路为界与高疃镇、门楼镇相连,北以汇福街为界与福新街道、福山高新产业区相接。总面积为3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公顷。辖30个 居委会、5个小区,总人口104967人(2010年)。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白、高山、十家族等少数民族。街办 位于河滨路。

1958年建福山镇公社。

1982年更名城关镇。

1984年建福山镇。

1997年,面积42.4平方千米,人口6.7万,辖大沙埠、山后、芝阳、盐场、永福园、前埠、东关、曾家庄、史家庄、西关、南关、城里、东北关、西北关、栾家疃、姜刘疃、蒲湾、泊子、宋家疃、三里店、城西、上夼、下夼、朱甲山、銮驾庄、吕格庄、东留公、西留公、泉水眼、兴华庄、姜家庄、东黄埠、西黄埠、包家沟、钟家庄35个行政村。

2000年6月,撤销福山镇,设立福新、清洋、奇泉3个街道,将原福山镇的盐场、永福园2个居委会、蒲湾村、泊子村和臧家镇的小陈家村划归福新街道管辖,福新街道机关驻永达街881号;将原福山镇的曾家庄等14个村(居)划归清洋街道管辖,清洋街道机关驻原福山镇政府驻地;将原福山镇的史家庄等17个村(居)划归奇泉街道管辖,奇泉街道机关驻西山路18号。

2000年底,撤销奇泉街道,将其管辖范围并入清洋街道;将清洋街道的姜刘疃居委会划归福新街道管辖。

清洋街道辖35居:南关居委会 、曾家庄居委会、西关居委会 、东北关居委会 、西北关居委会 、宋家疃居委会 、栾家疃居委会 、城里居委会 、史家庄居委会、三里店居委会 、大沙埠居委会、山后居委会 、东关居委会 、芝阳居委会 、前埠居委会 、吕格庄居委会 、东留公居委会 、西留公居委会 、姜家庄居委会 、城西居委会 、泉水眼居委会 、兴华庄居委会、东黄埠居委会、西黄埠居委会 、包家沟居委会 、钟家沟居委会、上夼居委会 、下夼居委会 、銮驾庄居委会 、朱甲山居委会 、河滨社区、银河社区 、奇泉社区 、西山社区、县政府街社区。

清洋街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为五陵 地带,东北为平原。清汗河(内夹河),大沽夹河(外夹河)流穿境内。属黄粘十壤。有耕地8500亩,果园1100亩,蔬菜1720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水果有大樱桃、葡萄、苹果。区位优势明显。是烟台市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工业城区,境内有 福山信息产业城、清洋工业园,主要以机械加工、塑料制品、服装、陶瓷、精细化工为主的支柱产品。

辖区地处原福山县城,山清水秀,景观独特。自明至清,“福山八景”境内有三。

据《福山县志》记载:“县城南关,沿堤垂柳,春日千株着绿,纤条如丝,暖风徐徐,河水潺潺,树下留杯,船头垂钓,甚为可观。”邑人清康熙进士谢乃实诗云:“城边春晓绕芳丛,万柳堤中一路通。笼岸已惊溪尽绿,隔条忽讶杏偏红。波光摇荡轻鸥外,树影参差夕照中。对对黄鹂歌不尽,似将谢雪咏东风。”1984年整治内夹河时,河堤浆砌,划格布方,沿河植柳,建起河滨公园。

仙峰位于积金山,巅有通仙宫,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宫中有道教首领王重阳、马丹阳遗像。据《福山县志》记载,每当月挂西天,风柔气爽,通仙宫宛如一幅神韵天成的水泼墨月画图。特别是八月仲秋时节,人们赏月到此处,心神壮阔,邑人诗曰:“夕照轻云散,霜临秋色浓。锦城横左掖,古殿压层峰。磬击天边月,鹤鸣顶上松。蓬壶咫尺近,缓步乐从容。”如今,通仙峰顶建有福山气象站,周围建有居民住宅,在此居住的人们,亦有身在仙境之感。

位于上夼村西山坳里。据《登州府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时为福山第一大寺。古时院内钟声悠扬,香烟缭绕;殿宇高大,巨檐腾脊,画梁雕栋,古香古色。后虽有颓圮,但历代皆有修葺。奇泉位于寺内。据县志记载:“寺殿阶旁,凿石如龙头,有水龙口喷出,颇称奇观。”此泉冬暖夏凉,泉水清澈甘冽,又宜煎药煮茶。历代名人学士赞誉诗作不断。清末爱国学者王懿荣与其族叔王承燮,叔伯舅谢隽杭三人曾在此寺中读书。后在光绪六年(1880年)同科考中进士,尽授翰林,成为福山“一榜三翰林”的佳话。嗣后因佛教不振,日渐残旧,抗战时期,殿庑俱在,规模犹存,1950年代初全部拆除,现仅存清顺治年石碑一幢。奇泉也因上游打机井,泉水开发为矿泉水而断流。

清洋街道从秦置腄县始,即为县治所在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今存主要古建筑有明代县衙。该衙金天会九年(1131年)始建,元延佑四年(1317年)扩建。后因年久失修,渐至倾颓。明洪武十年(1377年),知县段坚及后继者相继整修,建仪门、土地祠、吏书房、戒石亭等,日臻完善。到万历年间,已具规模。主体建筑青色砖瓦,坐北面南,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东西厢房、迎宾厅、三堂及东西厢房。中轴线西侧,有县丞院、巡捕房、寅宾馆、金银库、六部房、军械库、监狱、察院等建筑99间,占地1.20万平方米。1950年代后,县政府居此。随着县直机关的增设,衙署建筑有些被拆除。现仅存大堂、二堂及东厢房,共计21间,南北长26.50米,东西宽28.95米,占地767平方米,仍为区政府所用。199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烟台市优秀建筑。

福山是饮誉四海的“鲁菜之乡”,是鲁菜的发源地,有着极其丰富的烹饪文化。从出土的文物看,境内早在新石器时期烹饪业已经形成。春秋时期即有多种烹饪技法。唐宋时期,烹饪业高度发达,讲究席宴礼仪。明清时期,名菜佳肴从民间走进宫廷王府,并有多种名菜又从宫廷流入辖地,正是这进出结合,使鲁菜内涵极其丰富,风味独具特色。在明代,福山一个弹丸小城,就有餐饪店10余家。清时发展到20余家,民初时达30多家。辖地厨师遍布20多个省市及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24集电视连续剧《厨子当官》,就是以京城为背景宣扬福山人对鲁菜文化的贡献。2001年10月25日,中国烹饪协会将福山批准冠名为“鲁菜之乡”。

始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宋家疃位于辖地东北隅,全村490户,1500人。旧时村东有座三官庙,庙内有泥塑神像,钟鼓楼。楼上挂一口大钟和20余面雷鼓,鼓面绘有道教祭祀太极阴阳图。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太平顶庙会上,该村20多名鼓手们穿着清一色的紧身密扣服装,身前挂着一面直径二尺的大鼓,手持一只长穗头的鼓槌,迈着整齐的舞步,擂起各种节奏的鼓点,为庙会队伍开道,惊天动地,震撼人心。1950年后,主要为一些庆典活动所用。宋家疃雷鼓,已申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山区清洋街道工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边整边改,重求实效,打造现代社区,居民看到了教育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得到了实惠。

为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清洋街道深入开展了“美在社区、美在家庭”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家庭承诺模范户”等创建活动,实施了美德传播行动、语言净化行动、文明使者行动和环保绿化行动。目前,80%的家庭设立了书架,涌现出“五好文明家庭”1200多户、“家庭承诺模范户”100户、“特色家庭”近百户。同时,他们把全方位、立体化、优质服务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了“社区服务一条街”、“邻里互助一条街”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实施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目前,已建起社区服务站35个、服务网点100多处、服务项目60多个、老年人服务中心5处、未成年人服务活动场所6处。

周边政府机关

清洋街道办事处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崇文街177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30-12:00,13:30-17:00

周边住宅区 小区 房地产

清洋苑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里街清洋苑(世嘉锦庭东南150米)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城里街清洋苑(世嘉锦庭东南150米)

周边园区

清洋工业园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杏园西路1号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杏园西路1号

周边商圈

清洋 地址:福山区

周边乡镇

清洋街道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